<h3> 35年前,隆尧县北关,紧挨着大韩庄之间,是一座繁华的市场,那是改革开放初期,隆尧县最初建立的一座综合批发市场,日用百货,副食肉禽,针纺织绣,五金工具,书画文具,花圈纸扎,种籽蔬菜,几乎所有日常用品的批发商店应有尽有,甚至诊所饭店,节庆用品也都间杂其中,不仅成为县城购物和消费必到之处,也是周边村镇采购批发的唯一去处。</h3> <h3> 那时候的市场,两侧统一样式的门市一律下面两大间的通透门市,上面起居室的两层联排建筑,两侧约五六百米长的门市中间用绿色的圆形塑料穹顶棚着,让交易的人们免受风雨和阳光的侵扰。</h3><div> 那时候谁家在兴隆市场有一个门市,一方面证明了万元户的身份,也是亲戚朋友仰慕赞赏的对象,谁谁住在那里,不是一般的牛。</div><h3> 我还记得当年我迎亲的车队就是特许从步行街的兴隆市场穿过的。</h3> <h3>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隆尧县在兴隆市场对面的马路南侧又兴建了一个新兴的唐尧市场,更先进敞亮的步行街很快转移了兴隆市场的商业中心地位,加上2016年的一场大火,兴隆市场从此走向衰败,渐渐的退出市场舞台。</h3> <h3> 今天我偶然经过这个昔日让隆尧人倍感骄傲的市场,忽然感到一丝的惆怅,曾经的繁华熙攘,车水马龙仿佛扔在眼前,而眼前确确实实的又真的是萧条败落,门可罗雀的一派昨日辉煌。</h3> <h3> 大概数了一下,从南到北,东西两侧的门市中,还开门接客的不过十分之一,而这不到寥寥十家的门市,也没有例外的人影孑然,门槛叮当,除了看门的,就是室内陈列的塑料模特了。</h3> <h3> 顺着台阶踱步到当年市场管理部的办公场所,里面除了一个被尘封了的乒乓球台,早已人去镂空,大门上的金属市场名和壁灯已锈蚀不堪,摇摇欲坠,房顶上长出了一人高的一颗柳树,给人一种过去,遗忘和永不再来的哀伤。</h3> <h3> 如果说一百年是一个时代的话,30年其实就足以改变很多东西,物是人非,时过境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变革,变迁,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历史,编写人生,缔造自己的生活,见证日月的更替,用不了多久,今天就是曾经,昨日会变成以往。</h3><h3> 所以,没有什么比今天更重要的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