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精神绽放光彩——我对《竹石》诗的浅析

一起向未来

<h1><b>  &nbsp; 《 竹 石 》<br /> 郑 燮<br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br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h1><h1><b><br /></b></h1><h3><b> 此为作者郑板桥为自画的《竹石》图题的诗。这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b><span style="font-size: 16px;"><b>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用水墨画,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b><br /></span></h3> <h1> <b>作者简介:</b>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 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h1> <h1>  译文: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咬"字形象地描绘出岩竹立根青山的韧劲,它的根糸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h1> <h1>  岩竹的根糸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着力体现了岩竹那执着的品质 和顽强的生命力。</h1> <h1>  在经受了无数次的摧残和击打后,只要岩竹的根扎得深,咬得紧,不管有多么大的风雨,它都浑然不怕,依然以英俊的身姿,坚韧挺拔地屹立在天地之间!</h1> <h1>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把岩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h1><h1>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h1><h1> 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范。</h1><h3> </h3> <h1>  诗的开始即以拟人的笔法,点明了画上竹子所处的环境:青山之下的破岩,环境恶劣,但竹子并不在乎,依然是坚定信念,咬定青山将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缝中汲取着水分,顽强地活了下来,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h1><h1> 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br /></h1><h1> 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启迪,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战胜困难,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地生存于世。决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h1> <h1>  这是一首语言质朴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h1> <h1>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这首诗借竹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硬骨头精神。</h1> <h1>  刷微信时,偶然看到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感触。那段话讲的是: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因为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已经将根茎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br /> 竹子的生长过程其实和人、企业追求成功果实的路途是一样的道理,但现实中能熬过那三厘米煎熬的却寥寥无几,所以人们常说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br /></h1> <h1>  竹子之所以到最后能够快速增长是源于其最初四年扎根土壤的耐力,当根茎延伸的足够宽阔时,吸收的养分也就足够丰富,自然就会为后续的高速生长奠定厚实的基础。所以就不惧今后风雨的袭击,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而企业及人的成功之路与竹子的生长哲学又何尝不是一致的呢。</h1> <h1>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干事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发扬竹的坚劲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就以如今走向国际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创业之路为例,当初马云在互联网一词还没有被国内民众所熟知的时候,就眼光独到的认为互联网经济必然会成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形式,到时人们会用网络进行购物,而这一论断在当时遭遇了绝大多数人的嘲笑,但马云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毅然决定投身电商平台之路。<br /> 马云曾说过: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没有吃苦的准备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在马云看来,创业就是与困难、失败为伍,在无数次的困难与失败面前很多畏惧者都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只有少数不甘心失败者,才能甘愿忍受常人不能忍的挫折,奋力拼搏,创造辉煌。</h1> <h1>  竹子是一种再平凡不过的木本植物了,但是它们互相依靠,团结一致,自力根(更)生,自成一体。我喜欢竹子美观的外型,更钦佩它们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和生长速度。</h1> <h1>  竹子就是这样,为人也要像它这样既清高又纯朴的气质,既清丽又脱俗的风韵,既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既清新又自在的悠闲,既不畏世俗的颠覆,又不为尘世所打扰,自净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它那节节高的品质和独立清高的气势必被世人所敬仰。</h1> <h1>  岁寒三友"松"、"竹"、"梅"。在生活中都能经常见到。但是在岁寒三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竹子了。看到那些数不胜数的一棵棵屹立的竹子,从远处看,就像一位位挺拔的战士。<br /></h1> <h1>  它们不管春、夏、秋、冬,从来都不会像其他植物一样,冬天枯萎,而是像从前一样坚强。宁折不屈。竹子全身上下都是宝,它的生命力顽强,外形也美观,生长速度也很快。</h1> <h1>  我有几次仔细观察过竹子,不管是哪一根,不曾是大的还是小的,每一根都是那么的挺拔。我心里想了想:这一棵棵竹子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依然没有折断、烂掉、甚至枯萎了,他们还是那么顽强地䇄立着。</h1> <h1> <b>竹子象征正气</b><br /> 竹子的象征意义始终是正气的。竹子象征着生命的柔韧坚强、长寿安宁、幸福和谐。竹子秀逸而风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象征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谦内敛低调,象征虚心品格;竹子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着气节和傲骨;竹子生而有节,竹节必露,象征着高风亮节,富有正能量的气节。</h1> <h1> <b>竹子象征廉洁</b><br /> 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咏竹、画竹、颂竹,将竹子作为清高自洁的象征,其精神内涵是中国君子文化孕育出的特殊情节,竹子被赋予的坚毅、清廉等精神,又有"廉竹"的美誉。这刚好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廉政建设相契合。<br /></h1> <h1>  &nbsp; <b>竹子象征诚实</b></h1><h1> 竹子它每成长一步,都会诚灾地留下印记。在生命的旅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困难不能使它害怕;挫折不能使它畏缩,竹节足以作证。它将竹的 前进过程作了生动详细的记载,这难道不能给我们的一些启发吗?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件事情,学一样本领,均应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前进,切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我们干事也应该学习竹子的诚实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好工作。</h1> <h1> <b>竹子象征君子</b><br /> 竹子最普遍的象征意义就是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质,比如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不怕威逼利诱,坚持自我等。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人说"不可居无竹",意思是自己和世俗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不一样,自己只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h1><h1> 明月如霜,凉风如水。庭院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即有梅花凌霜傲雪的铁骨,又有兰花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体味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气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萧疏",代表不凡的君子气度。</h1><h3><br /></h3> <h1>  &nbsp; <b>竹子象征低调</b></h1><h1> 竹不开花。它没有牡丹的高贵,也没有君子兰的艳丽;它没有月季的引蝶浓香,也没有茉莉的诱人清香。竹朴素,不炫耀,不卖弄,因而不为人们所注意,在姹紫嫣红的春天,则更引不起人们的青睐。但它独特的美,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成为他们的爱物。</h1> <h1> <b>竹子象征谦逊</b></h1><h1> 竹的最大特点是 "腹中空空"。把竹子纵向剖开,里面只有横隔的竹节,其他一无所有。竹的"腹中空空"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它谦虚之至。腹中无物就必须从外界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满足。谦虚,这就是竹最显著的精神!<br /></h1> <h1>  &nbsp; <b>竹子象征生命力</b></h1><h1> 在春天,竹不引人注目,而在冰封大地的冬天,只有松、梅与之作伴,故人们把松、竹、梅亲切地称作"岁寒三友"。竹能够抗严寒、斗傲雪,它的生命力强。一首题为《题画竹》的诗中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生动地写出了竹的旺盛的生命力。</h1> <h1><b> 竹子象征吉祥</b></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富韵竹子----富贵、高升、吉祥、平安的象征竹子, 吉祥,富贵,平安、高升之物。那里有富韵竹子,那里就飞来金凤凰。竹子茂盛则凤凰至。我们的祖先把凤凰崇拜为"吉祥之鸟"。栽 种竹子 引来凤, 园林生态 郁郁葱葱、竹节高升、绿叶飘逸,凤凰飞来则吉祥临门。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让天空碧绿,让水源清新,净化空气,竹子所释放的空气含氧量比树木多35%,竹子是不可多得的生态园林观赏植物 。在民俗中,有"竹子开花"是一种自然灾害前兆。有"竹子开花,人要搬家"之谚。</span></h3> <h1>  &nbsp; <b>竹子象征平安</b></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国自古就有"竹报平安"之说,还有高风亮节、节节高升之意。竹子以其高风亮节,确保人们的平安,人品、人格的魅力,是平安的首要条件。人们以竹子四季常青,冬不凋零,永不变色作为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象征,以竹子茂盛与否,作为家道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人们广泛栽竹,品赏托志,以竹传情,把竹子坚韧不拨的品质作为人生的写照。民间日常生活出现的吉祥图案,有很多是含有竹子的。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两"个"不分离,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夫妻幸福。是安康吉祥的象征。</span><br /></h3><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竹报平安。庭院有竹,平安日日居。后人把竹报平安作为平安家书的代名词,自古"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之说。</h1> <h1>竹子的精神是什么?</h1><h1> &nbsp;</h1><h1> <b>坚韧专注 苍翠依然</b></h1><h1><b><br /></b></h1><h1>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渠渠,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br /></h1> <h1> 高风亮<b>节 朴实无华</b></h1><h1><b><br /></b></h1><h1>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它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h1> <h1> <b>专心致志 无怨无悔</b></h1><h1><br /></h1><h1> 竹子,一直都有无私奉献、团结、坚强的一种精神,是我们必定所需要的,可是这简简单单的事,多少人才能做到?哪怕只是一件,也显示竹子的精神,也希望每个人都像竹子一样,节节高升。<br /></h1> <h1>  &nbsp; <b>风霜凌历 苍翠依然</b></h1><h1><b><br /></b></h1><h1> 竹林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文人墨客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显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经深入士人骨髓。</h1> <h1><b> 刚直不阿 清廉自洁</b></h1><h5><br /></h5><h1> 人们爱竹,爱的不仅是它那洒脱的身姿、挺拔的气势,更爱的是它"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性格。先贤借野竹咏物,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不畏权贵、不应流弊,中通外直的民族脊梁;今人以青竹寄情,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深化出坚韧不拔、刚直不阿、清廉自洁的新时代"廉竹精神"</h1> <h1> <b>绿色飘逸 四季常青</b></h1><h1><br /></h1><h1> "苍苍翠竹绕身旁,堪笑其家好书堂,大出官僚小出富,儿孙个个姓名香"。竹子,四季常青,可以说是四季平安、吉祥。</h1><h1> 竹子节节升高且寿命长,可以说是富贵吉祥。竹子茂盛则凤凰至,我们的祖先把凤凰崇拜为"吉祥之鸟",栽种竹子引来凤,园林生态郁郁葱葱、竹节高升、绿叶飘逸,凤凰飞来则吉祥临门。</h1> <h1>  &nbsp; <b>竹子精神 绽放光彩</b></h1><h1><br /></h1><h1> 将竹子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大家都能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奉献放在第一位,无论是位居庙堂之高亦或是处江湖之远,都应坚守公平、正义、自律的底线。纵使"居无竹",但使"心有竹",让传承千百年竹文化的中华气节绽放出新的光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