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乎登的秋天有点凉

季节

<h3>高乎登是托拖村的一个组,站在托拖的高岗上,可以看得到这个新农村建设的点。但是到达那儿,或者步行三四个小时,或者车行下山,再坐小山卡上山。我们选择了后者。作为14年的老司机,在又是滚石挡路,又是急转弯又是塌方的下坡路上行驶,还是有点提心吊胆。</h3> <h3>终于顺利开下坡,到达托拖新农村建设点。停了车,改乘小三卡上山。土路经这几天大雨冲刷,变成坑坑洼洼。小三卡像个醉汉似的,坐车里的人随着车身左右摇摆,胆战心惊。</h3> <h3>高乎登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缅甸回流的,家里地太少,拉家带口前往缅甸。边境纠纷常起,战祸不断,还是回家比较安全。回到村里,地更少,房也倒,孩子倒是一大帮。国家规定7-12岁孩子可入学,很多孩子没有户口,错失了读书机会。利学文就是12岁赶上读书的幸运孩子。</h3> <h3>母亲没了,父亲另组家庭。利学文就和哥哥姐姐住在自己的家中。他12岁才读一年级,长得又高,内心觉得很害羞。但会抢着帮我们提东西,显出不符年龄的成熟与懂事。</h3> <h3>走进第二家,同样的境遇。能吃饱就是目标。泸水县开始逐渐向乡村推广中式菜肴的做法,想消灭大锅汤的原始方式。而这里,依然是这样原始的存在。</h3> <h3>大怒江毫无知觉地翻腾着,它不懂得山上人们的悲苦,也感受不到高乎登秋天的悲凉。</h3> <h3>苞谷撑起的第三家,很年轻的一对小夫妻,为避战祸回来。孩子三个:9岁,6岁,4岁。和老母小弟一起过。平时在村里盖房修路打点零工,就为了赚点口粮。</h3> <h3>秋日的阳光照在苞谷上,透着清秋的微凉。唯有孩童天真的笑颜,折射出一丝温暖。</h3> <h3>花布鞋在狭窄的山路上穿梭,期望能把缤纷色彩带到这片土地。然而看到的,只有秋天的荒凉。</h3> <h3>最后一家,丝毫不意外地以同样的面孔出现。</h3> <h3>而另一组远程走访也在同时进行,历时七个小时。让人深感悲凉的,不仅仅是高乎登。在托拖这一片土地上,很多学生的命运从小被定格,要真正走出去,靠的是国家的支持,父母观念的转变,老师辛勤的付出。而我们这些志愿者,只能以微薄的力量助力他们的成长,与多方一起托起希望。期待这里的秋天能有收获,而不再悲凉。</h3> <h3>我们在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