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以后,身心俱疲的陆徵祥辞去了北洋政府外交总长的职务,半生均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常年在国外漂泊的他,因对父母不能尽孝尽終,心哀内疚,常怀隐忧。于是陆徵祥在北京阜成门外,距埋葬来华传教士的栅栏墓地不远处购得六亩荒地,修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墓园 ——陆府墓园,并将祖母和父母的遗骸换装新的棺木,从上海迁入陆府墓园。陆徵祥心怀二十多年的内疚隐忧,终于释怀。
墓园主体部分陆公墓是仿古希腊神庙而建,坐东南朝西北,即朝罗马教廷所在的梵蒂冈方向。大门两侧篆刻着一副对联:“子欲养亲不在,述哀思告千载”,门前铸有陆徵祥长跪不起的哭亲铜像。最令人震撼的是,堂壁四周镶嵌着用汉白玉制作的,包括溥仪、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段祺瑞、康有为等40多位清朝及民国政要、社会名流和文人墨客亲笔为陆徵祥祖母及父母书写的匾额和条幅。
如今,墓园早已不在,只剩下这破败的茔冢,孤零零的蜷伏在高楼大厦之间。
北洋政府第三任代理大总统冯国璋题字。 北洋政府第四任大总统徐世昌题字。 陆徵祥卸任后和他的养女在汤山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