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安排了《圆》,这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也是学生深入系统学习圆的开始。</h3><h3>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会进行有关计算。</h3><h3> 在此之前,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不同。它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有了曲线,圆这个图形在学生眼中是神奇的、微妙的、美观的。</h3><h3> 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见过很多圆形物体,也能举出圆形物体的例子来。在学生的认知中,圆和球是一类,且圆没有角,不可测量,这也是学生总结出的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别。</h3><h3> 就这样,在学生懵懵懂懂的认知中开启了圆的学习之旅。接着,几乎利用三周时间,学生观察圆、画圆、动手做圆、剪拼圆……学生在一系列操作活动中,走进圆的世界,探索圆的奥秘,从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有初识,有理解,也有困惑,有思考问题的苦思冥想,有探索问题的热烈争论,有想通看透后的豁然开朗和喜悦。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必经之路。</h3><h3> 学生的学习离即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不只是教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领悟的。教师的口若悬河,不抵学生的自我理解。学生只有想明白了,才是真的学会了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于是,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想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能得出结论的,教师不讲。只有在学习的拐角,思维的盲点,教师才指点迷津。但不必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为学生指出一条道,让学生顺着这条道慢慢摸索,爬行。历经求索的艰辛,才有柳暗花明的快乐。</h3><h3> 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碰撞,激起的朵朵浪花令我难忘。在学生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圆的特征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我班学生高端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边思边说:“雨滴落下后产生的涟漪是圆的。”我说:“你能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高端用准确的描述:“雨滴落在水里相当于圆心,自圆心开始向周围推出的速度是相同的,因此推出的涟漪也是一圈一圈的。”这一讲述赢得同学们热烈掌声。</h3><h3> 学习《圆的周长》之后的变式练习中,有一道题是小蚂蚁从A到B走哪条路近时,全班学生一致回答走内圈近,我“呃”了一声,学生停顿了一下,陷入深思。不一会儿,朱泊霖举手回答“两条路一样长。”“请说说你的理解!”我追问。朱泊霖微微一笑:“里面两个小半圆的直径和等于大圆的直径,它们都乘π÷2 后结果是一样的,因此两条路的长度是一样的。”学生在他的讲述中忽然明白“原来如此”。</h3><h3> 在计算阴影部分周长时,大部分学生用的方法是分别计算三个圆的周长除以2,然后把结果加在一起,得出结论。我把学生的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此刻,朱泊霖站起来说有简便方法,接着,他讲了简便过程,既避免了计算麻烦,又节省了时间,同学们一致称赞“好”!</h3><h3> 在学习《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这三部分内容师,我采用让学生提前预习的方式进行,并把预习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写在日记本上。通过预习,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纷纷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想法,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沟通,得出正确结论。重难点、易错点反复让学生探索交流,加深印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h3><div> 在这一单元学习结束,我让学生在日记本上自己梳理整理所学知识,以培养学生阶段性总结和反思能力。因此,本单元学生一共写了四篇数学日记,而且条理清晰,富有简洁美、严谨性,充满数学韵味。</div><h3><br></h3><h3>《圆》这一单元虽已学习结束。学生完成了对圆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利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圆,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空间观念的形成起多大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拭目以待!</h3> <h3>在大家都说有第二条路近时,小帅哥朱泊霖说两条路一样近。你看出来了没?</h3> <h3>小帅哥朱泊霖说:“这道题有简便算法”哟!</h3> <h3>做题时,要弄清阴影部分周长的构成。阴影部分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你会吗?</h3> <h3>圆形篮球框。投进是圆满,是成功,圆外是失败,是从头再来。</h3> <h3>剪出一个圆,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h3> <h3>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圆面积相等。从而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²</h3><h3><br></h3><h3><br></h3> <h3>同学们剪得真美呢!</h3> <h3>真的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了耶!</h3> <h3>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由此,也能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h3> <h3>看着接近长方形了呢。</h3> <h3>以下几个更鲜艳夺目呀!</h3> <h3>机灵的孩子高端用圆的知识解释雨滴产生的涟漪为什么是圆的,你还记得吗?</h3><h3><br></h3><h3><br></h3><h3>与《圆》相约,学生越发感觉圆是美的,学习圆的过程也是极美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