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世界的众生相(一)

胡老师摄影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摄影、文字 / 胡锦辉</b></h3><h3></h3><h3><br></h3><h3>我对黑白照片情有独钟。黑白照片特别耐看,其质感度、对比度令人痴迷。我喜欢把平时拍到的人物肖像转换成黑白照片,人物不但没有因为失去颜色而失去神采,相反,他们变得更有感染力了。今天发第一波《黑白世界的众生相》,分别有我在国内、日本、马来西亚拍摄的人像,其中不少是我在全国、全省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h3> <h3>《往事如烟弹指间》:2014年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增城摄影对抗赛中获金奖。这是一位增城老农的肖像,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他正坐在石头上抽烟,他深邃的眼神和袅绕的轻烟仿佛是在回忆往事。沧桑的脸上仿佛有无数的故事,但往事种种在他眼中只是弹指一瞬间!</h3> <h3>《渴望》:刊登在《中国摄影》杂志2016年增刊的第264页上,该页上还附上了我对拍摄纪实摄影作品的一段感言。这张照片拍摄于马来西亚东部仙本那一带的海岛,孩子们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海岛上生活。一颗糖果、一件衣服……都是他们最淳朴的渴望。图为我给孩子们分糖果时其中一位巴瑶族孩子的眼神,他羞于开口但又很想要一颗糖果的眼神,至今令我难以忘怀。</h3> <h3>《戴“帽子”》:刊登在中国摄影家协会2016年举办的网展上。拍摄于马来西亚东部的仙本那一带,一位巴瑶族的小朋友。海星是他们儿时的小伙伴,也是他们随手可得的小玩具。</h3> <h3>《巴瑶族大叔》:摄于马来西亚东部的仙本那。巴瑶族人素有“海上吉普赛人”之称,他们居住在海上浅滩的吊脚屋中,木制的框架、茅草的屋顶,一家大小十多口人就蜗居在一间吊脚屋里。</h3> <h3>《炒茶人》:刊登在中国摄影家协会2016年举办的网展上。2015年,我受梧州市委宣传部邀请深入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拍摄六堡茶的制作过程,本图是炒茶师用人手炒茶的瞬间。</h3> <h3>《近在咫尺的乡愁》:刊登在中国摄影家协会2016年举办的网展上。这是《近在咫尺的乡愁》组照中的一幅,我用一位正在乘凉的老农唤起出外务工者对家乡的思念。因为奔波于生计,就算是一两百公里的路程也成为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乡愁——家乡近在咫尺,却一年难得回去一趟!</h3> <h3>《消防战士》:盛夏的一天,消防战士照常顶着烈日训练,摄氏40度的高温穿着厚厚的防火服,一轮作训后,战士们的全身都被汗水湿透。</h3> <h3>《汗水守护电力》:2017年8月,应禅城区供电局邀请跟拍了一组供电工人在户内、户外作业的照片。城市的光明有赖于每一位供电战线的卫士守护。</h3> <h3>《瑶族宝贝的礼物》:2013年拍摄于湖南永州市江华县,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这位瑶族的小朋友对我非常友善,非要送一个柿子给叔叔吃。他看见我蹲下身子给他拍照,他也不明所以地蹲下来,非常可爱。</h3> <h3>《归来》:2014年拍摄于阳江海陵岛。渔民从海中捕鱼归来,正用绳索把船栓在码头上。</h3> <h3>《盘王盛典》:2013年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盘王节上拍摄的瑶族妇女。</h3> <h3>《东瀛婚礼》:2014年拍摄于日本东京的明治神宫,一对新人正在亲朋的祝福下在神宫里进行传统、古老的神道教婚礼。</h3> <h3>《日本娃娃》:2014年拍摄于日本东京的明治神宫,当天正值神宫举办“七五三节”。所谓“七五三节”是日本独特的一个节祭日,在男孩5岁、女孩3岁和7岁时,都要举行祝贺仪式,节日意义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每年11月15日,是庆祝“七五三”的传统节日。图为“七五三节”上一位身穿和服前往神宫参拜的日本小女孩。</h3> <h3>《玉器大师》(组照):本组照片荣获2015年“平洲玉器杯”中国玉·东方韵全国摄影大展优秀收藏作品。摄于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玉器街,内容是一位玉器大师在设计加工玉器的经过。</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