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一个农村支部书记,是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直接联系人,其工作任务既神圣光荣又艰苦繁重。直接体现着党对村民衣食住行的关心和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支部书记如果能认真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时刻代表着村民的根本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能得到村民的欢迎与拥护。我们临县曜头村己故刘芝贵老支书,就是这样一位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时刻记在心里,把群众的企盼和利益时刻放在工作首位,深受村民拥戴和爱护的好支书。</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1> 老支书出生于1922年(农历壬戌年)的九月。是1940年3月,刚够18岁时就入党的老共产党员。抗战时期,老支书是我村的民兵游击队队长。不仅要组织村民进行大生产运动,以弥补日寇封锁解放区,带来的经济困难。还经常带领我村民兵,配合120师主力部队外出参战,完成作战任务。经常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奇袭日本侵略军,不断消灭日本鬼子的有生力量。</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附图为: 老支书1962年被聘为临县白文中学管委会委员时的留影。后排左二为老支书,左三为白文中学校长王定邦。前排左三为白文公社书记严廷万,左二为公社办公室主任高如云,右一为白文大队支书田同庆)</span></p> <h1> 有一次,我村民兵探知:有一小股日本鬼子,在离我村十里的故县村遭害百姓。当老支书带领我村民兵,赶到故县村对面的山上时,日本鬼子正在开饭。说时迟那时快,老支书马上把民兵分成两组。一组从故县后村迂回包剿,一组在对面山上向敌人开火。敌人以为是大部队来包围,饭也没顾上吃就想逃走。我村民兵奋勇出击,打的敌人丢盔卸甲,狼狈而逃。我村民兵,缴获了不少枪枝、弹药和皮大衣等战利品。夺回了,被敌人掳走的牛羊和二十几头毛驴。战利品交回县大队后,特奖给我村民兵,每人一件皮大衣。</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老支书虽然没有文化,但他的党性觉悟却非常高。在集体、群众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常常是先集体后个人,先别人后自己。从来没有以自己是村里支书的身份,多吃多要,多拿多得。他的一句老话是:宁叫没吃的了,也不能没说的了。</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以前,常听土改时的翻身委员,后来的贫协主席刘世凯说,土改时老支书家连父母六口人,本来能分两孔窑洞,但老支书却把几次机会都让给了和他一样穷的穷哥们。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硬是在自家一块四五十度陡的坡地上,打出几孔窑洞来居住。使当时的土改工作队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感动。村委老干部,穆廷禄回意说,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处处高风亮节。党组织几次想抽调他外出或南下工作,却都因他斗大的字不识一升,而未能成行。</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老支书身高体壮力大,是生产劳动的能手。处处以身作则,带头实干,是名副其实的受苦支书。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临白公路(苛大线)走西线路过我村。年年深秋和初春,河碴河开时,要在湫水河上架桥拆桥。河水冰凉,入水功夫不大就会腿抽筋。那时小流域没有治理,河水比现在大的多,村里又没有长筒水靴,或者水裤等必要的防水服装。下水架桥拆桥,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老支书年年带头下水架桥拆桥,常常是第一个下水,最后一个上岸。由于桥梁必须要架成,能承受载重四五吨的汽车。高大结实的桥马,抬在河里,必须支稳支实。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都非常大。老支书在秋涨水和消冰水里劳作,回家时常常是浑身水湿。但为了保证桥梁的质量和施工的顺利,他从未缺工。社员们人人称赞,个个佩服。</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1> 俗话说,金奖银奖,不如社员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杯。上世纪60年代初期,老支书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向阳坡水库,借来了六辆小平车和自备的推土车。不畏严寒,带头苦干。搬平了村里的老榆坡,填平了井圪洞、庙圪洞等好几条圪洞。造出了100多亩平地,为七沟八壑的村庄日后修建整齐的房屋和笔直的水泥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使村里百姓永远受益的事情,社员们是交口称赞,永不忘记。</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支书曾出席过,北京召开的全国劳模代表大会。也出席过,山西省劳动模范表障大会。老支书去世后,他的遗物里,不仅有出席这些大会的奖章,还有临县人民委员会的代表提案回复。特别是为我村修建水渠的提案,得到了县里的大力支持,修成了长达七、八公里的曜庙桐太渠(西大渠)。一个提案,不仅使我村的近千亩旱地,变成了常年旱涝保收的水浇地。下游的村庄,庙坪、桐村、太平等,也都受益非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投入使用以来,渠水环绕村庄,渠岸绿树成萌。不仅给村庄增添了秀美景色,也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用村里百姓的话说是: 老支书眼里有水嘞,能看出这样长远的事情来,真了不起。 后任支书刘保玉回忆说,由于老支书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县委书记王德滋,非常看重老支书,和老支书的关系好的和拈香拜舍(好朋友)一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60年代后期,老支书手上修起的十几孔窑,几十间房的村办企业加工厂和大队办公室,由热闹变成了冷清。搞副业的磨粉坊、榨油坊、缝纫社、木业社、水打磨、菜园子以及跑运输的两辆四套骡子的胶皮轱辘大马车,都成了老支书复壁资本主义的罪证。卷茅桶、钉扇车的木业社撤了,跑运输的大马车撤了,村里没有了搞副业的小企业,集体储备值大幅缩水。失去了农、工、副全面发展和种粮务菜多种门路的致富条件,造成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的返贫。工分值降低了,吃粮水平减少了,日子比以前难过了。社员们敢怒而不敢言,只是更加增添了社员们对老支书的尊重和爱戴。</span></p> <p> 1975年随着大环境的改善,老支书被聘在公社社办厂任职。1977年,重新挑起了放手十年的村支书担子。由于积劳成疾,1978年的12月25日,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的老支书,带着满腔的遗憾与世长辞。人们的感情闸门顿时大开,为年仅57岁,奉献了一生的优秀共产党员,不幸去世悲痛不已。出殡那天早晨,村民们拥在丧路两旁,摆放菜碗、点心磕头路祭。用百姓特有的传统方式,为老支书送行,以表达他(她)们对老支书的深深敬意。</p><p> 老支书虽然己经离我们远去,但他正直厚道、高风亮节的高尚人品;生活简朴、认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对运动的正确理解,我们是不会忘记的。</p><p><br></p><p> 2010.10.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