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3 黄山行DAY2- 进山

晓宁

<h3>在黄山之旅,一共住宿3天,头天在南山脚下,第二天在山顶上,第三天在山下的西递古村落附近。</h3><div><br></div><div>据我后来逐步的了解,南山是汤口镇,北山是太平山,来黄山自驾游的游客,开车到汤口,就要停车换大巴上山了。</div><div><br></div><div>头天住宿汤口镇,此处看到附近的山头,已经是云雾缭绕了,房间里的湿气也很重,宾馆里的被子也是潮潮的感觉。</div><div><br></div><div>我打开宾馆的游客需知,读了几条提示:山上风大雨大,建议不要打伞,而是披雨披上山,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拍照注意先转身看好身后,这些提示还是很重要的。</div><div><br></div><div>在外面吃了晚饭回来,路边有兜售雨披和手套的小贩,就买了雨披,据小贩说山上的铁索需要戴手套扶着,于是也买了几副手套,据说山上冷,实在冷的时候带上手套也能保保暖呀!还买了3根木头拐杖,儿子选了一根原木的,只要3元,闺女和老公选了一根涂了清漆的,要5元,我自己没选,上山能不能用上拐杖还两说,用不着拐杖的时候,登山人还要照顾拐杖呢,我就等着照顾拐杖吧!</div><div><br></div><div>酒店都有代办黄山套票的,包含门票、大巴票以及代办费,据他们说上山游客很多,自己排队买门票要排队2小时,不过我在电话咨询的时候,提到我们当晚住在山上,宾馆就不给买票了,因为代办套票的游客是当天上下山的行程,要在早上5点集体从宾馆出发上山,而我们不需要那么早出发,就只能自行前往了。</div><div><br></div><div>次日早上不紧不慢起床,吃好早饭出发已经9点了,走到购票中心,在进场之前依然有旅行社还在门口摆着桌子代办套票,我们看人并不多,就按民警指示走过天桥走到售票点,分分钟就买好了票,原来"排队人多"真是各个旅行社的"噱头"啊!</div><div><br></div><div>坐大巴的地方,其实是个长途站,这里出发的不仅有上黄山的大巴,还有其他目的地的长途呢!</div><div><br></div><div>走进长途车站,老公看到一个队伍的人不多,带着我们冲过去,候车厅里面到处都是一排排铁的隔离栏,儿子看到就忍不住要钻栏杆,没想到根本就没有等待的时间,姐姐和爸爸在前面就上车了,我把儿子拉回来,儿子仓促退回来,拐杖是横着拿在手里的,人往前冲的时候,拐杖两头分别伸进了两边的栏杆里,他的身子抵住了拐杖的中间,拐杖居然立时劈成两段,好吧,还没上山,这个简朴版的拐杖就光荣阵亡了。</div><div><br></div><div>坐大巴的路程,我们已经感受到像是坐过山车似的感觉了,外面的天气是阴有小雨,窗外的山坳里瓢着朦胧的轻雾,只能看到近处的山和树,在远处就啥也看不到了。</div><div><br></div><div>大巴到达处,走过一排景区小店,就是上山缆车和徒步登山分流处了,标牌显示:徒步登山3小时(15里),缆车10分钟。闺女想要坐缆车,不过老公坚持"来爬山就要爬山",于是一家四口开始徒步爬山之旅,没料这一爬,就是一天呐!</div><div><br></div><div>儿子就是那个一直冲在前面的孩子的孩子,闺女就是那个拖了一天后腿的孩子。她走几步就要要求下山,拒绝继续向前走,我就陪着她,听着她嘴里不停变着花样的说辞,拉着她的手,推着她的屁股,捕捉着上山的闪亮点:一会儿看见一个婴儿在妈妈怀里吃奶,穿着棕黄色棉鞋的脚丫子不断的晃动,我给这个宝宝起名叫"大土豆宝宝";另一个吃奶的孩子,袜子脚尖处有两只毛茸茸的小猫咪头,又给这个宝宝起名叫"小猫咪宝宝";一位迎面下山的爷爷对大家说了一句如实的忠告"一步一步慢慢走";听着耳边时不时传来不同的"情报",一会儿听有人说:"走了1/4了",一会儿又听人说:"走了2/3了。"一会儿又有人说"走了1/2.了",后来又听到有人说"走了1/7了"。</div><div><br></div><div>听着路上不同的人报告着不同的情报,这一路爬山之路,真是难得的阅人之旅,有人会传来积极的消息,有人会传来消极的消息,最后我打开了手机的高德地图,看了大概的路程,差不多走了一半的路程,那时我们在一段台阶非常多,必须仰视的路程下的"采秀亭"处休息,谁知这却是"黎明前的黑暗",走上这些台阶,我们就差不多走过了所有的陡坡,走上了"白鹅岭",这也是缆车旅程结束的地点,不知不觉这一路,我们走走停停爬了6小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