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小弟趁国庆长假休息期间,又一次邀我们去旅游。为了避开人流高峰,经朋友推荐我们决定去大连方向,游览一下河北的老龙头、山海关,大连的圣亚海洋世界、旅顺军港、老虎滩海洋公园、山东蓬莱市的蓬莱阁、青岛的崂山等景点。</h3><h3> 一号早上七点多出发,车行十多个小时,来到天津汊沽港镇,天己渐晚,就近就餐就宿。</h3><h3> 二号早上吃完早餐继续行驶,快到中午时来到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老龙头景区。</h3> <h3> 这是通往老龙头景区的龙海大道。距老龙头景区仅2公里多点,却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初尝人流高峰堵车的无奈。</h3> <h3><br></h3><h3> 老龙头景区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的渤海之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h3><h3>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华夏大地上,东端在山海关城南五公里处插入大海之中掀浪戏水弄潮舞浪,因而得名“老龙头”。</h3><h3> 老龙头由宁海城、靖卤台、入海石城、澄海楼、龙武营、海神庙等组成。</h3><h3> </h3><h3> </h3> <h3> 眼前高大的长城就是宁海城。宁海城在老龙头北,全长900米,只有北门和西门,我们从宁海城的北门进入。</h3> <h3> 宁海城始建于明代,是万里长城军事防御建筑中唯一一座功能齐全的海堡城。城中捅有军师指挥机构守备署、驻扎军队之龙武营、明代七品武官官邸把总署、及依托神灵。</h3> <h3>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老龙头景区游览图。根据游览图介绍的路线继续前行。</h3> <h3> 龙武营系明代驻防老龙头的水师营。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龙武营被毁。1992年重建,恢复后的建筑物有军官房、士兵房、伙房、碾房、粮仓、牢房、马厩等,再现了明代的军营原貌。</h3> <h3><br></h3><h3>复制的明代战船。</h3> <h3> 将台是驻守老龙头的官兵练武的指挥台。民族英雄、武将塑像戚继光站在将台上点将操练兵马。</h3> <h3> 将台前的八卦阵营和我们当地“九曲”有点相似。走不对路线就出不来了,好多游客翻墙越过。</h3> <h3>随着人流继续前行</h3> <h3> 孝顺的儿子推着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好感人哪!</h3> <h3> 澄海楼是老龙头的制高点,是观海的胜地。为明代建筑,清代重建。它矗立在地势险峻的老龙头上。登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云水茫茫,极为壮观。 属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 的澄海楼。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楼分两层,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楼上悬有乾隆御笔亲书的“澄海楼”和明大学士孙承宗题而由已故书法家侯正荣所书写的“雄襟万里”匾额。楼内陈列着老龙头出土文物和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题诗。 </h3><h3> </h3> <h3>乾隆皇帝题词的御碑亭</h3> <h3> 澄海楼东侧有一个石碑,上面书写“一勺之多”四个大字,刚劲有力。但石碑己历经沧桑。该碑由上下两半拼接而成,据介绍,上半是原物,下半是仿制的。</h3><h3> 1987年修复原状,碑高2.15米,宽0.78米,厚0.19米。“一勺之多”出自《中庸》博学篇。其寓意是说:海是由一勺勺的水汇聚起来的。但它却深不可测。各种蛟龙,鱼鳖在里面生息着,并有万物繁殖着。</h3> <h3> 还有不少石碑,大多为古诗、新题、重刻。</h3> <h3> 澄海楼前古碑,高2.65米,宽0.7米,上有“天开海岳”四个大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后又被英国军队推倒。1927年,张学良将军到老龙头浴场游泳,发现了这块石碑才命人将石碑重新树立起来。</h3> <h3> 靖卤台。全称靖卤一号敌台,屹立海水中,明代嘉靖四十四年主事孙庆元建,隆庆四年戚继光改名靖卤台,为万里长城敌台之始。 一九八七年修复,总高十七米。</h3><h3> 敌台主要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h3> <h3> 下面这张照片是站在靖卤台箭窗口拍下的。</h3> <h3> 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尽端部分,全城屹立于海水之中,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为蓟镇总兵戚继光派参将吴惟忠修建。1987年修复的入海石城,伸入海中22.4米,宽8.3米,高9.2米。为九层巨石垒砌,其中四五六层仍用原入海石城基础石建造。</h3> <h3>修复老龙头的碑记</h3> <h3> 当年筑入海石城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系万历七年修筑入海石城所用花岗岩基础石。每块方石上均凿有梯形石槽,两石相连即形成燕尾槽,再浇注铁粉、松香、白矾制成的“凝固剂”,使入海石城成为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高超的水下建筑技艺。</h3><h3> 我们看到的这些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的坚固。看来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h3> <h3>老龙头入海处</h3> <h3> 我们看到高处的楼是澄海楼,顺长城台阶下,看到比澄海楼低点的建筑物是靖卤台,靖卤台前面与海相接触的是老龙头。从澄海楼侧面台阶下来,就看到邓小平题曰:“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牌。(此照片是网上下载的)</h3> <h3> 从石海城下来,沿海边及沙滩栈道去海神庙景区。</h3> <h3> 沿着海边西行,看到了象一个带房子的栈桥就是海神庙景区。</h3> <h3> 从海神庙回看入海石城及沿海沙滩。</h3> <h3> 去海神庙景区入口处,不知为何路面有一幅彩画路?</h3> <h3> </h3><h3> 海神庙始建于明初,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时毁于战火。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山海关区政府重建的,庙宇置于海中,三面环水,八面来风,并一反常规地坐南朝北,让人不禁产生种种联想。海神庙延伸入海124米,由牌楼,三孔桥,山门,钟楼,鼓楼,海神殿,天后宫,观海亭等几部分组成。</h3> <h3> 钟楼内悬挂的八卦钟,高95厘米,直径80厘米,重400斤。</h3> <h3> 鼓楼内悬皮鼓一面。庙内都有晨钟暮鼓之说,清晨敲钟,晚上击鼓,鼓声伴着朝霞暮霭回荡于海面。</h3> <h3>海神庙南面的天后宫</h3> <h3>观海亭,海神庙最南端的建筑。八角外展,古朴端壮。亭名观海,为古建专家孙大章所书,亭内“四海永清”匾为雍正皇帝御题,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良好祝愿。</h3> <h3> 2010年6月8日在山海关老龙头揭幕。</h3> <h3>回头远望老龙头。</h3> <h3> 至此,游览完老龙头景区。移点换景来到距老龙头五公里的山海关景区。</h3> <h3> 上海关,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相传明洪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筑城建关设卫,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名山海关。上海关以城为关,周长约4公里,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东为“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为“望洋门”、北称“后义远门”。我们只去了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h3> <h3>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整个建筑分城台、城楼(箭楼)两部分。底层为城台呈长方形,长44米,宽30.4米,高11.75米,城台建筑敦实雄厚,中间有砖砌拱门,以通内外,也就是关里关外的分界线。城台之上的箭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北、东、南三面为68孔箭窗,战时射箭之用。</h3> <h3>引人注目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匾长5.8米,宽1.55米。是由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题写。此匾并不是萧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h3> <h3>从坡道走上城台。</h3> <h3>箭楼门口来张照片,留作纪念。</h3> <h3> 城楼屋内正中悬挂着萧显所题写的原匾“天下苐一关”。据说,当年此匾悬挂到箭楼后,萧显发现“下”字少了一点,急中生智,命书童马上研墨,随手抓过城下酒楼堂倌手中一块擦桌布,团成一团,饱蘸墨汁,朝箭楼上的匾额甩去,墨布正好落在了“下”字右下角,补上了那一“点”。在匾额下方还陈列着“山海关古建复原图”。极其珍贵。</h3> <h3> 走出城楼,漫步城墙上,城墙上的松树挺拔苍翠生机勃勃。</h3> <h3>沿斜坡走下城楼</h3> <h3>顺着城墙向外走</h3> <h3>快到出口处,看到一小石碑,上书“孟姜女哭倒长城处”,是真的吗?还是提醒游客去孟姜女庙呢?想起来了,在老龙头出口处也有同样的景物在提醒游人。即:“万里长城山海关”。</h3> <h3>就是这张在老龙头拍的。</h3> <h3> 出口处有山有花有树木,还有鲜红的五星红旗,真漂亮!</h3> <h3>雄伟壮观的长城再见了!</h3> <h3> 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山海关流传一句:“不游龙头更遗憾!”看来我们既当好汉,又补遗憾完美之旅哟!</h3><h3> 离开上海关,向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行驶。车行至辽宁省盘锦市,己经灯火辉煌,开始下车找住宿。400至700元的房间己经爆滿,映入眼帘的到处是招待所,找了几家都是和主家住一套间,最后终于找了一家单住的里外间,出于安全考虑将就吧,房间内好像五六十年代的招待所,陈旧的电视柜,大屁股的小电视,屋内没有卫生间,这是我们截至到目前所有旅途,住宿条件最差了。现代社会竟然会有这样的住所,太不可思议。勉强连衣睡到早上刚五点便匆匆离开盘锦市,向下一站大连海洋世界出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