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又是一年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h1> <h1>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周年了。十年前母亲在午睡中安祥地与世长辞。记得那天我把母亲的手紧紧地攥着,她是那么平静安详,直到手中的余温渐渐变得冰凉,我才猛地明白,我慈爱的母亲再也不需要我这个与她相依为命的女儿了,从此世界上便少了一个视我为生命的人。</h1> <h1> 老人家曾经是成都女师的才女,从事了半辈子的教育工作。母亲出生在川东北一个县城,虽算不上大家闺秀,但从小除做女红外,还饱读诗书。外公还算有见识,家中男孩均出外就学,女孩待字闺中。我舅舅从北师大毕业后在成都任教,暑假回老家时正值母亲的脚刚刚裏上。在舅舅的劝说下,母亲勇敢地拆去了裏脚布。经过软磨硬泡,还算开明的外公终于同意母亲跟随舅舅来到成都复习功课,后来居然考上了成都女子师范学校。</h1> <h1> 这是父母学生时代留下的照片。虽已发黄发粘,但却弥足珍贵。还有很多照片在文革中都散失了,非常可惜。</h1> <h1> 也许是天资聪慧,加上不懈努力,母亲在女师很快脱颕而出。她能写一手好字和漂亮的文章,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老师总以她的作文为范文。母亲的学友兼闺蜜是学校的校花,后来成了我的舅妈,她弹得一手好钢琴。学校的各种校际活动,她俩都珠连璧合,赋诗、朗诵、弹琴。</h1> <h1> 父亲比母亲大一岁。两人青梅竹马,他也在成都读书。待母亲女师毕业后,即结为伉俪。父母相儒以沫70载,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情深意笃。母亲贤淑良德,娇小玲珑,外表柔弱、内心坚韧,她像一把小小的伞,尽其所能的为儿女遮风避雨。父亲高大英武,乐观豪爽,尽管命运多舛,却从未皱过眉头。</h1> <h1> 虽然那时物质匮乏,但家里的精神食粮很多。母亲喜欢看书,什么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唐诗宋词,牛虻、简爱等,还有很多记不住名字的书。那些书对于当时的我是太深奥了,我字也认不全,几乎看不懂,但有事无事我也会学着母亲去翻一翻。最令人兴奋的是母亲会因为我表现好奖励一分二分钱,这些钱我都到小人书店去看连环画了。</h1> <h1>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们兄妹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她善解人意,不爱说教,事事都先替别人着想,要求我们做的事都率先垂范。她白天上班,晚上备课家访,还要教大妈们扫盲识字。那时我的祖母还在,一大家子人生活负担较重,而物质生活非常贫乏,能够有颗糖、有双新鞋是多么的奢侈、令人想往。每当我流露出对小朋友羡慕的眼光时,母亲就答应我只要条件稍好,一定会满足我的正当需求。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我从小就养成了不羡慕别人,自強不息,这一点让我受益于一生。</h1> <h1> 一到周末,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早早的端个板凳在大操场等候川大的露天电影。母亲总是陪我看电影,已记不清看了多少电影,大部分是前苏联和东欧的童话,什么白雪公主、海的女儿、彼嘉和小红帽、宝石花、萨特阔,丘克和盖克、蜻蜓姑娘,天职、夏伯阳,也有很多精典如牛虻、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难的历程、静静的顿河…等。除了看电影,几乎每天晚上母亲都会给我讲故事,各种各样的故事,都是有求必应。母亲还陆续为我订阅了《小朋友》、《红领巾》、《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报》等儿童读物,让我的少年时代与书为伴。</h1> <h1> 高中我就读于成都七中,住校,每周末回家,周日必须回校上晚自习。当时学校周边全部被农民的菜地包围着。从家到学校需要走50多分钟,昏暗的路灯照在马路上,穿过寂静的小亍,一条长长的马路周围全是农田,显得异常冷清。那会我胆子较小,晚上不敢单独外出,所以无论冬夏每个周日晚饭后,父親都会陪我到学校然后他再走回家,三年从未見断一次。父爱如山,他像一本厚重的书,默默无闻寓于心中,他倾其一生用朴素的爱滋养儿女,他的爱像大海一样深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h1> <h1> 哥哥读书较早,他读大学时我还在读小学。至今最难忘的一件事:困难时期,一切生活日用品都凭票证: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糕点票⋯那会有些票证是印在一张A3大小的纸上,一张纸就是一年的供应量。当时哥哥在学校捡到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大叠票证,周末回家交给母亲。我非常高兴,心想这下生活可以改善了。足足一天我感到母亲神情非常凝重,晚上哥哥回校时,她让哥哥将这些票证原封不动地交回教务处。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母亲处于两难之中:这些票证可以邦助渡过生活难关,但孩子正在成长中,拿了这些票证孩子今后的路难免不走偏。在我们人生观形成的紧要阶段,父母就是这样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径渭分明。</h1> <h1> 困难时期,在那个見面就问"吃饭没有"的年代,父母靳紧了裤腰带,省下最后一口饭、一根红苕、胡萝卜或藤藤菜让我吃,而少不更事的我呢却之不恭、安之若素。所以在我印象中,在最困难的时期,我好像没怎么挨饿就渡过了,而父母却挣扎在肿病的边缘。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在生活中对我们倍加呵护。那会市面上人们的穿着普遍为黒白蓝灰,脚下的鞋也基本上是布鞋和塑料鞋,而母亲会为我买玫瑰红的灯芯绒做外套,买花布做衣服裙子,买皮鞋或皮凉鞋,尽量满足女孩子爱美的天性。</h1> <h1> 参加工作后,我努力钻研本职工作,力求精益求精,工作上成为行业的技术标兵,思想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拨乱反正后,我们兄妹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而且还都评上了高级职称。这一切与母亲当年的教诲、以身作则和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宽严适度的爱,他们从不用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让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能力。</h1> <h1> 50年代是追求多子多福、英厷母亲的年代,可我们家只有我和哥哥俩兄妹。年轻时我经常戏谑母亲是计划生育的典范,却不知母親生我时大出血命悬一线。儿女慢慢长大了,我和哥哥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哥哥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外地中学教书,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家陪父母。随着孙子、外孙的出世,父母慢慢变老了。</h1> <h1> 母亲70岁那年,为方便照顾,我接他们与我一起住,这一住就是20年。之间搬过两三次家,我都把最好的主卧室安排给他们,第一次买的大彩电也是放在他们的房间。父母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嗜烟酒、饮食清淡、爱整洁,爱听广播,爱看书报,尤其父亲手不离唐诗宋词,时时应景赋诗,非常幽默风趣。我还为他们订了几种书报杂志。他们自己也非常懂生活,看电影、话剧,打拳、舞剑、逛公园,很为我着想,尽量不影响我的工作。90年代初期,我考取了驾照,周末我和先生都会陪他们去周边游玩。退休后更有大把的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h1> <h1> 1989年底领导指派我牵头组建单位的国际业务部,由于工作性质会经常出国,省内外开会出差更是常态。考虑到父母的年龄和身体,想请保姆照顾他们。也许是他们清静惯了,也许怕生活习惯不同,不愿被打扰,尤其是父亲身体还硬朗,很多事情都要亲历亲为,不愿意请保姆,所以我也就顺其之意。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单位同事和宿舍邻居公认我是个孝顺的女儿,先生是孝顺的女婿。孝顺即既要孝也要顺,我们深知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所以下班后无论再累再晚,我都会陪他们聊聊天。和父母同住的20年中,我们总是习惯地为对方着想。虽然存在代沟,但当对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时,都会及时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求同存异,问题不过夜,能够顺着的都尽量顺着,基本上未和父母发生过矛盾。</h1> <h1> 为便于照顾他们,我在一家民营医院为他们办理了家庭医生,每周医生会上门服务。父母都没有器质性的疾病,但母亲生我大出血以后身体一直很弱,她还在上班时就常常开玩笑说可能活不到退休。每年寒暑假哥嫂都会回家陪父母,买很多营养品。晚辈们也会抽时间回来看望。父母爱吃水果,但牙不好,每天我们都会把水果切成小块装在盘中让他们用叉子叉着吃。夏季每天一个西瓜,先生操刀,最中间的最甜最沙的三碗分别是父母和儿子的。我们给父母一个优良的物质生活环境,在精神上也时常慰籍。因此和我住在一起后,母亲的的身体状况变得一天比一天好。</h1> <h1> 90岁那年,母亲因一次感冒发烧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极度虚弱的她被彻底困在病床上了。在母亲住院的整整一年半里,我和哥哥坚持每天轮流到医院陪她聊天,先生煲汤送饭,被医院传为佳话。母亲头脑清醒、思维清晣,她坚持不让儿女来陪她,认为这样会拖累我们。我们为母亲的善解人意而感动,透过眼神,我们也看到了她对我们的依恋。因此我们一如既往地到医院陪她。单位老协组织退休员工的活动非常丰富,但在这一年半中我未参加过一次。哥哥也从外地回家来陪她直到去世,嫂子侄儿女们和孩子们也经常来探望。病床前时时充满了欢声笑语。</h1><h1> </h1><h1> 征得医院同意我们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病房(那会医院病房还未配置电视机)播放母亲喜欢的戏曲频道聊以解闷。母亲虽然卧床,但非常清醒,她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她对医生护士护工及清洁工始终是彬彬有礼。一年半中我们見证了病室100多个家庭的生离死别,医生都说老太太的状况是个奇迹。</h1> <h1> 每天从医院回家,父亲都要询问母亲的病情。父亲每周也都会来医院。看着父亲俯在病床前握着母亲的手,他讲着笑话,眼睛里闪着年轻人才有的那种光芒。有时讲到情深处,他俩眼里都含着老泪,每次离开时都依依不舍。在父母面前,我才真正的明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深沉的爱和那种几十年已深入骨髓的亲情是多么的珍贵。虚弱的身体最终抗不过病魔侵蚀,母亲离我们去了。我们兄妹竭力开解父亲,还陪他去外地散心。但哀莫大于心死,第二年,93岁的他在医院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到天堂去和母亲相会了。</h1> <h1> 人们常说父母在,家才在。我都退休了还能做到推开门的第一句话是:"爸、妈,我回来了。"外出关门的最后一句话是:"爸、妈,我出去了。"这真是好幸福的一件事哦。爸妈相继离去,房子空了,我的心也空了。我好想再这样喊他们,但已经没有人回答我了。父母生下我们,陪我们慢慢长大,为我们牵挂了一辈子。我为有善解人意的父母而自豪,为能陪他们慢慢变老,有病时能侍俸在他们床榻无怨无悔而感恩。这辈子当女儿还未当够,来生仍然还想做您们的女儿。爸爸妈妈,愿您们在天上依然相扶相携,永远快乐幸福。</h1> <h1> 爱是可以传递的。我的儿子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现在对他的妻子孩子们,也是充满了爱和责任担当。世事轮回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都是父母陪孩子慢慢长大,孩子陪父母慢慢变老。陪伴是这个世间最长情的告白。父母之爱是不需要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不及他们爱我们之万一。有个公益广告非常感人:那个得了海尔默兹综合症已不知自己是谁的老人,把饺子放在口袋里说"我儿子⋯喜欢吃",他忘记了以前的所有,却从未忘记爱你。</h1><h1> </h1><h1> 现在年轻人在社会上打拼,工作竞争激烈压力山大,作为父母来说,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给他们添麻烦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父母对孩子没有更多的要求,同城的无非是希望能常回家看看,异地的无非是能打一通电话报个平安,住在一起的无非是希望能有一些交流和沟通而已。行孝要尽早,这个孝更多的是指一些心理层面的,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那就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和悲哀。要知道人生路上只有亲情是最持久的和最靠谱的,家是唯一能依托身心的幸福港湾。</h1><h1> </h1> <h1> 父母虽然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我时时能感受到他们的精神和我在一起。中秋之际在深切缅怀父母并回忆这段刻骨铭心的亲情中,我没有遗憾,只有感动和感恩。能够及时行孝就是此生我最大的安慰。</h1> <h1>这几张照片是父母50多岁时拍的</h1> <h1>这张照片是父母60多岁时拍的</h1> <h1>这几张照片是父母70多岁时拍的</h1> <h1>父母和孙辈们其乐融融</h1> <h1>这张照片是父母80多岁时拍的</h1> <h1>这张照片是父亲90大寿时拍的</h1> <h3>出污泥而不染,父母生前都很喜欢荷花,故我将今年夏天拍摄的荷花作为本文的配图以兹缅怀。</h3> <h3>文字/图片/制作 往事如歌</h3><h3><br /></h3><h3><br /></h3><h3> </h3> <h1>手机拍摄 谢谢浏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