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时隔数年,流着泪再一次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作为一名父亲和老师,这部电影每一次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和思考。</h1> <h1>电影中的主人公伊夏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可是,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规矩更感兴趣。这样的伊夏自然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伊夏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h1> <h1>当他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h1> <h1>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他的情况甚至愈演愈烈,伊夏还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h1> <h1>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伊夏。尼克很快也发现了伊夏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尹夏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阅读障碍的儿童。尼克对尹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发掘伊夏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绘画特长入手,让伊夏找回了自信,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h1> <h1>导演以小男孩伊夏的眼睛直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欠缺,但他没有猛烈的控诉制度上的不完整以及家长在学习时的缺席,反而以诚恳、包容的笔触提供亲情与教育层面上的不同思考。看了这部电影,我有如下思考:</h1> <h1>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别人无法取的角色。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是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自信,有自己成长的独特步调和过程,是别人无法取代的角色。作为成人,我们要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并有足够的耐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和进程成长。</h1><h1><br></h1> <h1>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成人,如果你只看到孩子的问题,那么孩子在你眼中将会一无是处。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关注他们的成长。尤其是对有障碍的孩子,我们要忽略他们的问题,放大优点,鼓励他们成长。一旦他们找回自信,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我们所期望的样子。</h1> <h1>三、大人不能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强加给孩子。每个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独特的,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要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强加给孩子,更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把他们放在相同的平台上去比较,把他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孩子承受了来自太多大人给的压力,他们只有用“我不想”来掩盖“我不行”!正如影片中尼克老师所说的:“喜欢竞争,不如养赛马”!</h1> <h1>四、大人要善于去了解孩子心理方面的真正需求。我们常常把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作为孩子的问题去处理,特别是在学习上。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些行为产生的真正根源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善于去了解孩子心理方面的真正需求,释放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就会理解孩子产生这些行为方式的合理性。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作出盲目判断和标签式评价,因为一旦你的判断和评价是错误的,那么你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同时,学习心理学对我们来说也是多么重要!</h1> <h1>五、构建孩子成长的积极心理环境。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习障碍儿童其实很多,但并不是人人都有电影中的伊夏的幸运。孩子的成长是学校、家长、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努力构建以学校为主阵地,辐射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积极心理成长系统,在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中,帮助孩子去遇见更好的自己!</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