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今年国庆节过得很有意义。</b></h1><h1><b> 朋友邀我们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参观。</b></h1><h1><b> 在朋友的朋友小高先生的带领下,下午两点出发,预计两个半小时能到的,由于堵车绕行,三个半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多走了60公里路。</b></h1><h1><b> 到了这里,才明白光学天文观测地是禁光的,因怕光污染,周围没有路灯,夜晚靠地面反光摸索前行(工作人员熟悉了习惯了)。进房间先拉上挡光窗帘,再开灯,走廊里的脚灯也是触摸式……</b></h1><h1><b> 晚上七点半,在中心楼展示厅,听了陈老师(博士)专业且风趣地介绍,开启了我的天文之门。</b></h1><h1><b> 观测站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燕山主峰雾灵山南麓,长城以北,海拔960米。创建人程茂兰先生是留法归国的天体物理学家。</b></h1> <h1><b> 光学天文观测站的设立,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环境要黑,晴天要多,大气要稳定,海拔越高越好。当然,其他天文观测站的设立,条件就不尽相同,如射电天文观测站。</b></h1><h1><b><br></b></h1><h1><b> 全国有许多的观测点(如图〉。</b></h1><h1><b> 北京有怀柔(太阳),密云(射电)与兴隆(光学)三个站。我国最理想的观测地点是西藏的阿里。全世界最好地点是智利。</b></h1><h1><b> 习主席已与智利签署合作协议,两国共同建立一个观测基地,他们的地皮,我国的技术(战略合作)。</b></h1> <h1><b> 基地的模型盘介绍,整个基地共有十个望远镜,分布在北山梁上8个,南山梁上2个。</b></h1><h1><b> 这是北山梁上排在第一位的2.16米天文光学望远镜。它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天体物理观测设备之一,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b></h1> <h1><b> 这是第三,四,五个(从左至右)。</b></h1><h1><b> 第三个</b><b>是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它是从国外购买的。</b></h1> <h1><b> 这大大小小六个,第三,四,五,六,七,八。它们分别是1.26米红外望远镜,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85/80/厘米反谢望远镜,60厘米反光望远镜。</b></h1> <h1><b> 这是南山梁上的两个。</b></h1><h1><b> 多年来,天文专家用这些大大小小的望远镜在天空中寻觅发现超星星,也就是找小行星。按照国际惯例,</b><b>谁发现星星就归谁命名。</b></h1><h1><b> 有趣的是我国发现的一颗星星被命名为“金庸”,原因是天文工作者在山上除了工作(观测天体)外,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陪伴他们。为感恩金老先生而为之。</b></h1> <h1><b> 这是排在第二位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又名郭守敬望远镜。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出来的,它拍光谱效率最高,多项指标世界领先。</b></h1><h1><b> 全称太啰嗦,简称LAMOST,但又不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于是决定为它起个中国名。</b></h1><h1><b> 为首的王缓琯,苏定强俩院士均婉拒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理由是有许多人的贡献与辛劳。最后它以我国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命名。巧合的是郭守敬是河北邢台人,望远镜诞生座落在河北兴隆。</b></h1><div><b><br></b></div><h1><b> 图片是从室内模型盘上拍的。</b></h1> <h1><b> 这是模型的一部分,这24块六角形平面子镜,每块对角线长1.1米。实物一块价值人民币50万元。其原理太深奥,听起来很有趣,也很感人,但我复述不清。</b></h1><h1><b> 不过说到六角形镜,当初设计方案定稿后,到国外采购此镜,外商狮子大开口,开出天价。于是委托上海某玻璃厂研制,成功了,但成品率低。中国成功了,外商降价了。陈老师风趣地说:“只要中国人一上手,老外是干不过咱中国人的。” </b></h1><h1><b> 现在设备上使用的六角镜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b></h1> <h1><b> 这是室外实景图。但不是我拍的,是陈老师拍的。</b></h1><h1><b> </b></h1> <h1><b> 晚8点半了,天空的云散开了,大家兴致勃勃来到公共观测台,观看月亮。</b></h1><h1><b> 要通过望远镜镜口拍下月亮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陈老师分别帮我拍呀录呀,我们高兴得不亦乐乎。</b></h1><h1><b> 在等待土星出现的时间里,陈老师建议我们面对面建个群,于是我们三个女主人和小高加上北大地球物理系的4个实习生,建了个九人群。陈老师把自己手机里拍的美照无私地分享到群里。</b></h1> <h1><b> 天空中云散了,但雾气很重,土星久久难见。穿着单薄的我们受不了(山上气温才几度),只好放弃。</b></h1><h1><b><br></b></h1><h1><b> 这是陈老师分享的土星照片。</b></h1><h1><b><br></b></h1><h1><b> 这个公共观测台上有两架望远镜是对全球开放的,只要给了权限,无论你在地球上的何处,都可以使用。我惊叹信息化的发达。</b></h1><h1><b> 有一台是与清华大学共同投资的,各有50%的使用权和所有权。</b></h1> <h1><b> 这是八月十五的月亮(陈老师分享的)。</b></h1><h1><b> 在群里,陈老师用专业知识为我们答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b></h1><h1><b>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或者是上午,下午,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农历十四的晚上,最迟可出现农历十七的早上。但由于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所以月亮最圆时刻的“望”以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这两天居多,其中又以出现在农历十六为最多。</b></h1> <h1><b> 第二天(10.2)8点半,我们参观设备。郭守敬望远镜内部结构是禁止拍照的,于是我们在其外面来个合影留念。三个家庭的六个人,一家三口,我家两人,另家的男主人出差在外。</b></h1> <h1><b> 2.16米望远镜的建造,颇费周折,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批准建造,由于当时我国的工艺基础差,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经过31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89年10月才建成。而创建人程老先生已仙逝,没有看到自已呕心沥血为之奔波的大望远镜建成。</b></h1> <h1><b> 参观2.16米望远镜,是可以拍照,但也拍不出个什么名堂来,不是钢材,就是电线。</b></h1><h1><b> 这个斜柱是与地球轴平行的,它带着的白色圆柱就是望远镜,中间蓝色方柱就是望远镜的核心部分,大概由这三部分构成。工作原理则由斜轴与地球自转反向转动,由望远镜观测捕捉天体各部份并拍照(这一切均在中心主控室操作)。</b></h1><h1><b> 这是61岁的陈老师在讲解它的结构与原理。</b></h1> <h1><b>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了解到了天文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他们在偏僻的山沟里,生活清贫不说,单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人体生物钟颠倒就难受。当然随着国力的增强,观测点条件大大改善,人文关怀也做得更好,实行轮岗制,即天文台工作者一周一倒班,轮流到观测站过作。再也不用在山沟一呆一年,甚至一辈子了。</b><br></h1><h1><b><br></b></h1> <h1><b> 返城途中,小高建议去吃密云水库鱼。当来到密云永库旁的鱼街,完全颠覆了我对吃密云水库鱼的记忆。</b></h1><h1><b> 十年前,到密云水库吃鱼,是到水库旁的村庄里,一家一户开的农家乐,饭足食饱后,开车上水库堤上,溜达溜达,欣赏大水库风景,再买点当地土特产。堤垻上设有防护栏,有护库员巡查,不准乱扔垃圾等。</b></h1><h1><b> 现在,所谓鱼街,是大道两边颇具规模的农家乐一家接一家。从街口进来,开到这个店,花了好几分钟,好壮观,好气派呀!</b></h1><h1><b> 我向店里的大嫂打听,“怎么见不到水库”?她告诉我,不准进入水库区了。原来为了保护京城饮水源,采取了强制措施。</b></h1> <h1><b> 柴灶铁锅,墙上张贴的旧画报……分外亲切,勾起了我的童年青少年时代的回忆。</b></h1><h1><b> 柴灶的烟囱落在地上,引到室外后顺墙根的烟道排走,所以看不到烟雾缭绕。</b></h1><h1><b> 点火也不费力了,大嫂把大劈柴架在灶堂后,提个气罐,把气罐软皮管一端的气点燃往劈柴下一放,不到几分钟,灶堂烧得通红,撤走气罐,关上灶门……村妇们告别了烟熏火燎,一个个穿金戴银,打扮时尚,纯朴热情,干净利索地穿梭在大厅,包房……</b></h1> <h1><b> 十斤重的胖头鱼。加上炒的虎皮辣椒,炸的花椒芽,河虾等,再配上豆腐,藕片,土豆片及青菜。八个人吃,够有战斗力吧。</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录个小视频。看看农家乐美味的制作过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