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不经意间,每年一次的新邮预定又开始了。当年一起玩“票”的几个朋友,早就变卖了邮品,把资金投入了股市,而我,依然痴迷不改,对这种花花绿绿的小纸片情有独钟。</div><div><br></div><div> 很小的时候就有积攒的偏好,攒烟盒、攒糖纸、攒弹球、攒徽章、攒车票……而攒的最多、时间最长的还是邮票。</div><div><br></div><div> 收集的第一枚邮票是我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枚邮票贴在姑父江南老家的来信上,票面上是一尊雕塑,八路军、新四军两名战士和一名游击队员威武地站在高地上,他们握举着钢枪,在欢呼抗战的胜利。或许是一个男孩的天性,或许又处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我很喜欢这枚邮票,便要来这个信封,用温水浸泡下这枚邮票,贴在玻璃上晾干后夹在书本里,尽管这枚邮票缺了个角,属于残票,但我仍然很珍惜地保留着。那时我还不知道“集邮”,甚至没听说过这两个字。多少年过去以后,当我欣赏收集的各种邮品时,总会想起我步入集邮行列的起点和这枚邮票。</div> <h3> 除姑父外,家中几乎没有外埠的亲友,来往的书信十分稀少,两年过去了,我收集的邮票只有数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意外得到了一本邮册,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去了姥姥家。每次在姥姥家,都要翻看舅舅书箱内的旧书刊。那天我翻出一本邮册,有近百枚五十年代的邮票,估计是舅舅少年时代收集的。晚上舅舅下班回来,把这本邮册送给了我,从此,我更积极地寻求邮票了。</h3><h3><br></h3><div> 随后几年里,上山下乡运动陆续把街坊邻居的哥哥姐姐们送往外地,他们的家信是我获取邮票的重要来源。又过了几年,我也走进了军营,这为我收集邮票无疑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八十年代初,当我离开部队回到北京时,我已经积攒了数百枚邮票。</div><div><br></div><div> 此时改革开放已经展开,生活的各个层面开始回归到正常的轨道,集邮活动不再是资产阶级的享乐。1979年中国集邮总公司恢复营业,随后各省市纷纷成立了邮票公司。停刊14年的《集邮》杂志在1980年1月复刊发行。</div><div><br></div><div> 正是在《集邮》杂志的引导下,我开始整理积攒邮票,确定了收集范围。以我当年的工资收入,要想集全新中国发行的邮票是根本办不到的,但要收集70年—73年发行的编号票和74年以后发行的JT票还是可行的,兼或收集部份文革票、老纪特和普票。</div><div><br></div><div> 那时,“投机倒把”还是个罪名,在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北京市邮票公司门前有两个自发的邮票市场。喜欢邮票及相关邮品的人,半公开半隐蔽地交换、买卖着票品。依赖于这个并不规范的市场,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在付出了相当的财力、精力和时间后,我达到了自己圈定的目标。</div><div><br></div><div> 1982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开始了邮票预定业务,从次年起,我加入了预定的行列。从此不再为获取紧俏邮品而奔波、排队了,但也失去了那种“千里寻她千百度”的欢喜心态。</div><div><br></div><div> 收集而拥有了一定数量的邮票,并不说明就是集邮者。拥有邮票的人大体分为三类:一类人是拥有某些年度或某个时期的邮票,但他们仅是拥有而已,邮票静静地躺在邮册中,他们缺乏与邮票相关的知识结构,不会也不想去鉴赏邮票;另一类人拥有大量的邮票,可能不少还是紧俏的票品,不能说他们没有邮票的常识,但这些常识均与邮票的市场行情有关,他们拥有的邮票充当着发财致富的媒介与工具;再一类人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慢慢能读懂邮票、鉴赏邮票,他们不但拥有了邮票,而且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这最后一类人才是真正的集邮爱好者。</div><div><br></div><div> 保加利亚的革命家季米特洛夫有句名言:“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每个发行和使用邮票的国家都会把本国富有代表性、有重大意义、出类拔萃的人和事通过邮票向世界介绍和宣传。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历史文物、天文地理、名胜古迹、动物植物、医药卫生、音乐体育、风土人情等等,邮票以它独特的形式组成了一部巨大而形象的百科知识全书。</div><div><br></div><div> 一枚邮票通常是由图案、名称、面值、齿孔、票边、志号、国名、背胶、发行年份组成。此外还有邮票的发行目的、印刷方式、整张枚数、发行量等。当我收集一定数量的邮票后,开始了解、学习这些与邮票有关的知识。特别是对邮票发行的背景和邮票主题的表现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搞清发行背景,需要查询很多资料,那时只能去图书馆查找,很麻烦也耽误时间,现在有了互联网就方便多了。而品味邮票主题的表现方法则需要一定时间的修炼才能逐步感受邮票表现的艺术美感。</div> <h3> 比如T101《中国保险》</h3> <h3> 邮票图案是一束白色马蹄莲插在一只青花瓷瓶上。它是如何表现“保险”这么抽象的主题呢?仔细观察会看到瓷瓶上画着一群大小不一、欢舞鸣叫的仙鹤,马蹄莲的花瓣中隐藏着几只手,手中的钱币正向瓶中投入。仙鹤与花朵表示了美满长久的生活,投钱币的手象征着参加保险,瓷瓶会因意外而破碎,寓意生活会像瓶子那样可能遭遇不恻,而瓷瓶虽然破碎了,但里面有事先投入的钱,可以得到补偿。这就点明了保险的作用和意义。</h3><div><br></div> <h3> 再如J79《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h3> <h3> 邮票图案是学会会徽,下方是地质工作者使用的地质锤与指南针,周围饰有闪烁着光泽的各种金属颗粒,表明了地质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这个于1922年设计的圆形会徽由“土、石、山、水、中”五个篆字组成,它内涵极其深奥,限于篇幅,这里不便多说。要说的是邮票的面值,面值被称为邮票的“眼睛”,设计者巧妙地把打开的指南针与8分面值结合起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h3><h3><br></h3><div> 我还收集过两、三个专题邮集,它特别适合不想在邮票上过多投入的朋友。比如我的体育专题,就是从球类开始逐步向其它项目收集的。有些项目中国邮票没有发行或没有适合的画面,就需要收集外国的邮票。收集的过程也是对体育项目了解的过程,并学会了辨别不同国家的邮票。棋牌类也是体育中的一项,遗憾地是我至今也没有找到反映“桥牌”的邮票。</div><div><br></div><div> 邮品中的封、片、卡、戳等由于种类繁多,只能有选择地收集一些,我仅收集带有纪念性质的JF、JP系列封片。</div><div><br></div><div> 参加过党团工会组织的邮展,参加过集邮联谊会,并在当年流行演讲时作过《方寸之间大世界》的演讲。集邮作为一项业余爱好,在八十年代确实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也有了很大的收获,有些收获是无形的,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积累的。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工作的忙碌和家庭事务的增多,为了兼顾好工作、家庭和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承担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我逐渐淡化了自己的业余爱好。</div><div><br></div><div> 每当翻开一本本邮册,望着那些大小不一的精美纸片,心理的愉悦油然而生,这也是一种调味剂,调剂着生活、丰富着人生。</div><div><br></div><div> 邮票作为有价证券,其基本属性是用于通信,而集邮只是从邮政通信中派生出来的衍生物。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商品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收藏邮票、倒卖邮票。各级邮票发行部门也搭车造势,违规操作,本末倒置,致使邮票印量逐年攀升,邮品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出现了邮票市场价格混乱的局面,损害了集邮爱好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中国邮票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这两年国家邮政总局开始定期销毁印量过大的邮票,规范邮票发行渠道。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使集邮活动回归到它应在的位置,并能健康、有序的发展。</div> <h3> 我的部分邮品:</h3><h3><br></h3><h3> 发行于1970年至1973年的编号邮票,共95枚。</h3> <h3> 1974年开始发行J字头邮票,J1至J4。</h3> <h3> 1974年开始发行的T字头邮票,T1至T2。</h3> <h3> 1982年发行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h3> <h3> 1980年发行的首枚生肖票,庚申年(猴票)</h3> <h3>老纪特邮票中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h3> <h3>老纪特邮票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h3> <h3> 外国体育邮票</h3> <h3> 外国名画邮票</h3> <h3> 香港普票</h3> <h3> 日本普票</h3> <h3> 1982年开使发行纪念邮资封,JF1和JF2。</h3> <h3> 1984年开始发行纪念邮资片,JP1、JP2。</h3> <h3> 1982年开使发行贺年邮资片,两枚,正反面。</h3> <h3>文字写于2002年11月(用于网络论坛)</h3><h3>照片拍摄于2007年11月(用于博客)</h3><h3>重发美篇</h3><h3>谢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