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教育捷报频传,我市小学校本课程在青岛评选中喜获佳绩!

柚子拌黄瓜

<h3>  日前,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精品校(园)本课程评选的通知》(青教办字〔2016〕120号)要求,市教育局共评出青岛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教精品校(园)本课程300项,优秀校(园)本课程279项。我市洪山小学的《我爱家乡》、大泽山小学的《走进大泽山》、开发区小学的《书韵》被评为青岛市精品校本课程;新河小学的《侨乡民俗》、唐田小学的《生命教育》、胜利路小学的《爱在这里流淌》、张舍小学的《凤凰山下》、旧店小学的《五彩面艺》、同和小学的《摄影基础知识》被评为青岛市校本优秀课程。<br></h3><div>  青岛市本级财政对每项获奖精品课程奖补研发经费6600元,用于精品校(园)本课程深度研发,在专家引领、提炼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系统、有推广价值的原创性精品课程成果。市教育局将整合精品课程资源,组建“青岛市精品校(园)本课程超市”,采取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不断丰富“超市”课程门类,供全市学校选用。</div><div>  洪山小学的《我爱家乡》分为上下俩册,每册包含家乡的节日、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人以及一个小课题研究。课程选取一年之中六个重要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财神节、仲秋节,将节日习俗、文化、饮食融于一起,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选取云山观、康王坟、天柱山魏碑、蓝树谷、大风车、高尔夫等旅游景点,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于一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古代名人及杨明斋、刘谦初、罗竹风等当代名人,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目标,在其心里埋上一颗梦想的种子。 </div> <h3>  大泽山小学的《走进大泽山》分为“习惯养成、丰富物产、红色文化、环境保护、风景名胜、文明遗迹”六大板块。学校依据“以校本教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原则,实现了教材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六大结合:即与大泽山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发挥大泽山渊源历史,浓厚文化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与当地风俗人情相结合,发挥多育并举的优势,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素养;与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发挥生活化、实践化优势,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发挥大泽山秀丽风光,优秀风景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与大泽山名人故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与学校特色活动相结合,发挥特色社团带动优势,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素养。这套书让孩子们稳稳地、扎实地站在了自己的乡土之上,成为孩子们自信和力量的源泉。 </h3> <h3>  开发区小学的《书韵》,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至六年级各一册,每册分上下学期,学生每学期读5本好书,六年共读60本。其中的选文体现阶梯式,每一个年级都选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书,有经典,有名著,也有好的校园文学读本。既注重文学性,又注重思想性,视野开阔,信息量大,内容涉及家庭、校园、自然、社会等方面。老师在间周一节的《书韵》课上指导阅读,或者是学生以多种方式交流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收获。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培养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h3> <h3>  新河小学注重文化建设、内涵发展、特色打造,形成了爱学乐学的办学特色。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坚持“源于学生、高于学生、立足校情、合作创生”的发展策略,既充分关注学生多元学习的发展需求,又承载起学校提出的育人目标,形成爱学乐学的学校课程建设。教材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一至六年级各一册,每册分上下学期,共12本。《侨乡民俗》是五年级教材,它分为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产业经济、传统文化、家乡习俗等。使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h3><div> </div><div> 校本课程的教材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因此课程开设以来一直受到多方的关注。《侨乡民俗》课程引领学生们徜徉于知识海洋,了解家乡文化,培养道德情操。</div> <h3>  唐田小学的《生命教育》教材一至六年级共有六册,每册分为上、下册。第一册的主题是“生命与自我”,第二册的主题是“生命与他人”,第三册的主题是“生命与安全”,第四册的主题是“生命与社会”,第五册的主题是“生命与自然”,第六册的主题是“生命与价值”。一二年级每一课的内容分为: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学一学这五个版块。每一个版块都配有独特的图案标志,便于学生识记。三至六年级每一课的内容分为:学习主题、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拓展与延伸五个版块。每一版块再配以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一二年级的每一个版块都与中高年级的版块相对应。这套教材引发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热爱。 </h3> <h3>  胜利路小学的《爱在这里流淌》是以“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为核心进行学校课程特色建设。学校围绕学生的生活育德,以生命为基地,以课堂为阵地,以实践为基础,以评价为手段,着眼于学校文化理念提升、学生习惯养成和礼仪教育,组织编写了学校课程,这是从理念走向实践,立足学校现状的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创新和探索。教材共分为四个篇章:校园文化、德育管理、经典诗词、孝悌美文。不仅为学生开创了一个七彩的诵读天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洗礼和震撼。还为学生开辟生命成长的绿色通道,让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能享受到学校课程的阳光雨露,幸福花开。</h3> <h3>  张舍小学结合当地丰富的石墨矿产资源和具有传奇色彩的张舍老白家的传说,编写到教材《凤凰山下》,中,使之乡土化,民俗化,培养孩子爱家乡爱社会的情感,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教材分为家乡文化、数学游戏益智活动、传统节日、文明礼仪、传统游戏、走进自然社会六部分。通过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拓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养成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h3> <h3>  旧店小学的《五彩面艺》融民族性、时代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面艺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面艺的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艺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h3> <h3>  同和小学关于“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众多学生对摄影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学校通过讨论,决定开发校本课程《摄影基础知识》。</h3><div> 摄影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技术,&nbsp;涉及光学、电子、美术、新闻等综合知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开设该课程既能帮助学生掌握一项专门技能,更能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表达美,助力“和美”成长!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