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艰难登顶神奇天路 风雨兼程夜宿山村</h3> <h3>作者:土豆</h3><h3><br /></h3><h3> 公元2017年10月2日(农历8月13),星期一,阴转雨。今天是骑行太行天路的第二天,也是最艰难、最考验人的一天!因帆队发现车胎被扎,需要留下补胎。早上七点钟,我们匆匆吃了点早餐,就由同力领队从平顺县(明朝皇帝为镇压农民起义在此设平顺县,取平息暴乱顺利之意,或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之意,同时设长治县即现在的长治市,取长治久安之意)石城出发,离开了S324省道,我们沿着虹石线(虹梯关至石城镇)开始了艰难的太行天路之行。不多远,就来到了浊漳河的一个小石桥上,这里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据说林县红旗渠的源头就在这里。我们被这迷人的景色所吸引,暂停了下来,顺便等等后面修车的队友。大家站在桥上,纷纷赞叹大自然的美丽,激动不已,并拍照留念。尽管小桥破旧不堪,但四周美景还是弥补了这点缺遗!</h3><h3> 欣赏了浊彰河的美景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一路上,到处是看不尽的美景!诱人的柿子,满山的红叶,苍松翠柏,挂壁公路,悬崖峭壁,自由飞翔的喜鹊、乌鸦,藏在草丛中的野山鸡,活蹦乱跳的小松鼠,更有那坐落在深山老林中的传统古村落。因景色实在太美,总想驻足观看,拍照。领队老喷不断催促,才恋恋不舍离开。有人说,这趟来值了。我跟五一、歪歪因喜欢拍照,往往落在最后。</h3><h3> 我们沿途经过石岩村,青草凹村,老申峧村,闯峪村,大坪村等,上午9点15分来到了石城镇下石豪村(岳家寨),大家汇齐,照张合影。岳家寨因此地居民为岳飞后代而得名,要参观此古村落需购十元门票。我们哪有时间停留?于是继续前行,直奔山顶的太行天路。昨天晚上,老喷就告诉大家,从岳家寨到山顶的太行天路约有三公里的大坡,这是最陡的地段,难度不亚于鹤壁的牟山大坡。我本来是打算推车上去的,但在五一和二牛的鼓励下,一向不被大家看好的土豆,骑着骑着竟然成功登顶!实在没想到!为了挑战成功,"跟屁虫"五一一直跟在我身后,为我鼓劲、加油!二牛还说,土豆要是能骑行这个大坡登顶,那就太历害了!也许是由于他们的鼓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居然成功登顶!实现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伟大壮举!十分感谢二位驴友给予的正能量!同时也为自己的优秀表现而点赞!</h3><h3> 骑行登顶的过程中,我们顾不上赏景,边骑车边兴奋地大声喊叫,为自己打气。除个别驴友时推时骑外,其余全部一口气骑行到达山顶。在山顶我们偶遇从长治骑行过来的驴友,大家互相拍照留念、又互相勉励。然后便开始沿着太行山山顶骑行,这约三十多公里的山顶之路,矗立在太行之颠,故被称作太行天路。我们时尔上坡,时尔下坡。站在山顶,俯瞰山下,漫山遍野,五彩缤纷,好一派金秋景色。山沟里偶尔可见一两个小山村,山村里冒着炊烟,那里的人们一定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悠闲的田园生活!看到这些景色,大家的兴奋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每每遇见外地骑友,也总是大声也打着招呼。大家相互加油、鼓励。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走完天路下山到达了虹梯关吃午饭。</h3><h3> 简单吃过午饭后我们一路西行,从虹梯关至东寺头村,基本上都是下坡路,因此速度较快,约四点五十分到达东寺头村,稍停,继续向画家村一一张家凹进发,此时我们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加上又是上坡路,速度明显降低,刚走了四公里,天气雾蒙蒙的,突然下起了小雨。张家凹在哪里,天黑前能赶到吗?此时有人提议返回东寺头住宿,但领队老喷及帆态度坚决,鼓励大家直奔张家凹。说实话,当时我也想返回东寺头住宿,因为感觉自己的体能已消耗殆尽,实在不想再赶路了。但看到领队那么坚定,也就没好意思说出口,因为下雨,天显得黑得更早,雨也没有停歇,好多人雨衣也来不及穿,紧紧地追赶先头部队。老喷和帆始终在后面收队,耐心鼓励。和平,土豆边推边骑,五一仍像往常一样紧随身后。天越来越暗,雨仍在不停地下,而且越下越大,我们只好打开手电筒,老喷领头,歪歪殿后,小心奕奕,也弄不清上坡下坡,不时会听见领队大喊:"拐弯了,上坡了,下坡了,靠中间骑,后边有车,靠右边骑,小心地上有石头!……"就这样,前面的队友向后面的队友传递着信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里艰难地前行,没有谁说话,没有谁敢掉队,没有谁说累,也没有谁说屁股疼,一个挨一个,不敢有一点大意。我的手电灯光太弱,加上那近视镜片上早已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珠,无暇顾及去擦干,很多情况下根本看不清路面!几乎是盲人骑瞎马!而路的两边很可能就是万丈深渊!心想:这样的经历一辈子都不想再有!画家村在哪里?漆黑的夜晚,漫漫长路,何时才能到达张家凹?气温在不断地下降,体温也越来越低,浑身已湿透,双手在发抖。这时先头部队突然打来电话,说找不到村庄,在黑天野地里呆着,问领队怎么办?因搞不清他们的地理位置,领队也没招,至于他们能不能找到住处,就看他们的造化了!我们只好继续摸索着前行。歪歪跟老喷车灯较亮,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但四周黑洞洞的,不知是山,是沟,是悬崖。何处是尽头?只盼望拐过一个山头能望见灯光,可哪里又有灯光呢?正想着,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句:"到了!前面有灯光" 抬头望去,果然看到了点点亮光!既然有亮光,那就一定是个小镇,是小镇,我们就能住下,不必再受冻挨饿了!我们满怀希望地一点点靠近,谁知待近前一看,原来是先前的六人找不到住宿,在风雨中等我们呢。五一实在受不了了,在一帆风顺和其他人的帮助下,打开驮包,抖抖索索地拿出雨衣雨裤套上,而我还没来得及拿出雨衣,大家就又匆匆上路了!我只好继续迎着刺骨的寒风,冒着冰冷的雨水紧跟着大伙前行!十几分钟后,见一农家店广告,左拐推车前行约200-300米到了一个叫张家凹村(又名画家村)的一个农家旅馆。说是旅馆,其实就是一个农家小院,几间破房子而已。真的到了!这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犹如到家的感觉,换湿衣,洗手脸,准备吃饭。突然有人发现二牛和刘纪州还没到,原来是他俩不知道路线走错了路!黑夜里他们不知道从哪拐,领队老喷只好派一帆风顺(老魏)冒雨前去迎接。等到老魏和他二人回来后,已上好几个菜,几个驴友便开始一阵猛吃,而二牛、和平、歪歪等几个驴友菜也懒得吃,他们只是躺在被窝里取暖,就等着上饭。吃饭期间,老喷依然在风趣幽默地高谈阔论。饭后,有人打开手机一看当地气温约7-8摄氏度,此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全天行程约88公里!这家农家院条件十分艰苦,所谓的厕所就是冒雨跑到院子大门外一个石头垒成的方形围墙内的一个蹲式茅坑!半夜里,我冷得发抖的手拿着手电冒着冷雨顶着寒风,一步三晃地走出大院,只为那憋了许久的小便!有的驴友很聪明,冷的不敢出门上厕所,干脆找个塑料袋就地解决!然后系上袋口,往墙角一放!第二天再提出去倒掉。遗憾的是第二天早上,有的人却忘了倒尿一事,幸亏作者发现墙角的一袋小便,给提出去倒了,不然的话,店老板还不得把我们骂个狗血淋头!吃完饭,大家都早早睡下,不再多言。</h3> <h3>早上7点10分,我们来到了浊彰河上的小桥。这里山青水秀,引得我们驻足欣赏。</h3> <h3>路边的柿子树上果实累累。</h3> <h3>上午8:00,我们到达了石城镇的大坪村。</h3> <h3>钻过山洞,就是挂壁公路。</h3> <h3>挂壁公路。</h3> <h3>我们走的虹石线(里程碑)。</h3> <h3>路的两侧是崇山峻岭。</h3> <h3>沿途美景看不尽。</h3> <h3>上午9点18分,我们聚齐在岳家寨。</h3><h3>岳家寨,原名下石壕,隶属于山西省平顺县,位于漳河南岸,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向西不远处的深山之中,距离石城镇19.3公里。岳家寨由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庄坐落在断层形成的山体平台山嘴之上,偏山脊南侧,西、北依山脊,东、南临绝壁,依山筑建,两村形态参差,风格迥异,气势不凡。自然村落不大,各十几户人家,民居就地取材,一色的石头筑就,石墙石顶,村头石磙石碾,村边石桌石凳,高低错落,精雅有致,一个院落连着一个院落,彼此相连。</h3><h3>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搬迁至山外或外出打工,只有一些老人留守。村子里,只有两户人家不姓岳。关于村子的历史,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口耳相传,说是与河南汤阴的抗金英雄岳飞家族有历史渊源, 当年岳飞被奸臣所害,其后人被迫从河南汤阴逃难至此。 村子里保存着一张族谱,可以证明他们是岳飞的后代,但族谱在十年浩劫中被毁。</h3> <h3>这是土豆、少尉、五一成功骑行登顶太行天路时的情形。</h3> <h3>这是歪歪骑行登顶天路的情景。</h3> <h3>神奇的太行天路。</h3> <h3>太行天路简介。</h3> <h3>太行天路沿途美景。</h3> <h3>短暂休息一下。</h3> <h3>山顶隘口。</h3> <h3>累了歇歇脚。</h3> <h3>哪里轮胎扎破,帆队便出现在哪里。图为帆队在帮老魏补胎。</h3> <h3>下午1:20许,我们到达虹梯关。</h3> <h3>在这家利民饭店简单吃碗手擀面便匆匆上路。</h3> <h3>领队帆。</h3> <h3>下午,我们沿着后东线向张家凹进发。</h3> <h3>经过芦芽村。</h3> <h3>下午个4:47分到达东寺头村。</h3> <h3>风雨中仍然在奋力骑行的勇士们!</h3> <h3>晚上8点多,我们来到了画家村的这家农家旅社。结束今天的行程(约88公里)。</h3> <h3>风雨中的画家村。</h3> <h3>简单的晚餐似乎使他们忘记了刚刚所受的一切艰难困苦!风雨过后他们显得更加从容不迫!</h3> <h3>入住的农家小院十分简陋。</h3> <h3>谢谢阅读!未完待续。(文中部分文字根据五一原作改编,特向五一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