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梁敏,男,75岁,朔城区下团堡乡人,朔州大秧歌表演艺术家。其表演细腻传神,形象生动;演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尤其以演现代戏最为出色,代表作有《沙家浜》《菜园斗争》等,有"二兰花"美誉。(注:兰花红,大秧歌一代宗师)</h3> <h3> 石秀兰,女,73岁,山阴县北周庄人,朔州大秧歌表演艺术家。主攻旦角,演唱吐字清晰,以情带声,深受戏迷喜爱。代表作有《红灯记》《山村供销员》等,是大秧歌界的"三兰一花"之一。(注:三兰一花指:郭玉兰,杨补兰,石秀兰,金翠花)</h3> <h3><br /></h3><h3> 九月,是个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田野里谷穗飘香;秋高气爽满目金黄,翻滚的麦浪闪着金光。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孕育了春的希望夏的梦想的果实叮当作响,如同许多挂在树梢的风铃,给人带来无边的欣喜。看那些果实在树枝闪现红红绿绿的颜色,如同许多俊俏的脸庞,在绽放她们的无悔青春。</h3> <h3> 九月,是个感动的季节。作为戏迷,我们为一代代老艺术家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感动。带着这样的感动,我们采访组一行驾车前行,又开启了《梨园情深》老艺术家访谈第二期之旅。今天的专访对象是一对梨园伉俪梁敏、石秀兰夫妇。让我们走进他(她)们的生活中,一起聆听这对恩爱夫妻幕后的戏曲故事吧。</h3> <h3>金秋九月,丰收在望。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采访组一行四人(摄影师周明月·摄像师张佑·朔州电视台记者冯彩霞·神电青年作家赵贵平)相约而行,于九月二十八日上午,来到了位于朔城区北新街梁敏·石秀兰的居住处进行了拉家常式的简短访谈。</h3> <h3><br /></h3><h3> 得知我们的到来, 梁敏、石秀兰二位老师早早的在院子里等待着我们,我们来到院子里,二位老师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对我们的来访很是高兴,早上五点就起来准备了,还特别邀请了他们的老团长尹生华参与访谈,石老师还特意穿上了一身喜庆的紫红色旗袍。二位老人居住的是北新街城墙上一处自建的老屋,由于城市化发展,一半院子已被拆掉了。踏进小院,一股扑面而来的温馨:窄小的院落却井然有序,花花草草竞相开放,豆角藤蔓伸出了墙外,向阳的栅栏里一声接一声地传出狗叫猫叫,很是亲切。我喜欢这种农家气氛,也为二位老人这种悠闲的晚年生活高兴。</h3> <h3> 久闻梁老师大名,见面还是第一次,他的身体很硬朗,只是有些耳背,却十分健谈,说起他的从艺生涯就打开了话匣子。梁老师出生于1942年,今年75岁,朔城区下团堡乡下团堡村人。他说自己苦命,6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在姥姥家峙峪村长大,也没怎么念过书,只与舅舅同看一本书,石笔写字,勉强念完了三年级。对于戏曲,从小就喜欢,一听见锣鼓响就坐不住了,村里和邻村只要有唱戏就去看,那时候村里看戏卖票,没有钱,他拿了姥姥的鸡蛋换门票也要看。梁老师说他天生一副好嗓子,记性也好,看过的戏都能记住,并学着唱,大人们都夸这娃娃是个好料子。十一岁时,他进入峙峪村大秧歌剧团学习,主攻生角,启蒙老师叫落全仁,老师教会了他许多基础的东西,时过六十多年梁老师说起这位老师还是念念不忘。</h3> <h3><br /></h3><h3> 在峙峪剧团学艺五年,由于梁老师勤奋认真,苦练基本功,已经能演一些比较重要的配角了,如书童,管家之类。当时十六岁,正是学艺黄金时期,他却离开了心爱的剧团,随父亲去了大同砖瓦厂参加工作。大同砖瓦厂是个一千多人的大企业,工人来自周边各地。因文化生活的需求,厂里也想搞一个文艺队,梁老师有天赋,有基础,自然是合适人选,他又如鱼得水回到了心爱的舞台。这个舞台可不同于老家了,各个剧种的人才都有,有唱晋剧,二人台,道情,北路梆子,还有豫剧,河北梆子等等。这一学就是四年,四年间梁老师学到了许多新东西,戏路更宽了,他学会了唱多种戏曲,除了本行大秧歌外,晋剧,二人台,北路梆子也是得心应手。以至于后来他成了朔县大秧歌剧团正式演员后,还有大同北路梆子剧团前来请他加盟。</h3> <h3> 梁敏老师的人生如戏,一波三折。正当工作刚稳定,艺术也蒸蒸日上之时,又遭遇了"62压",无奈回到了老家。1963年考入了朔县大秧歌剧团,时任团长的尹生华和指导员张福成一眼看中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他说,当时的文艺形势旧戏中有些"毒草戏"不让演了,"毒草戏"指《杀子报》《胡德骂爷》《大上吊》《大劈关》等"牛鬼蛇神"的剧目,因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允许演的是上级规定的现代"样板戏"。我也没听明白啥叫毒草,同行的记者小冯说大概就是负能量的东西吧。梁老师说由于他前前后后已有十年的演戏经历,再加上大同学了不少东西,戏路也比杂,对演新戏心里有底。当年地区派驻剧团的导演叫解九成,是雁北地区文化局的大文人、编辑,负责现代戏创作。他根据形势新编的《菜园斗争》由梁敏担任主角大队长,兰花红周元演地主,赫耀先演支书。梁老师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又重新下乡去体验生活。后来这个戏参加了地区十七个县的文艺汇演,一举夺得金奖。从此梁敏老师一炮走红,成为了团里演现代戏的主要演员,也成了当时现代样板戏的男一号。</h3> <h3><br /></h3><h3> 在剧团,梁敏的勤奋是出了名的。除了练功勤奋之外,他对解九成、赫耀先两位老师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从日常的端茶倒水,饮食起居,到下乡演出搬运行李,拿轻扛重,都做的很是细致周到。二位老师对这个亦徒亦友的甚是喜欢,三个人常常住一个屋,交流着文艺和人生。梁老师深深记得师傅的教诲:做一个演员主要掌握 "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还要讲究字正腔圆、珠圆玉润、声情并茂、表演细腻。要理解了剧本人物性格、心理活动,还要表演出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做为个演员不懂这永远成功不了。表演动作全是来源于生活,把生活提炼就成了艺术。梁老师说,在这期间,解九成老师还教了他如何写剧本、编曲。写剧本必须有好题材,人物要突出,最多不能突出三个,再多了就没有了主次。有了好剧本还得配上好音乐才能出彩,音乐要根据剧本剧情来定,紧紧抓住人物情感、矛盾发展来渲染。正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学习,退休后梁老师创作出了现代戏《买车》等。</h3> <h3> 在剧团,梁老师艺术上有了很大的收获,但更大的收获还是爱情。一个年轻漂亮、聪明伶俐的姑娘石秀兰闯入了他的生活。石秀兰,山阴县北周庄人,同样来自农村,自幼爱好演唱,因家里兄妹九人,生活困难,吃饭都成了问题。10岁时给别人家当过丫环,为了讨口饭吃来到了剧团,学习练功相当的刻苦,16岁就能担任主要演员了。在演现代戏《山村供销员》《红灯记》《沙家浜》等戏中梁敏、石秀兰搭戏,扮演夫妻,由于配合默契,深受欢迎。然日久生情,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继而转化为了爱情,喜结连理。说起他们的爱情故事,石秀兰老师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幸福,她说嫁给老梁是前世修来的姻缘,老梁性格开朗又勤快又包容,什么都让着我,几十年的婚姻,相濡以沫,笑声不断,脸都没有红过。这样志同道合的爱情让我们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h3> <h3> 在大秧歌界石秀兰的名气要比梁敏大的多。我问梁老师怎么看,他一脸不服输的样子,笑着说:"那要看什么时候了,我是演现代戏出的名,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我,只是后来嗓子出了问题淡出了舞台。而她是以古装戏出的名,而且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所以观众熟悉。"对梁老 师的才学,石老师倒是佩服的很,"我没念过书,不爱动脑筋,他爱钻研,学啥都学的头头是道,艺术方面还常给我指导。"看得出二位老人生活上彼此照顾,艺术上也是互相促进的。石秀兰老师是当时秧歌界有名的"三兰一花"之一,唱功和表演可想而知。她十一岁正式考入县剧团,曾先后拜霍金凤、任广禄、赫耀先为师,先学小生,后又转攻刀马旦、青衣,还兼演老旦、彩旦,是名副其实的百变旦角。其代表作有《红灯记》扮演铁梅,《沙家浜》扮演阿庆嫂,《山村供销员》扮演金凤,一个个鲜活的舞台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识石老师还是前几年,她已经退休了,但仍活跃在社区舞台上,七十多的人了,身段功还是那样的好,嗓子出奇的亮。记得有一次华太康街头文艺演出《乌玉带》,她竟是扮演郭得福,这可是一般唱红的都拿不动的戏,她那一大段激烈的三性对唱博得阵阵喝彩,演出结束后我戏说:您比小后生还厉害了!</h3> <h3> 1967年,由于文革的影响,朔州大秧歌团解散,梁敏老师被安置到了峙峪煤矿,石秀兰老师失业在家带孩子。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淹没他们秧歌情,周六倒班时间梁老师还要步行十里山路到平鲁陶卜洼村去教房子(过去指教戏)。与我们同行的摄像师张佑老师当时正是陶卜洼村的支书,他清楚地记得这段岁月:"那时候的梁老师三十来岁,热情高涨。我请他来给村里教房子,他爽快地答应了,每周六准时来,住一天,周一再赶回矿上上班。三年时间里,风雨无阻,为村里排演出了好几个现代戏。有一年,他没吃的了,半夜来找我要了一口袋莜麦,十里山路摸黑背了回去。"回忆起这段往事,二位老朋友很是动情,这也是那个困难年代结下的深厚友谊。</h3> <h3>石秀兰老师激动的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照片拿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h3> <h3>石秀兰老师经常参加社区的义务演出,分文不取,还帮助指导青年演员的表演、演唱。</h3> <h3> 1969年,梁老师被借调回了县文艺队,搞毛泽东思想宣传。1973年正式调回,爱人也安置在了陶瓷厂,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是安定了。然天不遂人愿,梁老师患上了严重的甲亢,几经转辗治疗才好了,嗓子却再不能唱戏了。1976年组织上将他安置在了汽修厂,直到退休。从此梁老师离开了他心爱舞台。梁老师有一句口头禅叫干一行爱一行,据说他修车技术也是一流的。</h3> <h3><br /></h3><h3> 退休后的老两口生活很是安逸悠闲,栽花种草,养猫养狗。儿孙绕膝,共享天伦。梁老师说:"人退了,心不休。心里一直想着朔州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登门求教者不厌其烦地给予传授和指导。愿意为大秧歌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也为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二位老人一直说如今的好生活过去想也不敢想,感谢共产党,感谢老家峙峪的师傅和解九成老师帮助教诲。</h3> <h3> 采访即将结束时,二位老师高兴地为我们表演了大秧歌经典小戏《泥窑》《王小二赶脚》,梁敏老师表演的打算盘数板,足有五分钟,吐字清晰,诙谐幽默,逗得大家直乐,石老师还演唱了我喜欢的《红灯记》中改良二性唱段,真是风采不减当年。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到作为老一辈艺术家,他们把青春和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观众,都奉献给了他们热爱的艺术事业,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对戏剧的发展时时牵挂,他们做人做事,令人钦佩。祝二位老人身体健康,艺术之树长青。</h3> <h3>原朔城区大秧歌剧团尹生华团长</h3> <h3>采访人·赵贵平</h3> <h3>采访人:朔州市电视台新闻记者冯彩霞·青年作家赵贵平</h3> <h3>摄影:周明月</h3> <h3>摄像:张佑</h3> <h3>采访结束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h3> <h3> 临别作了二首小诗,以表敬意。</h3><h3>《石秀兰》</h3><h3>秀兰耀眼一明珠,百变旦角不可无。</h3><h3>台上浑身都是戏,感叹大师真功夫。</h3><h3>《梁敏》</h3><h3>年少家贫入戏班,勤学苦练高峰攀。</h3><h3>菜园斗争一炮红,兰花美誉不虚传。</h3><h3> </h3> <h3>摄影:周明月</h3><h3>文稿:赵贵平</h3><h3>编辑:王志强·周明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