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的气息控制

韩老师民乐俱乐部

<h3>竹笛的气息控制 </h3><h3> <br /></h3><h3>笛子是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爱的乐器之一.它以自身独特的音色和韵味,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历代演奏家和大师的不断研究,完善,发展至今,以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气息在笛子的运用是初学者以及高层次演员最为讲究的东西!~</h3><h3> <br /></h3><h3>所以要吹好笛子,正确的用气息是非常重要的.吹笛子吹笛子最讲究的就是这个"吹"每一种乐器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音色,笛子也如此!所谓吹笛,"吹"字为首,吹也就是运用气息来吹。</h3><h3> <br /></h3><h3>不能正确的运用自己的气息来控制笛子,笛子所产生的音色以及韵味都很难达到!~</h3><h3> <br /></h3><h3>正确的运用气息对于演奏者来说是美化音色,控制音高,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情感变化的基础.面对众人的爱好者,演奏者,急于求成,而忽视了气息的正确运用,,造成了许多人走了歪路,严重还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h3><h3> <br /></h3><h3>如果气息运用的不当,不但不能演奏好乐曲作品,完成作曲家的设想,构思,相反,还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如果运气用的得当,合乎生理要求,除了演奏上的需要外,还能使演奏者的肺活量增大,促进血液循环,旺盛代谢作用,横隔膜的运动还能促进人体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说没有正确的气息运用,一切无从谈起,这一点往往被笛子爱好者,演奏者忽略而走了歪路,对于一名合格的笛子演奏者来说"美化音乐作品二度创作,控制音的高低,强弱以及表达各种思想感情的变化,掌握笛子演奏中的正确的运气方法,最为关键。</h3><h3> <br /></h3><h3>我们知道,人的呼吸在正常的情况下,吸气是主动的,而呼气是被动的,也是无意识的,但在吹奏时却要对呼出的气流有意识的加以调节控制,这就形成一般的气息控制。</h3><h3> <br /></h3><h3>气息控制从物理学角度讲,属激发频率的可控性。吹奏时,气流成细束进入管内,这种成束的气流,本身有一定范围的频率,频率的高低,与气流速度成正比,具体说,气粗而缓则激发频率低,适宜吹低音。要吹高音,则要激发频率相应的提高,吹气应细而急。吹气的粗细缓急由吹奏者改变口型、位置和用气的情况来调节。</h3> <h3>下面从生理角度谈一谈气息的控制:</h3><h3> <br /></h3><h3>气息虽然是笛子的发音动力,然而它是有条件限制的,即吸进胸肺的气流则必须能够满足吹奏时充分激发笛腔气柱的振动为前提,而不能一呼了之。其道理很明显,因为笛声是由管腔气柱的振动为前提,而管腔气柱的振动是由呼出的气流所激发而产生的。其过程是:由胸肺的收缩,产生气流并经唇缝喷射吹孔产生边棱音,边棱音的振动激发管腔气柱的振动,并经耦合发出笛声,但其耦合过程也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即边棱音与管腔气柱的振频相差不大时,方可进行。如果两者频率相差悬殊,笛声便会出现恍惚犹豫,音高不定的现象,甚至失去耦合作用(不共振)。为使边棱音的振动和管腔气柱的振动能保持良好的耦合状态,演奏者必须具有控制气息的能力既保持气息的稳定和均匀。</h3><h3> <br /></h3> <h3>不同的运气方法对于笛子的音色 音亮的稳定与均匀控制都有影响:</h3><h3> <br /></h3><h3>一、气量过足,冲力太强,超越边棱音振动频率的极限,势必造成振频过速,笛声偏高,基音受到抑制,泛音明显突出,尤其突出同基音不协和的高次泛音,使笛声尖锐刺耳,甚至失音(超声现象)。</h3><h3> <br /></h3><h3>二、气量不足,冲力太弱,造成边棱音振频过缓,笛音偏低,基音振动不充分,泛音受到限止。这样不仅影响了复合音的组合,同时也阻碍了基音内某些低音转化为的可能性{次音},使笛声的音色由于丧失一系列泛音而变得贫乏。</h3><h3>以上两种现象,如在演奏中连续交替出现,便会产生旋律上的不稳定和力度上的不均匀。那么,如何控制气息的稳定与均匀呢?主要表现在吸气量的多少和对呼吸的调整与节制。据生理学讲,在人的胸腔两肋外侧有肋间外肌,内侧附有肋间内肌,胸腔底部缔结膈肌和腹肌。当吸气时,外肌和隔肌同时收缩外肌的收缩迫使两肋前端和肋骨上举,胸腔扩大;膈肌的收缩,迫使横膈下降,腹腔下压,胸腔加深,外部空气吸人胸腔;当呼气时内肌和腹肌便同时收缩内肌的收缩(复位),使两肋前端和胸骨下移,胸腔缩小;腹肌的收缩,推动横膈上抬,腹腔复位,胸腔上浮,空气排出体外。</h3><h3> <br /></h3><h3><br /></h3><h3><br /></h3> <h3>正常情况下的吸气状态与吹奏笛子的吸气状态相比,除气量和深度不同外(后者的气量和深度均大于前者)并无其它差别,然而正常情况下的呼气状态和吹奏笛子时的呼气状态恰恰相反,吹奏中(呼气时),要始终保持胸肋扩张的吸气状态,其气流的排出,是依靠下腹部的"内收上托力",并利用横隔膜和腹肌的张力控制呼气,使气息得以徐缓而均匀、平稳而舒畅的排出,正如有人比喻:吸进一个球,吐出一条线。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控制"是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抗"之中进行的。 在吸气时(演奏时)保持"吸气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吸气"可使肋间处于收缩状态,从而与肋间形成"对抗",这样,既控制了气又保持了胸腔的扩张,使笛声得到充分的共鸣。</h3><h3>在呼气时(吹奏时)风门的变化犹如口吐米粒或吐出米粒中的一颗沙子一般的感觉。这样既可使颊肌向两侧收缩,将双唇拉紧变长,形成唇缝,又保持了唇肌的收缩状态,形成能够随气息的冲击而自由游动的海绵状风门,这种似合非的口型可使来自胸腔的气流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而灵活自如地受到控制,从而获得良好的音色。</h3><h3>影响音色的另一个因素是声门。声门的长短和宽窄,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和强弱。声门长,气则缓,笛音低;声门短,气则急,笛音高;声门宽,笛音弱。所以在演奏中,一定要根据旋律音的高低、强弱,使气息得到控制。!</h3> <h3>现在在笛子界里有个"虚胸实腹"的学说,主要强调的是 吸气时的位置控制,在最早时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就有关于"气归丹田"的论点,主要强调气沉丹田,再以丹田之气推动音的强弱高低,"气归丹田"就是通过小腹部的鼓气,聚积向外冲击的力量。对此,以人发笑为例就可以明白了。当人哈哈大笑时必然是气归丹田的,笑久了肚子自然会痛;如果"嘻嘻"地的皮笑肉不笑,气就向上浮。。吹笛子要求"急吸超吹劲往下"。所谓"往下"就是气归丹田,"丹田鼓气力度强"如果缓吹缓吸,那就应该全身放松,丹田就不要很紧了,否则很容易疲劳,但决不是说一放松气就浮上去。所谓"沉下去"的意思,是说用气的位置,始终都在丹田,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努力掌握。练习的方法可以用小的声音来找位置。比如说,先"哈,哈,哈。。。。。"笑后待气归丹田,然后再放松吹出长音,这时候就能感觉到丹田虽然放松了,但用气的位置却没有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