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秋,深深忆――月饼的故事

卿本惊华

<h3>中秋节到了,自然而然想到了圆月,嫦娥,还有那记忆里的月饼故事。</h3><h3>平时我喜欢吃甜腻的食品,由于肠胃不适,但现在对吃月饼并没有特别的兴趣。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对月饼却有很深的情结。这情结源自小时候那些与月饼有关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h3><h3><br></h3><h3><br></h3> <h3>记得小时候,六七十年代,那时家里的条件很差,家里兄妹五人,全靠父母在生产队劳动,挣点工分领些口粮维持生计。父母养活我们都已很艰难,更别说有闲钱买零食吃。</h3><h3>记得当时我家附近就有一家供销合作社,经过一条小河就到了,每次我们流连于食品柜台前,看着那里面可望而不可及的美食,那份饥饿感、那份渴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那时三分钱一个的“发饼”是常见的糕饼之类,也是最便宜的,一顿吃下三五个,便可以充饥当顿饭。至于那种黄石港饼,对我们来说都是极为难得的奢侈美食,其他稍微高级点的食品,也是想都不敢想的。而每逢中秋节前夕,合作社柜台上堆放成摞成摞的月饼,有半斤重的,有一斤重的,总是引得我们眼巴巴去张望,看着那纸质的包装上泛着点点油光,闻着那饼皮强芝麻香甜的气味,我们总是馋得直咽口水。所以在童年记忆中,月饼那香甜的气味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散。 <br></h3><h3><br></h3> <h3>记得有一年的中秋前夕,我才十来岁。我第一次跟父亲去老远的邻县广济梅川街赶集。从未见过世面的我感到好新鲜,好激动。因为我们这边的交通闭塞,生活艰苦落后,乡里乡亲经常抽空去梅川赶集,尽管旅途遥远,来回有五十公里的路程,但是哪里的东西丰富多彩,而且价格便宜。</h3><h3>那天,大概是三更时分,我和父亲就出发了,父亲肩上挑的是以前农村盖房子用的木桷子,是从自家菜园子栽种的树砍下后,然后叫人帮忙锯成条子,拿到集市按尺寸卖。一趟下来,可以卖个二三十元的好价钱。</h3><h3>我却也不空手,肩上挑的是两袋伏炭,就是平时家里土灶台做饭,烧柴火过后的木炭。集市上人家买去生煤炉子很管用,很抢手的。</h3><h3><br></h3><h3><br></h3> <h3>父子二人乘着月色,先要翻过一座800多米的高山,然后从山顶又往山下走。山路很小,肩上的担子时不时被路边的灌木碰到,要不就是脚下打滑,东倒西歪一路踉跄。时不时担心草丛中窜出的黄鼠狼和野兔,还有路旁边月光下的孤坟野冢,心里发毛。</h3><h3>父亲一直叮嘱我,让我走在前面,累了就找个平坦的地方歇歇。从来没有走过夜路的我,好生害怕,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走走歇歇,盼望早点到。</h3><h3><br></h3><h3><br></h3> <h3>终于,黎明时分前,我看到了远处的密集灯火,听到了鸡的打鸣声,离集市不远了。然而,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我们遇到了麻烦,父亲肩上的担子被人拦下来了。在哪个年代,都是集体合作化,人们不能搞私有的东西,即使是自家的东西拿到外面去卖,也得有大队盖有公章的证明。</h3><h3>巡逻的民兵说,东西得没收,这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父亲再三给他们解释,这是自家自留地边的,不是偷来的。然而,一切都没有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哪里去找人帮忙呢,没有办法,只得由着他们,东西先扣押,回去开证明,过了三天的期限没来领,就充公了。</h3><h3><br></h3> <h3>父子二人一夜的辛苦白费了,中秋节美好的愿望都泡汤了。两袋伏炭只卖了八元钱,开始准备卖了东西好好吃一顿,现在只得忍忍,就连三毛五一碗的肉片汤,对于我们爷俩都是奢侈,月饼也买不成,只得买白馍,五分钱一个的馒头又白又大,一口气能吃上好几个。</h3><h3>带着失望和疲惫,我们又翻山越岭往回赶,上午和中午的时分,太阳晒的心发慌,实在走不动了,脚也起了水泡,想哭还是忍了又忍,那么小就走这么远的山路,快下午的时候终于回到了家,这一路的辛苦至今念念不忘。</h3><h3>后来,父亲还是找到大队的干部,说明情况后开了证明,拿回可自己的东西,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卖了以后,除了买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还买回了两个好吃的月饼。</h3><h3><br></h3> <h3>我们老家有个传统的习俗,每年的三节(春节,端午和中秋),每个节日都按部就班,都地要去娘舅家辞节,其实就是送些烟酒鱼肉糕点之类的。比如中秋节大芝麻月饼必不可少,而且越大越好,档次高也就体面。</h3><h3>因为要去送外婆的中秋节礼,老娘将父亲提前买回来的月饼,放在一个我们很难找到的地方,准备过节去看望外婆。因为那时物资供应紧张,怕到临时买不到,所以提前买好。当时父亲买回来,我们五个饿狼崽见了个个眼睛放绿光,恨不能扑上去抢来分食一空。</h3><h3>当时我们多盼望母亲能大发慈悲,拿一个出来分给我们吃啊,就算不能分吃让我们舔食一下那上面一层层薄薄香香的饼皮也是好的啊!可母亲说,要等给外婆送去了,然后等外婆原封不动地打发回来,心疼我们这些外孙们,我们才有月饼吃。</h3><h3>尽管母亲如此严加防范,终于有一天,尽管姐姐极力反对和阻止,我们几个趁父母亲在外面干活的机会,找到月饼,先分食了大半个,美美地享受了一回。</h3><h3>中秋节到了。那天上午,母亲兴冲冲爬上楼去,准备带着月饼去看望外婆,可一打开衣柜,却发现月饼少了半块,母亲当时就傻了眼,急急地下楼,气极败坏地把我们兄妹四人召集起来开始审问。可我们谁都不承认,母亲愈发生气,从身后的石榴树上折下一枝带刺的细丫,并威胁说:“你们不说是吧,我现在抽一下,拉一下,然后在伤口上抹点盐,我看你们痛不痛,你们谁吃了只要承认了,我也就不打你们了。”</h3><h3><br></h3> <h3>在母亲看来,吃下肚的东西也要不回了,但孩子们不诚实那才是真正不可饶恕的,所以一定要弄清真相。我们一下子被这阵势吓着了。姐姐怯生生地先站出来说道:“是我拿给他们吃得。”因为怕挨打,怕受皮肉之苦,虽然姐姐没偷吃,但我还是借着姐姐的谎言。气头上的母亲狠命地用枝条抽打姐姐,母亲是又心疼又受气又难过,也知道是冤枉了姐姐,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地落泪。看到姐姐痛哭的样子,看到母亲无助表情,我幼小的心灵受到的强烈的震撼。心里暗下决心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挣好多好多的钱,买好多好多的月饼孝敬外婆,给姐姐妹妹们吃,再也不让母亲生气了。 <br></h3><div>   </div> <h3> 伴随着对月饼酸甜苦辣的记忆,日子就这样象流水一样慢慢流走,我们也一天天地长大。我那善良勤劳的姐姐,因为疾病早就离开了我,父母都先后作古,我们也在慢慢变老。伴随着国家的日益繁荣富强,物质日渐丰富,天南海北的美食在超市里是应有尽有。</h3><h3>月饼更是种类繁多,花样层出不穷,包装也越发精美,什么时候想吃随时都可以买到,再也不是中秋才能见到的时令美食。</h3><h3>时过境迁,再高级的月饼我再也品尝不出记忆中那种香甜诱人的味道。<br></h3><h3>儿时的记忆,深深浅浅。月饼的味道,香香甜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