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喜欢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自然美景,对祖国大好河山流连忘返,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可以触景生情,对景致里看到、感受到的美,希望用水墨将它们表现出来。<br></h3><div> 喜欢中国的书画、美玉、饰品、文学、建筑、音乐、戏曲、服装、美食等等所蕴含的文化美,对一些神韵、风骨、情趣、品格、深度…...可以让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韵美,还有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里形而上的精、气、神。</div><div> 喜欢水墨点画出的意境,青山聚秀、峰峦烟云、浓淡相宜、含蓄委婉、禅意留白等等这些醉人的意境。</div><div> 喜欢用毛笔,从小就对书画有着浓浓的情结,书画中有祖先留下的看似简单、但笔意深远的技法、规则,能流传千年自有它的道理...</div><div> 以上是在学习前对中国山水的理解,真实朴素的本心......</div><div><br></div><div> 2017年1月至8月,每周一课通过系统的学习,在技法和理解上领悟更深:</div><div> 第1课:中国山水概述;执笔、蘸墨;一笔墨横竖线。有篆书笔线的底,一笔墨一张纸很轻松。笔在手中,一笔墨将整张纸填满,由浓到淡、过渡自然、慢慢展开......</div> <h3> 第2课:论笔墨;弹簧线、圆饼线。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很认真、很努力,多多完成作业没问题,体会着每笔下去的墨韵......</h3> <h3> 第3课:论用笔;风车线、网巾水。老师开始要求笔线了,虽然画不是很完美,但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的强化练习,打好基础......</h3> <h3> 第4课:论用墨;活水、草。完成这课的作业,虽然离老师的要求还差一些,但还是有点小兴奋,想画这样的草已经很久了,如愿。从这课起,为更好的画好作业,开始大量体会和思考,看实景、看图片,细琢磨老师课件、同学的好作业,品味祖先的画里的用墨,总之是必须用心了,不然就跟不上了。</h3> <h3> 第5课:论笔墨忌病;芦苇、竹叶。比上节课还复杂的树,画的过程较难,结果很美,湖面上微风中的植被配活水能画出小品了。必须每天都要画到画不动才可以。</h3> <h3> 第6课:论树叶之点叶、夹叶法;点叶、夹叶。各式各样、密密麻麻树叶如何起笔,从这课起能按时完成作业就不错了,用笔用墨成了最大的困难,点法勾法、中侧逆锋、顿挫转折、墨色变化、富有生气......太多的要求,做到应用自如还真的有点费劲。作业完成,也可以画了,但效果一般般。</h3> <h3> 第7课:论树法;树干、树皮、树根、整树。如何用笔将这些生命呈现到宣纸上,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立干、抽枝、生根、长叶,挺拨、纤细、曲正、巧拙,笔墨做到浓淡相宜、干湿搭配,一周之内练到树在我的笔下栩栩如生,终于收到老师批的“好”。最想画树了,想了很久都没想通的事,一节课的工夫动手做了,就变的简单了。</h3> <h3> 第8课:论枯树、寒林;鹿角、蟹爪树画法。本课的枯树、寒林正是文人画家的淡雅简约、孤寂萧散、荒寒空灵、淡泊名利的境界,开始要体会思想内涵了,从里到外的修心作画,而身处高速发展现代的我们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啊,难啊!动手画起来也是困难了,老师强调笔线要求严格,是用毛笔像写字一样的写而不是画,国画离不开书法、是评判的标准。慢慢体会以吧!开始进入形而上,感觉到难了。是时候要系统学习书法了。</h3> <h3> 第9课:论丛树;丛树、远树。近视一点一点、远观混沦一片,端楷遒劲、静穆古雅,上浓润下淡干,还有很多这样的要决,也是先辈们留下的,体会体会再体会,习练习练再习练。一周接着一周的新内容,完成作业一点都不敢怠慢。强化巩固成了奢望。</h3> <h3> 第10课:论山石;山石画法勾、皴、擦、染;山石才是山水的重点,喜欢自然山石的营造出来的意境,但画起来就不容易,刚学完植物没有消化也没有喘息,又要连续作战山石,感觉有点累了。还要进入更强新内容训练,每天白天里抽空思考琢磨,晚上用笔画到深夜,有时画的太晚太累,做梦都在画,怎么也画不好。时间不够用,作业多少带了点应付。</h3> <h3> 第11课:论云烟;云烟画法;临摹倪瓒《紫芝山房图》。喜欢笔墨渲染出的云雾缭绕的意境,所以画起来比较轻松。临摹原画着实是让费劲了,别说体会画家的心境了,先追求技法能画的像吧,边画边念叨倪瓒在几百年前怎么就能画出这样流传百世的作品,只体会到必须要心静。</h3> <h3> 第12课:论点景人物;画人物;临摹倪瓒《容膝斋图》。用清简的线来表现这豆人,要写而非描画,重要的是神态、身份,不好画呀,应付了作业,以后有空了多多练习吧。临摹倪瓒的画里有不少的字,新的难题来了,加强书法基本功,必须练字了。</h3> <h3> 第13课:论点景建筑;画建筑、舟桥楼舍。临摹倪瓒《幽涧寒松图》。 用小建筑来衬山体的大雄伟,点到为止,要做到:见笔线、线条简练、墨色变化,只能临摹完成作业,根本不会创新。第三次临倪瓒的画,喜欢在夜静的时候感受着几百年前古人画时的环境、心境、构图、用笔,还是临的太少,体会不到涧底寒泉、意境荒寒、超然出尘的境界,心还在画技上,画毕观,也只是“像”吧了。</h3> <h3> 第14课:山水设色;给前面临摹的原画设色。其实老师主要是让我们认识颜色,国画的用色是教学内容绕不过去的,但文人画是尽可能的不用色,要求越淡越好。自做主张,不愿给倪瓒的画加色。临了几幅浅降小品,还是用色重了,慢慢的细嚼老师说的每句话,体会真正的文人画,仅用线条画心境。</h3> <h3> 第15课:题款、钤印。临摹黄公望《山水图》。都是知识点,慢慢记吧。临摹几次了,这次临摹黄公望的原作很顺利完成画技,至于画里的境界还是体会不到。</h3> <h3> 第16课:古画临摹的意义、方法、步骤;临摹倪瓒《安处斋图》。把手头的事办完、学着古人的样子,在寂静的夜晚放空心,只留下书桌上的一盏灯与古人对话,浅浅的感受到:忘我的进入画境,好美的感觉,空灵而不孤寂、幽静而不清冷。</h3> <h3> 第17课:山水画的构图;临摹倪瓒《秋亭嘉树图》。继续保持上周找到的画画状态,越来越喜欢从古画里体会作者的心境,一种莫名的空灵和幽静...…楷书学习也开始了,加强笔线的练习。</h3><div><br></div> <h3> 第18课:山水构图之取景、取势、天地位置、边角处理。不停的练习,为写生做准备。同时学习书和画,技法提高快了,但好累,好想睡觉。</h3> <h3> 第19课---- 第23课:临摹、写生。很遗憾没能参加实地写生,以后要补课。这期间尽力的临摹了不少原作,不仅准备好笔墨纸砚、重要的是准备好作画的心境。想随心随意的画水墨,但是只会拄着“临摹”的拐棍,根本做不到独立画,同时认识到国画对线条的苛刻要求,还需要很好的白描......综合这些不足,写生当然是最好的,引发了强列的学习线性速写的想法。</h3> <h3> 第24课:通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长6米多,对过我来说也是第一次,也不着急应付完成毕业作品,什么时候能静下心来想画了才铺开来画,就像当年的黄公望老师一样,有游历山水的心境了再画,虽然技法还不能完全得心应手,但也要有这样的心境了才动笔画,历时20天、累计动笔90个小时,才完成了这幅长卷......当交上这幅作品时,我哭了、流泪了,释放着这几个月的学习压力,也为能坚持下来、能浅浅淡淡的找到文人画的真正感觉而被自己感动了。感恩释玄老师一直在强调的笔线和意境,才让我在临近学习结束时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画,受用后半生。</h3> <h3> 延伸了其它学习:<br></h3><div> 楷书:老师说好画要配好字,也一直在强调线条、强调画面的书写性,一直到课程快结束,才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是用笔像写书法一样的写不是画,国画就是线的艺术,白描的线条也是最好的说明,笔线的质量决定着画的高度,一个半月楷书的系统学习对后面笔线的提高还是帮助很大的;</div><div> 速写:线条是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平日里,用毛笔写字不具备条件,挤时间可以用硬笔平日里练习基本功,线性速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认真学习二个多月,初见成效,以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想画就画,有了这样对画的构图、细节、构思等等,换成毛笔用好墨,一样的可以画好。重要的画画,至于什么样的画材虽然有区别,但艺术是相通的,真正的表现作者的心境才是宗旨。能有一天带着画笔去写生、画属于自己的的作品。</div><div> 研墨:也是一门学问,用量少但要求高,必须过关,上网查,对着介绍要求一字一字的做,初用时就能感受到墨在纸上的浓淡韵染的变化、感受到墨的棉软细腻,用心体会墨的文化。</div> <h3> 托底:六米多长的卷,找了几家装裱店,要么有难度、要么价格很高,我现在这水平也不值得哪么高的装裱费,自己学两天成了,虽然水平差了点,但还是托出来了。</h3> <h3> 期间,还两次走进故宫武英殿,细细咂摸四僧的真迹,感受稀世的笔墨、意境。喜欢上弘仁简单意境的笔墨,喜欢的风格临习几张。</h3> <h3> 遗憾的是这八个月主要是学技法了,还有很多应付作业的现象和很多没有记住的知识点,为以后深入学习做好了准备,国画是后半辈子的事,慢慢体会慢慢习之。另外老师课前介绍的山水画理论、文人画家语录等九本书,都没有时间认真看和体会,体会文人画家的心境,这一点很关键,有什么样的心境在画里都会体现出来,如果将这九本书都能认真读过、配上大量得法的练习,手中的笔就会自如很多、纸上的墨就会传神生动。课程结束了,不仅学习了用笔墨画画技法,更大的收获是心境、是真正文人作画的心境。这样的心境会影响到将来其它学习、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h3><div> 是画给了我心境,还是准备好心境去作画......即使躺在家里,也一样的游山乐水......</div><div><br></div><div> 感恩释玄老师、栖迟师母的敦敦教导!感谢同学们的帮助!感谢798提供的学习平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