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云南是中国西南的边陲,历史文化悠久,在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李公朴、闻一多还有李维恭……</h3><h3> 而近期的电视连续剧《信者无敌》和《渗透》中,有他们当时抗战时的一些点滴……</h3> <h3> 在云南大学会泽院的门口,有一座李维恭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建于1947年,是为纪念云南大学直接应征入伍、唯一一位在抗战前线殉国的烈士李维恭,老校长熊庆来亲笔题词"岘首同高"及挽诗一首:"烽火卢沟一夕惊,同仇敌忾志成城。黉宫投却班超笔,胜利偿君不朽名。"高度赞扬了李维恭为民族解放、投笔从戎、效命疆场的爱国主义精神</h3><h3> 他聪明能干、学习努力、各科成绩良好,爱好文艺,擅长胡琴。在云大附中学习期间,受著名进步人士楚图南、杨春洲等的影响,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活动……</h3> <h3>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云南是未统一地方之一,抗战胜利后,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全面开展了组织、发动民众,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h3> <h3> 民主同盟早期的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反内战、争民主运动而遭国民党先后暗杀</h3><h3> 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在昆明青云街大兴坡遭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在云南大学会泽院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h3><h3> 下图为李公朴被特务暗杀的大兴坡</h3> <h3> 天君殿巷南起翠湖北路,沿坡上行至文林街。长115米,清末以此地近贡院(今云南大学内)</h3> <h3> 先生坡,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段,有很多驿馆和居民,旧时为秀才们待科考提供居住,据说坡脚住有一位先生并为科考的秀才提供辅导,清末至近代,这一地段居住过不少名流:如陈荣昌、袁嘉谷、周钟岳、陈古逸及由云龙等,著名画家袁晓岑毕业后也居住于此</h3> <h3> 墙壁上的图画,记述了昆明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h3> <h3> 坡的旁边是一代哲人周善甫的故居,周善甫在青年时代就多才多艺,早在40年代就与其胞兄、我国著名画家周霖先生一道为文苑艺坛赞誉为"玉龙双璧",半个世纪以来从事教育工作,桃李遍及海内外,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身处逆境时更坚其志,修身治学,不仅在为人师表上立为楷模,更为民族文化的弘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h3> <h3> 故居对面是翠湖公园,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元朝以前,是个小湖湾,多稻田、菜园,所以又叫"菜海子"。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堤畔遍植垂柳,湖内多种荷花,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是昆明城老十景之一</h3> <h3> 在翠湖东南面,是昆明陆军讲武堂,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毕业生中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1938年蒋介石出任校长</h3> <h3> 在讲武堂的操场上,一批青年正在听教官讲述历史</h3> <h3> 湖心亭有两个内院,作为举办各项展览之用。观鱼楼的池子里喂养了很多金鱼,可供有人投喂饲料,观赏鱼游碧波之乐。</h3> <h3> 园内雕梁画栋,碧波涟漪杨柳拖青,姹紫嫣红,清新秀丽,恬静幽雅,"翠湖春晓"、"翠湖嬉鸥",让人流连忘返</h3> <h3> 水月轩</h3> <h3> 和风亭</h3> <h3> 海心亭:建于嘉庆年间,莲华禅院</h3> <h3> 游览水上园林也可以观鱼。</h3> <h3> 园区石桥</h3> <h3> 我们这次到昆明不是季节,要是冬天进入翠湖公园,就等于走进了鸟的世界,天上飞的、水面游的全是红嘴鸥以及少数别的什么鸟类,叽叽喳喳、人欢鸟鸣,热闹非凡</h3> <h3> 公园南门</h3> <h3> 为了纪念海鸥老人吴庆恒,人们在翠湖公园里为他建造了一座雕像,并在雕像旁立一个石碑,他用心去爱着海鸥,用时间写成人和海鸥和谐共处的华章;他感动着我们,用行为影响着人类对动物的态度;他走了,留下了海鸥的思念,更留下了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的叮咛嘱托</h3> <h3> 葫芦岛和九曲桥</h3> <h3> 九曲桥</h3> <h3> 葫芦岛上建有一座英乐家聂尔塑像</h3> <h3> 翠湖公园内纵贯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仿西湖"苏堤"美韵修筑</h3> <h3> 由于昆明四季温暖如春,适合海鸥过冬,加之昆明人视鸥如友,爱护海鸥,昆明市政府也规定不准捕捉海鸥,不准放爆竹惊吓海鸥。这样,红嘴鸥与昆明人结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们就飞来昆明过冬,第二年3-4月,它们又离开昆明飞往我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等地。 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冬春时节,上万只红嘴鸥云集翠湖,成千上万的人投食喂鸥,成为春城一大景观</h3> <h3> 莲池</h3> <h3> 堤坝垂柳</h3> <h3> 两堤交接处,是湖心小岛,以湖心亭为主轴,构成中心游区</h3><h3> 湖心亭:亭台、楼榭、曲廊环绕着一渺池水</h3> <h3> 东北面有个竹林岛,竹林岛上常常聚集了很多票友、歌者,欢歌热舞,热闹非凡</h3> <h3> 当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会自发地在此唱歌跳舞</h3> <h3> 一曲"总有一天等到你",坐在一旁听出耳油</h3> <h3> 一群退休老人在锻练身体</h3> <h3> 东西纵堤叫"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h3> <h3> 竹林岛</h3> <h3> 长堤塑碉</h3> <h3> 每年冬季都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有一部分就在翠湖栖息,冬季"逛翠湖,赏海鸥"便成为游客的一大乐趣</h3> <h3> 池塘莲花盛放,夏季是池里荷花绽放的时节……</h3> <h3> 湖边古树</h3> <h3> 九龙泉</h3> <h3> 广场古树</h3> <h3> 湖中泛舟</h3> <h3> 湖中清洁工</h3> <h3> 美景尽收眼底</h3> <h3> 公园北门</h3> <h3> 街道酒吧,看店名你都会进去看看,喝上一杯……</h3> <h3> 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丽江古城、 三江并流、石林、 哈尼梯田、 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 玉龙雪山、 洱海、 滇池、 抚仙湖、 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外出休闲旅游度假首选</h3><h3><br /></h3><h3> (点击下框格,有作者全部图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