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实测紫禁城城墙南北长963.13m,东西宽752.54m,地面到顶部高9.27m。断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墙脚宽为8.55m,顶部宽6.63m,内外两墙面收分约10%。城墙顶部两侧设有0.38m宽的宇墙和垛墙,内侧宇墙高约0.90m,墙帽是兀脊顶,扣脊瓦为黄琉璃瓦;外侧垛墙高约1.43m,垛墙上筑品字形垛口,高约0.63m,宇墙与垛墙分别向内侧错开0.06m。</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紫禁城角楼,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歇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庑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做九脊殿。中层采用勾连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厦的歇山顶环拱中心的屋顶,犹如众星拱月。下层檐为一环半坡顶的腰檐,使上两层的5个屋顶形成一个复合式的整体。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于一身,由于角楼的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使人惊奇,赞叹与敬仰。</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大殿是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中和殿最小。<br />三大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紫禁城中的园林,均系内廷宫殿的花园。比较集中的有四处:御花园、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坤宁宫的宫后苑,也就是后宫的御苑,称御花园。乾隆皇帝住在养心殿,由于欣赏幽静雅致的建福宫,遂在其西建立建福宫花园,也称西花园。慈宁宫南专为太后而设的花园称慈宁花园。宁寿宫花园是乾隆皇帝改建宁寿宫时所建的花园,后来也称乾隆花园。 </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也是故宫的出口。明称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 神武门门楼建在高10余米的城墙上,面阔5间,重檐庑殿顶。上层檐下有华带匾,书满汉文"神武门",楼下有石护栏围绕。城墙有三券门,中门可启闭,北向券门上部有"故宫博物院"石匾。明崇帧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直捣皇宫,皇帝朱由检出此门逃到煤山(现名景山)自缢。 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之时,"故宫博物院"匾悬挂于此,并设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span></h1> <h1>站在北城墙上远眺北海和景山,也能俯瞰整个紫禁城的景致,非常美。</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俯瞰紫禁城,远眺景山、白塔</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