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发表.未完)

弘风

<h3><br></h3><div><br></div><div> 一</div><div> </div><div><br></div><div> 四十三年前,一九六八年夏,一个普通的男孩降生在一所老旧潮湿的砖瓦南房里。呱呱坠地,全然无知,以后以至现在,还是一片茫然。后来听母亲讲,父亲正在大队的磨坊里磨面,也许是两点十分也可能是三点十分。之所以说普通是现在来看,对于当时的母亲和父亲应该更多的是喜悦,那年母亲三十二岁,父亲三十四岁。</div><div> 父母亲是普通的工人和农民,“工农联盟”的婚姻应该说是比较优越的组合,如果在傍晚或中午排着长队在队里场子等待领取蔬菜或口粮的时候,你就知道一个很特别却又很实在的称呼——经济来源户。</div><div> 经历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的国家此时文革正行,而那年家乡的麦子却意外的丰收,丰收的喜悦因为我的降生更添了一家人的幸福。</div><div> 家乡在县城东南二十华里,离孝义镇村八里地。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母亲带着我们去西山看望父亲都要徒步或搭坐拉煤的马车来到这里,而后转乘去省城的长途公共汽车。那时夏天的雨很多也很大,路上泥泞一片,鞋足深陷,寸步难行;冬天又异常寒冷,手足僵冻,不堪其苦;唯春秋两季时宜,却是大人上工小孩上学,无暇去也。然虽是如此难耐,可心中的渴望远胜于寒暑奔波,坐车的激动一路的风景和探望父亲的热切早把一切的风雨途艰都化作童心的探求与寻觅,内在心灵的愉悦于物质世界的一切具象都得到体验和升华。快乐是今晚的康桥。</div><div> 老屋在刘家街,进院有一条很深的弄子,两道门,是一个大的复合院,东边栽一棵枣。院子不很整齐,大致有三个院落,品字结构,最南边的南房就是我的襁褓之地。另两个院很少进去,现在想来都十分的陌生。南房是瓦房三间两开,我们住东边,西边一间好像是放杂物的,不归我们占。西屋是个小屋,房顶用方砖铺墁,长了许多草。院井不大,有一株盆栽无花果,干净之外别无其它。</div><div> 在这里,大约住到我五岁。三岁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愣说二门外有日本鬼子,瑟缩在炕角母亲的怀里,父亲拿了皮带去赶打了才微觉安全,反复了几回,一夜全家人不得安生。还有一回得了蛔虫病,痛的只会打滚,直至住了县医院而痊癒,大人惊魂始定。平日在街上玩耍,都是儿时的一番乐趣。所以除了冬日晚上对深弄的恐惧之外,没有十分的记忆。上初中的时候有回来和兄长一起住过,再后来就很少回来过,如今只在记忆里了。</div><div> 村子是一个4000人的大村,公社(乡)所在地。以正街为届,分东头西头;又以十字为界,分南头北头。街多以姓名,布局无章。村人闫姓居多,其次弓刘高张。</div><div> 家姓崔,独家独户,因父亲为外乡人,被称作外来户,深为村人轻视小瞧。母亲善致谨持,兄妹求学上进,从不与人交恶,也落得邻里相和。然世事风雨,万般难料,在我六岁的时候,家生变故,只得迫迁另居。</div><div> 这就是我现在所说的家。</div><div> 弹指一挥间,逝者如斯夫,三十七载犹如昨,家屋虽旧暖似初。</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 二</div><div><br></div><div><br></div><div> 新家与老屋相距不远,西出街口北拐正街,一处牌楼院的便是。我来的时候,牌楼早已荡然无存,而气派仍在:大门二门,两进跨院,坐北朝南,四合高建。据说大门前原是旷场空地,石阶牌楼独高而立,好不巍然俨然!时为村人起房盖舍,锁门隔户,毫无引人之处。</div><div> 我家在上院东上房,间半。父亲倾其所有,又债台高筑,花五百元买下。当时真可谓家徒四壁,饥寒交迫。好在邻里亲近,怜吾楚楚,东借西凑,安顿将就。一家老小就这么挤居度日。平日里母亲大姐弟弟睡炕,我和二姐就轮流睡在柜子上,父亲回来就要到外借宿。最难耐的就是雨季,天上大雨屋里小雨,盆盆罐罐,叮叮咚咚,我们便也横七竖八,辗转无睡,实在是凄凄惨惨戚戚。</div><div> 七岁那年我背上书包,上了学。那天早上,母亲给我吃了记性火烧。书包用旧的花布拼接而成,里面装了石板和石笔。小呀么小二郎,背起书包上学堂,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那时没什么学前班,上的是幼儿班。从此我告别了孩提时代,走上了求学之路。第二年,我升了一年级,那一年,是中国历史无论如何也不能没有记忆的一年,公元一九七六年。</div><div> 我们的院落东西宽十六米,南北长四十八米,大门有门洞,接南屋而建;二门有翼门,引墙连东西厢房;正房高起,拱窗门厅。上院四合完整,干净洒落;下院东西零落,略显破败。如此这般,概因家境衰微而致。二门门前石狮一对,门楼砖木结构,雕楣飞脊,匾书阳刻,甚是讲究。一晃经年,如今早已残破,砖刻风化,题匾斑驳,正房翻修为新,古象难觅。只是我家的房子虽几经修葺,原貌可见。欣喜的是随着日子的好转,家产扩展,东房已全部买下,西上房也归于名下,只是今日已无甚用处,只在我们兄弟姐妹回去才暂留片刻。</div><div> 院里最多时住着六七户人家,大大小小三四十口人,好不热闹。各家又都圏养着鸡猪羊,喧嚣一片。斗转星移,物迁人非,如今,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唯母亲和一眼瞎的大娘守着空落寂静的院子,还在续写着这所牌楼院的未完历史。</div><div> 我今日(2017.5.9)再录这篇文字时,大娘已过世一年,母亲也因年迈随我们住在城里好几年,只在夏天的一个短季回去,与街邻共度,空寂的院子复又一时响起小小喧哗。</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 三</div><div><br></div><div><br></div><div> 学校在村北头,早先是二龙庙。东西两个门,中间是戏台。对直向南就是正街。戏台的后墙正好做了掩壁。学校的右手是一个大致圆形的400米长的鱼池。炎热的夏天是大家的游泳池,池堤上柳树成荫,正好做了体育课的跑道,一些比赛就在堤上进行。校园很大,中间是广场,用来上体育课,唱戏的时候就是戏场子。教室分布在东西两边,一溜排开,西面中间有个小门可以进到侧院,里头是老师的宿舍,还有几个班的教室,我们班就在紧挨厕所的南屋。</div><div> 学校教务办公室与戏台南北呼应,要上几个台阶才能进去,早年当是二龙庙的正殿。那时师生关系不比现在随便,办公室一般是不去的,只在交作业和老师叫的时候才去。不过只要叫了就没什么好事,准会挨一顿批评。所以那里对我们很陌生也很害怕。</div><div> 教室的前面栽了柳树,有不少年了,都很粗壮茂盛。最老的一棵那时我都不能合抱,上面横枝上挂了一口小钟,当清脆的铃声响起,就上下课了。打铃的老闫,瘦高个,微驼背,少言语,近花甲,管灶房,我们喝水老往那里跑。</div><div> 一年级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图画,音乐,还有体育,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学习平平,三年级上学期在一次全县语数统考中超常发挥,名列榜首,此后便一直位居前茅,成了学校的尖子生和老师的掌上明珠。</div><div> 成绩优秀让我得到了很多机会,当上了学习委员、副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还参加了校乐队,多是有头有脸人家的孩儿才能进去。每星期四下午练习,乐器有二胡、军鼓、锣镲、大鼓什么。老师姓张。最威风的就是军鼓,是一件十分体面的事,每当有参军入伍的战士得了奖,我们乐队就排列整齐,咚嗒嗒咚咚咚嗒嗒敲打着去军属家送喜报,村里领导宣念了喜报交给家属,在街门上挂好光荣军属的牌子。全村的人都沿街观看,指指点点,心里别提多害羞多得意了,仿佛比光荣的解放军叔叔还要光荣百倍。有时母亲也站在人群里瞅,看到她脸上欣慰的笑容,听着邻居们的称道,我心里无比幸福,好久不能消去。</div><div> </div><div> (未完)</div><div><br></div> <h3>弘风2011.7.1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