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T2无反相机

天行健

<h3>关于富士XT2无反相机</h3><h3>作者:佚名</h3><h3>首先声明自己是一名尼康党,从2008年开始至今,从D90、D7000、D700、D800到现在"降级"为D700,这些都是长期使用过的机器,短期使用过的也有DF和D750之类,因此,对于我来说单反的概念都是由尼康这个品牌来架构的。尼康的机器怎么说呢,挺像一个踏实的老朋友,互相知根知底,偶尔有些小毛病小瑕疵都能包容得下,机无完机嘛。比如D90的曝光偏差问题,比如D7000的像素密度导致的跑焦问题,比如D700的白平衡问题,比如D800的高宽容度导致的偏灰问题等等,不多复述。记得当时第一台全画幅微单索尼A7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是不屑的,认为只是大法的概念炒作,就好似曾经某家大力推广的X离子电视一样,要不了多久就得黄了。这个观念我一直保持到2015年底索尼A7R2大热的时候,几乎坛子里上下一片大合唱似的"索尼大法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最后在淘宝租了一台索尼的A7R2用了不到一周,也算是拔了草。见此帖:http://forum.xitek.com/thread-1571976-1-1-2.html <br /></h3><h3> 把A7R2退回之后,开始逐渐明晰自己的实际需求,我不会说"像素无用"之类以偏盖全的话,毕竟在商业摄影领域,像素还是很重要的一项参数。就我个人或大多数不以摄影为职业的人来说,不冲洗大规格相片,不用4K屏幕来浏览照片,过高的像素可以说是无意义的。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自己索性把尼康D800在闲鱼上找了个好人家出了,重新入得一台D700安心拍照。没有了高像素的负担,摸起了自己熟悉的D700,听着爽脆的快门声,还真的感慨良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样的降级。<br /></h3><h3> 关注到富士的无反机身以及XF系列镜头,以及这有毒的色彩,主要缘于这两帖:<br /></h3><h3><br /></h3><h3>NicleDong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598753-1-1-2.html</h3><h3><br /></h3><h3>冒牌潘帅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259432-1-1-1.html</h3><h3><br /></h3><h3> 期间用过一回朋友的富士X-T1和18-55,虽然轻便小巧,但受限于画幅尺寸,X-T1的对焦能力、宽容度、高感等指标都不及主流单反,对于我这个经常拍娃的人来说有点力不从心。虽然打消了想入一台X-T1的念头,但是富士的色彩从那时起在我的印象中就开始生根发芽了。那时候还暗想,要是富士什么时候能有大法家A6000对焦能力了,我也入一台,当备机也好,双修也罢,就为富士的这色彩情怀也要买一单。时间也快,2016年X-PRO2和X-T2相继发布上市,一向行事低调的富士官方这次并没有过多的在诸如EVF参数、机身材质、操控体验上大作文章,而是腰杆挺直了,自信满满把对焦能力这一项指标拿出来狠狠晒,反观富士以往各机型发布及官宣视频,几乎是从未有过,然而在2017年元宵节当天把X-T2收入囊中后,这一切都有了个合理的解。<br /></h3><h3><br /></h3><h3> 对焦能力:既然富士这么信心满满的为新一代机型X-PRO2、X-T2的对焦能力造势,那么我也把这一项指标放在首位来说。上述提到,我是一名尼康党,没有用过富士曾经的机器,所以也无从横向对比,只能和仅把玩了一天的X-T1来比较。X-T2相较于前代来说,对焦这一方面确实提升很大,搭配XF18-55 和 35F2这类步进马达头,对于乱跑的娃儿、快速前进的轨道赛车等等都完全木有问题(后面有样张)。内置的点、区域和广角模式对于有单反基础的人来说很容易理解,值得一说的是这次富士为AF-C订制的几种对焦逻辑相当的有诚意,我记得我只在尼康的D750上见过(尼康的D500和佳能的5D4上也有此功能)。个人认为这是一套相当科学的对焦逻辑,相较于静态拍摄,动态拍摄时场景变化大,突发情况多,机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较大,有时候机器追焦能力不差,但是往往追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主体,现在很多新一代机型加入了这项功能,也是把对焦的话语权交给了拍摄人本身,从而让相机尽可能多的明白拍摄人的主观意图,这一点能在富士的无反机型上出现,真的挺难能可贵。光线充足的时候,我认为X-T2的对焦是快准狠的,整体来说真的不输我的尼康D700.在弱光下,X-T2对于反差略小的物体有时候会存在犹豫,对焦不够坚决果断。</h3><h3><br /></h3><h3><br /></h3><h3> 高感:我其实很在意相机的高感表现,起初从D90、D7000升级到全画幅D700,大多为的也都是为了高感,从D800退回D700,也几乎是为了高感。在入X-T2之前,我知道画幅以及像素密度的原因不能强求太多,所以心理预期也就降到很低,在拿到X-T2后,这台机器的高感反倒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我知道每个人对噪点的忍耐度都不相同,同一台机器,有的人觉得ISO1600就脏了,有人觉得ISO 6400都可用。尼康的D700因为低像素,应该是高感比较好的机器,我通常是把ISO放在自动,上限设为6400大胆用,因为D700的ISO6400我是完全能接受的。而到了X-T2,经过一轮夜拍,发觉X-T2的控噪能力在一台2400万像素的C幅机型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高ISO下最难缠的伪色现象很轻微,彩噪也较少,我认为ISO在4000之内都是完全的可用,前提是机内的降噪要设为-1或者-2,不然富士会把噪点和图片细节一块儿抹了。</h3><h3><br /></h3><h3><br /></h3><h3> 色彩:说到富士不说色彩,那一定是耍流氓。因为X-T2是我第一台富士机器,没有过与前作的认真对比,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我只记得X-T1的白平衡特别的准,色彩特别的浓郁),所以也就不班门弄斧了。简单来说色彩比前代机型X-T1对比度小了些,不那么艳了,Provia"万精油"模式,阴影-1,降噪-2,基本是我的日常标配,典型的富士色彩,我很满意很喜欢。要知道尼康D700因为白平衡以及测光等原因导致的很多照片都要拉进NX2进行后期调整,量一大其实是很恼人的一件事,每次旅游回来想发个攻略游记什么的,总是愁修片愁后期,这一下真的算是完全解放了。新加入的ACROS模式简直是人文纪实利器,黑白色彩加上均匀的噪点简直不能再爱。</h3><h3><br /></h3><h3><br /></h3><h3> 操控:此前,我用过的X-T1和索尼的A7R2在选择对焦点的过程中总是不那么友好,没有单独的焦点选择器。X-T2新加入的对焦摇杆,比起X-T1方便了很多,不仅可以选择焦点,在菜单里还可以当作四维方向键来使用,让我这个尼康党完全无缝过渡了。前后滚轮都可以按压下去,相当于又多了两个按键,后滚轮按压下去在回放界面可以直接1:1显示图片,用于查看合焦情况。在AF-S模式下,半按快门对焦后再按下后滚轮并滚动可以100%放大焦点,实时查看有无合上焦,在拍摄静物时特别有用。利益于新机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照片在回放浏览放大、缩小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卡顿,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般畅快,极大的提高了拍摄效率。机身体积的控制方面也很合理,在性能比前作提升巨多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差不多的体积,但我还是不太习惯无反这种小体积机器的握持手感,正常拍摄持机情况下,右手的小指头是悬空的,加之机身手柄处较浅,其余4个手指并不能很好的分散机身重量,应该加个皮套之后能有所改善。</h3><h3> EVF和LCD:话说从单反到无反,最难适应的还是EVF,事实上确实如此。记得刚用EVF取景的时候觉得太闪太刺眼,好在富士的EVF足够好,刷新率也足够高,延迟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慢慢的也适应了EVF这种取景方式。EVF和OVF一直都是坛子里吵不停的话题,我也就不掺合,各有各的好,OVF好在无延迟,EVF好在不用依赖直方图就能实时查看照片曝光情况。在当前电子科技高速发展情况下,EVF和OVF的差距应该会越来越小的。多角度可翻折的LCD显示屏不仅为街拍提供了较好的隐蔽性,在低角度拍摄时也相当的方便,以前用单反拍个落叶什么的,真是得俯下身来接地气啊。</h3><h3><br /></h3><h3><br /></h3><h3> 续航:这个应该是当前(微单)无反的共同痛点,用单反的时候基本是不关机的,举起就拍,也从来没有担心过电量问题,出去旅游一块电池都能拍几天,开关键只有换镜头和拔卡的时候才会用。入了X-T2后,在开启眼传感器后的正常的拍摄情况下,一块电池大概只能拍300张左右,这和单反的一块电池动辄千余张没法儿比,谁叫EVF和LCD都是耗电大户。现在我只开启EVF取景,回放用LCD来看,30秒无操作自动休眠,一块电池勉强能撑400多张,没办法,多带几块电池吧。</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说些缺点和不足:</h3><h3><br /></h3><h3> 1、虽然富士赋予了X-T2强悍的对焦能力,但机内自带的人脸(眼部)追踪功能有时并不靠谱,总体来说是弱于大法家的A7R2。这点希望在后续固件上加以改进,毕竟这功能在人像的拍摄上还是能提供不少的便利;</h3><h3><br /></h3><h3> 2、在回放模式下,后滚轮按压下去为1:1放大图像,但这个放大倍率我觉得有些过大了,以至于每次按完都要往回滚来缩小图片,如能在菜单中加入一项设置,细分为高、中、低倍率放大会更人性化;</h3><h3><br /></h3><h3> 3、休眠虽然省电,但是唤醒时间比直接开机来得长,大概需要2-3秒;</h3><h3><br /></h3><h3> 4、前滚轮可以实现的功能较少,仅仅能用来控制曝光和回放浏览图片用;</h3><h3><br /></h3><h3> 5、测光拨杆算是一处败笔,街拍光线复杂要临时用到点测光时很别扭,一方面这个拨杆不好用,而且在快捷键的设置上也没有测光这一栏可选,同样也希望后续固件可以加入。</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写在后面:</h3><h3><br /></h3><h3> 平心而论,富士XP2 XT2这次的定价确实有些过(zuo)高(si),高到几乎与次旗舰单反平起平坐。就我个人来说,X-T2的上市价格应该在人民币7500左右(机身)比较合理,我的X-T2加18-55 2.8-4 Kit基本上是1.1W的价位入的,这个价格对于一台C幅机来说绝对是需要情怀的。往后的日子,我的尼康D700和富士X-T2都应该会长期持有并存,希望在坛子里和各位富士友多多交流,共同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