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1, 51, 51);">谨以此文献给在比利牛斯山北麓的法国陪伴我行走了6天的香港渊明兄弟和我一路追赶不已却最终未能相逢的加拿大的周驰夫妇,周姐夫妇在我的前方,同一个时间段里行走在比利牛斯山的南麓西班牙的同一条朝圣之路上,谢谢他们的一路指引、陪伴、关怀与鼓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1, 51, 51);">我和他们三人今生和来世都是兄弟姐妹。</b></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要问我,从法国前往西班牙走了整整2个半月 1750公里的朝圣之路上,沿途最美丽的风景和回忆是哪一段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翻越法西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这也许是我个人的比利牛斯山情结和西班牙情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春,我在法国东南部的东比利牛斯山地区一个叫做 Ax-Les-Termes 的小村旅游时,发现了圣雅各朝圣之路的存在,心灵受到强烈的感动和震撼,萌发了将来有一天自己也去走一走这条路的念头,这个念头萦绕我心,挥之不去,一直到11年后的2016年8月8日,千里之行终于始于足下,我如愿以偿从法国中南部的圣雅各之路的传统出发点之一的 Le Puy en Velay 的圣母大教堂迈出了前往西班牙的第一步,当时那种激动与欣慰的心情难以用语言形容,觉得自己不再只是历史的读者和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参与者,我感觉自己变成一滴水珠,融入了历史滚滚奔流的江河中跳跃起舞向前欢快流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2016年8月23日,在法国境内步行了15天350公里后,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得不在卡奥市那座千年古桥上停下脚步时,心中带着无限遗憾和留恋,我当时在自己的微信上写道:" 早上又去了昨天的终点 Valentré 古桥,望着桥上的鹅卵石路和贝壳标记,我默默对自己说:明年我会再来,就从这里迈出第一步。我朝着西南的西班牙方向遥望,我似乎听到了远山的呼唤,我默默对着远方那留下了我无数足迹的比利牛斯山说:明年,我一定来赴约。" </p> <h3>我2005年发现圣雅各朝圣之路的法国东比利牛斯山的矿泉水城 Ax-Les-Termes</h3> <h3>2016年8月8日早晨,法国中南部 le Puy-en-Velay圣母大教堂的祝福弥撒结束后,我迈出了走向1750多公里外的西班牙圣地亚哥和天涯海角的第一步。</h3> <h3>2017年5月21日,到达了中途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从镇上居高临下的观景点,终于第一次在圣雅各朝圣之路上用肉眼看到的远方200公里外的比利牛斯山绵延不绝的皑皑雪峰,当时心里涌上一种激动,意识到梦想在我的不停的脚步声中正在变为现实。可是,从那里走到法国几乎最西南的比利牛斯山的山脚下的saint-Jean-Pied-de-Port, 居然走了19天。</h3> <h3>不忘初心,今年的5月13日从法国中南部的卡奥市(Cahors)启程之后,经过四个星期的长途跋涉,终于在6月8日到达了法西边境的小镇 Saint Jean pied de Port, 法国最美的村庄之一。</h3> <h3>对许许多多受了那部美国电影《The Way》的影响,而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座比利牛斯山北麓的法国小镇的朝圣者们来说,似乎这里才是圣雅各千年朝圣之路的起点,这些朝圣者们个个摩拳擦掌,而对从法国深处和穿越整个宁静美丽法国的欧洲各国的朝圣者们来说,似乎还一下子不习惯这里突然出现的热闹非凡的人气和浓厚的商业气息。</h3><h3><br></h3><h3>无论如何,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达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还是让大家激动,许多千辛万苦的朝圣者们甚至流下百感交集的泪水。这四位从荷兰一路走来的朝圣者在城门前合影留念。城门的一侧有一块铭牌,上面写着:</h3> <h3><b>根据国际公约,为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法国境内的圣雅各朝圣之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单,以受到保护并服务于全人类。这座城门,圣雅各门,如同这条路上的许许多多历史建筑一样,散布在中世纪千千万万朝圣者所走的路上,它们是这条路的标志。1998年立此铭牌。</b></h3> <h3>2017年6月8日那天的暮色黄昏下,步行了6个星期800多公里的我到达了这里,也百感交集地在此城门前立此存照留念。</h3> <h3>加拿大魁北克的爷孙俩也从法国的腹地到达了,手牵着手,爷孙情深。</h3> <h3>还有其他风尘仆仆的朝圣者们,都到达了这里,无论步行还是骑车。</h3> <h3>感谢走在我之前的加拿大周姐夫妇的指点,我入住到他们俩不久前住过的这家客栈,与我一路上走来住过的大多数驿站相比,非常舒适。今天的房间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来自法国东部的老人菲利普和我,我们都是从800公里外的 Le Puy en Velay 走来的,我分去年和今年2次,而他是一气呵成。我们都决定在小镇上休整一天之后再攀登高耸入云的大山。</h3><h3><br></h3><h3>如果想了解我和至今还从未谋面却情同兄弟姐妹般的加拿大的华人朋友周姐夫妇(也是圣雅各朝圣之路的虔诚朝圣者)之间的故事。请阅读以下三部曲,是这条神奇的千年古道把天各一方的我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nhq0ru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朝圣路上中国同胞与我之间的美好故事(1)未完待续</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np29dek"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朝圣路上中国同胞与我之间的美好故事(2)未完待续</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oopf54f"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相识何必曾相逢?朝圣路上从未谋面的中国同胞和我之间的故事(完)</a></h3><h3></h3> <h3>菲利普的家乡在东部的贝藏松 (Besançon),高龄81岁了,却像一个孩子般欢乐,他已经走了5个星期,看到我,高兴地对我说:我今天得到了一个免费的背包,专业的背包,可以轻松地爬山了。</h3><h3>原来是远方的儿子送给老爸的礼物(回家"报销")</h3> <h3>第二天一早,从客栈的窗口望去,天空阴云密布,比利牛斯山笼罩在密密的阴云下。房间里静悄悄,隔壁下铺菲利普床位的帘子拉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一点声音也没有,我想年迈疲劳的他应该还在沉睡中。</h3> <h3>我去客栈的餐厅早餐,年轻的老板早已经在那里了,我们互道早安。他微笑着对着我,朝隔壁我们的房间方向努努嘴,轻声细语地问我:"他(菲利普)还活着吗?"。</h3><h3>10分钟后,菲利普也来到了早餐厅,我和驿站老板眼神交汇,会心一笑。其实我们内心都很尊敬这位老人家菲利普,也有点为他担心。</h3><h3>这一天,我们各自在小镇休息参观,非常轻松愉快。</h3> <h3>美食美酒</h3> <p>我还遇见了一对骑双人自行车的法国夫妇 Serge 和 Marie-Annick, 这是我对他们的采访视频:</p> <p>第二天清晨,6月10日,该启程了,小镇上的这座古桥下,河水千百年来一直在流淌着,古桥见证了11个世纪以来千百万的朝圣者们从这里走过,走向大山那头的西班牙。</p> <p>我一晚都很兴奋,没有睡好,拂晓时分才入睡,所以起床有点晚,等我匆匆走到古桥的桥头堡时,身后已经看不到人影了,朝圣者们几乎都走光了。驿站的老板说,现在是6月上旬,还没有到旺季,旺季时,每天早上有2000多人(来自世界各国)从这个小镇出发,而目前每天早上最多只有800人。可是对我来说,800人已经很震撼了。幸亏还有一个**的小伙子在我之后赶来,我们互相拍照留影。</p><p>到达小镇之前,我已经打了一个邮包,把我认为不再需要的一部分衣物和书籍指南寄回巴黎的家,减轻背包的重量,可是昨天在镇上又买了一件厚厚实实的雨衣,还有今天爬山需要的食物和2大瓶矿泉水。背包足足有15公斤重,还穿上了渊明兄弟和我在比利牛斯山南麓的波城分别时特意留给我的登山裤,怕山上多变的天气寒冷和下雨。</p><p><br></p><p>在桥头堡上圣母目光的注视下,我迈出了脚步。</p> <h3>渊明兄弟和我也算是素昧平生,他5月下旬请假10天,特意从香港飞来法国,长途跋涉到法国南部和走在古道上的我汇合,陪伴我风雨同舟在比利牛斯山的北麓法国一侧走了6天,我们结下兄弟般的情谊,以下是我的步行日志,记录了我们6天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其中一部分与这条路上其他朝圣者的美好相逢,令我们和大家都很感动难忘:</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m02v7yw"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圣雅各朝圣路第十七天(从Lelin Lapujolle到L'aire sur l'Adoure)</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krgxhbp"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西行漫记 圣雅各朝圣路第十八天(5月29日,从L'Aire sur l'Adour到Miramont</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ku9vxrx"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西行漫记 圣雅各朝圣路第十九天(5月30日,从Miramont到Arzacq-Arraziquet)</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l1i6cxs"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西行漫记 圣雅各朝圣路第二十天(从Arzacq-Arraziquet到Uzan)</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l6ynvgb"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西行漫记 圣雅各朝圣路第21天(从Uzan到Maslacq)</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l6yoaln"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西行漫记 圣雅各朝圣路第22天 (从Mazlacq到Navarrenx)</a></h3><h3></h3> <p>这是小镇面向西班牙的那座城门,叫西班牙门。</p><p>地面上还有贝壳形的镶嵌。这里的海拔是200米。今天要翻越的的山峰海拔是1400米。</p> <h3>一出小镇,立竿见影就是爬山的路,马上就气喘吁吁了,每天早上起步都是这样,必须慢慢地走,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走了半个小时后,身体开始适应了,于是脱掉毛衣,加快了步伐,很快就赶上了最后的几个人。</h3><h3><br></h3> <h3>有两条翻山的路,一条是容易的,海拔低,翻山越岭少,但路程较远,到达下一个目的地是28公里,冬天的时候也只开放这条路;另一条是"捷径",但是海拔最高处是1400米,一直要不停地翻山18公里,冬天关闭,"捷径"的风景要美丽得多,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捷径",路牌上显示还有23公里,还需要6小时15分钟的步行时间。</h3> <h3>用手机的长镜头一拉,前方隐隐约约都是登山的朝圣者。</h3> <h3>玉米田郁郁葱葱。</h3> <h3>风景如画</h3> <h3>骑自行车的登山者也络绎不绝,由于坡度比较陡,坡道漫长,往往需要之字形骑行。</h3> <h3>一路上牛羊在吃草,项脖上系的铃铛发出悦耳的声响,一幅田园牧歌画境。</h3> <h3>民居星罗棋布,散落在大山之中,茫茫云雾缭绕。</h3> <h3>这两位先生从意大利一路走来,年纪大的77岁,年纪轻一些的60岁。两位老人都是第二次第三次走这条路了,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右边那位先生的微笑很憨厚。</h3> <h3>天上的云在慢慢地散开,阳光透过云层忽隐忽现,山中的田园一会墨绿,一会翠绿,大地是画卷,光与影是笔,大自然画出一幅幅壮丽的变换不停的图画。</h3> <h3>三个小时后我到达了这里。</h3> <h3>今天翻越比利牛斯山,我特意穿上了我喜爱的电影作曲家意大利人Ennio Morricone的体恤衫,以此方式表示我对他的敬意。</h3> <h3>数不清的弯道和上坡,必须时不时地停下来喘气,饮水和进食增加体力,同时欣赏美景。</h3> <h3>这些牛真幸福。</h3> <h3>半山腰上的指路牌,解释这条路的文化历史遗产故事。</h3> <h3>又攀上了一座高峰。在平路上,背着同样的包,我的时速最多可达6公里,而在这山路上,一半的速度都达不到。</h3> <h3>一位来自美国的老人吃力地爬着,似乎无暇顾及眼前的美景。</h3> <h3>终于爬到一座开阔的山顶,海拔已经接近1千米了,回首遥望眼前的一切,付出的一切努力都觉得非常值得。</h3> <h3>一对老夫妻坐在路边,充分地享受着眼前的美景,并不停地拍照留念,他们当之无愧,我们彼此感到高兴。</h3> <h3>我也是,望着眼前的美景感慨万千!</h3><h3><br></h3><h3>我无数次开车游览走遍比利牛斯山,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美景美食的热爱,也至少30多次前往西班牙各地,有着很深的比利牛斯山情结和西班牙情结,但是我始终坚持不去圣雅各朝圣之路沿途的地区,把这个地区留给我自己有一天用徒步,用翻越比利牛斯山的原始方式去完成。</h3> <h3>早晨的最后一片云雾正在慢慢消逝。比利牛斯山露出她美丽的峥嵘。</h3><h3><br></h3><h3>此时此刻,在靠近两国交界的地方,望着眼前的美丽景色,回首遥望我身后一步步走来的漫漫长路,我意识到我的梦正在变成现实,我感到无比欣慰。<br></h3><h3>毕竟,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旅行?</h3> <h3>路漫漫,还有一大半要走。</h3> <h3>继续不断地爬坡,除此以外别无选择。</h3> <h3>之前的朝圣者们用石块堆砌的地方,一群爱尔兰人留下的国旗。</h3> <h3>一辆自行车艰难地上来了,身后的远方是比利牛斯山皑皑的白雪山峰,虽然已经是6月了,雪还没有彻底融化。</h3> <h3>让人感动的平凡人的一幕幕</h3> <h3>登山</h3> <h3>艳阳高照,羊群在白云蓝天山峰和绿草地之间飘荡。</h3> <h3>羊群牧歌视频</h3> <h3>一直往上</h3> <h3>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在吃力地负重行走,似乎都能听到彼此的喘息声。</h3> <h3>一位美丽的姑娘</h3> <h3>两位中年男子</h3> <h3>自行车一辆接一辆,铃声叮当,走过我们身边时彼此都互相祝福 (Buen Camino : 西班牙语 "一路平安")这个祝福的词组在这条路上已经回荡了1100年。</h3> <h3>继续爬山</h3> <h3>下午2点左右,大家都累了,可是没有一棵树木可以遮阴,只能就地野餐,我也不例外</h3> <h3>背上和头顶是烈日当空,卸下包袱,脱掉鞋袜,就是不敢脱去草帽,就在在美丽的全景图下用午餐,这时候,最大的奢想就是有一杯冰的饮料和一盘热乎乎的菜肴。</h3> <h3>看了一下手机上的卫星地图,还在法国境内,可是西班牙已经近在咫尺了。</h3> <h3>缩小比例尺,法西边境上。</h3> <h3>这位疲惫的意大利先生在仔细端详着路牌,他内心的想法和我一样和大家一样:还要爬多久?路还有多远?</h3> <h3>这是他小腿上的纹身</h3> <h3>另一条腿上的中文纹身</h3> <h3>继续往上爬,这座峰是大家今天要翻越的最高峰,海拔1400米,从Saint Jean pied de Port 海拔200米起步,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登高快1200米了。</h3> <h3>没有退路</h3> <h3>我回首遥望,一个美国女子正在吃力地一步一步向上走来。</h3> <h3>下了一座山峰</h3> <h3>终于进入了西班牙境内,我们到达了 Navarre (那瓦尔地区)这里过去和法国连成一片,属于古那瓦尔王国,其国王后来成为法国的国王亨利四世(路易十四的爷爷),亨利四世当上法国国王后,那瓦尔王国在比利牛斯山北麓的法国的部分并入法国至今,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建筑遗址就是今日的波城城堡(Pau)</h3><h3><br></h3><h3>巴黎塞纳河的新桥中央有一座亨利四世的铜像,</h3><h3>巴黎凡尔赛宫广场前方也有一座路易十四的铜像,两座铜像的基座上都写着:"法兰西王国和那瓦尔王国的国王"。其中的那瓦尔王国的来源就在我今天一路走过的地区,分布在今日比利牛斯山两麓的法国和西班牙。</h3> <h3>出现了一个西班牙语的路标:海拔1275米</h3> <h3>还有一个路牌上显示在紧急危险情况下可以呼救的电话号码,并显示这条路每年冬季有5个月是禁止通行的。</h3> <h3>西班牙的路并非是一马平川,仍然要不停地上上下下。</h3> <p class="ql-block">一位意大利姑娘中暑了,81岁的老人(我的同屋)菲利普正在帮助她:让她饮水和服药(浓缩的维他命片)好在这里就是一口水泉。</p><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着这口泉的名字“罗兰之泉”</p><p class="ql-block">(法语 Fontaine de Roland) </p> <h3>一群德国的朝圣者们刚刚留在路面上的纸张,上面用(左)用法语和德语写着:再见,法国,</h3><h3>用(右)西班牙语和德语写着:你好,西班牙,我们来了。最下面写着:2100公里已经在身后,前方还有765公里</h3> <h3>看得出,边境线西班牙一侧,比利牛斯山南麓森林茂密,法国一侧比较荒凉,树木稀少。</h3><h3>烈日炎炎,不便在阳光下久留,必须继续迈步</h3> <h3>大家继续前行。</h3> <h3>终于走入一片树林,早上至今,已经走了7个钟头,总算看到了一片树林,可以遮阳了,我大松了一口气。</h3> <h3>找了个阴凉处,把我的外套铺在草地上,压住荆刺,汗如雨下的我,满满喝了一壶,倒地就睡着了。</h3> <h3>半个小时后醒来,恢复了点力气,背上包,继续攀登。</h3> <h3>路无止无尽,就在快绝望地爬上又一座高坡之后,柳暗花明。</h3> <p>原来是最后一个高坡了,前方目的地在望:Roncesvalles (法语 Ronchevaux) ,那里的山谷中是历史上一场战役的地点,史称 Roncevalles 战役,说的是公元778年,查理曼大帝的远征军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击败伊斯兰摩尔人的军队后,凯旋返回,准备翻越比利牛斯山回法国,大军的殿后的一支部队在翻山往法国方向行军时遭遇当地巴斯克人的埋伏,其中查理曼大帝的一个随从叫罗兰的,如张飞一般英勇,骑士精神,带领大军奋勇突围,最后牺牲,查理曼大帝痛心不已。十一世纪的文学家就写了"罗兰之歌"赞颂他,传颂至今。</p><p>这段历史,巴斯克人引以为豪;查理曼的后人也赞颂他和罗兰,不同的视角,写出的历史居然两个南辕北辙的版本,唯一相同点就是赞美自己,丑化敌人。</p> <p>所有的人站在此处,极目远眺 Roncevalles,在短暂享受了攀登成功的喜悦之后,开始了5公里的下山之路</p> <h3>韩国人第一个往下冲</h3> <h3>德国大妈紧随其后</h3> <h3>意大利团队</h3> <h3>密林深处,又是下山路,没有那么累了,但是膝盖特别容易受伤,不可过急,步步为营为妥,还要用登山棍减缓下山对膝盖的冲力。</h3> <h3>经过整整一天9个多小时的攀登和行走,终于到达了 Rincesvalles 的修道院驿站。这座驿站是法国和西班牙朝圣之路上最大的接待站之一,建于公元12世纪,不断扩建。中世纪时代,秋冬季节,比利牛斯山的山雾弥漫,朝圣者走在路上,能见度极差,修道院的钟声长鸣,引导朝圣者走向它。</h3> <h3>到达的人排成长长的队伍,报到登记,加盖朝圣图章,等待床位和就餐的分配。</h3> <h3>这一批穿红衣的老义工是来自荷兰和比利时的老朝圣者们,为大家服务。他们两个月换一班人。</h3> <h3>鞋房一角,今晚这里应该有几百双鞋。</h3> <h3>大通铺宿舍整洁有序,管理井井有条。西班牙的驿站和法国不同,不提供卧具,我不得不下楼到接待处买了一个睡袋。</h3> <h3>没有任何时间洗澡和休息。必须大汗淋漓下楼,参加隔壁教堂接待新到达的朝圣者祝福的晚弥撒。</h3> <h3>推门而入,教堂里满满都是人,来自世界各地,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h3> <h3>弥撒结束之后,已经是晚上7点,我立即赶到隔壁的圣母玛丽亚王家修道院,参观这个文化古迹,好在西班牙的作息时间与欧洲大陆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同,下午都关门,傍晚才开门,晚上9点甚至10点才关门。</h3><h3>我必须立刻参观,否则第二天早上这些地方10点才开门,会耗费掉我整整一个上午,而我第二天一早必须赶路,还有8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在等待着我。</h3> <h3>身体虽然疲惫,对文化古迹的热爱却给予我力量,暮色黄昏的夕阳下,众多朝圣者中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座古老的修道院里参观,真是美好宝贵的享受。</h3> <h3>这座修道院和驿站的修建者是阿拉贡王国的阿方索一世。西班牙文化部在1993年把它列为文化遗产建筑群。地面上的这些砖石也许有800年的历史了。</h3> <h3>修道院内厅的石棺和卧雕纪念西班牙历史的一个人物,他是那瓦尔王国的国王桑丘七世(Sancho VII),公元1212年,他是率领伊比利亚半岛和来自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欧洲天主教盟军与统治西班牙南部的摩尔人和跨越直布罗陀海峡来自北非的伊斯兰联军在安达鲁西亚北部的 Las Navas de Tolosa 交战的那场战役的西方指挥者之一。那场战役天主教大胜。是公元711年伊斯兰统治伊比利亚半岛后天主教发动的"光复运动"的转折点,从那场战役之后,天主教军队一步步向南推进,逐渐收复失地,直到公元1492年的格兰纳达一战的最后胜利。前后将近8个世纪,才彻底结束伊斯兰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统治。</h3> <h3>这幅巨大的彩绘玻璃描绘的就是这场战役,图中的****就是桑丘七世。</h3> <h3>一天的山路,换来这个收获,非常有收获感。</h3><h3>人生一段难忘的历程。</h3> <p class="ql-block">在漫漫的长路中,再一次匆匆一睹帮助了意大利中暑姑娘的法国老人家菲利普,之后再也没有遇见。衷心祝福他健康快乐长寿,我会一直记得这位可敬可佩可爱的老人。</p><p class="ql-block">我联想到我年迈的父母,我从心里感激他们给了我健康的体魄。</p> <h3><b>作者简介:陶嘉,南京大学法语专业毕业,旅居法国30年,热爱旅游和文化, 30年中走遍法国各地和欧洲各国,最近2年开始写作介绍法国和欧洲历史文化的文章无数。2016和2017年,徒步走上法国到西班牙的圣雅各朝圣千年古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全程3个月,1750公里,边走边笔耕不缀,并与1500多名朋友们以及世界各地华文网友们分享和互动,为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募集到助学资金将近50万元人民币,全部通过总部设在美国的OCEF(中国海外教育基金会)用于中国乡村儿童的助学。</b></h3><h3><b>陶嘉2018年将推出法国最美乡村游,亲自设计和带队,为您带来一个美丽惊喜难忘的旅程。</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