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修筑天路</h3><h3> 在喀喇昆仑山,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红其拉甫口岸往西,是古丝绸之路西道,沿途的立千仞冰山雪岭,悬崖峭壁的高山峡谷,平均海拔6500米,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不良,地址灾害严重,时有泥石流,雪崩,滑坡等发生。</h3><h3> 1966年以前, 一条崎岖山路成了中巴两国政府间和人民往来唯一通道。经常因洪水泥石流等地址灾害而阻断。</h3> <h3> 红其拉甫国门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对面是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 </h3><h3> 是出镜巴基斯坦的门护。</h3> <h3> 这是中国的第7号界牌。</h3> <h3> 喀喇昆仑山是 中巴两国的分界线。</h3> <h3> 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对面是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出镜在这里办理通关文书。</h3> <h3> 1968年12月,医院奉命抽派50人医疗队。随着大部队跨越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喜玛拉雅三大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义不容辞的踏上了喀喇昆仑建设工地。</h3> <h3> 这是修筑的中巴友谊公路。</h3> <h3> 悬崖峭壁上高空作业。</h3> <h3> 筑路工地现场。</h3> <h3> 筑路援工在施工。</h3> <h3> 修桥梁。</h3> <h3> 架浮桥。</h3> <h3> 搭建的拱形桥梁。</h3> <p class="ql-block"> 历史史命,重任在肩</p><p class="ql-block"> 下面几组照片,均为出国人员几个科室的集团合影,多半是出国前夕的纪念照。</p><p class="ql-block"> 筑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6野战医院,一所全体工作人员出国前夕,於奇台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图片提供胡庆利,张懿韵电脑扫描。</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6野战医院二所出国人员合影。</p> <h3> 中华人民共和国喀喇昆仑公路,筑路工程医院,院务处出国人员合影,1974年3月至1978年6月。</h3> <h3> 中华人民共和国喀喇昆仑公路,筑路工程医院第一所援巴合影。</h3> <p class="ql-block"> 援巴出国前夕,於奇台1974年2月27日第156野战医院一所女兵合影留念。</p> <h3>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医技科和一所全体医务人员,出国后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驻地,照的第一张合影。</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医院的领头羊,院长许海浪,政委韩丰</h3><h3> 这是喀喇昆筑路工程医院的领军人物,院长徐海浪,政委韩丰。</h3><h3> 在国外的4年工作中,是他们领导全院的210名工作人员,战天斗地,克服无数的艰难困苦,在条件极其简陋条件下,抢救了近200名危重病人的生命,全院工作人员为之献血高达十几万豪升鲜血。这在筑路援工中早已传为佳话。</h3><h3> 为此圆满的完成了援巴筑路任务,也曾多次受到筑路指挥部党委的表杨和国务院的表彰。</h3><h3> 4年中,共计救治了59,455人次的伤病员,收治伤病员4,892人次,抢救危重病员136人次,为巴方朋友治病近万人次。</h3><h3> 图片提供杨弟存。</h3> <h3>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老照片,后排左关春振医务处主任,董志达一所所长,外科主任(援巴烈士)。</h3><h3> 前排左李东义,王国有。</h3><h3> 图片提供董志达所长女儿董琴琴。</h3> <h3> 后勤保障院务处</h3><h3> 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院务处的同志们,认真学习文件。</h3><h3> 图片提供王建民。</h3> <h3> 崔保全同封云书副院长合影。</h3><h3> 图片提供崔保全。</h3> <h3>主管后勤的部份工作人员,闲下之余在国外巴方驻地合影留念。</h3> <h3>我们哥几个也在巴基斯坦的工作驻地合影留念。</h3> <h3>背靠着大山,我们身后的账蓬是发电机房的工作重地。医院的工作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他们。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来了急救病必须马上发电,他们是医院最辛苦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总是无愿无悔。</h3> <h3> 筑路工程医院,院务处的战友与巴方朋友合影留念。</h3><h3> 中国筑路员工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把中国人民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哪里,和巴方友人交朋友 給他们帮助,他们之间成为好朋友。</h3><h3> 图片提供王国有。</h3> <h3> 院务处司务长邵发元与巴方朋友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邵发元。</h3><h3> </h3> <h3>我们院务处的战友们与巴基斯坦朋友们合影留念。</h3> <h3> 崔保全,上官柏栓,同巴基斯坦派给医院,站岗放哨的警卫士兵儒子卡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崔保全。</h3> <h3>这是桥梁支队的战友们修筑好的桥梁已经通车了,我们来一张照片留个纪念。</h3><h3> 照片提供李长命。</h3> <h3> 筑路工程医院院务处的同志与教导员姚耀恩合影留念。(上部)医院政治处王建民干事等人员与巴方飞行员合影留念。(下半部)</h3> <h3>酷爱车的我,与巴基斯坦朋友切磋一下车艺。</h3><h3> 照片提供李长命。</h3> <h3> 胡庆利,邵发元与巴方朋友合影。</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一九七六年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同蔡副武官合影。左一放射科医生胡广绳(回国后病逝),左二黎斌翻译,左三蔡副武官,左四杨善金副院长,左五大使馆工作人员,左六会计师崔保全,傍边的是医院司机师傅薛庙稳。</h3><h3> 图片提供崔保全。</h3> <h3> 抢救伤病员的大外科</h3><h3> 医疗队抢救小组的同志们,接受外出抢救伤病员,这样的外出抢救伤员是经常发生的,早已经习已为常了。他,她们每次都是冒着泥石流,山体滑坡,生命危险等......出发,载着胜利喜悦的心情归来,每当他们成功的挽救了战友的生命时,是他们最高兴,最开心的事。</h3><h3> 有时他们也很沮丧,当一个战友离他们而去时,使他们伤心,难过,悲伤,流泪,无助。 </h3><h3> 不是他们的医疗水平不行,医术不高,而是当年,当时医疗条件太差了,医疗设备太简陋了,缺医少药,由其大塌方交通阻断时,医药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br></h3><h3> 然而筑路工程医院的医护人员,在12年的援外工作中,克服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困苦,挽救了许多战友的生命。在此时吃了多少苦,遭遇多少危险已经记不清了。</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照片中间一位,是外科主任董志达所长,他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h3><h3> 1974年5月,出国巴基斯坦执行援外任务,在筑路工程医院一所担任所长,外科主任。</h3><h3> 他是科室的技术骨干,手术作的非常漂亮,在巴基斯坦为很多外伤病员作过手术。</h3><h3> 1976年1月28日。(成为援巴烈士)</h3> <h3> 外科 医生正在手术台上抢救危重病人。</h3><h3> 图片胡庆利提供。</h3><h3><br></h3> <h3> 妇产科医生绍根弟,正在救护一名巴基斯坦难产的孕妇,冒着很大压力和风险。艰难的完成了手术,最后成功的救助了孕妇和小孩的平安。顿时巴方百姓的整个村庄传遍了,中国的医生是神医,救命恩人.......。后来到医院看病的巴方百姓越来越多。</h3><h3> 照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护士们正在给伤病员清洗被服。</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援巴工程医院的姑娘们,抽空也来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护士吴兰迪,马继红与亲自护理的巴方小朋友小艾莎合影。</h3><h3> 现在看到的小艾莎多么开心,多么快乐!小脸也变的圆润了。</h3><h3> 可是你们不知道,小艾莎刚被送到医院时,生命垂危,瘦的皮包骨头,满身异味,屁骨和大腿上溃烂的伤口往外流脓,经过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每天打针,定时换药,小艾莎基本上已经快治愈了。</h3><h3> 但是,由于工程进度的进展,我们医院随着大部队搬迁要去南线。</h3><h3> 小艾莎要出院了,医护士人员用炸药箱和搞头把给小艾莎做了一辆轮椅,上写满了吉祥和祝福的心愿。又用棉布和纱布做了一个中国小姑娘和巴基斯坦小女孩,送给了小艾莎。</h3><h3> 恋恋不舍的送别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她一但离开医院的继续治疗,等待她的将是......。</h3><h3> 护士吴兰迪在她的日记中告诉我们:“秋风匆匆的收走了树上的黄叶,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小艾莎,没能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在一个满天飘舞着雪花的冬天,像雪花一样飘向天空,漫漫的飘进了天堂,永远的没有了痛苦,没有了悲伤......。”</h3><h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了后会让人伤感......。</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护士胡玲正在給伤病员输液。</h3><h3> 照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护士张继英认真的工作。</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护士吕蓓在看护伤病员。</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内科的医务人员</h3><h3> 坚守岗位不逊色</h3><h3> 孙琦主任正在查看病房,給巴方病人认真检查身体,听诊,查看病情。</h3><h3> 图片胡庆利提供。</h3><h3> 救治战友巩洪康</h3><h3> 197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一名被疯狼咬伤的战士。他是桥梁五中队战士叫巩洪康,在施工时被跑下山来的疯狼咬伤,感染上狂犬病病毒,病情非常重,而且发展特别快。医院为了能够更好的给他治疗,给他设置了单人帐篷病房,给他及时对应治疗,注射了狂犬疫苗,但是他的病情变化特别快,当时他的情绪非常狂躁,躁动,怕光,兴奋,流口水,大喊大叫。他叫的声音,狂吠就是狗叫的声音,我们的医护人员都感到非常吃惊。这种症状只是在书本上见过,在现实的临床中还真还没有遇到过。病情发展情况随时向院领导汇报。病情发做时病人非常狂躁,医护士几个人都按不住他,害怕他掉床摔伤,无耐只好用绷带把他的四肢紧紧的绑在床上,才能进行治疗,让人看得非常难受但也没有办法。</h3><h3> 在巩洪康报病危时,桥梁支队王政委来看望他时,巩洪康请求领导给他制作一个大的铁笼子把他关在里边,害怕病情发作时伤害医护人员和战友们,大家看着他痛苦的样子非常揪心,难过,无助。多么善良的战士,直到这时他还是想着战友们的安全,这是他触痛人心的最后遗言!医护人员都清楚地知道,这种病死亡率特别高,高达90%以上。生的希望渺茫,大家都为他伤心难过,医护人员是每天都含着泪水给他治疗,不,不是治疗,只是减少痛苦,延迟生命的时间,好送他回家。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也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在万分痛苦中四月二日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没能等到送他回家。</h3><h3> 这是我院在国外救治的第一例,被疯狼咬伤的病人,他的离去深深的刺痛每个医务人员的心,尽管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也为能挽回战友的年轻的生命。一想起这次另人心痛的救护另人永生难忘!多么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76年4月2日,他为修筑中巴友谊路,为了中巴两国人的友谊奉献出了自己保贵的生命。</h3><h3> 下面我给战友们推荐一篇张全仁战友撰写的《战狼🐺》的文章,大家可以认真的去读一读,是张全仁奉献给援巴战友们一篇真实可靠的文章,他是目睹疯狼咬人全过程的见证者,文章真实可靠,是唯一能把事情叙述清楚的当事人和见证者。</h3> <h3> 医院的 医生们经常会给巴方的老百姓和小孩们无赏看病服务。因为巴方北部地区非常贫穷落后,缺医少药,没有医院,没有医生。他们有病也无钱医治。生病了就会主动跑到中国医院来看病,医院的医生,护士就会很热情的,不收一分钱的给他们看好病。</h3><h3> 所以当医院搬迁时,他们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舍不得让我们走。</h3><div> 图片提供胡庆利。</div> <h3> 筑路工程医院的护士,宗利群,陈建美与她们护理过巴方小朋友合影留念。</h3><div> 图片提供杨弟存。</div> <h3> 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二所的姑娘们,利用休息时间,为伤病员和巴方小朋友织补鞋袜。</h3> <h3> 医疗辅助诊断的主力军</h3><h3> ——非临床科</h3><h3> 在巴基斯坦援外期间,医技科全体(非临床科)医务人员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化验室的六名工作人员,除了蒋忠祥医生值班外,有机会难得一起合影,左起,王秀儒,赵军,孙志范,唐秋香,李俊杰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这是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市公园,难得的机会,是医院领导请示筑路指挥部特批的给化验室的同志休息一天,由于连续很多天抢救伤病员都没有休息,今天院里特批休息,去吉尔吉特逛公园,院里给我们派了专车,我们感到即突然又兴奋,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这种奢望。我们除了外出抢救伤员外哪里都没去过。今天除了蒋忠祥医生指班外,我们享受这种特殊的奖励待遇,做梦也没有想过的事。我们赶快抓紧时间多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吧!珍惜来之不易的待遇,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h3><h3> 前排赵军,唐秋香,孙志范,后排李俊杰,汽车班的李东义司机师傅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化验室工作人员左一孙志范医生,左二唐秋香医生,左三赵军卫生员,左四李俊杰医生。</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唐秋香借助显微镜,积极配合临床医生 ,在巴基斯坦援外其间救治了许多伤病员。这是政治处上官雷宏干事給她留下的珍贵工作照片。</h3> <h3> 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真的是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两国人民是真正的铁哥们!</h3><h3> 这次抢救伤员是因为连续降雨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交通终断,二支队受伤的伤员生命垂危无法送往医院。</h3><h3> 巴方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调动军用直升飞机帮助运送伤员,每当遇到这种困难时,他们都会主动来帮忙,我们把他们当兄弟,他们称我们是铁哥们!</h3><h3> 这次运送伤员非常及时,使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脱离生命危险。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时有发生,留给我们的许多感动!所以唐秋香一定要在乘坐过的飞机前留张照片做为纪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援巴战友在巴基斯坦与韩丰政委,许加庆所长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政治宣传工作不能少</h3><h3> 巴基斯坦总统布托和筑路指挥部领导人,到医院慰问伤病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左起总统布托,筑路指挥部领导,周爱聪,唐秋香,罗溪萍,常欣欣等医院工作人员。</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国务院派来祖国亲人慰问团,来到医院驻地,慰问伤病员 ,医院工作人员,给每名援工送来慰问品。</h3> <h3> 1976年9月,国务院慰问团赠给筑路工程医院的锦旗,上面写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为全世界人民服务”以资鼓励。</h3> <h3> 这是祖**亲送给援巴儿女的纪念品。</h3><h3> 图片援巴医院胡庆利提供。</h3> <h3> 祖国牵挂着异国他乡的儿女,送来慰问品。见到久别祖国的亲人们,我们无比感激和高兴!</h3><h3> 图片援巴医院王国有提供。</h3> <h3> 国务院送给援巴儿女纪念册。</h3><h3> 图片筑路工程医院王国有提供。</h3> <h3> 医院的业余生活</h3><h3> 这是我们医院在巴基斯坦的排球队,虽然在国外生活的很单调,听不到广播,看不到报纸,几乎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一个月,指挥部放影队来我们医院,播放一次电影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了。</h3><h3> 打排球是全院娱乐主题,从院长到士兵人人都会打排球。</h3> <h3> 筑路工程医院拍球队员集体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院政治处也会组织各科室之间,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人人都可以参加的拔河比赛。</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李新萍,孙清风护士与巴方小朋友合影。</h3><h3> 图片提供胡庆利。</h3> <h3> 护士左孙清风,李新萍与巴方朋友合影。</h3><h3> 图片提供吴桂林。</h3> <h3> 医护人员,刘定才,谢金发,焦世林,王兴和与巴基斯坦病员合影留念。</h3> <h3> 筑路工程医院,麻醉科贠逢全医生,与巴方小朋友合影留念。此时他想起了和这个小男孩差不多大小的,儿子,女儿,心里默默的说不要怪爸爸不能培在你们身边,爸爸在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等任务完成后......。</h3><h3> 图片提供严芳。</h3> <h3> 贠逢全医生和扬正荣医生在援外中的合影。</h3><h3> 图片提供严芳。</h3> <h3> 左政治教导员姚月恩,一所所长外科主任董志达。(援巴烈士)</h3><h3> 图片提供董琴琴。</h3> <h3>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是董志达所长牺牲前的最后一张单人照片。董志达所长安息吧!中巴友谊公路早已贯通,中巴友谊的纽带远远流长!</h3><h3> 图片提供董琴琴。</h3> <h3> 筑路工程医院的麻醉科护士王兴和,李贵余干事,杨弟存通信员,77年在巴基斯坦合影留念。</h3> <h3> 这是接兵时郭日丰排长,刚把我们接到部队穿上军装。我们就参加了援助巴基斯坦的援外任务。</h3><h3> 这是我们一生的幸运,一生的光荣,一生的财富。</h3><h3> 后排左起杨弟存,郭日丰排长,张丙世,徐义芳。</h3><h3> 前排左起,毛敬来,胡庆利,王生有。於巴基斯坦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杨弟存。</h3> <h3> 筑路工程医院的上官雷宏干事,把非常喜爱的巴方小朋友搂在身边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杨弟存。</h3> <h3> 医技科工作人员与院务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好朋友,唐秋香,高利荣,赵军闲暇之余留个纪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唐秋香与同一工作室的赵军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非临床的姑娘们吴桂林,刘克雅,马继红,唐秋香,赵军,张继英在巴基斯坦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唐秋香,赵军,高利容在巴基斯坦工作驻地合影留念。</h3> <h3> 唐秋香 与同年战友王新楠在巴基斯坦合影留念。这张照片很珍贵因为与众不同那年代很少有彩色照片。</h3><div> 图片提供唐秋香。</div> <h3> 开在巴基斯坦的四朵小花,前排邓建民,唐秋香,后排刘克雅,王新楠合影。</h3><div> 图片提供唐秋香。</div> <h3> 在巴基斯坦唐秋香与同事好友林科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唐秋香。</h3> <h3> 院务处营房助理员,电工王国有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公园留影。</h3><h3> 图片提供王国有。</h3> <h3> 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 放射科主任陈则敬,与电工王国有因工作关系早已经成好朋友。</h3><h3> 图片提供王国有。</h3> <h3> 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化验室的蒋忠祥医生,在抢救伤病员时,也经常找电工王国有要发电,他们也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也是很好的战友,朋友。</h3><h3> 图片提供王国有。</h3> <h3> 筑路工程医院院务处战友与巴基斯坦朋友合影留念。左起,王国有,李东义,巴方友人,郭日丰,巴方小朋友,后面的人看不清楚让本人变认吧!</h3><h3> 图片提供王国有。</h3> <h3> 在巴基斯坦筑路工程医院电工班的同事们,左起王国有,王顺田,袁立芳合影留念。</h3><h3> 图片提供王国有。</h3> <h3> 1978年5月修建好的中巴友谊公路全线贯通。</h3><h3> 我们这所筑路工程医院,从1966年建院开始一直到1978年5月中巴友谊路贯通为止。</h3><h3> 12年中我们医院,由1601工程医院,喀喇昆仑筑路工程医院,解放军第156医院,解放军23医院。我们医院经历了三次援巴,两次出国援助巴基斯坦修筑公路。</h3><h3> 1966年6月至1968年6月第一次援巴期间,主要配属巴基斯坦工程兵部队修筑巴方镜内公路。收治巴方伤病员100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9人次。</h3><h3> 1968年12月,医院抽派50张床位医疗队出国到巴基斯坦北部高原地区,《底河》开展工作收治病人。</h3><h3> 两年多时间里,收治伤病员1,189人次,手术753人次,抢救危重病人98人次。为巴方朋友防治疾病4000多人次,抢救治愈巴方沙迪克等11名危重病人。</h3><h3> 并在3100米高原上,成功的实施了开颅脑手术,填补了国内在高原开展颅脑手术的空白。 </h3><h3> 1974年3月至1978年6月,医院第二次出国,执行第三次援助巴基斯坦筑路任务,四年中收治伤病员4,892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36人次,接诊59,455人次,输血53,850毫升。</h3><h3> 在12年中的输血总量高达,120,000毫升。在当时那个年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由其是在异国它乡,没有血库,没有储存血液的设备,所有的血液都储存在每个中国援工,医院工作人员的体内,我们都是献血源,我们就是天然的血库。</h3><h3> 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般的献血都在一到两次,有一位女护士孙清风,四年中为伤病员献血高达十多次,总献血量达2400毫升。在这点也称得上是医学界突出的事例和典范。<br></h3><h3> </h3> <h3> 历时十二年的中巴友谊路,经过最后的拼搏和艰苦的努力。</h3><h3> 于1978年5月,中巴友谊公路全线俊工 。</h3><h3> 1978年6月18日, 国务院副总理耿彪率领中国代表团来到巴基斯坦,为中巴公路剪彩全线通车。长达十二年多的中巴公路划上圆满的句号。</h3> <h3> 这是座落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市,东郊丹沃尔村,中国烈士陵园。</h3><h3> 陵园修建于,1978年6月,这里埋葬着,在修筑中巴公路过程中牺牲的88位中国筑路援工,其中20座未立墓碑坟,是因为20位没有找到遗骨的烈士留下的。 陵园里安葬的,或许只是他们的魂魄。</h3><h3> 筑路工程医院的董志达所长,也长眠在这里。</h3><h3> </h3> <h3> 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在也无法听到和看到,中巴友谊公路胜利竣工的这一天。他老人家在1976年9月9日凌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异国他乡,巴基斯坦的土地上,1976年9月18日下午三时,沉痛的追悼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让我们永远缅怀伟领袖毛主席!永远记住这悲痛的时刻!🎄🎄🎄🎄🎄🎄</h3> <h3> 让我们永远缅怀,中巴医院一所所长,董志达,他是我院外科医生中技术精湛,曾经多次抢救过伤员的外科主任,工作中他任劳任怨,虽然话语不多,工作麻利娴熟,外科伤病员特别多,来时又非常紧急,经常是手术连台作,董所长总是吃苦在前,由于积劳成积,劳累过度,牺牲在自己心爱的岗位上。也永远的留在了巴基斯坦那片土地上,使我们失去一位好领导,一位好同志,一位好战友。</h3><h3> 是战友们用年轻的生命修进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的喀喇昆仑公路,刻写了中巴友谊的丰碑。</h3><h3>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和无限光荣的经历。</h3> <h3> 1978年1月28这一天,驻守在巴基斯坦南部地区的筑路工程医院里,一片悲鸣,援巴战友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祭奠送别他们朝夕相伴战斗了4年多的亲密战友,老领导,技术精湛的外主任,我们的老所长。董志达同志他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1978年1月28日这一天。</h3><h3> 我们会永远缅怀他的英灵,董主任安息吧!一路走好!🎄🎄🎄🎄🎄🎄</h3> <h3> 巴基斯坦中国烈士纪念碑。</h3> <h3> 阿里,艾哈迈德发自内心的感受。</h3> <h3>阿里.艾哈迈得,和接替麦达德父亲班的,曼祖儿.候赛因替父亲为英烈们守墓。</h3> <h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章。</h3><h3> 图片田念胜提供。</h3> <h3> 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巴基斯坦时,亲自为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守墓老人,阿哈,迈德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章”。</h3><h3> 图片提供田念胜。</h3><h3> 美篇制作秋石 2017年10月6日完成(筑路工程医院唐秋香)</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