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故乡行(齐齐哈尔)2014年3月10日至20日

邸爱龙

<h3>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牵挂着我40多年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怀!让梦想和追逐与我同行!</h3> <h3>  2014年3月10日,利用年休假时间约上宗玉哲、张立娟两位同学结伴回到了阔别43年之久的故乡齐齐哈尔市,与齐厂二小学校的高老师和同学们相聚,心情无比激动。</h3><h3> 故乡行,是我到四川以后的一直梦想,随着年龄的逐年增大,这个愿望也就越加迫切。这次回故乡有几层意义:1、看望小学的班主任高老师和同学们;2、看望儿时的好邻居:我的好姐姐李维萱和姐夫韩焕奇;3、看看故乡的发展与变化。</h3><h3><br></h3> <h3>  故乡齐齐哈尔对我来讲即留恋又感激,即怀念又盼望,这种滋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以前对思故乡这个词理解非常浅淡,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思念故乡的心情越来越迫切。</h3><h3> 首先,话要从童年时代说起,东北的住宅是按照单位来分配的,我的父亲是在设备科工作,分在北四栋,我们班级(二校三年五班)的同学家庭条件大都比我好,父母有当领导干部、又都是双职工,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家里的老幺(最小的),无论生活条件还是成长环境都非常好,当时我最羡慕家里有姐姐的同学,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家里又都是女孩,当时那个年代社会风气就是重男轻女。因此,我的父母时常会被邻居(老太太是上海人)的歧视和欺负,那时的厨房是三家人共用,磕磕绊绊的事情很多(不愉快的事就不说了);再有我母亲由于种种原因患上一种当时车辆厂医院治不好的甲状腺肿瘤(那个年代叫粗脖根)病,常年住院(当时齐厂的老辈人都记得这件事)。因此,我的精神压力大、情绪非常低落,而当时的高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非但没有人歧视和看不起我,反而对我倍加关心和照顾,这让我心存感恩之情永远不能忘怀,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离开家乡有长时间,我思念故乡和感恩的心永远都没有变,也永远不会变!</h3><h3><br></h3> <h3>这就是我的邻居好姐姐毛玲姐</h3><h3>我这辈子有两个姐姐,东北齐市是毛玲姐,四川眉山是刘亚輝姐,都是我患难之交一辈子的好姐姐。</h3> <h3>我们和两位姐姐一家人的老照片</h3> <h3>我和两位姐姐的照片</h3> <h3>这里要感谢🙏袁亚茹同学,是亚茹的热心和牵线,在几年中先后帮助我陆续联系上这么多的同学。但这次有点不巧,在我们回齐市的时候亚茹却在四川给女儿看孩子,我们没有见上面,有点小遗憾。不过还好,我们每天都在微信上联系和沟通。<br /></h3> <h3>  3月12日中午1点准时到达齐齐哈尔,刚刚下火车就感受到故乡同学的温暖和热情,班长陆纯生带队一行六人到车站里面接我们,并安排了小型接风晚宴,令我们万分感动!40多年没有见面,依然如故,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事,这就是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情! </h3><h3> 说起故乡行,激动了尽20天,吃不好睡不好。很早就听说眉山公司要休工了,一直盼望着,在网上开始查火车时间、与同学沟通信息,商量回东北的事。2月28日3月份生产计划终于出来了。我马上就联系同学,由大娟在眉山车站买票,宗玉哲在广州买的是飞机票。然后,电话或QQ上与东北的同学、老师互通情况,忙的不亦乐乎。QQ那边的东北同学也非常高兴,毕竟我们分别43年多再没有见过面,随着年龄增大,小时候的模样早已不在,大家心里都在琢磨着见面的时候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和场景,激动的好几天睡不好,期待着出发时间早日到来!</h3> <h3>  班委会同学考虑的非常周到,令我们十分感动😹和😊感谢🙏!</h3><h3> 10日早上7.30分顺利登上开往齐齐哈尔的K546趟列车,我的梦想从这里启程了,心情好不激动,经过53小时的长途旅程,我们于12日中午1点准时到达齐齐哈尔市火车站,站台上"老班长"陆纯生、宫志建、曹东升、高淑繁、王艳、刘丽华等同学都在等候着我们,我们一一握手,各自做了简单的介绍,因为,这几位同学之前都在网上加入了QQ群,也算是比较熟悉了,只有曹东升是通过电话联系的。随后,我们被安排在离车辆厂较近的一个"爱尚旅馆",一进屋一瓶鲜花映入我们的眼帘,这是细心的高淑繁同学事前对屋内做了新的布置,给我们一个好温馨的家啊!</h3> <h3>  感激的话太多了,不知从哪里讲起,先敬老同学一杯,🙏感谢你们的❤️热情、盛情款待!</h3><h3> 晚上,在岗忙工作的几位同学王伟华(齐大教授)、潘丽珠(齐翔公司信访办主任)都赶过来了,在小型接风晚会上,班长陆纯生"郑重其事"的做了开席发言,简要介绍了此次同学聚会的安排和筹备情况,并精辟的总结出了"3.4.5",即:"三位同学行3千8百多里路、在分别40多年后的今天、经过53小时长途跋涉,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故乡齐齐哈尔市,圆同学会这一梦想"。非常经典,让我们深切的感到了回家的温暖。老陆同学不愧是领导,就是有范,讲话都是一套一套的,既风趣又有幽默,即全面又有哲理,一下让我们又找回了童言无忌的美好感觉。曹东升的变化更加让我们刮目相看,当年的"淘气包"今天的大气、细心又实在,一句"要把凉水,捂成热水"和让老同学故乡行不留任何遗憾,令我们感动不已;王伟华的学业和工作令我们羡慕和尊重;潘丽珠依然美丽端庄、女强人的气质极佳;宫志建慢言慢语的像诗人一样,讲话的每一句都具有诗韵;高淑繁语速慢条斯理非常有节奏感,她为了接待我们竟耽误了好几天的工作。第一天的晚宴上,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不时的回忆着小 时候的童真和纯粹无瑕的各种举动,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频频举杯,共同庆祝今天的美好相聚,共同祝愿今后的健康幸福,好不热闹。</h3> <h3><br></h3><h3> 从刚刚踏入齐市故土的那一刻,我们每天都会感受到故乡人的热情、同学们的真诚、故土室内的温暖,每天都会有同学宴请,每晚都有同学到招待所来看望我们,每天大家集在一起聊到很晚不愿散去,43多年的分别确实太久太久了,大家都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难舍难分,真是同学情谊深似海。</h3><h3> 小时候写作文大多是模仿,很多词意不理解,是一种生硬的模仿写作,而此时的写作确是一种真心的表白和流露,是真实的体验和表述,而不是作秀。</h3> <h3>尊敬的高金兰老师</h3> <h3>  2014年3月13日高老师在百忙之中从大庆赶回齐市与我们相聚,我非常激动和开心!</h3><h3> 这次回来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看望高老师。在东北的那几年我的家境比较困难,我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甲状腺肿瘤病,是车辆厂医院有名的重病号。后来我家搬到了东门的平房(距离班级同学们的家远了)高老师每天都会送我回家,让我终身难忘,这种师生情谊永远都会铭刻在我的心里!🙏谢谢您高老师!</h3><h3> 高金兰老师虽年已60,但看上去还是那么年轻、健康,开朗,说话还是那样铿锵有力,不时讲述着同学们小时候的各种趣事和退休后的幸福生活。同时,她现在依然发挥着教书育人的职业特长,为国家和社会尽心尽职工作着,我们必须向老师学习。</h3> <h3>我们与老师共聚晚餐</h3><h3><br></h3> <h3>我们和老师合影</h3> <h3>🍻干杯老同学!</h3> <h3>高老师、玉哲和我</h3> <h3>14日,王晓旭同学从哈尔滨赶过来了,大家又小聚一下。</h3> <h3>三位靓女:王伟华、高淑繁、潘丽珠</h3> <h3>我们三班几位同学🍻干杯!</h3> <h3>  15日,是我们班同学大聚会的日子,也是我心情最为激动的日子。经过几位同学的精心谋划和筹备,以及辛苦工作,几天内陆续联系到很多同学前来参加聚会,有从北安赶来的、有把孙子托福给家人照看的、有带着伤痛来的、也有在岗工作请假过来的,令我们感动不已。见面中,我手里拿着事先打印好同学名单(是晓旭和丽珠整理的),有很多同学真的对不上号了。开席前陆纯生班长做了详细说明,我代表四川的同学感谢各位同学能够在百忙中参加同学聚会,非常感谢!能够在43年后的今天,在朝思暮想的故土与同学们聚会,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多年梦想,心情无比激动和兴奋,此时此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举杯共同庆祝今天美好的聚会!祝愿同学们的明天更加健康、快乐、幸福!接下来,到会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自由发言,大家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总有说不完的话;一会举杯、一会合影;这次聚会晚宴足足持续了4个小时,要不是服务员催席,大家还是久久不愿散席,同学们依依不舍的握手告别,并期待着下一次相见。</h3> <h3>齐市二小三年三班同学聚会纪念照,这里有我的邻居发小韩力平(2014年3月16日)</h3> <h3>同学聚会现场</h3> <h3>老同学干杯</h3> <h3>潘丽珠同学</h3> <h3>王晓旭同学</h3> <h3>宗玉哲同学</h3> <h3>王伟华同学</h3> <h3>史燕今同学</h3> <h3>齐秀华同学</h3> <h3>高真伟同学</h3> <h3>王贵申同学</h3> <h3>同学通讯录</h3> <h3>同学名单</h3> <h3>潘丽珠、王玉坤、王晓旭、杨丽君、王小梅同学</h3> <h3>王艳同学</h3> <h3>于世生、高真伟、陈春风同学</h3> <h3>崔丽娟同学</h3> <h3>邢玉霞同学</h3> <h3>王艳同学</h3> <h3>于世生同学</h3> <h3>史燕今同学</h3> <h3>马秀玲同学</h3> <h3>马秀玲同学</h3> <h3>齐秀华同学</h3> <h3>王玉坤同学</h3> <h3>朱海燕同学</h3> <h3>陈春风同学</h3> <h3>史燕今、邸爱龙、宗玉哲、王伟华、齐秀华同学</h3> <h3>王晓旭、杨丽君、王小梅同学</h3> <h3>郭伟同学带来了他老公为同学聚会写的一首祝福小诗,把聚会晚宴推向高潮:</h3><h3> "获悉郭伟与同学聚会,我很高兴!作为家属,为我不能陪同郭伟出席而遗憾!在你们聚会之际特写小诗一首以示祝贺。如有不当敬请斧正,并盛邀各位光临北安作客! 昔日同窗今日友,齐齐哈尔重聚首,推杯换盏叙真情,情谊绵绵手牵手。陈年趣事说不尽,今日新闻难停口,欢声笑语连不断,哪管冬夏与春秋!可惜筵席终有散,只盼日后再聚首,共祝好友万事顺,更愿友谊天地久。待到各位发达时,我们再聚卜奎楼!"<br></h3> <h3>邸爱龙、宗玉哲、齐秀华同学</h3> <h3>杨丽君、宗玉哲、齐秀华同学</h3> <h3>牛福艳、王伟华、张立娟、宗玉哲、朱海燕、高淑繁、王小梅、邸爱龙、邢玉霞、齐秀华同学</h3> <h3>王伟华、王晓旭、张立娟、邸爱龙、高淑繁、潘丽珠、邢玉霞、宗玉哲同学</h3> <h3>宗玉哲、王晓旭、邸爱龙、潘丽珠、王伟华同学</h3> <h3>王伟华、王晓旭、邸爱龙、高淑繁、牛福艳、潘丽珠、邢玉霞、宗玉哲</h3> <h3>邸爱龙、高淑繁、牛福艳、潘丽珠同学</h3> <h3>二校鼓号队队员;</h3><h3>王贵申、崔丽娟、宫志建、陆纯生、邢玉霞、张立娟、邸爱龙、马秀玲</h3> <h3>二校鼓号队女队员;</h3><h3>崔丽娟、张立娟、邢玉霞、邸爱龙、马秀玲</h3> <h3>当年班级的四位小组长</h3> <h3>潘丽珠、宗玉哲、邸爱龙同学</h3> <h3>邸爱龙、邢玉霞、宗玉哲同学</h3> <h3>我们幼儿园是一个班的</h3> <h3>三班的几位同学</h3> <h3>在齐市劳动湖公园</h3> <h3>齐市劳动湖公园</h3> <h3>后面是齐厂新办公大楼</h3> <h3>  后面是齐厂招待所</h3><h3><br></h3><h3><br></h3><h3><br></h3> <h3>齐厂招待所</h3> <h3>齐厂老办公大楼</h3> <h3>齐厂正门</h3> <h3>原齐厂一中</h3> <h3>中学操场</h3> <h3>齐厂北一栋车站</h3> <h3>张立娟、王艳、邸爱龙、宗玉哲</h3> <h3>记忆中故乡的奶油小冰棍,非常好吃!😋</h3> <h3>纯正的东北大糖葫芦</h3> <h3>一人一根糖葫芦</h3> <h3>张忠慈到齐厂出差,带我们一起去鹤乡!</h3> <h3>在鹤乡的冰湖上,太爽了!</h3> <h3>一望无际的大冰湖,好美啊!</h3> <h3>在鹤乡正巧遇见俄罗斯的学生们</h3> <h3>齐齐哈尔火车站</h3> <h3>难舍难分的老同学</h3> <h3>上车饺子下车面,同学们想的非常周到!🙏谢谢了东北的老同学们!🤝</h3> <h3>同学们到齐市火车站送我们去哈尔滨</h3> <h3>同学们到齐市火车站送我们去哈尔滨</h3> <h3>火车即将启动了🚄,同学们仍然是依依不舍,不愿说再见,再合影一张吧!😄😄😄</h3> <h3>  18日,我们来到了王晓旭同学的工作地方哈尔滨游玩了两天。在晓旭夫妻的热情陪伴下,我们游玩了太阳岛、登上了龙塔、哈尔滨极地馆、室内冰灯展、俄罗斯风情小镇等名胜景点。</h3><h3> 非常感谢🙏晓旭同学!🤝😊</h3> <h3>美丽是哈尔滨—俄罗斯风情小镇</h3> <h3>美丽的太阳岛</h3> <h3>我们登上了哈尔滨市的龙塔186米</h3> <h3>我们登上龙塔了</h3> <h3>哈尔滨海洋极地馆</h3> <h3>聚会结束回川后,又通过袁亚茹找到了陈铁红,非常高兴😊,特制作此张还原照。</h3> <h3>  </h3><h3> 总之,此次故乡行令我终生难忘,给我们留下太多太多的美好印象和幸福的回忆。感谢班委会同学们的热情招待和精心组织,感谢同学们热情参与。虽然我们的聚会是暂短的,但聚会中的每一个美好画面和感人的场景,我都一一拍摄下来,并记在脑海里,作为永久的纪念与美好回忆。希望通过这次同学聚会,搭起我们今后常来常往的良好平台,让我们的师生情同学意这一缘分延续到永远;大家有事常联系、常沟通;让我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愿我的同学们身体健康,永远年轻!同时,真诚地欢迎你们到四川到眉山来玩。</h3><h3> 20日,返程的列车就要启动了,我们与送行的同学们一一道别难舍难分,大家眼含热泪久久凝望不愿分别......。</h3><h3> 现在想起来还是要说,我们真的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同学友谊和真情,常联系常来往,期待下次再相聚!<br></h3><h3> 现在制作成美篇作为永久的纪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