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太行之行--八里沟 </h3><div> 八里沟是此行的第一站。一下车,眼前之山,层层叠叠,山势壁立如削,在初阳的照耀下,山崖呈现一片赭红色。远处的山峦,还是一片黛色,两者反差鲜明。进沟游览,基本是顺水而行。溪水顺山势跌阶而下,水流忽缓忽急。水缓处,水色碧清见底,水底岩石,历历在目。水急处,溪水越阶而泄,喷薄而下,喷珠溅玉。逆溪流而上,。水缓处,水面似镜,万籁俱寂。水急处,水声淙淙,不绝于耳。一路缓行,绿荫夹溪。行至沟端,一瀑布高达百余米,悬天而下,仰遥观瀑布飞泄,心中顿生通畅之感,这躁热全消。有曲道环绕瀑布之后,行曲道中向外观之,水泻如注,随行而变,或疏或密,疏者如珠帘,密者似白帛。瀑布下泄,汇聚于池,水盈则越池边而溢,以手探其中,冰凉侵骨;以杯盖舀而饮之,清冽沁心。小憩后,顺溪流而返,观景之意已薄。八里沟,集太行之雄浑与溪流之柔美于一体,实出意外。凡景美之处,皆取雅名以配之,以取相得益彰之效,唯此八里沟,估计以其沟长八里而名,名朴而内秀。</div> <h3> 南太行之行--郭亮 </h3><h3> 此行第二站就是郭亮,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如今已是名气在外了。车沿盘山道快进村时,就进入那著名的挂壁公路,车辆穿行其中,通过一块块凿开的崖壁,可以窥视到峡谷、峭壁。村庄深陷于峡谷的尽头,抬头环视,三面是峭壁环抱,一面则朝向峡谷出口。村中有一溪谷,村屋夹溪而建,顺坡而逐次向上排列,多为石块垒砌,尤为稳固坚实。由于地形促狭,屋间的通道甚为狭窄。环村的山势陡峭,均为赤裸的岩石,草木不生,只有岩面的缝隙里生有丛丛灌木。阳光照射下,岩壁呈赭红或灰白色,而那一簇簇灌木却呈深深的黝黑色,二者反差极大。原先看中国山水画中那用皴法画的山峰,总认为不存在于现实中,眼前的景色再现了中国画中的群山。村外的山道基本都是依峡谷而蜿蜒,一边是幽深的峡谷,一边是山坡。路边的树丛里间杂着野生的山楂树,树上红果点点,树下的草丛中散落着成熟的山楂果,不费事就能拾上不少。沿道而行,隔峡谷而望,对面峭壁之上的挂壁公路细小而清晰,进村的车辆穿行其中,犹如甲虫爬行,时隐时现。俯瞰谷底,深渊幽幽,巨石遍布,溪水蜿蜒流淌于其中,落差处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亮光。放眼远眺,千山万壑,浩浩荡荡。近处山峰嶙峋,远处山峦朦胧。食宿于村民家,早餐有小米稀粥,加鸡蛋馒头;中晚餐佐以野菜山蘑,另有椒盐油炸小溪鱼,一条入口,鲜美满颊,其味令人难忘,此行餐餐必点此菜。房东待人朴实,古山村民风犹存。入住第二日,适逢生日,众人摆宴庆贺,并拍照留念。在山村庆贺生日,亦乃人生难遇之快事,此境,此情,难以再现。</h3> <h3> 南太行之行--王莽岭 </h3><h3> 到郭亮,有一处地方让游客比较纠结,那就是王莽岭。它与郭亮相隔不远,同属南太行山区,却分属两省。出于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这两处旅游景点形成了割据的状态,双方的车辆都不允许进入对方地界。从郭亮到王莽岭,区区二十几公里,却犹如出境,需兜一大圈绕行至王莽岭,费钱、费力,还费时。只得另辟蹊径,僱用当地的两辆车,趁天未亮即出发,一路闯关,以到彼处一游。具体闯关过程,不便详述,毕竟不是正道,就此省略。次日凌晨,五点刚过,两车就相继出发。此时周围漆黑一团,白天已经熟悉的山村又陌生起来。车沿着悬崖边的山道曲折而行,四周目力所及,暗黑一片,只有车灯照射之处,可见路面及路侧的护栏,其余都隐没在黑暗之中。行至昆山挂壁公路时,天仍未亮,隧道里的岩壁及外侧凿出的空窗,影影绰绰,一闪而过。待至将出隧道时,天已微明,周围群山黝黑的轮廓依稀可辨,虽然模糊,但其雄浑的气势已显。到了王莽岭山顶,东方的天际已显乳白色,但天顶仍是一片朦胧的暗灰色。此时,群山的轮廓已渐清晰,由黝黑转为黛青。不多时,东方的颜色由乳白变为橙红色,山峰向着曙光的那一面,变得明亮起来,带着点金红色,而背光的部分,仍保持着深暗色调,反差极大,山峦勃发出了生气。再一会儿,阳光透过了云雾,整个大地都亮堂起来,地面升腾起了雾气,地上各物依旧是朦胧不清的,不过是由暗色的模糊转变成白色的迷雾状。立于王莽岭山顶,发现整座山呈覆斗状,山顶面积很大,且相对平缓。而四周环绕的群山,则嶙峋陡峭,突兀险峻。环山顶而远眺,千山耸立,万豁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下山后,又驱车前往锡崖沟,这条挂壁公路,比前两条更长,车辆曲折绕行其中,透过道边所凿的空窗,或山峰,或深谷,尽览眼底。 </h3> <h3> 来郭亮,而不去王莽岭,似有入殿堂而不窥之憾,难称完美。来郭亮的游客,不去王莽岭者居多,估计与路途不顺畅有关。我们的闯关之行,既没有抱憾而归,而那不寻常的方式,又增添了额外的乐趣。岂不快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