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凿于(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共有洞窟735个。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h3><br></h3> <h3>莫高窟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万5千平方来,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因参观游人如梭,为保护好这座世界文化遗产,限定游客人数每天控制在六千人左右、开放洞窟七、八座,参观游览时是不允许拍照的。</h3> <h3>莫高窟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的有机结合。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在藏经洞中出土了大量的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h3> <h3>这是释迦莫尼涅槃的彩塑。虽说大量的彩绘在清末时几经修复,今天看到时,色彩还是那样的绚丽多彩、鲜艳夺目。</h3> <h3>这是在莫高窟彩绘展览馆留下的几张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的照片,以作记念。</h3> <h3>敦煌莫高窟虽经历代增修,在高温、风沙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经受千百年的风蚀,虽有几分苍凉,但给我更多地却是震撼和感叹。深为这位《为敦煌守望一生》的学者、保护者、传承者、曾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奖的伟大女性--‘’樊锦诗‘’老先生表示深深地敬意!季羡林先生曾称赞她‘’功德无量’‘。她--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奉献了一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实至名归。</h3> <h3>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h3> <h3>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定址、创建嘉峪关城。</h3> <h3>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之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h3> <h3>关内演兵场。</h3> <h3>运送军用物资的马道。</h3> <h3>戏楼正在演唱着秦腔,倍感亲切!</h3> <h3>嘉峪关内城墙。</h3> <h3>嘉峪关--瓮城</h3> <h3>嘉峪关西城门。西为‘’柔远门‘’,意寓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h3> <h3>嘉峪关西城门外。</h3> <h3>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这是北连黑山的悬壁长城。它宛如一条巨龙,将入侵的突厥骑兵拒之于关外。</h3> <h3>关城东门外的景色很美,关外城墙亭亭玉立在水的倒影中显得更加雄伟、安宁和秀丽。</h3> <h3>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之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第一座墩台,它与山海关老龙头有异四曲同之妙!</h3> <h3>长城第一墩,现也称讨赖河大峡谷。</h3> <h3>这是嘉峪关横穿沙漠戈壁的南、北两侧悬壁城墙的平面沙盘。</h3> <h3>墩台筑于长城体内侧,矗立在五十多米高的沙岸上。讨赖河常年冲刷,水险莫测、地形奇险,猿臂难攀。它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长城沿线气势最为壮观的墩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