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 “什么知识最有力量?”这是21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提出了观点和见解,我平时也常会思考这个问题,回忆自己多年求学经历,到底哪些知识带给我成长和力量,我想应该是那些伴随者岁月却历久弥新的经历。比如,一次集体春游让我对归属感有了强烈的认知;比如,一次演讲比赛让我对自信有了新的体验;再比如,观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让大家集体哭成泪人,对母爱有了更多的领悟。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我的年龄在经历这些活动时并没有深刻的体验,年少时无法描述出的感悟,随着成长再次生根发芽,教育的显性结果可能会滞后,但一定会到来。</b></h3> <h3></h3> <h3> <b>自己从教以来,一直也很想带给学生这样的课程体验,但是缺少魄力和专业性的指导,止步不前。今年暑假与孟老师沟通,她推荐了两部电影《摔跤吧,爸爸!》和《战狼2》,并且提出做成观影活动课的设想。于是我就光明正大的把家里的娃撇下,看了两遍电影~</b></h3> <h3> <b>新的学期开始了,当学生知道他们的第一节思品课内容为观看电影时,兴奋溢于言表。虽然很多孩子暑假就看了这部“爆款”电影,但仍然认真观看,为剧情或哄堂大笑或紧张严肃或兴奋击掌。(由于我给学生们创造了电影院式的观影服务,所以学生表情没有拍到,有点遗憾~)</b></h3> <h3></h3> <h3> <b> 观影结束后,学生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悟所得,我给他们几个关键词“战争与和平”、“家国情怀”、“英雄”、“熊孩子的成长”、“选择”、“非洲文明进程”等等。学生们有的上交了小论文,有的做成了手抄报,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精彩作品吧~</b></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b>观影课已经结束,但电影带给他们的思考仍在延续,九年级的新授课,无论是民族精神还是忧患意识,以及全面小康的要求设想,学生们在发言时都结合电影侃侃而谈。他们或许就像年少时的我,懵懂中只能感知到祖国的强大对个人来说是件好事,对民族复兴、选择的勇气、和平的可贵会有越来越深刻的领悟。若干年后,电影中片段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启发,我想,这就是最有力量的知识。</b></h3> <h3> <b> 我校七八年级也开展了关于《摔跤吧,爸爸!》的观影活动课,他们的作品同样精彩哦~</b></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