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樟村《八月十二赶会忙》

凯悦

<h3>秀美樟村</h3> <h3>细雨催秋天转凉, <br>瓜熟果落叶渐黄。<br>寒藤愁诉光阴少,<br>竹影扶摇夜变长。<br><br>秋虎发威三分热,<br>脸淌汗水心荡漾。<br>金黄稻谷入仓去,<br>农夫喜悦赶会忙。 </h3> <h3>马路新街</h3> <h3>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中国大部分乡村,城郊结合部,乃至部分城市,有了庙会一说,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老家樟村尤为特殊,传统庙会期是农历八月十二,离中秋节只相隔两天,有时还会碰巧国庆,几大吉期联系在一起,加之秋收渐近尾声,瓜果粮油收获入仓难以掩饰农民的丰收喜悦,趁着机会休闲游逛,无疑给偏僻乡村中秋时节多增加了几分欢乐气氛,喜庆仅亚于春节</h3> <h3>老街古韵</h3> <h3>庙会情景</h3> <h3>樟村庙会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解放前,依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当地乡土风情的人脉,吸引了周边毗邻特别是福建和南丰,广昌的商贸游客,其规模远超宏村,西城及其他乡镇,樟村地盘面积不大,但相对集中,在现马路新街未开发前,均以老街为商贸中心向四方辐射,东有东港街,南有戏台洲猪仔行桥一带,西有中山花园场地,北可延伸到玲角塘。(现埂上弄口一带)特别是戏台洲更是依仗码头趋势,在庙会期更是热闹非凡,那是虽无明文规定划分商贸区,但群众自觉遵循沿袭历史己久的传统,老街以日用百货,服装布料为主,东港街以酒店,小吃为主。中山花园以娱乐,江湖把戏为主,戏台洲河畔则多以木竹和牛市交易,戏台洲桥两头则以鸡鸭猪犬牲畜买卖,据传猪仔行桥名由此而来。</h3> <h3>月饼情怀</h3> <h3> 原先工业没现在发达,商品多以农产品为主,但丝毫不减乡民赶会的热情,会期三天,十一上会,十二正会,十三下会,先赶宏村,赶完宏村聚樟村,樟村完了奔西城,开心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过上几天,尽管经济不宽裕,兜里没几个钱,也要东奔西走凑个热闹,这就是淳朴的乡村民风。就赶会群体也有鲜明性,上会日是小孩子开心的日子,那里人多偏往那里钻,凑热闹,人们送他们俗称他们依风作邪,这也是儿童天真烂漫的体现,虽然顽皮,但以前小孩子也易满足好哄,无太大奢望,父母给几角钱,买些小玩具,再加几角钱一句给你买‘猪屎梨’啃,就可以打发你去圩上闲逛以满足的痛快。十二日正会则是当家男人的市场,各路商摊游人云集,闪亮登场,有买卖日用杂品的,有需添置农具的,有出售自产特产的,有算命抽卦的,形形色色,种类多多,人们抓紧时间采购适合用品,食品。有机会也会邀请几个要好哥儿兄弟们喝几盅,洗刷半年多的疲劳和分享丰收的喜悦,更也忘不了要给周边乡下在家不方便出门的父母老人带些可口点心和用品,共享一年一度庙会的喜悦。十三日要散会了,在这会期几天默默无闻为家庭操劳,为招待客人的主妇们走出香闺之门,为商摊扫货,换季产品,小百货,五金皿具,棉被衣帽等应有尽有,商贩们抓紧最后商机,大出血,大亏本,大降价尽三吆喝,而吸引妇女三三两两的扫货团,为庙会的后期增添欢乐尾声。</h3> <h3>光阴荏苒</h3> <h3>一年一度的庙会原有三天,而现在只有一二天,但见证了历史各个时代特征和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不同心态的向往和追求,原先人们较易满足,以前总听老人有一句口头禅:‘条牛仓谷,心饱意足’,这份资产,按现市价一条牛一万元,一仓谷一万斤也只一万余元,总共两万多一点,他们就能够满足?是祖辈没有追求?还是小农经济思想没有大志和远见,在那时能满足人们的欲望,而在今天就不足而言了。那时几毛钱能打发小孩子去赶会,在今天小孩去趟旅游,买部手机或电脑,需要多少才能满足他们幼稚的心灵,不得而知。</h3> <h3>人流熙攘</h3> <h3>时尚新流</h3> <h3>时过变迁,追今往昔,一年一度的庙会,充满多少童年的回忆,改革开放的大潮,冲散了乡人的小农经济禁锢思想,老人,中年,少年的眼光都看得更远,追求更宽,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工业品创新和普及,多多少少或对传统庙会有些冲击和淡化,加之年轻人的大量外岀,更有一丝冷落景象。但不论怎样,千百年流传下来一年一度庙会和趣事,仍留在一代一代人的脑海里,成了永恒的回忆,挥之不去,刻骨铭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