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马来西亚一一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自由行(之三)

深山幽兰

<h3>这是我们住的旅馆</h3><h3><br></h3><h3>9月19日晚,我们从雅加达飞往吉隆坡,大约晚10点钟到,签证是在国内就搞好了,到了机场还要签一次,但不要花钱了。接下来出关,换钱,找到开出租车公司的窗口,将预定的旅馆地址递给他,开了票,84马币,合人民币138元,当地人告诉我这个价很公道,后碰到一同胞,住同一地点,在国内预约车接的,同一车型是170元人民币。<br></h3><div><br></div> <h3>这个中转旅绾( Hotal Transit KUala Lumper) 还不错,早两个月前订的 3晚,每晚两间房,共1仟元人民币。到旅馆后,由于十多天前,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了对旅馆的房间增收百分之十多的消费税,我们的每晚的房间达近二百元/晚,由于早订,比现订还是便宜不少。到了旅店12点了,赶快休息,养精蓄锐,明天还要到处游呢。</h3> <h3>第二天上午我们逛唐人街,顺便换钱。<br></h3><h3>唐人街离我们住的旅馆不远,步行10分钟就到。</h3><h3>吉隆坡唐人街又名“茨厂街”,是吉隆坡市内最附有华人气息的一片老城。虽然只是位于当地的面积不算大,几条小街而巳,但是这里却是热闹非凡。</h3><h3>有意思的是相邻的街是全是印度人经营。这个街全是中国经营,听说在春节期间及其他节假日的时候,这块老街就成了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吉隆坡当地小有名气的夜市。</h3><h3>在唐人街不用英语可以行的通,如问路,华人热情为我们指路,我们在这里换钱比机场要高些。</h3><h3>饮食也以闽南风味为主。</h3> <h3>我们在逛唐人街</h3> <h3>换完钱后,我们从唐人街坐免费观光巴士观吉隆坡。(免费巴士只能观部份街景)<br></h3> <h3>马来西亚双子塔</h3><h3><br></h3><h3>吉隆坡的石油双子塔算是这座城市最标志性的建筑了,它高耸入云,非常壮观,也是观光者必去的一个地方。双子塔位于吉隆坡最繁华的中心区KLCC,石油双子塔高452米,共88层,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目前仍是世界最高的双塔楼,也是世界第八高的大楼。</h3> <h3>这是双子塔模型</h3> <h3>双子塔下</h3> <h3>双子塔下音乐喷泉</h3><h3><br></h3><h3>在双子塔下,时值秋高气爽,行人三三二二游走在五光十色湖水旁,天蓝地绿,湖水滢滢,音乐喷泉随着音乐舞起阵阵白纱。我们坐在双子塔大厦边的长椅上,高档的西餐厅,情人们在轻音乐中对着美景举起酒杯……</h3><h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不外乎是吃喝玩乐吗?干吗我们一辈子舍不得?当一辈子下里巴人?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于是乎,在双子塔下高档西餐厅里,坐着四位中国老头老太,品味着异国情调的美景、美食、美酒……</h3> <h3>我们仨这身材、精、气、神,像花甲老人吗?😊😊😊</h3> <h3>我们凭护照享受了老年优惠,(我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本是80马币,60岁以上,只要45马币,合人民7O多元,价格还合理。</h3> <h3>进双子塔还要排队,预约,安检。并安排我们6:30进塔参观。我说我们刚到,出来天黑不认的回旅馆的路,明天一大早还要赶车。结果他们提前4:30安排我们进双子塔了参观了。</h3><h3>真得很谢谢他们对中国老人的关怀。🙏🙏🙏</h3> <h3>坐在高塔上,眺望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高楼林立,现代化建筑与有民族特色的老建筑和谐生辉。楼下蓝色的游泳池静卧在绿色的怀抱中,旁边的喷泉随着音乐起舞。各种风格的高层建筑群环绕着一个人工湖,湖水像一块翡翠镶嵌在高楼中。高楼倒影在湖水中,岸边热带树叶随风摆舞,微风吹皱一池湖水,人影,树影在五光十色的水中妖冶地纽动起来……真是秀色可餐。夫妻俩又同坐🎎在世界名楼同享美景,美哉!快哉!🎈🍁🌷</h3> <h3>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最繁华的景象。双子塔内有全马来西亚最高档的商店,销售的都是品牌商品,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塔内有东南亚最大的古典交响音乐厅——Dewan古典交响音乐厅。</h3> <h3>吉隆坡部分街景</h3> <h3>在酒店楼下,王敏与住客交流合影。</h3><h3>由于没买电话卡,没用翻译器,在与服务员沟通第二天参加马六甲一日游时有些困难,旅客中有华裔马上站出来帮助。<br></h3><h3>原来马来西亚的华裔人口占这个国家三分之一,看见我们是娘家人,非常亲。见到有困难都主动向前。在我们从双子塔下来后,在回旅店的路上遇到一华裔男孩,怕我们迷路,陪我们走了很远。</h3><h3>在马来西亚华人,不管你在此地有几代,都会说汉话,保留中国生活方式,传承中国文化,永远不忘大中华。他们永远是我们同胞。</h3> <h3>邂逅马六甲</h3><h3>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h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h3><div>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div> <h3><br></h3><h3>马六甲的主城区不大,即便用脚去丈量,4-5个小时足矣,但是几百年的贸易往来和多国殖民地历史,融合成了马六甲丰富多彩的人文 景观,热带气候和海洋地理环境,雕琢出马六甲花园般小城的美丽风貌。小小的马六甲,有着大海般的胸怀,马来人、华裔、印度裔、葡萄牙后裔还有峇峇娘惹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各种民族、各种文化和信仰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景。<br></h3><div>它的景点:</div><div>三宝庙-马六甲河-鸡场街-荷兰红屋-红屋广场-圣地亚哥古城门-圣保罗教堂-马六甲皇宫-水上清真寺</div> <h3>红屋广场</h3> <h3>美丽的南洋风光 by stevedom</h3><div>当地人都说没有来过马六甲不算来过马来西亚。马六甲是马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城市,2008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地位相当于泰国的清迈。这座有着近700年历史的贸易古城,因其良好的航海位置和丰富的香料等物产资源,一直是殖民者必争之地。郑和七次下西洋,也有五次都曾在这里停靠,传说第一代华人跟随郑和从马六甲上岸到马来西亚,他们的后代就被称为夿夿娘惹。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所以可以在今天的马六甲看到真正南洋风格的建筑,也可以吃到各种特色的美食。</div> <h3>荷兰红屋坐落于马六甲河畔,建于1641至1660年间,是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原为教堂,后改为市政府,马六甲博物馆,藏有马来、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历史文物。<br></h3> <h3>中国人始终保持自己民族生活习惯了。那建筑风格,那屋檐上的雕龙刻凤,莫不是记住乡愁!那楹联、对子、字画莫不是传承中国思想!那寺庙也是守住中国文化!那饮食习惯,是传承中国舌尖上的记忆!那一代代人坚持写中文,说家乡说话,就是解乡愁的最好方式。</h3> <h3>这是介绍下面这口古井的文字</h3> <h3>古井也是生命之井,葡萄牙人,马来人,印度人等,与中国人在马六甲争地盘,几次在这口中国人开掘并饮用的井中下毒,这口井见证了马六甲历史。</h3> <h3>中国人在它乡生存不易,只有抱团取暖,抱团争生存空间。各种的同乡会馆应用而生。</h3> <h3>你呲牙,我五抓,牛马相斗两不差。</h3><h3>我卖萌,你装傻,俩个老怪笑哈哈! 👯</h3> <h3>马六甲特有的花车</h3> <h3>繁体字加简体字共存</h3> <h3>今天是在马来西亚最后一天,我们租了一台车游吉隆坡市区,下午4点送我们到机场。</h3><h3>司机是华人,可以边游边讲解。他叫:🚗家禾包车🚕,网上查得到,人不错。</h3> <h3>马来西皇宫没有大国皇宫宏伟气派奢靡,但也还壮重豪华。</h3> <h3>吉隆坡国家皇宫原是一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商人的私人住宅,售出后经过改建,成为后来雪兰莪苏丹(即雪兰莪州统治者)的王宫。现在的国家皇宫成为现任国王的办公与休息的住所。由于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每5年换一次,所以每隔5年,国家皇宫就会更换一次主人,所以每五年的元首诞辰日也会有所变更,届时,国家皇宫将会热闹纷呈,还会有各式的庆祝活动。</h3> <h3>很遗憾,清真寺今天做里拜,不能进。</h3> <h3>在清真寺门口</h3> <h3>网上下载了几张清真寺的图片</h3> <h3>马来西亚英雄纪念碑</h3> <h3>马来西亚吉隆坡最著名的水上清真寺</h3><h3><br></h3><h3>我们马上要离开马来西亚回国了。这次旅行还算轻松、快乐、顺畅。十三天人平总花费6200元。</h3><h3>值得要总结的是吉隆坡多安排三天好了,去看荧火虫一天,和去槟榔城两天就完美了。</h3><h3>其实自由行没有想像的难,如果要自由行,从马来西亚或泰国开始最好,相对要容易的多,因为这两个国家侨胞多,讲华语的多,有一定旅行经验和英语基础的不仿试试。😊😊😊</h3> <h3>下面是同行王敏写的文字</h3><div><br></div><h3>近半个月的印尼自由行昨天平安到家,谢谢许姐和谢姐的盛情相邀,让我第一次尝试了去国外旅游的自由行。没有导游,没有翻译,没有接待,一切都靠我们自己,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尝试更是一次挑战。我们飞了六趟飞机,行走了两个国家五个城市,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东南亚国家有了面对面的认识和零距离的接触。一路上我们(主要是许姐)靠英语三句半和肢体语言与当地人交流与沟通,使我们的吃、住、行还比较顺畅。当然有时候由于语言不通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我们与当地人沟通时借助网络翻译,可能是英语表达不准被翻译出来的内容让我们哑然失笑,对方也跟着我们莫名的笑,最经典的一句是我们到乌布酒店时翻译酒店老板的话竟然翻成:“你必须回到房间去看一本最悲伤的书”。如此多的笑料成为我们旅途中开心的源泉之一。一路上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好心人、热心人,不论是酒店的服务人员还是出租车司机及路人,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热情相助,使我们的行程与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一路上我们不急不赶,不俭不奢,随遇而安,自由自在。每到一个城市我们都会放慢脚步慢慢欣赏和品读。这次旅途将是我众多旅行中最难忘的一次,最富有特色的一次,最值得珍藏的一次。谢谢总策的许姐!谢谢财务管理的谢姐!谢谢党代表良哥的细心!我们的共同爱好和齐心协力使我们的印尼自由行圆满结束!美好的回忆将永驻心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