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俄罗斯—野狐禅:补遗、管窥、花絮

塔外流连

<h3>旧时俄罗斯人家的闺房</h3> <h3>  &nbsp; 我们到莫斯科时候,看到单位同事组的摄影团在贝加尔湖地区采风,过几天又看到朋友圈有同学发勘察加半岛火山探险,都是俄罗斯可风景迥异。回家找出世界地图,发现俄罗斯实在太大了,从东边的勘察加到西边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应该覆盖8个时区。辽阔到荒凉的国土,漫长的寒冬,战斗民族的血性似乎给俄罗斯罩上了一圈光环。</h3><h3> 实地旅游后,总觉得俄罗斯人民的气质和我们(或者说像我这代人)很多相似,可能比我们要大气简单一些,毕竟当年人家是老大哥。或许这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认同错觉?这一篇说些杂七杂八,有自己的主观意念,不一定准确全面。我同学里面不乏挑刺抬杠的人精,取个副标题野狐禅,哈哈,野狐禅总可以吧。</h3><h3> 先做点拾漏补遗的,把前面没说到的补一下。</h3> <h3>莫斯科大学主楼。前苏联著名的建筑之一。此楼高240米,39层,有3万多个房间。类似这样的巨型建筑莫斯科有七座,号称"七姐妹"。想想斯大林对"大而多"的追求够疯狂。</h3> <h3>喀山大教堂,在涅瓦大街附近。竣工于1811年,用于存放供奉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据说,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时期的蒙古战争,圣像显灵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逃;第二次显灵于俄法战争,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喀山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未有过的寒流,这次寒流使拿破仑的军队冻死过半,全无战斗力,不战而逃,使库图佐夫一战成战神;第三次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冻死过半,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手无法扣动扳机。据说喀山圣母像在每次显灵后都会消失。</h3> <h3>教堂设计者的是农奴出身的建筑家沃罗尼欣,他根据沙皇"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这一要求,建造了由94根柱廊排列的半圆形回廊。东正教要求教堂必须面向东方,这样,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教堂只能以它的侧面对着主要大街。建筑师们采取了把侧面设计得十分壮观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图为面向大街的侧面。</h3> <h3>教堂内部不能拍照,我这算犯规。和外面的灰暗相比,内部装饰非常华丽。</h3> <h3>  卡洛明斯克庄园是俄罗斯最美的庄园之一,位于莫斯科东南,坐落在莫斯科河畔,幅员辽阔,是一个占地面积达345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卡洛明斯克庄园是沙皇时期的皇家别苑。关于这座庄园的历史资料最早出现在1336年,当时是大伊凡王子和俄国沙皇的避暑山庄。从16世纪开始,有很多历代的皇帝,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等都在这里修建过别墅,直到彼得大帝将都城搬到了圣彼得堡,这里才随着整个莫斯科一起没落。图为蓝顶的伊凡雷帝教堂,"伊凡杀子"(其实是误杀,有画家以此题材完成名画)的传说就在这里。</h3> <h3>极具特色的耶稣升天教堂,教堂正对着莫斯科河,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它的底座是白石结构,上面是锥形的木屋顶。这个教堂现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h3> <h3>彼得小屋,据说是少年彼得生活的房子,但这房子是别处搬过来的。</h3> <h3>蜜酒制作所,庄园里唯一的17世纪木制建筑,也是别处搬过来的。整了个院子,还有一些蜂桶,种很多花。庄园非常大,我们只看了北面临莫斯科河的那块,有著名的建筑群。在庄园转的时候想当年德国人围城久功不下有原因,俄国人只要把这些庄园改成农田,随便种点东西就不会挨饿,随便围多久。那些土都很肥沃,令人羡慕。</h3> <h3>红场南侧的圣瓦西里教堂童话般的屋顶。传说这个教堂太漂亮了,以至于沙皇不想让别人也拥有,干脆弄瞎了设计师的眼睛。</h3> <h3>海神雕像和圣瓦西里教堂一角。我自己挺喜欢的照片,居然没发朋友圈。</h3> <h3>俄罗斯民族崇敬英雄,也迷信宗教神衹,且做起来都挺虔诚。比如圣彼得堡的喀山教堂里就下葬着战神库图佐夫,进门便是,和喀山圣母同居一堂。到处有纪念碑纪念塔,到处有大教堂钟楼,似乎很和谐。</h3> <h3>国家历史博物馆外面的朱可夫元帅骑像,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时立的。朱可夫是莫斯科保卫战的功臣。</h3> <h3>金环小镇谢尔盖神甫教堂外排队等待的人群,他们将进去抚摸一下神甫的棺椁。据导游说天天有人排队,那天算少的。我们从门的另一边进去,可以旁观不能挨近更不能摸。里面有三个大妈貌似平常,可隔几分钟来一段无词的和声,美若天籁,听呆了。</h3> <h3>克里姆林宫参观游览的神职人员,带了一队女教友,还统一服装。</h3> <h3>喀山教堂里的排队人群,以女性为主,等着上去亲吻喀山圣母像,中间隔块玻璃。教堂里其他地方也有圣母像(应该是复制品),也有人亲吻,我看到一年轻男子吻过后靠在像下哀伤了一会儿。</h3> <h3>这些年俄罗斯经历了不少难关,石油价格大跌,卢布贬值,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实地看看,坚强的人民还在顽强生活,且正在好起来。一路下来没有看到乞讨者或者变相的,据说有小偷,也是东欧其他国家过来的。这是莫斯科某超市,东西挺多价格不高。</h3> <h3>红场东侧的古姆国立百货商场,世界十大百货商场之一。里面世界名品想得到的都有,顾客并不多,宣传画很漂亮。只要涉及艺术,俄国人都会做得很好很别致。冬宫曾经看到过一张桌子,上面的画是用有颜色的石头拼出来的,每块石头边长不到一毫米拼起来完全像画出来一样,真正的匠人精神。</h3> <h3>在住的酒店边上超市买的伏特加,折合人民币110元左右。据说是最好的牌子,认准上面那条金鲟鱼。我去买酒的时候错过了导游介绍,怯生生地问一看起来像当地人的男子,结果他很积极指着一堆酒:vodka,vodka,all vodka,然后指这瓶:this is best。就喜欢和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外国友人说英语,大家都能彼此体谅,说的简单易懂。超市里售货员不少,态度不主动也不冷淡,像极咱们早年国营店风格。其他地方看到商业从业人员也这样不冷不热、爱买不买的态度。莫非这也是战斗民族的骄傲?</h3> <h3>叶宫外面的卖艺团队,应该有很多年了。俄罗斯底层人民收入应该不算高,旅游景点地铁站这种公共场合还有很多大妈在维持秩序,那些宫里每个房间都至少有一个大妈杵在关键位置,你一有越规马上怒目圆睁大声呵斥,挺认真挺可爱。老人们继续在这种不需要体力但需要责任心的地方每周工作2、3天,每次3小时左右,据说是普京总统安抚要求加退休工资的大妈们的妙招。相信在普大帝的带领下俄罗斯会越来越好。</h3> <h3>我的旅伴W女士。很多年没有看到旁人晕车晕机了,虽然早年我自己也晕车很厉害。这次小姐妹飞机降落开始晕机,吐得花容失色惨绝人寰,到了大巴继续吐。我当时很内疚,感觉把多年朋友拖出来受罪了。谁知第二天晕车药一吃上车照睡下车照跑,虽然不喜欢皇宫里面,外面花园庄园我们都跑得很欢。尤其了不得,为了筋骨舒畅,每天早晚跳操跳一身汗,又为了让头也出汗,动不动来个倒立,没错,就是双手往地上一叉,一下子把双脚摔到墙上的倒立!小鹿纯子那种。第一次倒立时完全惊到我了,小姐妹还大我几个月呢,这运动能力,啧啧!</h3> <h3>爱狗人士和战士牵着的狗狗。好吧,杂七杂八就这么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