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br></h3><div> 习近平 <br></div> <h3>央视网消息:这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立于世界万邦之林,生生不息、代代相传……</h3><div><br></div><div>这是一群勤劳而智慧的人民,持续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div><div><br></div><div>这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基因,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div><div><br></div><div>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div><div><br></div><div>中国精神扬华夏民魂 壮炎黄国魂</div><div><br></div><div>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奋进中国的强大动力。</div> <h3>——重塑民族精神,牢筑爱国基石。</h3><div><br></div><div>“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缓缓念出屈原的传世名句。</div><div><br></div><div>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九三”胜利日大阅兵、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活动,无不饱含着爱国主义教育。</div><div><br></div><div>爱国主义不是一句空话,践行爱国主义,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iv><div><br></div><div>作为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书写下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赋予这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div><div><br></div><div>习近平曾点赞多位基层干部:焦裕禄——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邹碧华——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廖俊波——扑下身子苦干实干;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div><div><br></div><div>和平年代,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始终激荡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报国之志。</div><div><br></div><div>——弘扬传统文化,汲取精神滋养。</div><div><br></div><div>“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在习近平心中,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div><div><br></div><div>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上看待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上继承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上发展传统文化。</div><div><br></div><div>“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是习近平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他期待文艺作品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期望文艺工作者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民族之先声。</div><div><br></div><div>“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益求精、潜心磨砺,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不断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2017年9月27日,习近平就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div><div><br></div><div>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界出现新气象新面貌。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不仅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精神食粮,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兴起,不仅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更好的载体,更以时代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div><div><br></div><div>——传承家风行风,不忘家国情怀。</div><div><br></div><div>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却是“大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div><div><br></div><div>习氏家风,是家、国关系的最好注脚。</div><div><br></div><div>在父亲习仲勋眼里,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为一件事让路,那就是“国事”。正因父亲的言传身教,习近平将工作看得重如泰山。即使是父亲88岁大寿,他也因工作未能回家,只能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拜寿信。</div><div><br></div><div>习近平继承了父母亲实事求是的作风、夙夜在公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赤子情怀。他抱着一颗为人民做事的心,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将家国情怀融入伟大梦想。</div><div><br></div><div>中国精神引领新发展 开创新局面</div><div><br></div><div>“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div><div><br></div><div>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数百项重要改革成果,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div> <h3>——治国理政新实践,新常态中实现新飞跃。</h3><div><br></div><div>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位居五大理念之首。</div><div><br></div><div>习近平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他反复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他的持续推动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围绕“创新驱动”的重大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为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div><div><br></div><div>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发展,还是守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无论是完善制度提升治理能力,还是激发活力构筑文化强国;无论是“三管齐下”推进简政放权,还是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论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还是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皆为应时之举,创新之举。</div><div><br></div><div>——深化改革创新,必不可少的助推器。</div><div><br></div><div>"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是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也是近年来中央改革创新成果的时代强音。</div><div><br></div><div>截至2017年8月,习近平共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300多份,涉及到全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方方面面,带给人民更多的获得感。</div><div><br></div><div>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一些长期无户口的人可以登记户口了……</div><div><br></div><div>各项改革创新措施陆续落地,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破冰前行,国企改革蹄疾步稳,民生领域改革迈出坚实步伐,行政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公共权力结构日趋合理,各种政治关系得到调整,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显著提高,社会风清气正和谐稳定。</div><div><br></div><div>放眼今日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改革稳扎稳打,正稳步向深水区挺进。</div> <h3>——力促科技创新,未来发展的新引擎。</h3><div><br></div><div>“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习近平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div><div><br></div><div>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从未停止对科技的思考。“推动科技创新”“聚集科技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div><div><br></div><div>科技创新,习近平殷之切切,布局深远。他把课堂从“中南海”搬到中关村,以了解前沿科技发展成果;他数次来到航天任务指挥现场,见证航天事业一次次辉煌;访美期间,他参观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与美国微软公司总部,了解未来飞机设计理念,观看3D“全息眼镜”设计摩托车造型,对双方合作提出希望……</div><div><br></div><div>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份份科研捷报鼓舞人心。更多大国重器横空出世,中国成为世界科技的领跑者和竞争者;更多科技企业百花齐放,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与国际巨头角力争锋;更多的利好政策落地生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div><div><br></div><div>仰望太空,“天舟一号”完成多个首创技术试验,成功与“天宫二号”对接,为中国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扬帆远洋,“科学号”综合科学考察船首探卡罗琳海山,人类目光第一次聚焦这片万米海底深渊;俯瞰大地,科学家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温度最高干热岩,或改写能源版图……</div><div><br></div><div>建设创新中国,方兴未艾。</div><div><br></div><div>百年回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振奋着民族复兴的梦想车轮奋勇前行。</div><div><br></div><div>三十年回眸,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荡神州,激励着我们在逐梦的道路上锐意进取。</div><div><br></div><div>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中国精神的激励下,必将更加异彩纷呈!</div> <h3>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启动</h3><div>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于2014年9月2日正式启动,外交部长王毅在启动仪式上拨打了“12308”。</div><div>据外交部领保服务应急呼叫中心介绍,“12308”热线电话向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提供服务,首要任务在于“应急”,同时兼顾日常领事保护业务咨询。该热线主要职能是为遇到紧急情况的求助人提供领保应急指导与咨询,必要时协调有关驻外使领馆跟进处理。在发生重大突发领保案件时,“12308”还将承担应急处置“热线”功能,接受社会各界咨询。</div><div> 王毅现场拨打了“12308”。王毅在电话里说,接听“12308”的工作很重要,很有意义,涉及到求助人的切身利益乃至家庭安康。他嘱咐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求助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div><div> 在国外拨打“12308”时,一般情况下拨打“0086+10+12308”,如求助人在国外遇到人身安全受侵害等紧急情况,拨通号码后可以按“0”再按“9”直接转人工服务。</div><div> 据介绍,7月17日“12308”试运行当晚就接到上海一位家长紧急来电,反映其孩子在从意大利回国途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转机时失去联系30个小时。“12308”马上与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联系并请其跟进处理,8小时后在伊斯坦布尔机场警方的协助下找到了失联孩子并将其送上返沪航班。</div><div> 有记者问,2013年中国内地出境人员近亿人次,2万多家中资企业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外交部近年来每年处理领保案件4万多起,呼叫中心能否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出境人员需求?呼叫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呼叫中心分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常设20个坐席,全年无休,24小时接听电话,另有20个备用坐席随时待命。后台配备30名专业人员负责处理前台生成的案件。</div><div> 呼叫中心建议中国公民在出国前通过中国领事网、官方微信“领事直通车”以及中国驻外使领馆网页等媒体全面了解前往国信息,加强安全评估。此外建议中国公民登录中国领事网进行“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以便紧急情况下中国驻外使领馆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提供协助。</div><div> 据了解,未来呼叫中心计划进一步整合中国领事服务网,增强官方微信“领事直通车”功能,并将尝试引进在线翻译服务功能。</div><div> 有关详情请查阅以下链接:</div><div>http://news.sina.com.cn/c/2014-09-02/164430783553.shtml</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