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深处寻秘境 重装穿越孟克特【2017.9.20至9.24】

鹰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命的长度无法预知,但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拓宽,让我们一起去体会生命的厚度。迈开双脚,融入崇山峻岭、花海草原、山川湖泊,倾听万物重生,洗涤灵魂尘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我们只是一位行者,我们在路上........【鹰隼】</p> <h3>  孟克特(孟克德)古道位于中天山博罗科努山的最东段,最高峰4590米,在其北坡孕育有古尔图河,奎屯河;在其南坡是喀什河水系的重要补给水源,并且有“百里画廊”美誉的唐布拉百里旅游区。也是奎屯和尼勒克县的分界山脉。其门克廷达坂海拔为3945米,为依连哈比尔尕山最高达坂之一,常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道路险峻,达坂附近常有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出没,全区为无人区。<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天山之门合影 </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风子、踏雪、心淡如菊、光林 后排左起:淡定、飓风、夜阑静、老怪、优乐美、泥娃娃、六月、光头、鹰隼、一首老歌、蓝石、花开的声</p> <h3>  这条古道曾是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乌孙人西迁所走的通道,是乌孙古道的一部分,千百年来,这条道路深藏在神秘险峻的天山之中。孟克德古道目前被人了解的部分,它的起点位于大名鼎鼎的独库公路625公里的道标附近,终点则是“百里画廊”唐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省道315的别勒布拉克村附近的岔口处,古道长度约为70公里。<br></h3><div> 上世纪70年代中,这条古道曾修建了国防战备公路,原本作为独库公路伊犁段的前身公路,后来因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被废弃。现在古道上仍有明显的公路痕迹。</div><h3>不过正因如此才保留了这份安静的大美!</h3> <h3></h3> 第一次走长线的优乐美<h3></h3> <h3>累的够呛,歇会吧!</h3> 美女强驴:淡定<h3></h3> 来自肖尔布拉克的摄影师——风子,在3945米大坂上的冰川留影。风子不“疯”,团队中有你真好👍👍👍<h3></h3> 泥娃娃、鹰隼、优乐美<h3></h3> 泥娃娃<h3></h3> <h3>一首老歌</h3> <h3>淡定</h3> 泥娃娃<h3></h3> 两位美女强驴:六月、淡定<h3></h3> 我的两位老驴伴,第一次走长线的心淡如菊、光林两口子<h3></h3> 此次最让人佩服的美女优乐美,第一次走长线,精神、体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却抹把泪依然微笑着面对,硬是靠自己的双脚量出了一个女性最美、最华丽的一面!哎,没办法,美女就是美女,连抹泪都是么么哒!<h3></h3> 队中最辛苦的美女摄影师:踏雪,尽在为他人服务了,自己却没有一张完整的单人美片。谢谢你为这个团队的付出👍<h3></h3> <h3>蓝石,你在这么美得地方抽根烟什么感觉呀?神仙都没法和你比!</h3> 蓝石群主别嘚瑟,被六月轮起棍子揍过去。群主,疼不?😜😜😜<h3></h3> 穿着情侣装的领队蓝石和收队飓风😜<h3></h3> 途中遇到从广西过来走孟克特古道的七人,并带着一条聪明可爱的拉布拉多犬:321,狗狗321一路上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陪大家一直走完全程。<h3></h3> 可爱的美女!可爱的狗狗!<h3></h3> 泥娃娃、蓝石、飓风、鹰隼、老怪、优乐美、一首老歌、六月、花开的声音、淡定<h3></h3> 花开的声音、光头、泥娃娃、鹰隼、优乐美、一首老歌、夜阑静<h3></h3> 优乐美,光头<h3></h3> 队中的另一位摄影师:花开的声音,为你不畏辛苦的付出点赞👍<h3></h3> 夜阑静,是一个和优乐美一样值得敬佩的女人。也是几乎到了身体的极限,却咬牙挺过,走完全程,为你大赞👍<h3></h3> 走在队伍最后的两个收队:光头(左)和俺(鹰隼),真正累成狗了😭<h3></h3> <h3>2017年9月19日(晴):在可克达拉市、清水河集合,乘大巴前往奎屯市,蓝石在奎屯的摩友接我们入住银通酒店。</h3> <h3>每次看到“守望天山路”的碑文都会让我对当年的筑路英雄肃然起敬!</h3> <h3>蓝石、风子与送我们的五位蓝石在奎屯的摩友在“守望天山路”碑旁合影</h3> <h3></h3> <h3>第一天(9月20日 晴):吃完早餐,整理完装备,蓝石的五位摩友老铁们已经安排好了车辆,大家分乘四辆越野,一辆皮卡前往距奎屯110公里处的独库公路(217国道)625公里道标处,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625公里道标处—乌兰萨德克河谷—海拔2150米处的苦杨林,徒步10公里。在距离天湖约12公里处有一片开阔苦杨林作为第一天营地</h3><div> </div> 河上唯一一座供牧民放牧通过的小铁桥,五天重装孟克特古道徒步穿越就从这里开始……<h3></h3> 当我们通过小铁桥,踏上这片土地,就已经被上帝画进了秋天的油画里!!!<h3></h3> <h3></h3> 走过了春的明媚,夏的繁盛,还没来得及多想,转身,便与秋不期而遇。遇见秋,犹如故人归,不用过多的寒喧,只是一眼,便会妥帖在心里。<h3></h3><div><br></div><div>站在浅秋清晨的薄雾中,看到的是苦杨树那泛着金黄的树叶,想起了那句,谁念西风独自凉!心中,便有了些许寂寂然。</div> <h3></h3> 没有路,在碎石坡上行走,只能靠领队横切出一条踩脚的地方。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我要说:世上本没有路,只要驴走过便有了路。<h3></h3> <h3></h3> <h3></h3> 夏的画卷,感觉有些妩媚,而秋的素描,就多了份内涵,那一抹有些厚重的色彩,便是季节书写的美感。<h3></h3><div><br></div> <h3></h3> 喜欢秋天的静美,秋天的温婉,空气中透着秋的芬芳;秋是明净的,白云悠悠的天空,秋是深邃的,如清晨波光淡影的湖面。<h3></h3> <h3></h3> <h3></h3> 晴朗的天空洒满阳光,深呼吸一下都怕被阳光呛到。<h3></h3> 秋季,当你走进孟克特古道的苦杨林,你一定会惊叹造物主的神奇,为绚丽的苦杨树惊叹,并为之倾倒!<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第二天(9月21日 晴):海拔2150米处的苦杨林—天湖,徒步10公里。 </h3><div> 早起后向天湖进发。继续沿着乌兰萨德克沟北岸逆流而上,5个多小时后到达美丽神秘的天湖,在天湖西边的林中扎营。</div> 这里的苦杨树每一颗都各有姿态,有的像夫妻树,有的像一个老者,还有的旁逸斜出,千姿百态。<h3></h3> <h3></h3> 孟克特古道上的苦杨林很美,生在峡谷,雪山溪流伴随左右,有一种“空谷幽兰”的高贵气质。<h3></h3> <h3></h3> <h3></h3> 阳光透过金黄的树叶,像锦缎般闪光✨,将金色铺满大地。<h3></h3> <h3></h3> 远眺苦杨林,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近观树叶,疏密相间,形态各异。秋风拂过树梢,枝叶翩翩起舞,婀娜多姿。<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置身于林间,宛如置身于童话的世界、梦幻般的仙境,可谓人在林间行,宛如画中游。<h3></h3> <h3>被称为”新疆的九寨沟”,<br></h3><div>她与独库公路相依相伴,</div><div>她就是天山深处的乌兰萨德克诺尔!</div><div> 乌兰萨德克诺,犹如璞玉,她是天山上的一颗明珠,她与独库公路相伴,却又藏而不露,很少人知道独库公路上竟有这么一处绝美之地。她距离独库公路625道标西边大概20公里左右的位置。</div><div> 在蒙古语中乌兰是红色,萨德克是路口,诺尔是湖泊,乌兰萨德克诺尔合起来意为红色路口处的湖泊,很多驴友也称这里为天湖,远远望去,湖泊内苦杨倒影摇曳,湖水碧蓝,波光粼粼、碧蓝的湖面被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雪峰环绕,翠色的湖水与有些孤单的枯木,强烈地冲击着人的视觉。有如喀纳斯湖水一样绿,有如九寨之水那样蓝,矗立在湖间的苦杨,婀娜多姿,妩媚的身姿妖娆着千年的沧桑,湖边,生机盎然的苦杨林绚烂着,丰满着,绽放着整个秋天。红蓝黄绿映衬着皑皑的雪山,勾勒出一方不为人知的绝美的秘境,这就是天湖,一个美丽的意外。</div>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第三天(9月22日 晴):天湖—河边小木屋(海拔2768米),徒步15公里。<h3></h3><div> 吃完早餐,再次欣赏了天湖的湖光山色,留下了美片和脚印,装满了美好回忆的行囊,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征程。出了天湖,西岸苦杨林越发茂密,在林间穿行约四五公里,出了乌兰萨德克沟便进入冬德萨拉高山夏季牧场。继续沿着北岸的老217国道前行到达一个大的三角河谷,谷中有牧民夏季牧场居住的木头房子,营地就选择在地势平坦的河谷草滩上。</div> <h3></h3> <h3></h3> <h3></h3> <h3></h3> 我们行走在山涧、河岸、湖边、林中……只能听到自己的喘息声,脚步声和轰鸣的河水声都可以默默的忽略不计,问初心:此生……生此。为哪般:行走……寻觅。<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第四天(晴转雨转暴风雪):河边小木屋(海拔2768米)—门克廷达坂—河谷拐弯处,徒步18公里。</h3><div> 早起出发,方向西南,顺着老217国道一路爬升,行进约5公里,到达海拔3945的门克廷冰川。翻过门克廷达坂后,行进约10公里下到山底,到达2条河流的交汇处。这里有牧民的蒙古包,我们第四天的营地就选择在这里。2河交汇处的桥下还有一处温泉可以洗浴。</div> 刚翻过达板的垭口,天上就飘起了大朵的雪花,光头不断的催促走在后面的队友下山,暴风雪说来就来,困在山上就麻烦了。<h3></h3> <h3>待六点多下到山底的扎营地,狂风暴雨不期而来。赶紧顶风扎帐,躲避风雨。夜晚,暴风雨转成了暴风雪,一夜狂风大作,大雪纷飞,大家都在担心明天接我们的车能不能进来。</h3> 上苍再一次眷顾了我们:翻过达板,下到山底的宿营地才起暴风雪,否则困在暴风雪的山上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晚一天穿越绝对会被困在山上,而晚几天穿越,独库公路24号封路,孟克特穿越只有等到明年。蓝石领队,出发前你肯定拜过大神,否则咱们怎么会有这么牛的好运呢!<h3></h3> <h3>第五天(9月24日 暴风雪):河谷拐弯处—孟克德河谷—出山口处的315省道。</h3><div> 早晨风雪小了很多却还未停,简单吃完早餐,全体人员沿老217前行,担心雪天路不好走车进不来,尽量多走点路前去迎车。在步行了两个小时后终于迎上了接我们的大巴,完成了整个古道的穿越。感谢一起同行的伙伴们!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识、相聚、相伴,共同走过了难忘的五天!!感谢可克达拉乐途户外搭建的平台赋予了我们一段完美的旅程!!!让我们下次再会。</div> <h3>后记:由于美篇的篇幅有限,只能放入100张照片,很多友友提供的照片未能放入,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对采用和未采用照片的友友们道一声:谢谢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