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班车到茶布朗停车的时候,我向司机打听去唐央的路。坐在前面的两位美女说她们就去唐央那边的小学,已经包好了汽车来接她们,并且欢迎我跟她们一起前往唐央方向。我很幸运碰到她们,行走中的偶遇总是不期而至。既然如此我索性跟她们一起去学校看看,也了解一下支教的情况。车来了,我们就这样上路了。</h3> <h3>一路颠簸,两位老师就给我介绍她们的情况。原来她们是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支教的,其中一个还是英国大学名牌金融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趁考研的半年空档来做志愿者。这次,她们利用国庆长假,买了月饼到唐央地区的两个小学来看她们的支教同事,第一站就是恩地小学,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h3> <h3>9点多种天已经完全黑了,距恩地小学还有20多公里的路上,车子停了下来,我们下车察看,前方刚刚发生了塌方无法通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司机走过去借辆对面的摩托车找村里人开车来接我们。等了个把小时果然请来了村支书开越野车在塌方那面,我们在黑暗中冒险走过塌方路段,高兴地上了书记的车,一路奔跑,拐上恩地岔路后,一路上坡,车子两次熄火说是油路不好,我们只好下车推车,不过山路确实很陡,又是大弯道,这可是在海拔3200米的山路上啊。</h3> <h3>到了小学,不想漆黑一团也没有电,杳无声息。看到厨房里尚有余温的柴灶,我们只好自己动手烧水。不久村民们两位老师回来了,原来他们去村民家作客去了。大家相见欢声笑语,吵醒了寂静的山谷。</h3> <h3>清早起来才看到学校的模样。</h3> <h3>山里的花花</h3> <h3>"山里的花花"是由热爱西部公益教育慈善事业的社会人士组成的纯民间、纯义务性质的公益团队。这个团队主要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美姑县、昭觉县,及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开展支教和助学活动。</h3> <h3>村民送来让他们帮助买的鸡,为我们的会餐。</h3> <h3>木里藏族自治县周边村小都在海拔3300米左右,两个学校均没有稳定的电力,没有手机信号,需要老师有独立生活能力,要用柴火做饭。</h3> <h3>此外,还有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凉山州昭觉县周边村小;有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学校,该校海拔4300米,通水通电有WIFI,但只招女老师,需要老师能适应高海拔生活,能独自照顾自己。有英语、美术、音乐特长者优先。</h3> <h3>他们的目标是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致力于号召热爱西部公益教育慈善事业的社会人士参与支教等公益活动,改善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h3> <h3>对支教老师的要求是:</h3><h3> 1、老师间互帮互助,进行至少为期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h3><h3> 2、服从当地教育局及校方安排,教授语文、数学等主课以及音乐、美术、体育、品德等副科;青海学校需教授英语、艺术等课程;</h3><h3> 3、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卫生习惯;</h3><h3> 4、采集并核实学生信息,建立学生档案;</h3><h3> 5、学校公共设施等各项物资的管理及维护;</h3><h3> 6、负责学生安全防护工作;</h3> <h3>从厨房外望</h3> <h3>"山里的花花"正在招聘真心希望帮助偏远山区儿童,有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生活生存必备能力,为人谦和,性格外向、有团队意识的人士加盟支教团队。</h3> <h3>到山坡下的小卖部去买东西。</h3> <h3>小卖部的老阿妈给我们打酥油茶喝。</h3> <h3>学校附近的风景。</h3> <h3>就要挨宰的母鸡,对不起了。</h3> <h3>村民送来的蔬菜。</h3> <h3>恩地小学共有29名1-3年级的小学生,平时他们都很调皮,时常打架,给这几位城里的大学毕业生们气得够呛。</h3> <h3>学校图书馆</h3> <h3>教师宿舍</h3> <h3>可惜国庆期间学生都放假了,我没有能够采访到任何一个小学生。不过凭学校的环境和老师们的介绍,我也可以想象了。</h3> <h3>晚上,老师请学生家长来学校一起联欢,庆祝国庆。</h3> <h3>操场上点起了篝火,大家边唱边跳,畅饮啤酒。要是碰杯喝一口就喊扎西,要是干一瓶就喊扎西德勒!所以他们警告我说碰杯喊什么要警惕。</h3> <h3>流行歌曲一点不落伍。</h3> <h3>2天后教师们去一个叫日窝的小学校去集体活动,我们也就此分手了。</h3> <h3>人走茶凉,学校顿时变得冷清,操场上只剩下昨晚篝火的灰烬,令人感慨。</h3> <h3>我一路徒步下山,欣赏拍摄那天晚上上山没有看到的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