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i>几千年来,温润秀美的环境风光,</i></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i>自由浪漫的城市文化,</i></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i>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i></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i>滋养了众多诗人与作家,在中国建</i></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i>造起一座座</i></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i>意蕴隽永的文学之城。</i></b></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b><i> 若论起历史的厚重,南京或许不及长安、洛阳和北京,但若论起历史的浪漫,中国又有哪座城市能及得上秦淮河畔的那一抹风情。两千年来,无数文人在这里留下墨宝,就连惊鸿一瞥的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金陵怀古》《泊秦淮》流传千古,那些常年寓居于秦淮河畔,甚至生于斯、长于斯的文人们,又怎能不在这座温柔的城市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i></b></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南京秦淮河风光</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钟山脚下的王安石</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王安石塑像</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1020一一1086)</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王安石生于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仁宗庆历进士。早有“矫世变俗之志”,在江浙等地任地方官时已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加上他在学术及文学方面的造诣,一时声誉大振。</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王安石生于江西,却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金陵度过青年时代,后又来此两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钟山脚下。</font></h3> <h3> 宋代文人和唐代文人最大的不同,大约就在政治环境的宽松。终唐一代,稍有名气的诗人,只有张九龄曾官至宰相,紧随其后的贺知章曾任太子宾客、银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我们最熟悉的那几位,大约只混得一些芝麻小官。当然,种种不如意的境遇反而成就了一段段文学艺术的巅峰,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h3> <h3> 到了宋朝,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且不论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的祖训是否属实,宋代文人为官的比例比起唐代确实大有增加。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基本都拥有文坛盟主和国家宰相双重身份。</h3> <h3>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北宋官场最饱受争议的一位文人,世人对他的评价基本呈尖锐的两极化。与他同时代的御史中丞评价他是“大奸似忠大佞似信”“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清代梁启超却说他“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当之矣”。种种是非曲直,皆因他坚持以读书人的赤子之心和满腔热血完成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改革。</h3> <h3> 我们从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王安石变法基本都是一些冰冷的数字和条文,还有那些因党争而引起的狗血故事,此时的王安石多是一副严肃而不近人情的形象。与之相比,文学史中的王安石无疑要可爱得多。初涉宦海,满腔抱负,他发出呐喊“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新年来临之际,他和大家一起“总把新桃换旧符”;首次罢相后,他仍期望“明月何时照我还”;最终却选择归隐钟山,过上“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日子。</h3> <h3> 王安石生于江西临川,自幼随父亲宦游各地,17岁时,父亲王益任江宁(今南京)通判,王安石也开始在这里读书生活;进士及第后,他又先后在这里当官(曾任江宁知府)、守孝(王安石父母皆葬于南京)、养老。相比于汴京朝堂上的血雨腥风,钟山脚下的风光,才是真正的悠闲。</h3> <h3> 少年王安石读书勤奋刻苦,三月的江南,莺飞草长,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他却只顾闭门读书,“桃李石城坞,饷田三月时。柴荊常自闭,花发少人知”(《咏杂》);秋天的江宁闷热难耐,王安石仍能静心读书,“翛然但以书自埋”(《秋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安石画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京王安石故居</h3> <h3> 可惜好景不长,到南京两年后,王益病逝于江宁任上,王家的生活一下子陷入窘境,一向敬重的父亲离去,也让王安石久久不能平复心情,“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晞。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忆昨诗示诸外弟》。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也没能击倒王安石,他随哥哥入江宁府继续读书,在这里结识了好友李通叔。李通叔行为端正,治学严谨,常常讨论儒家正道,王安石将之视为楷模。李叔通对王安石一生影响之大,因李叔通是福建人,王安石当政后,启用最多的部下,除了江西老乡,就是福建人。</h3> <h3> 庆历元年(1041),21岁的王安石离开南京,前往汴梁参加科考。次年及第入官,从此开始他一生的宦海浮沉。</h3> <h3> 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力推变法改革,却因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两度罢相归去,他都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休养之地。王安石在江宁东门到钟山的途中的谢安故居旧址修了一座宅院,主堂距城东门有7里路,距钟山主峰恰好也是7里,他因此将之命名为“半山园”。从熙宁九年(1076)辞去宰相职务起,至元祐元年(1086)病逝,王安石人生的最后10年,基本都在半山园中度过。许多文坛好友,如米芾、李公麟等人,都曾来此做客。最有意思的,当属另一位文坛巨匠苏东坡的来访。</h3> <h3>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王安石与苏东坡分属新、旧两党,而且苏东坡因为王安石政治集团的排挤,一生都仕途不畅,但这两位大师却因文学上的惺惺相惜,最终在晚年达成和解。</h3> <h3> 元丰七年(1084),苏轼奉诏离开黄州,赴汝州就任,途经南京时,他前往钟山脚下拜访王安石。彼时的王安石早已远离政治的是非,似乎只是一位隐居山林的文坛长者。据《至正金陵新志》记载,两人见面后,苏东坡劝王安石出面阻止朝廷接连用兵和屡兴大獄的措施,王安石本欲以不在其位推脱,最终经不住苏东坡苦口婆心,答应上书陈情。当然,政事只是此次会面的一小部分,文学才是主题。据说,两人互相出示诗文,东坡称赞王安石“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寄蔡氏女子诗》)有楚辞之风,王安石则与苏东坡讨论“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雪后书北台壁》)是否用了道家典故。苏东坡在江宁停留数日,两人多次写诗唱和,王安石甚至劝苏东坡也在钟山置宅,两人相伴为邻,“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次荊公韵四绝》其三)。无奈苏东坡有皇诏在身,不得不动身前往任上。一个月后,苏东坡告别王荊公,渡江北上,只留下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h3> <h3> 两年后,王安石病逝,葬于半山园。王安石前后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或许,江宁城外的一草一木,才是他此生最大的眷念和最好的归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易安的人生转折</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李清照塑像</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1084一一1155)</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独步一时,流传千古。</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早期生活优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丈夫病逝,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font></h3> <h3> 小谢说“金陵帝王州”,但虎踞龙盘带来的不仅是盛世繁华,也有国破家亡的秋风萧瑟。北宋的金陵早已不是帝王州,但仍逃不过那乱世带来的悲歌。</h3> <h3> 在这里,中国最有名的女词人一一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结束了她无忧无虑的少妇生活,开始了孤苦漂泊的下半生。</h3> <h3> 说起李清照,其实都不陌生,无论是少女情怀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还是晚年凄苦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多少少都能吟出几句。文史上说,李易安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种风格,但少有人深究,真正使其命运和性格大变的,不是国破,而是家亡,而这一切,皆源于南京城的一场巨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清照画像</h3> <h3> 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下,攻破汴京,虏徽钦二宗北上。康王赵构于应天府匆匆称帝,是为高宗,南宋开始。这一年,赵明诚因母亲病逝于江宁,南下奔丧,留下李清照一人在青州整理物品。不久,朝廷任命赵明诚为江宁知府,李清照也将两人多年收藏的字画、金石、书籍等物品打包了15车,南下与赵明诚相会。行至镇江时,恰好遇到叛军攻陷镇江府,镇江守将竟弃城而逃。兵荒马乱之中,李清照一个弱女子竟然凭借自己的智慧成功保住这批稀世珍宝,最终成功抵达江宁与丈夫相会。</h3> <h3> 原以为,日子能稍微安定一点,尽管内心仍对朝廷的不抵抗而愤愤不平,但李清照已经想过“人老建康城”的归宿。可惜的是,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即将被现实无情击碎。</h3> <h3> 建炎二年(1129),赵明诚得到调任湖州知府的命令,正在办理交接手续时,一位姓李下属带来紧急军情一一御营统治官王亦密谋叛乱。赵明诚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向上级汇报,也没有指挥防御,似乎觉得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情报。李姓下属只好自己调兵遣将,组织防御。当天夜里,王亦果然起兵造反,幸好城内已有防备,叛乱被成功平息。当下属去向赵明诚汇报时,却发现他早就默默利用绳子顺城墙逃跑了,他不仅扔下了全城百姓,还扔下了他心爱的妻子。</h3> <h3>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李清照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日里恩爱有加的丈夫,竟会在灾祸来临时真的扔下自己。从此以后,两人的感情就这样慢慢淡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州李清照故居</h3> <h3> 因为这次失职,赵明诚被朝廷罢官,两人前往江西,途经乌江镇,李清照看到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百感交集,吟出一首《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记得中学学到此诗,一直以为是李清照偶读史书的感慨,如今才明白,这是她经历过切身之痛后,对丈夫、对朝廷、对这离乱之世发出的最强烈的不满和怒吼。</h3> <h3> 或许,赵明诚心中还是爱着李清照的,在他最后的生命中,一直对妻子心存愧疚。不久,朝廷又下旨赵明诚复官,但连日奔波的劳累和心理负担,让他一病不起,最终逝于南京。</h3> <h3> 这一年,李清照46岁。南京不是他最后的归宿,但她的感情、幸福和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都随赵明诚一起留在了这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秦淮寓客”吴敬梓</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吴敬梓塑像</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1701一一1754)</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吴敬梓幼即颖异,善记诵。不善治生,性豪迈、好交友、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font></h3><h3><br></h3> <h3>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但在中国文学史教材中,有资格独立成章的清代小说家似乎只有三位,曹雪芹的《红楼梦》自不必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因其生动有趣的故事受到广泛关注,唯独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针砭时弊,直击现实社会,反倒显得有些默默无闻。</h3> <h3> 有趣的是,《儒林外史》是一部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及官场腐败的讽刺小说,刻画的一群深受科举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但吴敬梓本人却并非科举受害者。相反,吴家是全椒的世家大族,曾有“一门两鼎甲,三代六进士”的辉煌,吴敬梓自己也曾在词作中自豪的追忆“家声科第从来美”。</h3> <h3> 吴敬梓少年丧母,随父亲吴霖起至赣榆住所居住,在赣榆县学读书。但这个偏僻的小县城似乎无法满足活泼好动的公子,吴敬梓常与友人往来于江淮之间,游历南京、扬州等地。此时的他不免沾染着世家公子的纨绔气息,充满“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畔怎能不让这位少年公子迷醉。</h3> <h3> 从某些方面看,吴敬梓与比他稍晚出生的曹雪芹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两人皆生于官宦世家,都有过“鲜衣怒马少年时”的风光,但最终却落得穷困、潦倒一生的境遇。唯一不同的是,曹家的失势有官场政治的因素,吴敬梓却多因自己挥霍无度而得此下场。据说,吴敬梓父亲去世时,为他留下有两万多两银钱的财产,但少年时养成的“素不习治生”“倾酒歌呼,穷日夜”“生性豁达,急朋友之急”等性格,终将这笔钱败光。吴敬梓一度成为乡里“败家子”的典型,“乡里传为子弟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敬梓画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敬梓代表作《儒林外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京吴敬梓故居</h3> <h3> 雍正十一年(1733),33岁的吴敬梓携妻叶氏迁至南京,在古桃叶渡旁建秦淮水亭,寓居于此。当时,吴家家境已因,一些朋友和地方名流爱惜他的才华,劝他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他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从小见到正直清廉的父亲如何在官场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最终罢官回乡,也让吴敬梓早已看破这个腐败的官场。</h3> <h3> 也是从这时候起,吴敬梓开始创作《儒林外史》。从桃叶渡出发,顺秦淮河向西南方向漫步,几分钟就能走到江南贡院。明清时,这里是中国最大规模的考场,几乎所有南方士子都会拥到这里参加考试。或许,当年吴敬梓多次沿着秦淮河散步至此,看到士子们欣喜、沮丧、憧憬、失望的神情,看到周围人或冷漠、或追捧的人生百态,他便将这里的情景一一记录下来,写到自己的小说里。加之他平日与南京的官僚士绅、膏粱子弟、名士清客多有结交,看惯了“上层人”的翻云覆雨、前倨后恭,也使他对士人阶层的黑暗面有深刻的理解。前后20年的时间,《儒林外史》始成。其实,书中不止写到南京的官场,但无疑,南京是他笔下最生动的一座城。</h3> <h3> 晚年的吴敬梓更加潦倒,只能靠朋友接济度日。冬天天气寒冷,家中无柴,他和朋友到城外绕行,称之为“暖足”。即便这样,仍不改潇洒风流的本性。乾隆十九年(1754)初冬,54岁的吴敬梓到扬州访友,与好友在舟中痛饮,终因酒酣耳热、痰涌气促而辞世。当时只有幼子吴鏊在其身边,还是几位好友出钱替他买棺材,由幼子扶灵回到南京,归葬于清凉山下。</h3> <h3> 一生沉醉于秦淮风流的吴敬梓,终于再也不用和这座城市分开了。</h3><h3><br></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摘自《城市记忆》编辑 /小古董 美编/向绵秀)</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南贡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贡院内名人塑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贡院内名人塑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桃叶古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