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话————从苏轼的中秋词谈起

姜博文

<h3>  夜渐渐地落下了它的大幕,晚霞中的火烧云渐渐地隐入了夜色,八月仲秋,浸淫弥散开了清寒。看天上的银汉,流泻却无声,月似玉盘,转动,还未到中央。</h3> <h3>  这,是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中秋,一个拥有着何等美妙夜色的夜晚。在东京,苏轼守孝归来,此时,大雨将至,风已满楼,久藏的危机终于要暴发了。不过,什么也挡不住他赏月的情怀,,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是他一生中很少的人月团圆的中秋。</h3><h3> 这一年,他和弟弟一起踏上了回京的征程,这已是他第三次远离故土,对他来说,在这大雨欲来风满楼时,与弟弟共度中秋是最重要的事,就在这极美的夜色中,他也意识到了这样团圆的中秋是不多的,突然生出一种感慨,一首妙诗便从笔尖流出:</h3><h3>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h3><h3>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h3><h3> —————苏轼《中秋月》</h3><h3> 写此诗时,两人虽是重逢,但迫于政治格局,流露出了一种离情别绪。最后一句"明年明月何处看",更是把这种情绪推向高潮。这一年,大宋各处危机四伏,想必苏轼在望月时,看到的不仅是万家灯火,更还有暗流涌动;看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却要愁下一个团圆的中秋在何处,就是斯情,斯景,斯事,让他颇为感叹。此时中蕴涵了深深的兄弟情怀。</h3> <h3>  苏轼一生写月,有一诗一词一文,诗便是这首《中秋月》,词是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前序便说了作此篇的原因:</h3><h3>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h3><h3> 果然如他所料,他和弟弟在这个中秋是无法团圆的。此时,他已经来到了谪居太守的第二站密州(今山东诸城),与第一站杭州的诗意与轻快相比,在密州的两年多了几分沉重与苦涩。</h3><h3> 简单分析一下苏轼的苦:</h3><h3> 1.政治处境的失意:他所生活的时代,很大的一个漩涡来自于王安石的变法。变法时,他拳拳之心反新法,他的从政经验不如王安石老道,这个蒙蔽了他的双眼,他认为改革需要和风细雨,于是,王安石变法的消极面在他眼里无限放大。但是在一片改革派的天地里,他感到的是有"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的孤独。</h3><h3> 2.兄弟离别的思念:兄弟二人,一个在济南,一个在密州,相隔百里却不得相见,团圆之夜无法团圆。</h3><h3> 在这样的苦难的重压下,他度过了自己的不惑之年,诗文也变得成熟。林语堂说过,《水调歌头》是最好的中秋词,此词一出,其他的中秋词就不得一提了。作者用他的浪漫主义情怀,与月对话,探求生命的奥秘。</h3><h3> 他登楼远望,只见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而自己遣世独立而大醉。心中的苦闷无处发泄,大醉遣怀。他,有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后小家之忧,细细看来,以"兼怀子由"为表面,深深地抒发着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一字一句的节奏,似乎是一声一声的叹息。</h3><h3>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h3> <h3>  上片赏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开篇便提出来一个问题:明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情中,仰天长啸:"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而苏轼这首,是大醉后的狂语。重返东京,带着复杂心情,一饮而醉。</h3><h3>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问天,今夕是何夕?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情怀。</h3> <h3>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无常。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幺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h3><h3>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有很多不如意重重地压着他,尽管"月中人"可以弃世而去,像陶潜笔下的桃源人一样,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而他不这样,他认为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实际。就像李白在诗中写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拥有一颗旷达乐观的心,有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h3><h3>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给人们以深深的美学享受。</h3> <h3>  苏轼还有一篇写月的文《前赤壁赋》,在这篇文章中,旷达乐观的情怀体现的更绝妙。</h3><h3> 乌台诗案后,苏轼流落到边远地区的一个犯官。而从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到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短短的十七个月里,苏轼又升为三品大官,提升六个品级,飞升十二个官阶。在度过了人生中比较风光的时间后,元佑九年(1095年)风云突变,哲宗亲政,想重兴父王神宗的新法,把在朝三十多位大员谪往岭南,苏轼就是其中之一。从黄州到岭南,只有苏轼乐观旷达的心没变。"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走向海南的天涯海角时,他淡淡地提笔写下"他年谁做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第二次飞黄腾达之前在黄州,这种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h3><h3> 在苦闷的生活里,乐在其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h3><h3> 在赤壁,七月的一个仲夏,苏轼与友人执灯夜游,对月,闻笛,生出一种感慨,苏轼听了,也颇生一番愁绪,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他从这种情绪中走了出来。"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便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充满了对生活的重识与超越。</h3> <h3>  月中蕴含的情怀不仅仅有这些:"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恬静,"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深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浪漫,"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兄弟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怀念,"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落寞,"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磅礴。</h3><h3>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