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

敲门人

<h3>无论看了张爱玲的小说还是有关张爱玲的书后,最想了解张爱玲及她生长的家庭环境和她身边的人。张爱玲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之作,但她的一生比她任何一部小说更传奇更精彩。</h3><h3>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父亲张廷重是清末名臣张佩纶与李鸿章长女的独子,母亲黄逸梵亦是出生于豪门望族。张家每一位都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经历,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幕幕世事变迁,聚散离合的故事。</h3><h3>张延重是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纨绔之弟,依靠祖上的庇佑和财产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张家曾在上海滩有8座小洋房和 别墅 ,在外地还有房产,张爱玲和弟弟各自有专属保姆,家里佣人无数,有车有司机,张爱玲的钢琴教师是位白俄罗斯人,这日子过得相当风光。张廷重结婚后不久,就开始花天酒地,嫖妓养姨太太,赌钱吸大烟,一步步堕落下去。张廷重一生外出工作时间累积不足三年,张家靠吃老本,但即便有万贯家财也经不住这样挥霍,到最后能卖的都卖了换成钱维持基本生活,房子越搬越小,到解放前夕张爱玲的父亲与继母搬到上海一处只有14平方的房子里蜗居,一直到死。</h3><h3>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一生父不疼,母不爱,姐不亲,姑不怜。各方面的天赋不如姐姐的张子静成人后在外地工作,回上海因家里房子小只能借住同学家,父亲和继母去逝后张子静才搬入父亲留下的14平方的房子。由于家庭的落败张子静的婚事也被耽误了,以致终身未娶。几十年的变迁张家从前繁花似锦,如今却是光景凄凉。</h3><h3><br></h3> <h3>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虽出身名门世家,思想观念却不保守,追求新式生活,她自然对丈夫的旧式腐化生活极为不满。在张爱玲4岁时黄逸梵抛夫别子,和张爱玲的姑姑一起凭借一双金莲,走遍万水千山远赴重洋,学英语学油画学唱歌,一派西式风格。她一走便是4年。从这一天起,黄逸梵逐渐失去自己的家庭,失去自已的儿女,而且这个空白一生都没有得到填补。一个思想独立,行动独立的她把生活过得随心所欲,即便流浪漂泊也决不苟且度日。黄逸梵是那个时代真正活出自我的新女性。她先后三次出国,足迹遍布欧洲印度等国。生活来源都是依靠祖上留下来的古董,出国一次带走一部分古董维持生计。曾经黄逸梵有位英国男友,此人作皮革生意,可惜战乱时死于新加坡。此后她迁居英国,据说她领养过一个华侨的女儿。1957年病重时她想见张爱玲一面,而此时在美国的张爱玲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连去伦敦的机票钱也买不起。只给母亲寄去100元支票,她却给张爱玲留下一箱古董。就这样一位曾经令多少人羡慕的豪门小姐客死他乡,死得凄凉。</h3><h3>(以下照片为黄逸梵)</h3> <p class="ql-block">说张爱玲不得不提及她的姑姑张茂渊。张爱玲十几岁在一次与继母发生矛盾后,父亲张廷重对张爱玲大打出手并且把她关在家里的一间小屋,一关就是大半年,这期间张爱玲生病差点丢了性命,还是在保姆的帮助下逃出其父亲家。从此一直和姑姑生活在一起,这一住便是十多年。母亲来了又去,只有姑姑坚毅的和她在一起。姑姑待她亦母亦姐亦友,这多少让张爱玲感到安慰。张爱玲对父母有怨,但对姑姑张茂渊却始终带点赞美。姑姑是位新派女子,虽然是大家闺秀,但又没有大家闺秀的扭捏。眼睛始终朝前看,个性独立,自信。她上班,在银行里做到高位,在无线电台当过播报员,翻译,是当之无愧白领一族。</p><p class="ql-block">当年张茂渊与张爱玲的母亲出国留学时,在驶往异国他乡的轮船上她第一次遇到了那个牵绊自己一生的男人李开弟。李开弟当时从上海交大毕业,准备前往英国留学,一个青年才俊,一个清雅高贵。李开弟在甲板上用英语为她朗诵了拜伦的诗,蓝天,大海,一切那么明朗美好,由此产生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然而张茂渊家庭背景让他高攀不起,而李家也为李开弟安排了未婚妻。那点微弱的爱的火苗便被海风吹灭。她对李开弟说:今生等不到你,我等来生。</p><p class="ql-block">张茂渊身材高挑,肤白发黑是个美人,追求者甚多,但那时的她心中只装着一个人,如果没爱情断然是不会走进婚烟的。</p><p class="ql-block">1965年,李开弟的妻子病重住院,临终前她拉着张茂渊的手说“我明白你与李开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当初我一点也不知道,而你一直把你的恋情暗藏在深处,我竞然一点没有察觉。我走后,希望你俩能结为夫妻,以了我的宿愿。”</p><p class="ql-block">老年丧妻的李开弟被打成反革命,儿女远在外地,风烛残年的他被抄家批斗下放劳动。这时的张茂渊一个家庭妇女处境自然好一些,她不顾众人的冷潮热讽给李无微不至的照顾。李平反后,张给李写信“不是我不愿等,我怕时间不再等我"。李回信“虽然我曾经走远,心却没离开”。这份共度患难,生死相守的感情已不需要再作解释或证明。78岁的张茂渊终于成了李开弟的新娘。</p><p class="ql-block">张茂渊和李开弟婚后共同过了12年,在这段迟到50多年的婚姻中,她的生活简单安宁。生命的最后几年,张得了乳腺癌,李对她关怀备至,呵护有加,在爱的力量之下,张的生命又延长了两年。</p><p class="ql-block">1991年张茂渊带着微笑离开这个让她尝尽冷暖的世界,享年90岁。她在遗嘱中表示,不举行告别仪式,骨灰随便撒掉。几年后张爱玲去世,在遗嘱中她也要求骨灰不予保留,与姑姑一样处理,如出一辙,到底是张家人。</p><p class="ql-block">张茂渊一生一世只为等一人。这段执着的爱,不朽的传奇至今读来让人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和她姑姑)</p> <h3>国民时期是一个风清气正,学术崛起,才华横溢人才辈出的时代,涌现了许多名垂千古的大师。抗战爆发后,国统时期的中国文学界己不那么热闹了,有的疏散,有的封杀,有的转行流出一大片空白,这时张爱玲横空出世,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张爱玲自幼聪慧过人,早早的展露了文学天赋,她的成功“没早一步,也没晚一步,刚巧赶上"。一位名人说"上海伦陷给了张爱玲机会,有了大显伸手的舞台"。当1942年张爱玲从香港大学回到上海时便步入文坛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小说散文影评在上海文坛上一炮打响崭露头角。张爱玲乘着一 股热劲穷追不舍,有时一个月发表2一3篇小说,在文学界大获成功。20出头的张爱玲便已是名家名人了。这便验证了她的那句"成名要趁早"的话。</h3><h3><br></h3> <h3>张爱玲的生命中有一人终究是绕不开的,他就是胡兰成。胡兰成是作家,又是风流才子。曾在抗战时期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胡从杂志上读到张爱玲的小说,能碰到这样势均力敌的对手,自然要心动,便主动上门来找张爱玲。胡兰成是由作品进而到人都分外赞赏喜爱张。世人都知道张爱玲见了胡兰成“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满心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很多人不理解张爱玲为什么爱上胡兰成,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张爱玲不顾一切爱上比自己大14岁的男人不是没理由的。胡兰成一生多情滥情,无数美人前赴后继追随他,除了他多情而且每情必真外,也足以证明胡兰成学识过人及个人魅力。也许那时的胡兰成刚好成熟,刚好潇洒,被少女情怀的张爱玲遇见于是便喜欢上了。</h3><h3>《今生今世》是胡兰成的自传体,在书中他对多个与他有关的女子都有坦荡的描写,对张爱玲也从不避讳他的那么烂事。1944年胡在断了一妻一妾关系后才和张爱玲结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清算汉奸,胡兰成东躲西藏,即便是在逃亡时胡兰成也逃一路滥情一路。当张爱玲到温州乡下寻找胡兰成时,眼前的情景再次刺痛张爱玲,这次张是彻底下决心和一个背信弃义朝三暮四始乱终弃胡兰成一刀两断。胡兰成和张爱玲婚姻只维持了短短的两年多,胡兰成没给张爱玲带来安稳,静好的日子,而是深深的伤害。难怪有人说胡兰成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1950年胡兰成离开大陆经香港到日本,1981年死于日本。<br></h3><h3>(胡兰成和张爱玲)</h3> <h3>1942年以后的几年是张爱玲写作 鼎盛的时期。但解放后她已感觉到不同的生存环境,各种运动不断,既便小心意意自已还背着汉奸老婆的名,在写作方面张爱玲努为的改变文风,紧跟形势但写的作品并不叫好。如此种种张爱玲决定离开大陆。她借完成港大学业为由于1952年到达香港。为了安全起见,她和姑姑相约永远不再联络。虽然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女子,可这样的决断既苍凉又忧伤,这一去便是30多年。1990年姑姑邀请张爱玲回上海探亲,张爱玲婉转谢绝,此时的上海虽然极尽繁盛,但已经不是当年的上海。</h3><h3>张爱玲从不过问政治,而她这次却看清形势作了一个对自已有利的选择。如果张爱玲不离开大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看看与张爱玲同一时期齐名的女作家苏青就知道了。苏青比张爱玲成名更早一些,在张爱玲之前已红遍上海,她也是张爱玲曾赞扬过的唯一个女作家。国统时期苏青为生存创办杂志,为经费和陈公博周佛海都扯上了关系。解放后苏青本也可离开大陆但她选择了留下。在历次的运动中这种关系自然要背上文化汉奸的名,不仅早早退出曾经辉煌的舞台,还在这期间坐牢批斗工资停发,终究没好下场。一加对比,张爱玲的情形是好得多,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h3><h3>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到美国,这次是彻底告别中国文化的土壤,她要在异乡大地扎下她精神的根。但世事难料,在美国她曾引以自豪的写作不断遭到打击,写作之路并不顺利。20世纪40年代她在两年内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上海最红的作家,但人生的传奇并不能复制。在美国的30年虽然张爱玲仍靠卖文为生,生活也能维持但已不能和40年代在上海同日而语了。</h3> <h3>1956年张爱玲与赖雅在美国麦克道威尔文艺营邂逅,他们彼此觉得很投缘,只经过3个多月俩人便确定了关系。那时的张爱玲和赖雅,一个是美国社会新移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个是衰落的作家,年老生病没钱,都属于弱势人群。很快彼此在对方寻找到一种稳定而长久的家庭生活。张爱玲与赖雅的婚姻持续了11年。这些年里张爱玲从赖雅那里得到过爱,在英文写作方面也得到赖的帮助,享有过一段短暂的清静而平和的家庭生活,但年老多病的赖雅一直反反复复不断生病,张爱玲为此付出了许多。1967年赖雅去世,张爱玲挥别了她第二段婚姻。</h3><h3>很多人难以理解张爱玲为什么嫁一个无钱无健康大她近30岁的老头。真实的赖雅年轻时有耀眼的文学才华,21岁哈佛硕士毕业,22岁麻省理工任教,当作家写剧本都名燥一时,衣着入时,风流倜傥,喜欢旅行,过着富足而居无定所的生活。年轻时不安分,特立独行,未将自己的文学才华施展到登峰造极。当年龄渐渐大后由于身体原因 事业逐渐走下坡路。了解了赖雅不难理解张与赖的婚姻。张爱玲在谈到这次婚姻时对她的友人说“我结婚本不是为了生活,也不是为了寂寞,不过就是单纯的喜欢他这个人"。所以赖雅没钱又年老多病,这又如何呢?当张爱玲与老年的赖雅相遇时,赖雅具有的真诚,童心,智慧,温和打动了张爱玲。更重要的是赖雅懂得张爱玲,了解理解张爱玲。张爱玲第一次感到“从来没有一人这么了解我”。</h3><h3>张爱玲的两次婚姻都看重男方对她文字的赞赏和理解。爱她取得她好感,首先要认可她的文字。当年胡兰成的一篇《论张爱玲》深得张的心。而赖雅更是对张爱玲的英文写作水平大加赞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很好的诠释张爱玲择偶观。</h3><h3>告别了赖雅,张爱玲不过才47岁,但感觉她已经是个沧桑的老者,带着怯怯的眼神,躲避人群,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1995年的中秋,当人们在喜庆这一佳节时,张爱玲逝世于洛杉矶公寓,7天后被人发现。</h3><h3>(赖雅和张爱玲)</h3> <h3>作为20世纪华语文坛最耀眼的巨星之一张爱玲以无数的文学作品和极具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人生的繁华和苍凉。</h3><h3>(张爱玲生前最后一张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