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万里行 手机纪实(二十九)

羊儿

<h3>2017. 10. 2 第三十一天</h3><h3>宁夏中卫——陕西靖边</h3><h3>沙坡头 三边变迁</h3> <h3>今天为了早点进景区,天不亮就起来了,店家也是习惯了的,六点半就招呼我们可以吃饭了。吃完早饭出来,街道上还很清静,好像只有我们这一拨客人是最性急的了。</h3><h3>这一条街道都是农家乐,门脸儿也都差不多,在国庆这样的节假日,家家几乎都住满了。</h3><h3>主人家上大学的儿子介绍说,宅基地都是各家的,公家统一规划设计,各家只需出100万,一个拥有十几、二十几间的农家乐就可以开张营业了。沙坡头景区不是季节性太强的景区,什么时候都有游客来玩,农家乐生意不错的。</h3> <h3>这是这家的餐厅,我们昨晚就是在这个餐厅吃的饭。室内还有小餐厅,早饭是在小餐厅吃的。他家自己腌制的咸菜很好吃,让老板添加了几次都吃光了。老板乐呵呵的,说只要你们喜欢吃,要多少都行。</h3> <h3>(徐宏伟拍片)</h3><h3>还不到7点我们就出发了,路上行人很少,车也不多。</h3> <h3>(徐宏伟)</h3><h3>风力发电机随处可见,风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h3> <h3>(徐宏伟)</h3><h3>到达景区,全没有昨天的拥挤,只是昨天那么好的太阳,热得单衣都穿不住,今天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气温骤降了十几度,穿上了薄棉衣还是感觉到冷。</h3> <h3>游客不多,很快就能进入景区。</h3> <h3>宣传自家品牌的广告语。</h3> <h3>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区以西20公里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处。</h3><h3>也真是神奇,腾格里沙漠到黄河边戛然而止,没有形成沙漠吞噬黄河、或者黄河从沙漠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情况。据说是风维持了这种平衡,南面的河风很强劲,将流向黄河的沙子吹向了北边,千万年来,始终保持着这种平衡,才造就了沙坡头今天的美景。</h3> <h3>景区里还有一座&quot;沙漠博物馆&quot;,我们一路上跑了那么些沙漠,有空还真想进去看看。</h3> <h3>古老的水车是黄河文化的代表性符号。</h3> <h3>黄河漂流,被称作"天下黄河第一漂"。</h3> <h3>羊皮筏子,是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游客现在漂流也还是可以乘坐体验。</h3> <h3>沙坡头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风景区。</h3><h3>这里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被旅游界专家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还被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作为世界奇观向全球推出。<br /></h3> <h3>整个景区分为黄河区和沙漠区,进景区大门乘坐电瓶车到达主景区门口就要下车步行了。</h3> <h3>(扈永胜拍片)</h3><h3>这条长廊是"毛主席诗词碑林"。</h3><h3>全副武装不是因为冷,是因为感冒发烧,在额济纳着了风寒,昨天发着烧游玩了一天,今天已经皮泡眼肿没脸见人了。😊😅</h3> <h3>这是&quot;中共中卫县委、中卫县人民政府&quot;为诗词碑林作的序。</h3> <h3>碑林长廊全是石刻的、书法家们各种字体的毛主席诗词。</h3> <h3>地上是一幅放大了的仿制地图,有黄河、沙漠、中卫、沙坡头。</h3> <h3>右边是沙坡头,左边红色的一片是腾格里沙漠。</h3> <h3>沙坡头南靠祁连山余脉香山,北连腾格里大沙漠,中间被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横穿而过,在沙与河之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沙与河在沙坡头和谐共生。</h3><h3>能有这样的绿洲,要归功于治沙科技工作者和中卫人民的艰苦探索及付出,沙坡头能够驰名中外,也缘于其辉煌卓越的治沙成果。他们早在1956年就创造出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综合治沙工程体系,用最经济、简便、原始的方法,成功地制服了沙魔,在流动沙丘上营造出一片片绿洲。这一治沙方法,还在全国推广开来,在新疆那些城区周边看到的"草方格",原来都是借鉴沙坡头成功的治沙经验。</h3><h3>1984年,国务院将沙坡头列为"中国第一个沙漠自然生态保护区"。</h3><h3>1992年,国家为沙坡头治沙成果颁发了"科技进步特别奖"。</h3><h3>沙坡头的"麦草方格"治沙成果还曾被誉为"人类治沙史的奇迹",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单位"。</h3> <h3>过了桂桥,林木渐稀。突然就看见了绿道旁边宽约百米的高大沙坡,小雨还不足以打湿沙面,整面高坡都是金黄色的细沙,看起来还是挺壮观的。</h3> <h3>国庆期间,一面巨大幅的五星红旗垂铺在金黄色的沙面上,很是鲜艳、好看。</h3> <h3>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从坡顶坐着滑沙板一路滑下来,还是蛮刺激的哟!</h3><h3>早晨还没有多少游客,很多工作人员正在往沙面上浇水并挖沙修理滑道,看样子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h3> <h3>滑沙场旁边有步行上、下坡的梯道。</h3> <h3>再向前走到泪泉广场,也可以乘自动扶梯登上沙坡顶上的观景平台。</h3> <h3>(徐宏伟)</h3> <h3>上了沙坡,站在坡顶放眼四望,黄河美景尽收眼底。</h3> <h3>对面是祁连山余脉——香山,黄河两岸各有风景,黄水、黄沙、绿树、青山互相映衬,如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定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今天的阴雨绵绵让远山、河岸都少了许多光彩。</h3> <h3>滑沙场还在修整,没有开始营业,登坡的步道已经有游客开始登攀了。</h3> <h3>向前走,抬眼远望,黄河蜿蜒逶迤,在这里形成了一个S形的弯曲,和对岸的土地配合出了一幅天然阴阳鱼太极图。</h3> <h3>3D拉索桥横跨河面,连通两岸。</h3> <h3>这里是王维观景台,也不知道当年王维是不是在这里写下的《使至塞上》,其中的一联诗至今仍脍炙人口,被认为是描写边塞风光最有画面感的诗句,被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价为"千古壮观"的名句。</h3><h3>王维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常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自己闲居生活中的百般情趣,苏轼曾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h3><h3>王维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为历代传诵不衰,这首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h3><h3>王维的形象和那联诗被做成了塑像,矗立在观景平台上十分醒目。</h3> <h3>雨越下越大,站在王维像旁再看黄河、香山,只觉得天苍苍,雨茫茫,&quot;天似穹庐,笼盖四野。&quot;现在没有了烽火台,就是不下雨,应该也看不到"孤烟直",但"落日圆"还是可以期待的。</h3> <h3>下雨也要留个影。</h3> <h3>王维观景台全景。</h3> <h3>坡下的黄河水面有游轮和漂流的羊皮筏子。</h3> <h3>黄河的这一头又是一个大弯。</h3> <h3>王维像旁边就是进入沙漠区的大门,天气不好,我们没有再去沙漠区。</h3> <h3>大门里面有一条铁路,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一条沙漠铁路&quot;包兰铁路&quot;。</h3> <h3>滑沙场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最好不要参与滑沙,好吧,我们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选择乘坐缆车下山吧!</h3> <h3>河对岸红色的塔是&quot;黄河飞索&quot;的起点,可以吊在拉索上&quot;嗖&quot;一下在黄河上飞个来回。</h3> <h3>雨天也有雨天的味道,烟雨莽苍苍,沙、河风物长。</h3> <h3>乘坐缆车下山。</h3> <h3>在缆车上看别人滑沙,其实滑沙车两边都有刹车,速度自己可以控制的,没那么可怕,滑过的人都说好玩。</h3> <h3>比缆车速度快。</h3> <h3>滑道上方是飞越黄河的拉索。</h3> <h3>据说从高约百米的沙坡头坡顶往下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座下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沉闷如洪钟,因而称之为"金沙鸣钟",或者是&quot;沙坡鸣钟&quot;。 也有说只是在夏天很热的时候才能听到。</h3><h3><br /></h3> <h3>到河边看&quot;黄河飞索&quot;。</h3> <h3>(冯军拍片)</h3><h3>坐观光车出来看到一路上的游客已经很多了,黄河大桥入口处挤满了人,就没去凑热闹了。</h3><h3>当时以为只是一般的钢索黄河桥,不知道这座桥其实已经更换了桥面,现在铺设的全部是钢化玻璃桥面。走在透明玻璃上,脚下就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很有意思的。</h3><h3>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还是我国首座3D玻璃桥。玻璃上呈现3D效果,水流奔腾,瀑布飞泻,仅有一点点落脚之处,让人感到心惊胆战。早知道是这样一座桥,再怎么人多,也会上去看看的,遗憾!</h3> <h3>(冯军)</h3> <h3>(徐宏伟)</h3><h3>从沙坡头景区出来已是中午,午餐后我们离开了中卫,前往陕西榆林地区的靖边县。</h3> <h3>(徐宏伟)</h3><h3>高速公路又有交通事故,还是大卡车,公路中间的隔离栏被撞坏了很长一溜。</h3> <h3>(徐宏伟)</h3><h3>进入榆林地区,这是定边服务区。</h3><h3>记得小学时看过一本小人书,书名是《三边风云》,讲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农民平定匪乱、发展生产的故事。</h3><h3>小时候懵懂,不知道"三边"是个什么意思,今天到了这里才算是弄清了,"三边"是当年陕甘宁省裁撤后成立的三边特别行政区,包括定边县、安边县和靖边县。这里是革命老区,1935年就是共产党解放区了。全国解放后,安边县并入定边县后,三边只剩下两边了。</h3><h3><br /></h3> <h3>(徐宏伟)</h3><h3>过了收费站就是靖边了。</h3> <h3>(扈永胜)</h3><h3>这座"人民礼堂"看起来有些年头了。</h3> <h3>(徐宏伟)</h3><h3>从新疆到陕西,羊肉都是特色美食,肉好做法也好,晚餐经常会点羊肉,这是一盘羊头肉,爱吃的人会说鲜美无比。</h3> <h3>国庆次日清晨,环疆自驾游驴友来到沙坡头景区,6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又找到老者感觉。奈何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沥,寒风瑟瑟,乌云锁天。登上高处望眺黄河,河水呈S形走向,颇为壮观,有感作打油诗一首:&nbsp;</h3><h3>清晨登上沙坡头, 寒气袭人身发抖;&nbsp;</h3><h3>极目大漠孤烟处, 唯见黄河绕道走。</h3><h3> ——徐宏伟<br /></h3><h3><br /></h3><h3> 《贺兰山岩画》</h3><h3>神日牛羊刻峭山,文明人类画图传。</h3><h3>流云岁月无声语,历史遗篇世代研。</h3><h3> ——邓友爱</h3><h3><br /></h3><h3> 《新疆游记》</h3><h3> 贺兰山</h3><h3>恰逢国庆日,来到贺兰山。</h3><h3>惊看古岩画,听石话史前。</h3><h3>恍惚石在动,岩羊壁上蹿。</h3><h3><br /></h3><h3>贺兰山脚下,西夏寝陵园。</h3><h3>天下三分立,雄踞二百年。</h3><h3>东方金字塔,陵冢显奇观。</h3><h3> ——左京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