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从弱到强之路一:长征

雁石湖二炮老兵

<h3>您知道吗?这是让西方帝国主义胆寒心颤的战略武器哟!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国度!雄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的人民!</h3> <h3>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术防空导弹遍地皆是。</h3> <h3>请祖国人民放心,我们严阵以待。不管侵略贼从哪个方向对我发起战略攻击,都会让它们(野兽们)消失在大气层间!</h3> <h3>腾飞吧,中国龙!</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炮兵司令朱瑞(左。邓小平二起时的顶头上司:长征遵义会议后,邓被分配至其政治部(红一军团)任宣传科长)与夫人在东北。</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现火箭军)第一任司令员向守志。组建火箭部队初,聂荣臻为总指挥,向任副司令员主组建立二炮学校,孙继先中将负责建设基地。第二炮兵正式组建时任首任司令员。</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第一任司令员魏凤和。俺服役时的山东茌平县战友,七一年兵——现任国防部长。</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导弹、航天、自动化控制之父——钱学森。</h3> <h3>毛主席接见各军兵种有功人员时,与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右一)中将握手。</h3> <h3>基地第一任政治委员栗在山在导弹合体发射之前,向全体参加试射人员作动员。</h3> <h3>导弹之父钱学森(右二)在合体试射之前,检查液氧燃料加注状况。</h3> <h3>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可以用于实战的合体试射成功后,聂荣臻(前排左三)总指挥、航天之父钱学森(前排右二)在试射场与全体试射有功人员合影。</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初的基地(张家坪基地)训练。竖立着的是东风一号(DF——1)训练弹</h3> <h3>第二炮兵当年的教练弹——东风二号。</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摇蓝曲唱响的地方——井冈山(中国无产阶级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兵政权、中国党指挥枪、中国工农红军首创的地方)。</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里一路走来——毛泽东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任)二八日(二任);三任(一九二九年一月后))。第一任陈浩(因用旧制、旧吏依旧鱼肉百姓,被毛主席撤换)、第二任谭震林(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前)、第三任杜修经。</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优胜战例战地——井冈山龙源口战役旧址。在这里,林彪初露锋芒,救朱德战场于既倒,率部大败赣敌。</h3> <h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建时,毛主席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立足之战战场旧址——宁冈新城。黄永胜在此立威。</h3> <h3>毛泽东主席一九二八年二月,首揭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地方——宁冈文昌阁旧址。</h3> <h3>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军团党代表:毛泽东、军团长:朱德)组建的地方——福建省长汀城旧址。</h3> <h3>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毛泽东、总司令员:朱德。第一军团:政委:罗荣桓、军团长:林彪;第三军团:政委:滕代远、军团长:彭德怀)组建地——湖南省浏阳市永和镇旧址。同时,在这里组建了中国革命委员会,毛委员任主席。</h3> <h3>毛委员在中华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这是毛主席(背对站立者)在与执行委员们会议。</h3> <h3>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大礼堂。在首府所在地瑞金沙洲坝。</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里一路走来——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共和国的雏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在这里创建,毛委员任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时起,人们尊称其毛主席!</h3> <h3>一九三四年十月十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红军)吹响了战略转移的进军号——向湘西出发。亦即史称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h3> <h3>都想成为中央红军出发地(第一村、第一山、第一渡),中央红军长征,当然应以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长征出发地为准——云石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第一山)、梅坑大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第一村。三四年九月初,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就撤至此)。</h3> <h3>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第一山——云石山。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乡、梅坑乡境内。亦即中共中央从叶坪村撤离后,毛主席就与谢觉哉住于此山间。</h3> <h3>七十周年纪念时,全程徒步见证长征的我,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的签证。</h3> <h3>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渔民村“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口”。但俺不信,这碑后河段太宽,且北岸无遮掩且有滩涂。更有当年主席警卫员陈昌奉老前辈说,从何屋上行到过浮桥处有二十多里。本人二零零四年十月十七日亲自步测,中央纵队长征集结出发过浮桥处,应在于河大桥河段。</h3> <h3>纪念中央红军长征七十周年时的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h3> <h3>毛主席长征出发时(之前,六、七、九、十月)旧居——何屋(于都县贡江镇文教路)。</h3> <h3>七十周年时拍摄的于都河(贡水)于河大桥北岸桥头标志物——正面,巨型毛主席画像(高10.1M/宽4.9M。基础,1.934M。意即一九三四年中央红军中央纵队长征集结出发过贡水的浮桥的地方和日子。”背面“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h3> <h3>中央红军长征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大委员(1——7:毛泽东、秦邦宪、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华夫)和各军团军团长(8——12:林彪、彭德怀、董振堂、周子昆、罗炳辉)、干部团团长(13:陈赓)、十五师师长(14:彭绍辉),以及红军总参谋长(15:刘伯承)。</h3> <h3>《红旗飘飘)十,当时的中央红军医院院长傅连暲回忆《毛主席在雩都》。讲述了毛主席于一九三四年九月中旬至十月上旬,离开瑞金梅坑,和在于都县城文教路何屋发生的故事。</h3> <h3>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比较详实地绪说了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并载入红一军团长征,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号至一九三五年十月二一日,行程、月日、地点(出发、经过、宿营)等等。</h3> <h3>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袁尚贵,为我们“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签证。</h3> <h3>中央红军长征中最佳搭档、红一军团军团长、政治委员——林彪(右)、聂荣臻。</h3> <h3>中国工农红军军旗!</h3> <h3>我的堂兄,中央红军长征初期(至中央纵队突过湘江),掩护中央军委机关纵队长征的红十五师四三团二营营长兼政治教导员——赵复兴(湖北省沔阳县(现改名仙桃市)彭场镇汪赵村赵家河人)将军(19140717——20100920)。为“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题词“清源正本《见证长征》祝你们成功!赵复兴,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六日”。</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组长赵复仁(学著),在二零零四年十月十三日出发经过仙桃市时,与原第二炮兵沔阳籍的战友许爱仿(左一)、张忠甫(右二)、杨艮才(右一),在仙桃市体育场广场留影。</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三剑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市沙洲坝红井园留影。左:赵学著、中:赵丛建、右:卢成锡。时间,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六日。</h3> <h3>三剑客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长征广场留影。</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一行,在所谓的东门渡口与北京青年志愿者、于都县媒体记者们道别。准备渡河开始全程徒步见证长征。</h3> <h3>渡过于都河后,与渔民村队长李有福大哥在河中间沙石滩上合影留念。</h3> <h3>长征出发前,与堂兄赵复兴将军在原武汉军区将军大院十二号院合影!</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见证长征后,编著的新三字经《新中国一路走来》三部曲一《长征》未定稿本。</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未定稿本《见证长征》纪实本。</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著《见证长征日记》未定稿本。</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编辑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日志行程图》(暨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已定稿本。</h3> <h3>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旧址——固营(见一九三六年七月《红一军团在反攻中(自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起至一九三五年十月二一日止)所经过的战斗表》。江西省安远县双芫乡固圩行政村自然村)。时间,一九三四年十月二一日晚上六时许,战斗性质,攻击。敌军,粤敌。我军,红一军团红一师。</h3> <h3>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将军被掩埋地——江西省信丰县新田镇百石行政村。山冈垇内半坡上。</h3> <h3>好好的一绿葱山坡被大动干戈,弄得英烈不得安眠!这是当地政府在洪超将军原坟头侧下方,掘土千万方造就的将军墓和碑。当我零八年腊月拜祭发见后,痛惜,英烈若有灵,是决不允开发掘绿的!谁曾想七十周年见证长征时的一辞建议,结果却不尽我意——不动原坟墓、绿植被,坟头立一碑以招示后人祭奠缅怀先烈!</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到达信丰县大塘埠镇后,镇邮政所的刘小姐热情的为我们向《三峡晚报》发传真。</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在信丰县小河镇时,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在赣万亩脐橙园王总签证留念。</h3> <h3>向先烈致敬!这是仁化县红山镇新白村红军山前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文载:“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一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冲破了敌人第一、二道封锁线,于十一月五日至九日经过红山一带,后卫红二师留下了伤病员三六人。国民党仁化当局,以极残忍的手段将他们杀割了。为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教育后人,特树丰碑。红军烈士永垂不朽!中共仁化县红山乡委员会,仁化县红山乡人民政府。一九九一年七月一日立”。碑文从右至左竖列在一块乳白色的花岗石板上,镌砌在纪念碑的碑座正面。</h3> <h3>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瑶山(三口子。即赵、李、邓三姓瑶胞居住的地方)自然村赵春才(穿红T恤的小伙)母子女一家五口在自留山砍山。当听说我在重走长征路,赵春才主动给我带路,并要送我经东坑至上西坑。但我没同意,只让他送我到东坑尾的瑶山侧。如他真跟我来,我会悔死的——因为从东坑至上西坑,我竟走了四个半小时。</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到达上西坑村,天已黑定,李正兴书记与其夫人(已近临产)为我做饭并陪同我就歺。随后又为我安排住宿,陪我聊红军长征并为我签证。谢谢你们,小李子。如今,他(她)们的宝宝应该十岁有二了——愿好人一生、一家平安!</h3> <h3>进人粤北九峰(九峰是:东南的向日峰(灵昆仙);正东偏中的羊角峰(白鹤仙);东北的五指峰(雨水仙);南右的紫薇峰(五云仙);南左的太乙峰(大平仙);北左的青云峰(青云仙);北中的马蹄峰(飞来仙);西右的云祖峰(银子仙);西左的三星峰(石龙仙。九峰山地的主峰蔚岭关就在此山上)山地第一峰向日峰必经之地——广东省乐昌市北乡镇上西坑村西坑尾上“有凤亭”(小路尽头。为一台胞捐建)通道。九峰镇,为粤西北的山水旅游名镇。境内除有九座名峰之外,还有过千米的山峰三三座。并有“百花之乡”、“百果乡镇”之美誉。经“马蹄之乡”北乡镇至乐昌市城区三十公里,可谓是山水怡人,景色极致,是品味生态美景的好去处。这一路,还有大湾山道十余公里,中央红军长征过九峰时,红一军团二师两个团,在此山道间(北乡镇的岭子头至九峰镇的风门坳)夹击截杀企图进入九峰镇,堵截我长征中红军的粤军一个团,通吃后,扬场而去。另,一直粘尾追截我北上中央红军至贵州、抗日战争掩护蒋介石西撤陪都时,一把火烧烬长沙的蒋将薛岳的故居也在九峰镇。改开后,邓小平共产党象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叛徒红七军原参谋长一样,为他建立起故居楼、薛氏家祠、薛氏家族墓等。以彰显国民党将领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来PK中国共产党。但我,不屑!</h3> <h3>湘粤边界界岭,近处砖头坳(右下湘汝城县延寿乡,左下粤乐昌市九峰镇),尽头薛家窝、狮形埂(即狮子八奇景区)至塘村(黄圃镇)。</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从有凤亭穿过向日峰山道进入九峰镇第一村文洞村签证。</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九峰镇的签证。</h3> <h3>在广东省最后一站——塘村(黄圃镇)签证。</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湖南省宜章县白石渡镇签证。</h3> <h3>风雨欲来白石渡镇。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上午九时半,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拍摄于该镇西南山坡上。将从这里出发,经宜章城,到达梅田镇。约十点,大雨瓢泼过宜章。</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湘道县的签证。</h3> <h3>道县红军长征词典——蒋元神(左)。道县原党史办主任。他给我提供了黄泥石坠机坪地点和709残骸处——我请求其送我一本他的红军长征著书,蒋老似有难言之隐。</h3> <h3>中央红军长征从这里进入广西——永安关。永安关碑,纪念中央红军长征七十周年时,赵学著拍摄下了它,捣古成怀古色,上面的字迹不清不利拍照,只有用记号笔造次之。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三日凌晨,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以红六团为前锋,杀溃若一营桂军,破关入桂,打响了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第一枪。实际上,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前哨战,在红二师红四团团长耿飚将军率部突破潇水时就已打响,这一天是十一月十九日凌晨,红四、五团下道州;红一师十九日在宁远城、二十日在洪观圩接战上了中央军周浑元部和湘军李觉师。</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进入广西的第一站,灌阳县文市镇的签证。</h3> <h3>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广西第一村——桂岩村。</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四大渡口之一的大坪渡口,全州县凤凰乡大坪村签证。这里是中央纵队突过湘江的地方。红十五师(中央军委机关纵队掩护部队)十一月二九日,在该渡口东北全州县枧塘乡土桥(鲁塘)打了一仗,将从全州城偷过湘江的刘建绪湘军,打回了全州城。为中央纵队突过湘江、侧应红五团牵制全州城之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十日,又奉军团首长之命,突破湘江至全州县咸水镇攻击廖磊部,并乘胜追击。十二月一日,又追击廖师至界首打一仗,扼止了廖敌,保障了中央红军主力九、三、五、八军团等胜利突过湘江。</h3>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上的湘江桂北四大渡口之一——兴安县界首渡口。渡口右岸为红军堂,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六日,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六团夺得渡口。随后,红五团奉命向全州城挺进,并相继夺取另三大渡口(凤凰、大坪、屏山)。红四团全速跟进,配合红五团先敌占取全州。</h3>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第二大渡口——凤凰渡口。渡口上行约一公里,为红八军团徒步涉水浅滩。</h3>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主渡口——大坪渡口。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九日下午四时许,中央纵队全部从这里渡江。三十日晨,红十五师奉命赶赴咸水圩阻击桂敌过渡口浮桥后,红四三团第二营奉命炸毁浮桥——参与炸桥营长赵复兴将军如斯说。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大坪渡口洛江村码头竹排上留影。</h3>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湘江上的第四大渡口——屏山渡口。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午,红一军团红一师从道县寿雁赶赴脚山铺参与阻击刘建绪湘军时,在这里渡江。参加了脚山铺上、下坡田最惨烈的阻击战。随后节节阻击,边打边退至绍水镇庙上村鹞子崖防守阻敌。致使刘建绪的五师湘军不敢近前一步。</h3> <h3>湘江战役脚山(或爵山)铺旧址——不知是被广西某个造史“专家”、还是中央国务院原办公厅主任的后来人捣蛊成了——觉山阻击战。碑立脚山村,将错就错迷后人,实是造孽人。脚山铺,全州县才湾乡行政村。脚山铺,一九三三年广西分县地图为爵山,解放后,政府取消这一封建官僚用词,改用脚山。</h3><h3>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七日拂晓前,红五团在易荡平率领下进抵蜈蚣山一带,当得知湘军三个师已先机占据全州城,前锋已前出到全州镇湘水西岸的书房岭一带时,即奉命与红四团退守脚山铺下坡田一带。午时十分与敌前卫师前卫团战于下坡田,敌撂下碗筷溃逃。二八日,敌整师再攻,又被击退。二九日,敌集三师再攻,并占据下坡田一带,打至上坡田脚山铺村头,易荡平、杨成武先后负伤于桂黄公路右左两侧。当追敌接近时,易荡平拔枪自尽,壮烈牺牲——只怪杨成武截了五团担架兵。二八日午夜,红一师奉命撤离道县雁寿防地,三十日午时投入脚山铺阻击战斗。</h3> <h3>这是现立之碑。前面碑中“脚山”,为赵学著自制。</h3> <h3>图中桂衡高速公路左下方为原桂黄公路上坡田段,路面右侧阴影处为易荡平牺牲处。稍上一点简易房前的路中间,杨成武就伤在那里。但杨的警卫员白玉林等,持枪逼使五团担架兵救杨,致易荡平政委自刎。易政委遗体被从梅塘村返回后的王、谭二人掩埋在桂黄公路右侧皇帝岭山脚下,修桂衡高速时,将将军遗骸上迁至高速公路右侧皇帝岭半山坡上,随后,又迁移至全州城——七十周年时,还没定所。</h3> <h3>当年当时看着杨成武被救一幕的脚山铺村民之一——谭功文(老人家背后的房子(谭功文二伯家)是当时红二师指挥所)。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八日下午,敌三师猛烈反扑,逼到下坡田,桂黃公路右侧(公路阴暗处)的红五团政委重伤待救。同时,左侧(路中前方)的红四团杨成武在公路中间指挥部队阻击,被击伤右腿膝下,倒在路中央。杨警卫员白玉林等发现五团赶到的担架兵,不由分说威逼救走了杨成武。随后,让谭功文、王寅修(见证长征七十周年时病倒,未于采访)抬送至绍水三友(梅塘)村毛主席他们的驻地。</h3>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新圩阻击战战场标志。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七日下午四点多钟,红五师十四、十五团(十三团调归军团直接指挥)、军委红星炮兵营,先敌到达预定地点新圩。当刚将十五、十四两团左右布署完毕。桂敌夏威率两师之众匆匆赶来,战斗随即打响。直至十一月二九日“下午四点多钟,接到军团的电报,中央纵队已突过了湘江……军团命令我们把防备移交给六师,部队迅速过江”时止。</h3>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红三军团新圩阻击战百余名伤病员撤退不及,被桂军活丢入这里——酒海井(红军长征七十周年时的十一月拍于建设中)。可以告慰英烈,十七年灌阳人民将牺牲烈士的遗骨全部打捞出来了。全国人民一定要向灌阳县人民学习,尊敬英烈,就是一个民族的天职!</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自全州县绍水镇庙上村鹞子崖,经梅子岭、大溪(原为行政村,现属大惠村辖),至绍水镇大惠村时的签证。</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自大惠村出发,穿越竹海上青坪界。青坪界,又名青坪隘。在这里,我堂兄赵复兴将军他们红十五师十二月一日从界首且战且退至此。十二月二日将桂敌廖磊师扼阻在此坡下(我行走的竹林附近),敌不敢越雷池一步。</h3>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红一军团红十五师在此与跟踪追至大惠的桂敌廖磊部大战于此——青坪界。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青坪隘口工事前得瑟。</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自白竹洞,经雷公岩、黑洞江、高寨、漓江源头乌龟江石砖拱桥、梯子岭、回头湾红军亭,到达了老山界之巅猫儿山山峰前。</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与资源县红军长征爱好者梁韧老师,在老山界回头湾红军亭前留影。</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华南之巅猫儿山顶上。时间,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三日。</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自猫儿山出发,经雷公岩、红军长征故道、雷公田、李洞,向唐洞村前进时。在红军长征故道碑前留影。</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寻中央纵队翻越老山界西出八十里大南山入黔踪迹,在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的签证,签证人罗碧桂。随后,经社岭村自然村白竹洞、雷公岩,过黑洞江。再经高寨村,漓源乌龟江砖石拱桥、梯子岭、回头湾,住宿桂广电招待所。</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老山界西侧山下的资源县两水乡唐洞村,与正在进行村道改造的村委会一班人,告别留影。右三为村主任赵业琼。</h3> <h3>赵业琼主任为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签证,稍有遗憾,会计外出公干,没能盖上公章印——唐洞村月月桂作证。</h3> <h3>铁坑瑶寨吊角楼——智慧吧?</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在梁韧老师陪同下,经铁坑、葱坪村,下到资源县河口乡时,河口完小校长张前文留下了他美妙的钢笔书法墨迹。</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为了弄明白传说中的红三军团(中央纵队)下江底,放着河口湘桂故道平安过浔源便利事不做,在马蹄乡(现为马堤。那么有地理特征的马蹄形圩场,给改为马堤为哪班?没有马河,那用得着堤嘛!是不是桂北人善改历史地名——象将长征历史地名大溪合并为大惠(民国二二年(三三年)叫大渭),似有抹掉历史记忆之嫌!)对岸龙舌岩处涉险渡浔江儿滩(是湘江的两倍宽,且河沿为陡峭山地。更不可想象的是:江底至儿滩段沿江尽是陡壁似山崖,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尽管是热兵器年代)之地形)的理由时,在江底乡的签证。</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行进在龙胜县与城步交界间大台山“尖顶”山林中。</h3> <h3>听说过龙胜,见过这么大的龙舌吗?这是龙胜县儿滩红瑶寨龙舌岩景区。</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经河口湘桂故道、大台山(尖顶)、芙蓉道、狮子岭下伟江。在伟江乡里木村完小(白竹坪)的签证。</h3> <h3>终于从平等经寨江冲上到广西濠口了。</h3> <h3>与广西濠内唯一的居民石秀美大姐合影留念。广西濠,就一西东走向一山涧濠沟。沟内属平等乡平等村陇团自然村组。原居住有十数户,改开后,均先后搬离,只剩下石秀美大姐一家四口(两夫妻两儿)。随后,其夫外出打工,一去不返,留下积劳成疾的大姐和一双儿子。石大姐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带大,,大儿子已结婚,住龙胜县城,接母下山,大姐因身体缘故,不愿拖累儿媳,仍住山濠间。二儿子大了,又在桂林市认识一女孩,三年了,他(她)们从没间断对大姐的关爱。我上到濠内时,就见到了这两位孝顺有加的孩子——愿他(她)们终成眷属,敬母如初!</h3> <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