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顿公众拍卖行

章曼玲

<h3>在惠灵顿听朋友说有一个大众拍卖市场,我们有兴趣,前往参观。拍卖市场每周四上午十一点开拍,周三开放看货。从周五开始市民把闲置的物品送来,等待下一个周四的拍卖。</h3><h3><br /></h3> <h3>拍卖的货品种类繁多。家具,电器,自行车,家居日用品等。当天还有好几箱啤酒,是不是接近保质期了。一大堆包装很好的厕所手纸。货品都被被编上号,按序陈列。</h3> <h3>这家公众拍卖行已经有五十年历史。来的顾客很多是熟人,据说有自己家里缺少物品,来淘几件。有的专门收集某类物品,寻找中意的东西。也有企图低价购买,然后在周末集市上卖出去。一些新移民从这里低成本置家,或低价购进倒卖挣钱。</h3><h3><br /></h3> <h3>这个编号是几盒子东西,里面包括厨房各种物件,是不是主人厨房更新换代了。</h3> <h3>参与拍卖的免费注册,得到一张写着编号的纸牌。物品拍卖后拍卖行按实际成交价收取买卖双方各15%的手续费。原则是满屋子的东西周四当天全部卖掉,当天拉走。</h3> <h3>这架钢琴在等待新主人,据说牌子不错,有人试弹。</h3> <h3>画作很多,懂行的发现后会出高价买走。</h3> <h3>这位先生认真看着集邮册。</h3> <h3>贵重物品存放在玻璃柜里,有佩饰戒指等。</h3> <h3>墙上贴着告示,所有物品具备基本功能。除了电器24小时内有质量问题可以退回,其他一旦拍下不能反悔和退货。当天拍的货品立即付款,必须当天拉走,桌子上有运输公司的卡片,便于顾客雇车拉大件。</h3><h3><br /></h3> <h3>11点拍卖开始了,屋里坐着站着有好几十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手里拿着当天拍卖物品目录,可能都看好了物品,酝酿好准备出价。拍卖师是位老先生,声音洪亮,问候大家后,开始按编号拍卖。真有竞价的,有的加价好几次,报价三遍,然后落棰。拍卖师是经注册的。周四的拍卖要持续到下午。穿花寸衫的是老板。</h3><h3><br /></h3> <h3>有的物品无人响应,降低到5纽币后又有人加价。有个电烧烤架,从10纽币降到5纽币,多人竞价,最后20纽币成交。有几台老式胜家缝纫机竞价很多次,喜欢的人很多。</h3> <h3>这堆编号3的瓷器很新,竞价的人很多。有几个华人妇女,开始举牌,还没拍完扭头就离开了,应该是超过他们心里价位了。</h3> <h3>拍卖时场内气氛轻松,举牌,点头,打个响指或一个眼神拍卖师都能认可。喊价三次落棰成交。拍卖师记下竞拍人号码,很快送到电脑前录入,购买者交钱拉货。一边拍一边有人拿着中意物品离开了。</h3> <h3>带记忆床垫的大床几次竞价后180纽币成交,据说这种记忆床垫新的要几千纽币呢。旁边的床只有50纽币成交。</h3><h3><br /></h3> <h3>我们对一盒物品有兴趣,共四件。两个十分沉重的木雕,造型和雕刻工艺不错,还有两个陶俑也很不错。</h3><h3><br /></h3> <h3>朋友S先生有竞拍牌,我们请他代我们竞拍。这个货品想买的人好几个,几个来回,最后我们出价到155纽币买到了。加上手续费和税178.25纽币,约合人民币870多元。两个木雕带回了北京,留下记忆。</h3><h3><br /></h3> <h3>在当今网购时代,这种古老的拍卖方式依然大受欢迎。它基于诚信和接受二手货品的理念。市场上不同的人群购物方式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h3> <h3>这样的公众拍卖行使闲置物品最快,价格合理,又方便的流动起来,物尽所用,有效利用了资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