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初送女儿到武汉大学上学,乘坐动车从重庆出发经宜昌到武汉。在重庆北站北广场登上和谐号D432,车站宽敞明亮,大厅高大气派,电子车次信息滚动播放,站台干净整洁秩序井然。</h3> <h3>登上车厢更让人感觉清爽,不仅宽敝明亮,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坐位比飞机坐位还要宽大舒适,饮水,充电插座,电视一应具全,空调温度让人完全忘了车外还是烈日炎炎难耐高温。</h3> <h3>漂亮流线型外观动车,一日千里。重庆到武汉,一路穿越崇山峻岭,5个多小时就能到武汉。听说今年高铁提速要恢复到350公里以上,那重庆到武汉2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乗坐在飞驰的动车上,思绪万千,不由得想起30多年前我们当兵时乘坐火车时的情景,感慨万千,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变化真大呀。</h3> <h3>我是76年底从湖北宜昌入伍到重庆13军当兵,出发时是乘坐东方红35号轮,经3天2夜沿长江三峡上行到达朝天门码头,虽然时间较长,但乘船2个人睡一张三等舱的客铺,又可以船头船尾走动看三峡自然风景,还是感觉挺好。</h3> <h3>一干多湖北新兵从船上下来,就地坐在沙滩上,看着一群干部将一大堆档案划拉着分成若干堆,随后就听着干部点名,我们二百多当阳枝江兵听到点名站成一个方队,抬着接兵干部在湖北抢购的猪肉、大衣毛领等生活物资(文革时期四川生活比湖北更差,物资极度缺乏),吃力地爬上朝天门码头千级梯坎,然后乘坐军用大卡车穿行城区,近一个小时到达营区一一沙坪坝区歌乐山下111团驻地。</h3> <h3>111团是一支光荣的部队,前几年热影的巜亮剑》,追本溯源就是以我团为原型。老兵们告诉我们,全国野战部队驻扎大城市主城区的唯一一个团就是我们团。顿时倍感庆幸。</h3><h3><br /></h3> <h3>新兵训练三个月结束,我分到一营机枪连,分到一班还没三天,又被连长看中调到连部当司号员。一年多后又被调到营部仼司号班长。</h3> <h3>七八年底,部队气氛骤然紧张,通知所有官兵停止。从当时公开媒体上虽然知道中越边境形势紧张,但完全没有想过会把我们部队从千里之外调往云南边境。</h3><h3>十一月底,部队紧急集合号响起,在黎树湾装车登车,全团齐装满员,踏上征程,开始了我军旅生涯中第一次参战经历,也体验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军列之旅。</h3> <h3>我们全团乘坐的军列,除了团机关首长有一节客车箱外,其他各分队全部是乘坐闷罐车,也就是平时装货物的车箱。一个排30多人挤在一个车厢里,铺上草席,打开被子就是卧铺车厢了。列车飞驰,到了前方车站一般安排在夜晚下车到兵站吃饭,饭后赶紧找地方解决排泄物,否则一登车就抓瞎了。男兵还好办,虽然列车飞驰,但人憋急了也就不管不顾了,站在车厢门边上,一手抓住门,一手掏出小弟弟顺风洒出了憋着的黄水水。要是闹肚子憋不住那就麻烦多了,可难不住兵哥哥。找一根背包绳拴住腰,俩个人拉着,闹肚子的兵光腚朝着车厢外排泄,遇着铁路边有人行人那只能自认倒霉了。可女兵总不能也象男兵一样解决问题吧。刚开始女兵憋急了又不好意思说,只会掉眼泪哭鼻子,首长还以为她们是害怕打仗。知道是尿急又好气又好笑,但也不能因为女兵三急而让军列暂停,最后还是老军医队长想了个办法,用工兵十字镐将闷罐车厢角角上的地板挖掉一块,用草席围住,女兵就在里面解决问题,只是苦了住一个车厢的战友要忍住闻到难闻气味了。</h3> <h3>到了云南蒙自,又换乘米轨铁路小火车,风尘仆仆终于平安顺利按时到达临战集结地老范寨。临战训练,抵进侦察,终于2月17日由我团偷渡红河,激战230高地,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一仗。第一天我团就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在20多天里,我们打谷柳,战280、211高地,攻柑榶,历尽千辛万苦欲血奋战,看着身边的战友倒下再也没有起来,看着遍地狼烟残垣断壁,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h3> <h3>终于接到回撤命令,撤到云南屏边县新现公社休整了半月,又再一次乘坐闷罐车回到了重庆。但数月前一道去的战友有数十人长眠在云南红土地,亦有数百战友因伤残离开部队返乡。</h3> <h3>坐在宽敞舒适明亮的动车,回想起七九年参战乘坐火车的经历,感慨国家发展进步日新月异,但这飞速发展背后靠的是什么,是和平环境保障了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而和平环境不正是干万参战将士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数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还有人记起他们吗?</h3><h3> </h3> <h3> 发展固重要,和平当珍惜,将士为国,政府莫忘。恳请厚待我牺牲战友烈属,伤残军人,参战军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