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如果歌曲未播放可点击三角开关!</h3> <h3> <font color="#167efb">让我们永远荡漾在神奇九寨人间仙景记忆的涟漪里……<br></font><font color="#167efb"> 让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太阳升起的微笑里……<br></font><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h3><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b> </b></span></div><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b> 永恒: 那次九寨地震之旅! </b></span><br></div><h3> 芭绿 晓梅又一朵<br> 瞬间,九寨沟发生了7.0级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时间定格在2017.8.8 21:19。<br> 我们,"喜洋洋"团一行29人有幸成为了这次大地震的经历者、见证者之一。<br> 让人刻骨铭心,88九寨沟地震时,我们就住在漳扎镇甲蕃古城假日酒店。漳扎镇,原名九寨沟镇,属九寨沟县辖区,距离县城46公里。 2017.9.24央视《焦点访谈》烈度图权威肯定漳扎镇是震中区,受灾最严重。仅仅不大的漳扎镇就住着5万多游客,其中5个游客被砸死。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汗毛倒竖,心惊胆颤。<br> 地震后,新闻是最受关切和最具轰动效应的,连篇累牍地报道着。也有很多来自游客的真实记叙,让我第一时间读到了上海的一位自助游女教师写的《 48小时撤离九寨沟:一个母亲和他8岁儿子的灾区纪实》文章,十分感动。但,生活中观众和演员的情感是不相同的,每个人的现场经过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只有事实的客观存在才能针对道听途说。<br> 九寨沟大地震已过去二个月时间了,轰动热度早已消退,那些毁坏性的景象也让人淡化和模糊起来,然而,对于亲历者,烙印的深刻,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不求轰动,只求永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五彩池韵</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芭绿</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瑶池仙景应黄龙,</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绿腾翠涌傲苍穹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但想女娲补天时,</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五彩灵石掉塘中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2017.8.15于南充</h3> <h3> <b>一、大地震突如其来<br></b> 2017.8.8 20:10,我们一行从黄龙返回到了九寨沟漳扎镇甲蕃古城假日酒店接待大厅。虽然很累,但还沉浸在这两天的美景感染的情绪之中;也因为累和饿,我和晓梅又一朵决定吃了晚饭再上楼,省得来回折腾。女儿小然一家3人,陪同着我俩。当时,饭厅用餐的人很少,大部分人习惯性地先去到了客房。<br> 饭厅仍然有歌唱节目,一位藏族帅哥的歌声特别有磁性,悠扬的歌声传遍了整个大饭厅,荡漾起一层祥和温馨的涟漪,就连我的八岁多的小外孙加加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大人们在打着节拍。一种灵动感促使我赶快录下了几段视频。<br> 大概是20:45我们回到了客房。晓梅又一朵立即动手把一个十二斤多重的西瓜切了开来,大部分送给了住在斜对面736房间的小然他们(本人房间号735)。她说的对,做的坚决。当然,不可能再带回成都的。<br> 就在她切瓜的当儿,我已习惯性的给手机和冲电宝分别补充着能量。<br> 晓梅又一朵还在洗手间用随身携带的塑料匙子悠悠地舀着西瓜吃的时候,一种无奈的情绪刹时十分强烈地包围着我,老是想往外边走。可能是明天就返程了,十分留念这里风土人情的爽快劲儿吧。不由得在原地毛焦火辣地打了几个转转。<br> "我们到院坝里看跳锅庄去!"我说。<br> "不去!"她说,"明天早上就返程了,我要把东西整理好"。<br> "看完回来再整理也来得及的"。<br> "那你一个人去嘛"她回答,"反正我不去"。<br> 我已经重复了两次,只好作罢。我不可能离开她,随时。<br> 我转身把门保险挂好,又把外套脱了顺手甩在了床上。准备洗漱了。<br> 突然,也就是突然,房间里一阵"轰轰"地发响,随即剧烈地晃动起来。我猛地打了一个趔趄。<br> 晓梅又一朵的西瓜抛洒了一地。"你个老芭才怪哟,推我干啥,芭绿?"她似乎有些生气了。<br>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又是一阵剧烈的晃动,相隔仅仅几秒时间。随即,房间的电视机台灯乒哩乓啷地翻倒在地,行李箱和凳子也霹哩叭啦地倒了,墙皮和顶棚沙灰也一股脑儿唏哩哗啦地掉了下来,满屋子烟尘弥漫……<br> "地震了!"这是我第一反映和意识,我边喊边以极快的速度拔掉了保险销子打开了门,天哪,幸好还未变形,赶快拖过凳子抵住它,马上一把拉出了还未反应过来的晓梅又一朵。<br> 我们刚冲出房间门,第3次震动又开始了。刹时,巷道朝南的那头,一声"轰"的强烈的爆炸之后,一团黄白色烟雾腾地而起。<br> " 快跑!"我紧紧地拉着晓梅又一朵的手,我记得,5.12汶川大地震规律性地就是震了3次后要停歇一阵的,这是最好的逃生时机。她却使劲地挣脱了我的手,"嗖"的一声冲进房间在靠进门她睡的那张床上,把装钱的那个红色挎包抢在了手上,又随手"嘭"的一声关上了门。<br> 我在过道里一阵狂喊起来,"地震了,快跑!快跑啊!",可是却没有回音。应急的本能,亲情的驱驶,我马上用拳头去敲打736号门,却没有任何回音,一连几遍如此。随即,我又去拍打738号门(一伟老师住的),仍然没有声音。这下我开始有些慌神了。当我最后一次拳头击打周老专家的门(737号)后仍无反应时,一袭恐怖涌上脑门,一身冷汗冒了出来。 天呐,难道只剩下了我俩?<br> 好在,晓梅又一朵马上提醒了我,她们可能下楼了,"芭绿,我们赶快跑哇!"。<br> 对头,地震来了往房子外跑,台风来了躲屋里。<br> 过道里已没有了电灯,只有荧光指示牌散发着微弱的绿光,此时显得特别幽暗瘆人。顶棚上的硅塑板不时地散落着,发出"叭叭"的响声,让人毛骨悚然。<br> 我的脚步异常地沉重,如同灌满了铅。此时,一些绝望的念头在我的脑子里闪现着,"今天怕是跑不出去了,七层楼高啊,又是住在楼中间……这回运气太孬了,怎么住这么高啊……唉,跑不出去也就认了,反正人都是要死的,这一辈子又没做亏心事,也不是碌碌无为,坦然着呢……上帝会倦顾我们的,一定会跑得出去的……<br> 不,上帝不一定靠得住的,我们要与死神抗争,生命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太宝贵了!"你不要怕,有老芭在呢!"我对她说,才感到两人攥着的手已是被一层冷汗密密地粘裹着。<br> 动如脱兔,只为逃命。须臾,一拐弯,我俩就跌跌撞撞跑到了电梯间,只见一女的站在电梯门口等坐电梯。"电梯危险,赶快走消防通道,就在对面!"我急忙大喊起来。其实,电梯已经停了。<br> 就在这时,我才发现,又有几个人从过道跑了过来,有个小孩打着赤脚。<br> 大家一口气从七楼跑下来,在楼梯中那是箭步如飞 。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到底是怎么跑下来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更是难以想象,只有微弱的荧光,遍地都是掉落的瓷砖和墙皮沙灰,却没有跌倒却没有发生踩踏,可见人的求生欲望是多么的强烈应急能力是多么的强大。<br> 谁知,死神还在一楼接待大厅等待着我们。那时,刚从安全出口冲向大厅时,又是一个余震发生,只见高处一个黑影一闪。不好,我迅即拉紧她本能地地往右边一躲,那个帅大的吊灯"咣噹"一声重重地砸在了地板上,好险啊,距离我们只有一米多!<br> 顾不得多想,以极快的速度冲出了假日酒店的大门口。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21:23,也就用了4分多钟。比起上海那位带着孩子从4楼跑下来的老师,也只是快了一点点。<br> 举目一望,院坝里人头攒动,鼎沸嘈杂。有裹着浴巾的、赤膊的、穿着短袖短裤的,还有赤脚的。人们都在呼喊和寻找亲人及朋友,整个院坝被恐惧的气氛笼罩着。我的目光正在搜寻时,一个激动得有些发颤的声音传了过来:"爸爸、阮姨,在这里!"穿着黄色衣服的小然正朝我俩挥着手。<br> 亲人相见,此情此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热泪盈眶。小加加被吓得仍在抱着妈妈"哇哇"地大哭着。小然却反复地在说,"您们要是出了事咋办啊,我咋交待啊,都怪我都怪我"。<br> 晓梅又一朵十分真诚地劝慰着,"是你们的孝心好,即或出了啥事,那也是值得的。你看,绝大多数都是带着孩子出来耍的呀!"。<br> 小然接着告诉了我们,地震时,她们正在饭厅为少姥姥料理晚餐,剧烈晃动中,稀饭都泼倒在了地上。"现在也刚跑出来一分多钟,正在急着找您们呐"她着急地说。<br> 紧接着寻找的是那位少姥姥。75岁的她,退休教师,当天在黄龙景观返回时,吐得跟翻江倒海似的,极有可能还在房间沉睡。在一伟和小然的恳求(已禁止旅客上楼)下,两个壮实的中年保安毅然带着钥匙冲上了楼。<br> 十多分钟后,少姥姥被那两个保安架着下了楼搀扶到了院坝里。又一家人团聚了,一伟老师情不自禁地抱着老妈妈痛哭着……</h3> <h3> <b>二、面对的是灾难考量的是人性<br></b> 一股冷风吹来,身上不觉一楞丁,气温大概6、7度。我仅仅穿着一件绿色白领短袖T恤衫。的确是净身出房了。钱财乃身外之物,逃命是第一位的。<br> 院坝里继续混乱和嘈杂着,人们都在急着给家中报平安。糟糕的是,"移动联通"早就移不动连不通了,只有电信还在坚强着。幸好,晓梅又一朵的手机带了出来且还有25%的电,好在还是电信的卡。<br> 余震不断,惊魂未定。一切生活秩序被打乱,一切生活资源嗄然而止。"停了水,断了电,厨房毁了不管饭;厕所无法上,女人最不方便"就是这般的残酷,六万游客瞬间就成为了灾民。<br> 旋即,停在上院坝的旅游大巴和轿车一辆一辆地发动了起来,慢慢地开到了下院坝。听得保安说,上院坝的地下是一个大水库。这恐怕是地震后假日酒店做的最快最好的一件事,防止次生灾害。我已经意识到,是有人在指挥着的。<br> 大多数人上了各自团队的车,我们的"喜洋洋"团牌号为川H0131的车却默默地呆在原地。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不知阳村长和司机老孟现在哪里呀。<br> 院坝里,几十个男女老少睡在了地上,不用说,那是一些自助游客。都有杂色的被子盖着,上面洒着一层冷冷的月辉。<br> 寒风瑟瑟,气温下降在继续着。天津一共11人和江苏的老王家3人还一直围拢在院坝中,时间已快22:00点。<br> 半个多小时后,131号车终于从上院坝开了下来,车门已开着。司机姓孟,没说话。算我眼尖,立马招呼大家上车。这下有了安身之处有了"家"的感觉。<br> 理智告诉我们,自救是必须的。晓梅又一朵马上号召大家,"现在,我们特别需要自救和互助。首先要把仅有的水集中起来,节约着喝,要不要得?"。<br> "要得要得!"大家都赞同,带头的是少姥姥。很快,十几瓶水就集中放在了过道右边导游位置下的小货柜里头。<br> 这时,院坝中一阵骚动起来。一看,有人推着一个小推车,围着一些人跟着车子拥挤着。我马上联想到有人受伤的事儿,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下车去看个究竟。<br> 出乎意料,是假日酒店的员工在给大家发衣服过夜。人们在哄抢着。我根本无力挤进去,赶忙对着一个员工喊叫,"我们还有一位79岁的老专家和一个腿脚有病的人还光着膀子的!"他看了我一眼,迅速抓了3件递了过来。然而就在这时,被一大个子抢了,幸好我死死拽住了一件。唉,此时,人性是比人体还要脆弱的呀。<br>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5号家庭一个叫桔子的成员,下车两三趟忙着采购干粮和矿泉水。智者足虑。<br> 急中生智,有人带头把车窗帘取下来盖在身上御寒。晚上用,白天又挂上去。无奈之下,都照着做了。<br> 阳村长突然出现了,团员们免不了又气又喜,都22:50了哈。乖乖。<br> 他气喘吁吁地告诉大家,地震时他正在房间休息,猛地一晃,一跤摔倒,爬起来就马上朝这里跑。天黑路远严重堵车,"让大家等久了点,不好意思哈"他的川普夹杂着资阳口音。<br> 他及时办了三件事,一下子让人有了底气。第一,他告诉了急不可耐的信息: 震级7•1,震中离我们这里30多公里。震源嘛,不晓得; 第二,马上清点了人数。一个不少都在车上,他哈哈地笑了,并保证要一个不少的把大家安全地带出去; 第三,用他的手机及时帮助一些还未与家中取得联系的人一个一个地报了平安。<br> 又有救援者在给一些还卷缩在院坝中的散客发着被子,黄色的。我们车上的人员却是坐着未动,谦让着。<br> 阳村长似乎明白了啥子,"蹬蹬"地下了车去。不大一阵,就抱着几床白被套回来分发给了团员。不够,又去抱了一次。也不知是从哪里弄来的,不便打破沙锅。<br> 其间,有几个人(带有小孩)要求在车上来借宿,说是她们的车堵在了九道拐(九寨沟必经之路)走了几个小时才逃到这里的。当中一个女的脚崴了,走路一跛一跛的。<br> 阳村长爽快地答应了,团员们也是十分的欢迎。将心比己,人心同然。生死之缘,亲情更浓,友谊更诚。此时,一伟老师在悉心照料着老父亲,继云女士在细致地关照着少姥姥。<br> 不觉已是丑时了。窗外月光如水,山上滾石有声。晓梅又一朵陪伴在旁,可是怎么也睡不着。<br> 时不时有人在"放水",并非难事也并非怪事。倒是女士特有办法,一把伞一遮,几个人牵块布一围。还有更麻利的,一件长外套在腰杆上一拴,遮住臀部,边脱边蹲,滴水不露,嘿。 打开窗子说亮话,此时此地,已没有那么多多的讲究了。<br> 我俩联手放完"水"后,只在院坝里站了一会儿,又赶快回到车上睡觉,面对明天的未知数。<br> 脑子里仍旧是迷迷糊糊,嗡嗡作响,好不容易熬到了凌晨五点半,天才麻麻亮。<br> 再三担心起我的照像机和手机来。佳能单反相机这几天已照了1000多张像片。再说那个三星S 6 (1800万像素)手机,也照了900多张。如果毁坏了,那必定是肠子都要悔青的哟。<br> 我和晓梅又一朵麻着胆子醉眼朦胧地走进了接待大厅,微光中一遍狼藉场面突入眼帘,右边吧台和电梯处楼梯间都是黑咕隆咚的。害怕得很,马上又退了出来。<br> 返回车边时,一眼瞅见了睡在车子行李仓的阳村长和孟师傅。他们一定得多睡会儿,不得惊动。折回身,顺道朝"天堂大剧院"下面走着。天渐渐地亮了起来,眼前呈现着地震毁坏的孽迹。地面断裂,七拱八翘;房屋开裂倾斜,断砖碎碴遍地,一座三、四十米高的五层碉楼多处贯穿裂缝已是摇摇欲坠,几个服装店和超市顾客盈门。<br> "开门真早啊"我叹服这些生意人。<br> "通宵没关门!"一个过路人告诉我们。机不可失,抓住灾遇!<br> 我们也要买些东西,随即走进了一家店里,晓梅又一朵特别想着小然。<br> 那家店门外正在卖服装,挂着的。"老板,这件黑色人造棉多少钱?"一个中年男人在问,穿的很单薄。<br> "200元!"他的口气有些生硬。<br> "平时只卖几十块钱,你咋卖这么贵哟!"游客在要求他少点价。<br> "愿买就买,一分钱都不得少!"<br> 听着这话很扎心,我给那位游客打了个帮腔,"刚才我从那边过来,人家与你差不多的衣服也才40~50块嘛"。<br> 老板转脸狠狠地盯着我,"你晓得个铲铲,那是有人趁乱转手偷卖别个老板的衣服!"他越说越气:"我的进价都是70~80元"。<br> "呵呵……"我俩面面相觑。但见那游客用以200元也就买走了。<br> 天堂大剧院西侧路道上,也有人推着三轮小货车在那里叫卖衣服,围着的人也不少。猜猜,同一个档次的服装她竟然卖的是250~300元!天呐,这才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奸商!<br>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买药。带来的药都遗落在了房间,现在有如身陷"囹圄",不知何时破窗而出。找遍了周围,只有二家药店,都关着门,幸遇假日酒店一保安,出于同情,亲自去找来一家老板。买了2小盒丹参滴丸、一盒四季感冒片、一盒尼群地平缓释片,一算账,180元。我心里一咯噔,怎么贵了一半多啊(后话:回到家及时去了2个药店核对,天津产丹参滴丸每小瓶27元、非洛地平缓释胶囊15元、四季感冒片12元,共计81元)一咬牙,也就买了,也庆幸买到了。是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只有这时,我才深刻地理解晓梅又一朵临危不惧抢出钱包的苦心。<br> 回到车边,只见很多人都在院坝里活动着。突然看见,天津市第十四中学的魏东主任与几个人正在弯着腰捡垃圾,我俩不约而同地赞叹起来。<br> 我却对站在旁边的阳村长急着询问啥时能够进房间拿东西,他回答说要等领导通知。无奈,我又径直去问那个执勤的年青保安,得到的回答同样。<br> 茫然了。领导,你在哪里哦?退休前我经常戏谑自己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根小小的"打狗棍",此时却是十分谟拜起"领导"二字来。<br> 不知啥时排起了长队,旁边两口煮着稀粥的大桶锅腾腾地冒着热气。哎,这地震也太霸道了,瞬间就把6万游客蹂躏成了灾民。我不加思索就跟着排起了队。当我接过那半盒子稀饭时,一句"扎西德勒"脱口而出。他们笑了一笑,说是自愿者。<br> 我坚持晓梅又一朵先吃我再去排队领粥。当她喝下第一口热稀饭时,心里一阵酸楚起来,仅仅就是几颗米粒几匹菜叶子几片榨菜而已。我怔怔地、怔怔地望着她。生活不相信眼泪,每天都要坚信着希望和阳光。<br> 我第二次站在了给自己领取半盒稀粥的队列里。突然传来一个志愿者在理麻一个少年已经领了4次粥饭的声音,马上意识到这是钻了"老人和小孩优先"的空子。不知这少年和家长懂得"人之初,性本善"否……唉,在大灾大难面前,人的私欲和爱心有时是无奈地交织在一起的!<br> 就在我打理盒筷准备中午再用时,一位戴眼镜的严同学悄悄地告诉我们,很多人都从后门把东西拿了出来。<br> 啊!毫不迟疑,严同学带着我与晓梅又一朵、小然、一伟共4人,绕行胡同小道,一路小跑,赶到了酒店后门 。<br> 抬头一看,这幢楼也同样朝东方向倾斜了十几度。后门已被一个砼砣砣顶开着,恐怕这就是高明的"领导"之艺术吧。<br> 我俩谁上楼去,互不相让。坚持的结果,两人同上,有险共赴!<br> 一脚踏进门,恐惧的气氛迎面而来,墙壁到处张着口子,很多顶棚硅塑板悬吊着,地毯上碎碴遍布,凌乱不堪。东西朝向和南北朝向两幢大楼是连接相通的,七转八拐。楼道很长,多处地板豁着口子,七楼中间横躺着爆炸了的灭火器。静寂昏暗,阴晦耸然。<br> 小然坚持走在前面探路,边走边捡拾那些过分挡路的东西。我们紧随其后,蹑手蹑脚,生怕惊醒了死神。<br> 当晓梅又一朵十分麻利也十分庆幸地打开了房间门时,我的眼神马上搜寻到了还在桌子上充着电的已是灰尘满面的手机和充电宝,就在我收拾好它们的那一刻,她已把搁在椅子上的相机递到了我的手中。房间里已是乱七八糟,我俩顾不得细看。我一个转身就把红色行李箱提到了过道上,她迅速退出了房间锁上了门(很多房间却是开着的)。<br> 再说,对面那间屋的小然,正在关锁行李箱,越慌越锁不上,我立即过去搭上一把手。随即,我找到了桔子的拐仗并拽在手中。在我的催促下,几分钟就收拾好了。<br> 一伟还在收拾,她必竟是两个房间。我们考虑着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毫不迟疑地锁上门先行下楼,小然再转回来接她。<br> 下楼时小然却让我们走在前面的。尽管负重,速度仍然很快。"千万不要发生余震啊!"我的默念无异于祷告。<br> 在冲出一楼后大门的那一刹那,我用右手无力地做了一个"V"字。<br> 小然搁下东西返回到3楼才接到了一伟。这时,"喜洋洋"团5号家庭的魏东、宝晋和继云也都相继去了楼上。<br> 急张拘诸之中,小然家的冲电宝、我的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外套衣服及两副眼镜又忘掉在房间了。小然还要坚持上楼去拿。瞬时,我的心田发热眼晴发潮。小然啊,你真有四川妹子那种麻利坚轫的劲儿呐……<br> 接着,上海的欢颜老师也跟着小然要上楼,她的儿子金同学却坚持自己去,那番发人深省的母子情。最后还是她严厉地制止了儿子,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只是,当她们刚走到二楼,又是一个余震袭来,只得就此作罢。</h3> <h3> 灾难面前,一双双温暖的援助之手,让灾区群众在绝境中逢生; 一个个自愿者的善行,在感动中振奋着无数游客抗击震灾的意志!</h3> <h3> 我怔怔地望着端着粥盒的晓梅又一朵的双手。眼见她喝下第一口热稀饭时,心里一阵酸楚起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人性的考量,鲜明的对比!</font></b></h1> <h3> <b>三、与死神搏斗的撤离<br></b> 太阳出来了,薄雾化作了青烟,隆重的阴霾在惭惭地消退着。近处靠公路边那座山上的植被已经破坏完全裸露着,滾石不断,黄尘飞扬,随时都可能大塌方,且沟底很窄。游客的心随时都提在了嗓子眼上!<br> 一阵"嗡嗡夹杂刷刷"的响声传了过来,抬头仰望,一只大大的军绿色"蜻蜓"在空中盘旋,传递着生存的希望。<br> 有了手机和相机,记录的欲望和习惯促使我拍摄。小然不放心,始终陪着我。2017.8.9 9:55我用手机拍下了第1张照片。绕了好大一圈,在甲蕃古城假日酒店入口处,看见很多人在公路边焦急而无奈地张望着,十几辆大巴车全部塞在了口子上,几个民警在路口维持着秩序。时不时有小车通过,但我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倏地,看见阳村长朝院坝里走,也赶紧跟了回去。<br> 10:40左右,我们的车发动了。阳村长说,先把车绕道开到公路边,只要开始放行大车,我们就可先走。聪明之举,孟师傅还是听从了他的意见,小心翼翼地在巷道中行驶着。在天堂大酒店旁边一个转弯口,遇着一些树枝竹子挡着路,一个本地人劝告返回,阳村长不予理睬,马上下车动手清理。他说,先前专门来探过路也问过执勤的。眼见此情此景,十分感动起来,耳边响起了他说的故事。<br> 其实,他是蛮可爱的。他带团时昵称为"喜洋洋"团,那根手旗杆上就挂着一只有点脏了的绒布喜洋洋。他喜欢大家叫他"阳村长"。他说,原本复姓欧阳,老祖宗嫌麻烦就分了家,一支姓了欧、一支姓了阳……他说,自己是资阳农村出来的,在松藩武警(管森林)当过几年兵又被提为士官。几经周折,干起了导游。一次旅游,就把一个漂亮的拥有大专文凭的兰州妹儿"哄"到了手,后来就成为了他的老婆,再后来就在成都买了房子一家三口过起了温馨的日子 ……他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几分狡黠的神情。<br> 也就二十来分钟,车子终于绕道开到了公路边上。阳村长又说,他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有信心有意志力有经验带领大家避灾逃险的。他面带几分得意地告诉我们,"喜洋洋"团沾了喜气,会遇难呈祥逢凶化吉的。可不是嘛,2017.6.24 6时许,茂县松平沟新磨村发生山体高位垮塌,他正带着一个上海团住在那里,但早上5点多钟就离开了……<br> 山上的落石被清理在了路边,一些游客都在紧张地盯着山上的动静。<br> 12:23,打着红旗的子弟兵队伍朝九寨沟景区的方向走了过来。步伐急匆匆,坚定有力,但面容显得十分的疲乏眼晴充满了血丝,肯定是累了一个通霄。见着这些置生死于不顾,第一时间战斗在抗震救灾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人们十分的感动和敬佩、亲切和心痛之情交织在一起,热泪漱漱而下,自发而热烈地鼓掌着,一直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背影……<br> 12:42,接到通知,我们启程返家。路过甲蕃古城假日酒店路口时,倒也生出些留念之情来。还见着那十几辆旅游大巴仍然堵在那里时,方才倍感阳村长是那样的机智灵活。<br> 汽车跑跑停停,有的时候间隔只有几分钟。这不,我们的车刚起步2分钟又被拦下了。正要抱怨之时,一行几个政府官员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我立即打听旁边值勤的民警得知,那些是阿坝州和九寨沟县的领导。他们徒步几十公里察看灾情,现场办公组织救援,与其他救援人员一样,从昨晚一直累到现在。<br> 我肃然起敬。说真格的,党和政府绝大多数干部是廉洁奉公的,是人民的好公仆。只有此时,才更加感到祖国的可敬,党的可亲,政府的可信,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赞。15:44,我抢拍到了这张照片。<br> 凭直觉,前面不远处可能发生了大塌方或是特大事故。果不其然,15:47当车子行驶在关门子一上坡地段时,被紧急停了下来,现场指挥人员要求全部旅客立即下车并随身携带所有行李徒步快速通过。<br> 抬头一望,前方100米左右就是大塌方场面,山顶上被震出了特大的砂石创面,小石头还在不停地滾落着,一些救援人员在仔细地观察着,半山腰架着摄像机在拍摄。低头一看,大型推土机、挖掘机在紧张地开动着,滾落的巨石和被砸坏的车辆清理在了路边。公路被填高了几米,路面坑坑洼洼的。一公里多长的路,笼罩在极度紧张恐怖的气氛之中。<br> 窄路相遇,勇则胜。对着横在路前的死神,果断地撕杀,勇猛地搏斗!<br> 晓梅又一朵拖着小然家的大箱子冲在最前面,好让她们腾出手来帮助老周家。我左手拖着自家红箱子右手拿着手机抢拍着。<br> 跑不过百米,已是上气不接下气 。到达塌方口,只能扛着箱子走,晓梅又一朵已是脸青面黑摇摇晃晃的状态,我们都惊恐地盯着山上,生怕大石头砸下来的灭顶之灾!<br> 一些救援人员从那边跑了过来。两个身着警察服装的中年人立即将我们的箱子扛在肩上,二话不说就朝前跑去。那样子,气喘吁吁,也不知跑了多少趟啊。此时,铁石心场的人也会感动的,那是救人生命,援助逃难呀。我喉头发硬,心底发热,只知道反复说着"好人好人"表示感谢,晓梅又一朵嗫嚅着嘴唇,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我赶快用手机拍下了他们的身影。<br> 只听下面有人在喊"所长、教导员"啥的,两人应声着转身跑了下去……<br> 我们车上其他的人员也跟着很快冲了上来。难能可贵的是,桔子拄着拐仗拖着一个同伴的一个黑色箱子一瘸一拐艰难而快速地爬着坡,我知道的,他就是一个共产党员。旁边是扛着大包小袱牵着孩子的小然。<br> 十一分钟,就是仅仅11分钟,我们冲过了最危险的高位山体塌方处,路程大概800米左右。我抓拍到的此地方最后一张照片是15:58,那是十分真实而珍贵的记录。 <br> 尔后经过了一阵短途转运,才是真正的到达了安全地带。阳村长是走在团队的最后一位,肩上还扛着一个游客的箱子,"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br> 眼见着孟师傳颠颠簸簸东摇西晃地把车子开了过来,着实捏了一把汗。当我们重新上得车来,倍加感觉雪中送碳,绝渡逢舟。<br> 天呐,整整六个小时,我们仅仅才走了四公里多路,那个憋呀,那个急呀!<br> 刚刚逃脱了死神的魔爪,如同野马脱缰一样地狂奔起来。 <br> 车到川主寺,原本3条路可走。当下,茂县塌方未通、红原因事故严重堵车,唯一可走的是从黄龙经平武→江油→绵阳→成都。阳村长说的明白,这步棋既险又胜。险在坡大路窄十二道拐,很多驾驶员在这里丧命黄泉;胜在孟师傅沉着冷静技术高級路况熟悉。到底还是旅途多舛吉凶未卜啊。<br> 下山通过十二道拐时,天已麻麻黑。那个险啊,如同赖哈蟆吃豇豆-悬吊吊的,半个轮子骑在了路沿上,几十米高的悬岩……<br> 只见孟师傅娴熟地操纵着。减速,绕大半径,稳住油门,把好方向,轻踩刹车,慢慢地通过了一个又一个拐弯。直到沟底,车上的人才敢出声,啧啧!<br> 在距江油市还有150公里的中川石油加油站,加油,上洗手间,我趁机拍了1张,时间是20:36。<br> 快到成都了,心情轻松如许。恰时,河北的丽敏提议每人出10元钱,给阳村长和孟师傅包一个红包,表示对他俩这几天艰辛付出的一份感谢的心意。我和魏东觉得应再加10元,大家一致赞同。是的,人心向善,好人须得有好报。<br> 进得成都假日酒店的客房门时,一看表,已是8月10日凌晨2:45。放下东西赶快洗了个热水澡。心有余悸,躺在床上脑子里仍然是浮想联篇……<br> 这次遇到这么大的灾难,三过鬼门关,大家却毫发未损,安安全全地回来了,真是极大的幸运。如果我们这次按照事先相约的自助游,那必定还滞留在漳扎镇。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好多救援车队还在往九寨沟赶着路。真的是,一方有难,八方在支援着的。<br> 如果那天从黄龙回来,大家都像前两天,洗洗就睡了。 如果不是坚持吃西瓜,至少我俩早就休息了。 因为累,都睡着了,如果地震是8级,那又是什么结果啊?<br> 如果,当时我一个人坚持下来看跳锅庄,留下晓梅又一朵在楼上,吓得她不知所措,会怎样逃生呢?如果她没及时逃下来,我必定马上冲上去找,那风险又是如何的呢?如果我俩都下来看跳锅庄了,相机和手机肯定不会落在房间了……<br> 如果,那晚下着雨,月黑风高,不知会惨乱出一个什么状况……<br> 唉,哪来那么多的如果哦,如果……<br> 不知啥时,怎么的睡着了。</h3><div><br></div> <h3> <b>四、真真切切的九寨沟<br></b> 在成都高新区假日酒店大门厅,我们这次九寨幸运之旅"喜洋洋"团5号家庭照了个全家福。从那一张张绽放着笑容的脸上读出了内涵:胜利后的喜悦、逃难后的庆幸。<br> 又说到幸运。比较那些堵在茂县塌方处等待进沟的、刚住进酒店准备翌日进沟的、人伤车毁甚或客死他乡的游客来说,我们团的确是幸运之极,亳发未损的奇迹啊。<br> 其实,"喜洋洋"团这次就一直幸运着呢。8月7日游九寨沟,8月8日游黄龙,满满的收获,是准备打道回府的了。 就说8月6日那天中午,我们刚经过茂县一路段几分钟,眼见后面大面积塌方,迅即就把公路堵了个严严实实的。 <br> 地震,实足一颗灾星,在人类战胜和征服它之前,是那样的飞扬拔扈。它出其不意地划破星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降落在九寨沟,暴戾地撕裂着人的生命和心灵,残酷地摧毁了人间自然仙景。我们却能够一睹她被摧残前的最后一次展示的完整美姿和芳容,真乃三生有幸。<br> 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难怪,人们千里迢迢,爬山涉水,不辞艰辛地探访着真真切切的人间仙景,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8月7号那天,滂沱大雨,游人依然如织,游兴雅趣更浓、别有一番意境使然。 <br> 她美得让人心醉梦牵,她丽得让人三月不知肉味,按奈不住澎湃的激情于2017.9.1写下了这首小诗。<br> <br> 久载之九寨<br> 芭绿<br> 神奇召唤九寨沟,<br> 雨中仙景玉剔透 。<br> 老虎犀牛五花海,<br> 树正群海碧绿流 。<br> <br> 青翠轻纱长海长,<br> 诺日朗醉听瀑吼 。<br> 地震瞬间摧毁处,<br> 问君真切何时有 。<br> <br> 随着时间的流逝,喧啸已渐渐退去,激情已趋平乏,生活慢慢地归于了平静和正常。然,亲历者却是有着更加锥心的感受、无奈的生死体验, 成了永久的话题难忘的情结, 更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幸运。<br> 于是乎,笔者又于2017.9.9写下了以下的一段情结之话:<br> 一个月前的今天<br> 芭绿<br> 一个月前的今天,<br> 已被卷入了大地震的漩涡,<br> 不可抗逆,<br> 困兽犹斗在九寨沟的心窝。<br> 惊恐惶惶,<br> 饥寒交迫,<br> 六万生灵生死危难考量着。<br> 一个月前的今天,<br> 瞬间成为了灾民的你和我,<br> 熬到天明,<br> 极力摆脱恐俱的镣铐枷锁 。<br> 果敢冒险,<br> 悄登危搂,<br> 行囊箱包贵重已在手中握 。<br> 一个月前的今天,<br> 生死情缘吟唱着大爱的歌,<br> 政府给力,<br> 团结互助勇猛冲过鬼魂坡 。<br> 学文领导,<br> 司机沉着,<br> 有险无难经过永恒任凭说 。<br> ………… <br> 我相信,我坚定地相信,九寨沟的明天会更好。九寨沟的人还在,九寨沟的魂还在,九寨沟的景色还在。汶川映秀镇以前谁也不知道。断臂维纳斯那更是一种独特的美。<br> 说到九寨沟的人,那才是一种纯朴自然的美,有如高山雪莲。为救助游客,置个人生死而度外,置家庭利益于不顾。有一位天堂大酒店、假日酒店的大堂经理黄艳琴,她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汉族)。两个月来,一直带领员工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打着电筒带着头盔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在漆黑的房间中找回了游客遗留的一件又一件东西,而自己的一些物件以及一包贵重的虫草被埋在了天堂大酒店塌陷的大厅地底下,作为了尘封的历史记忆。她没有向人们向社会乞求,而是积极帮助灾区人民生产自救,推销红李便是行动之一。素不知,她也是一位年青的知识女性,她的十分可爱的小女儿仅仅才一岁半……<br> 还得告诉大家一个感人的故事。地震发生后我们刚刚逃跑到假日酒店院坝时,75岁高龄的少姥姥还在楼上,幸得两个保安不顾个人安危冲上7楼把她救了下来。第二天早上,我们寻找过他俩,可是因为场面太乱而无果。事后因联系行李归还事宜在黄艳琴与大家建立了微信后,我及时拜托她寻找过,仍无果。她说,酒店已停业,绝大部分员工已离职离岗了。唉,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两位无名英雄吧!<br> 现在,必得向各位看官抖露一下家底了。这次"喜洋洋"团共有5个"家庭",分别来自河北、天津、上海、江苏、四川,共29人。单说我们5号家庭(天津),共11人,长者79岁多,少小8岁余。有教师工程师在任领导退休干部; 有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更有成功的企业家和白领姣姣者。<br> <br> 永恒,那次九寨地震之旅。永远牢记那段生死之缘,永远感恩伟大的祖国,永远感恩救助过我们的人。<br> 我们要继续做到或者是学会做到"受之于人而馈之于他人"。<br> 让我们永远荡漾在神奇九寨人间仙景记忆的涟漪里……<br> 让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太阳升起的微笑里…… <br> 芭绿 晓梅又一朵<br> 2017.10.8写毕</h3><h3></h3><h3></h3><div><h3></h3><div><h3></h3><div><div><br></div></div></div></div> <h3> 九寨沟,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奇绝的瑶池玉盆,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一个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h3><div> 就是这个以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的九寨沟, 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全委会第16届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div><div> 难怪,游客蜂涌而至!</div> <h3> 五彩池是九寨沟湖泊中的精粹,最小而颜色最为丰富的海子。她以秀美多彩纯净通透而闻名,因富含碳酸钙的水中,所以湖水光影斑驳。</h3><div> 我们游览的时候,天公不作美,滂沱大雨急,伞挡雨衣敌。然而,大家都坚持徒步。从长海下来,一公里的山路,海拔却是3000公尺,顺势而下穿越在沟谷。尽管人流如织,也还是有着一种空灵之感。</div><div> 雨中的五彩水面,更似少女的妩媚和娇柔。风雨吹散了些许疲劳,人们都在抢着照相。我们的情绪仍然被激情燃烧着,索性光着头淋雨照了几张。 </div><div> 我却在想,生活原本也是五彩的。酸甜苦辣麻,杂陈五味,多姿多彩。倘若不是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又怎能一饱眼福、享用饕餮盛宴呢?!</div> <h5> 诺日朗瀑布,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大型钙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诺日朗''是藏语中伟岸高大的意思。<br> 滔滔水流自"诺日朗群海"而来,经瀑布的顶部流下,如银河飞泻,声震山谷。南端水势浩大,寒气逼人,腾起蒙蒙水雾。 <br> 夏日之期,瀑布水量增多,声势雄壮。水流跌落在瀑下岩石上,激起水花万朵,如银珠万斛,四处飞洒。而那细微之处,有如帘幕一般,垂落下来,更似断续的珠子,滴落入潭,令人遐想……<br> 此行,虽然经历了巨大的地震风险,但也阅览了震前她那神奇而雄伟的真切画面,实乃三生有幸。</h5> <h1> 写者是学生,读者是先生。在此,恭敬地向先生的您问一声好,祝您时时处处平安幸福吉祥如意!<br> </h1><h3> 芭绿</h3><h3> </h3><h3> 2017.10.8</h3> <h3> 定稿出书时间: 2018.2.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