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第二故乡一一娄庄

咖啡哆哆

<h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则收获了重返第二故乡这多年来的梦想,踏上了当年插队的兴化大垛娄庄村的土地上。近7年的农村生涯终身难忘,从激情到迷茫、从迷茫到希望,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的劳作、生活让我尝尽了酸甜苦辣的味道。对这块土块虽谈不上魂牵梦萦,但毕竟是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这里,也不至于乐不思蜀,所以重返娄庄也是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有感于娄庄之行:阔別重返知青地,背负黄天追记忆,阡陌稼禾觅乡友,庙宇建在旧居址。</h1> <h1>本月23号上午,当年插队于娄庄的知青同学一行十余人在徐丽丽的先生蒋承忠(插队在荻垛的曹家村,与娄庄一河之隔)的组织安排下,先行抵达曹家村,(当地语音:曹嗄撒)开始了兴化乡村二日游之旅。当年的茅草屋、村庄的泥泞路早已不复存在,宽敞的水泥路、一幢幢的砖瓦、小楼房一点也不逊色于扬州近郊的乡镇。</h1> <h1>当年连接村庄的泥泞土路如今都已铺成了干净的水泥路</h1> <h1>王玲玲、周光祖夫妇与周光祖妹妹同返娄庄</h1> <h1>当年要靠摆渡过河连接村庄、田间的河面上架起了座座桥梁。</h1> <h1>当年电线杆的独木桥都能走,还畏惧沒栏杆。</h1> <h1>如今的娄庄村委会</h1> <h1>与村干部、村民畅想娄庄的未来</h1> <h1>69年1月9号,我们乘船从这个码头登岸开始了插队生涯。</h1> <h1>熟悉的乡音,熟悉的村道,让我们重拾记忆。</h1> <h1>感慨阔別40余载的乡亲们还能记得我们,并能叫出我们的名字,共叙当年情意。遗憾的是好多记忆中的乡亲们巳离开了人世。 当年我们女知青居住的茅屋旧址如今改建成了陀庙宇。</h1> <h1>徐丽丽夫妇在旧居址前秀恩爱</h1> <h1>旧居址前42年后再相拥</h1> <h1>女知青在旧居址前合个影</h1> <h1>撞个钟祈福娄庄村兴旺发达、娄庄村民幸福安康、丰收连年。</h1> <h1>当年的吃水、洗菜、洗衣……所有用水都在这个码头来完成。如今家家都安上了自来水,这个码头好冷清。</h1> <h1>在曾经流过汗、流过血、流过泪的田野上放飞一下心情。</h1> <h1>秋天的田野是丰收的田野,那金黄色的稻谷沉甸甸地随风摇曳,远远望去像铺上了一张张绿色、金色的毛毯。拨开稻杆置身于田中,被稻谷紧紧簇拥着,又找到了40多年前的感觉。</h1> <h3>生疏的劳动</h3> <h1>乡亲们热情的款待</h1> <h1>美丽的水乡</h1> <h1>水乡虽美但感叹当年兴化人民耐以生存的水域支流布满了水草,河流难见水粼粼。</h1> <h1>大面积的葡萄园是乡亲们开发致富的成果</h1> <h1>晚霞映照下的葡萄园</h1> <h1>果园的葡萄果实累累</h1> <h1>下榻农家乐</h1> <h1>乡村的黎明静悄悄</h1> <h1>久违了的大喇叭广播啦</h1> <h1>浓浓乡情带回家</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