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影展前言:从1976年参加工作到2015年退休,往事如烟,多少人多少事,仿佛就在眼前,我想把自己多年珍藏,记录拍摄留下的百幅照片,捐献给天津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希望能给学校、图书馆留下点滴的回忆.我感谢我的中学班主任于晓峰老师给我分配到天津大学,我感谢人事处老师董永康先生分配我到图书馆工作,我感恩图书馆培养我,我感谢所有帮助我的老馆长,我的老师与我的同事们。我热爱图书馆工作,我热爱图书馆事业,让我们大家共同回忆过去走过的岁月,为平凡美好的图书馆工作喝彩!</h3><h3> 祝愿天津大学图书馆日新月异,事业腾飞.最后为我们学校——天津大学120周年校庆献上图书馆人的深深祝福</h3><h3>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会</h3><h3>天津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h3><h3>于秀兰</h3><h3>照片摄影杨振宏老师(天津大学摄影协会老师)</h3> <h3>自我介绍:于秀兰,天津大学图书馆馆员,1976年初中毕业分配到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1991年南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图书情报专业毕业,在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四十年,先后在天津大学图书馆政宣组、采编组、采访部、流通部、读者服务部工作,1990年天津市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评估中,被评为读者服务工作先进个人。</h3><h3> 1993年至2002年创办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经营书店,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图书馆创收,热情为同学服务,为同学考研办理各种培训班,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付出了极大的辛苦、成为同学心目中值得信赖的读者服务部!2002年聘岗回到图书馆流通部继续做好西文书库的读者服务工作直至退休。</h3><h3> 2015年退休之际,举办情系芸窗四十载/于秀兰老师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珍藏与记录摄影展,为学校档案馆、图书馆捐出百幅几十年积累的老照片,为天津大学、为图书馆留下一些历史过往资料!</h3><h3> 照片摄影徐越平老师</h3> <h3> 1958年天津大学图书馆的老师在图书馆门前合影,六十年后,马志清老馆长把老照片珍藏多年,马馆长想送给我留存,我觉得老照片太珍贵了,它记录了天津大学图书馆老前辈的曾经的一段岁月,我把老照片发给了韩老师,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韩宝志老师希望留存在档案馆,马馆长同意,赠送给天津大学档案馆留存,这张老照片的会带给大家许多往事。也实现了马馆长与我的心愿!</h3> <h3><br /></h3><h3>1977年天津大学图书馆总支书记兼第一副馆长张守义、副馆长成湖、罗华民与图书馆青年欢送办公室主任李克生老师!</h3> <h3>1978年同事翁维智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这是天津大学图书馆全体青年欢送翁维智集体合影.右二是翁维智,现定居德国柏林,是华裔德国著名指挥家.</h3> <h3> 王嘉琦老师1975年到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工作,2012年退休,37年来一直在读者服务的第一线为全校师生服务,默默无闻、辛勤工作、无怨无悔!</h3><h3> 韩振平老师,1975年1月—1991年4月,在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主要从事藏书建设工作。1991年4月----至今在天津出版社工作,历任发行科长、副社长。获得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个人和中国百名优秀发行工作者称号。</h3><h3> 照片是1978年拍摄</h3><h3><br></h3> <h3>1978年3月,孟祥萍,张世明,周乃丽,于秀兰老师到北京参加外国科技图书展览会的合影。</h3><h3> 张世明副研究员:1975年初被分配到天津大学图书馆,从1976年调入采编部直至退休。曾任编目部主任,退休后在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承担高校联合馆的编目质量控制与咨询工作。张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认真工作、勤奋好学,勤勤恳恳,朴实无华,是图书馆的业务精英!</h3> <h3>1978年天津大学图书馆组织大家到北京清东陵旅游大家合影留念!右起第一排:刘淑敏、于秀兰、林玉英、刘淑敏、李坤玉老师</h3><h3>右起第二排:郑凤英、李秀珍、沈昭怡、张世明老师</h3><h3>右起第三排:崔岚、张连贵、刘胜利、徐宏斌老师</h3> <h3> 1979年于秀兰自拍于天津大学图书馆采编组,这是传统的中文打字机,对于这台中文打字机,我怀有很深的感情,打字机已经无处寻找,留下影像,留下一段时光印记,留在我的记忆里!这台中文打字机为图书馆几十年打字编目了所有的中文图书,是非常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中文打字机!</h3> <h3> 1979年天津大学图书馆政宣组完成历史使命,政宣组解散时,政宣组老师在天津大学图书馆对面的一座土路铺成的小桥合影!第一排右起于震宇、于志恒老师。 第二排右起王杏琴、马泽云、于秀兰老师</h3> <h3> 1974年成立的政宣组,负责全校的政治宣传工作,包含油印各种宣传手册,全馆的各个阅览室的宣传布置工作,有东西平房两个期刊,读报阅览室。1979年完成了历史使命。王蓉娟是组长,副组长是李淑珍老师,于志恒老师。</h3><h3>右起第一排边邵敏、王蓉娟、李淑珍、黄素香老师</h3><h3>右起第二排马泽云、于秀兰、周庆璋、王杏琴、袁宗英老师。</h3><h3>照片是1979年摄于天大九楼主楼</h3><h3><br></h3> <h3>1980年2月22日,天津大学图书馆全体共青团员在南开区万德庄大街照相合影留念!右起第一排:郑重、韩振平、高凤英、蔡清、王嘉琦、张昉老师</h3><h3>右起第二排:郑凤英、于秀兰、马泽云、周乃丽、刘淑敏、张世明老师</h3> <h3>1980年天津大学采编组,于秀兰同志经常请教臧万杰老师一些编目采购的一些问题,臧老师学识渊博,经常指导帮助年轻的馆员学习图书馆基础知识!</h3><h3> 1980年郑重、严明拍摄于天津大学图书馆采编组</h3><h3><br /></h3> <h3>1980年秋季受天津大学图书馆的邀请,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天津大学图书馆讲座</h3><h3>题目是:计算机在图书馆的运用与管理,这是讲座后馆长吉金标教授,书记张守义和办公室主任汪慰曾老师与美国的专家,华裔翻译,翁老师,周乃丽,于秀兰合影。</h3> <h3>1987年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121领证处.王淑芳老师指导我们在办理全校师生的图书借阅证工作,当时的借阅证需要我们用打号码机一个一个印制 ,每年2000多学生,每人5张借阅卡,研究生每人10张,都是这样制作的,工作很辛苦!</h3><h3> 王淑芳老师指导我们工作认真,态度和蔼,言传身教,对待读者热心服务,给我们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师从王老师,向老师学习,多年一直在读者服务的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h3> <h3>八十年代图书馆团支部在学校党团组织领导下,参加了全校"五四青年篝火舞会",开展了全校灭鼠活动、新书库建设搬迁等一系列既团结向上又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h3><h3>图为1984年春天,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委员兼团支部书记张昉老师带领图书馆全体团员青年赴北京游览八达岭长城,这是登上长城全体团员合影留念。</h3><h3>右起徐宏斌、丛玲、于秀兰、周璐、胡振杰老师</h3><h3>第二排右起张昉、严明、罗姮、杨小平、杜凯霞、郑重老师</h3> <h3>1987年"五四青年节上,天津大学图书馆团支部开展读者服务服务周活动,每天有青年团员向读者宣传咨询,如何使用好图书馆,如何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活动,吸引很多学生前来咨询.</h3><h3>右起杜凯霞,田爱珍,于秀兰,胡振杰等团员参加了活动。</h3> <h3>1982年5月天津大学图书馆采编组全体老师合影:</h3><h3>第一排右起副组长:张润英,郭颖,于秀兰,组长谢延芬,崔秀梅老师</h3><h3>第二排右起:顾文藻,徐克茹,谢筱琪,藏万杰,高凤英,严明老师</h3><h3>第三排右起:朗霭珊,唐旨娴,刘淑敏,刘瑞贤、罗姮,张世明老师</h3><h3><br></h3> <h3>1989年4月19日参加天津大学工会组织的鹊桥活动,为学校大龄未婚男女同事组织联谊活动。</h3><h3>这张照片是工会怀丽委员在组织大家开会,李娜、于秀兰、丁老师在工会工作的照片!</h3> <h3> 余国琮教授,化工学院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化工分离技术及新型填料开发中心主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蒸馏实验室主任</h3><h3>我拍摄老人家时,保姆阿姨说:老人家上午经常坐在电脑前,就是一个上午学习和工作,我抢拍了这个珍贵的镜头。</h3><h3> 2014年10月29日于秀兰拍摄于余国琮院士家中。</h3><h3><br></h3> <h3> 彭一刚教授著名的建筑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常委.著有"建筑空间组合论"等书,曾任过梁思成建筑奖,参与设计威海甲午海战馆。</h3><h3> 2014年11月3日于秀兰拍摄于彭一刚教授家中</h3> <h3> 邱宣怀教授:95岁高龄,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先后在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任教,是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长期从事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1962—1990年担任高等学校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机械设计课程组组长。曾主编《机械零件》、《机械设计》教材。参与编写《机械工程手册》、《机械设计》等书。95岁高龄还经常来图书馆借阅,让我们非常钦佩的读者。</h3><h3> 2014年10月10日于秀兰拍摄于天大图书馆读者服务部西文书库</h3><h3><br></h3> <h3>严宗达:天津大学教授,是固体力学与结构工程专家和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力学教学工作和固体力学、计算力学、结构工程以及数学方法在力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他在教学科研各方面作出的贡献,他被评为1979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1990年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荣誉证书,他从1986年至今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1985 年至1989年任天津市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长,1989年至1993年为天津市力学学会第五届名誉理事长。<br />1985-1992年严宗达任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br />1993年开始从谜,2001年开始上网。现为天津谜协,虎友谜社顾问,红烛谜社社员,春风谜社第二届常务理事。<br /> 于秀兰拍摄于严馆长家中<br /><br /><br /></h3> <h3> 马志清老师:研究馆员,中共党员,195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专业毕业,1954年由北京中苏友好协会总会调入天津大学图书馆,1980年任副馆长至1991年退休。曾任天津市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付主任委员,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马志清老师是抗日将领马占山的长孙.马馆长与我是忘年交,马老师待人真诚,和蔼可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和老师。</h3><h3> 1991年摄于天津大学图书馆西文书库于秀兰摄影</h3><h3><br></h3> <h3>成湖老师,图书馆副馆长,张国政副校长的夫人,2005年7月27日,朗蔼珊老师,乃丽和我约好一起去看望老人家,这是见面时的成湖老师与朗老师拥抱的场面,珍贵合影,美好的回忆!</h3><h3> 2005年7月27日于秀兰拍摄于成湖老师家中</h3><h3><br></h3><h3><br></h3> <h3> 周庆璋老师:1948年北京辅仁大学经济系毕业,1956年参加工作天津大学财务科,后到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组和政宣组工作,1984年退休。90岁高龄,思维敏捷,谈吐不凡,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师。照片是1989年周庆璋老师与爱女董奕杉在天津大学图书馆桥上</h3><h3> 1989年 于秀兰摄影。</h3><h3><br></h3> <h3> 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潘祥彻老师是四川碧山市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本科毕业,1956年6月进入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工作至1979年退休。是管理学院奠基人著名教授崔克纳的夫人。</h3><h3> 2012年4月5日是潘老师90岁华诞,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h3><h3>2012年4月5日于秀兰拍摄于潘老师家中</h3><h3><br></h3> <h3> 期刊部老师林佩蔷:林老师总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林老师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每次见到我都是非常亲切,问寒问暖,关心年轻人,给予我们温暖的笑脸,让我们记挂在心。</h3><h3> 2012年10月30日于秀兰拍摄于林佩蔷老师家中</h3><h3><br></h3> <h3>范铮教授:我国图书馆界著名学者、专家、天津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教授、中共党员,范铮在天大图书馆工作期间,创办了学生常用书参考室、文献检索教研室、参考咨询部和技术情报中心.并开创了文献检索课和国际联机检索工作。l986年和l992年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情报系统先进工作者。范铮曾参加全国性图书情报学术会议十余次,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3篇在美国刊物上发表。他的优秀论文曾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特别奖"。他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二次工具书咨询解答法"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重视,使他在国内外享有图书情报界著名学者的称誉。范铮获美国传记学会(ABI)荣誉奖章,其姓名刻在美国传记学会图书馆和档案馆荣誉壁上永久保存。</h3><h3>1992年秋季,范老师叫我到他家给拍照,范老师对这张证书非常重视,我给范老师和爱女董奕杉拍下这张珍贵的合影,没有等到照片洗印好,范老师就因突发心脏病逝世,这是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h3><h3> 于秀兰拍摄于范老师家中</h3><h3><br></h3> <h3> 张国雄教授,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生产工程分会荣誉主任委员,微纳米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学会副主任委员。</h3><h3> 2012年4月11日于秀兰拍摄于天津大学图书馆门前</h3><h3><br></h3> <h3> 马一太教授,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所长,工程热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曾任天津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h3><h3> 2014年于秀兰拍摄于马一太老师办公室</h3><h3><br></h3> <h3>杨家成教授:1959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分配到天津大学从教,1981年—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回国后历任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教务处长,副教务长等职。于1992年冬任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1997年退休。</h3><h3> 2016年8月移居德国,在杨馆长出国之时,杨馆长送给一对精致的西班牙生产咖啡杯做为纪念,杨馆长退休之后,我每年春节都会看望他老人家,杨馆长夫妇每次看到我,都会特别高兴,每年我都给杨馆长夫妇拍照,杨馆长夫妇待人真诚,德高望重,和蔼可亲,大师风范!</h3><h3> 2012年春节杨馆长夫妇金婚纪念于秀兰摄影</h3><h3><br></h3> <h3> 杜伟民书记:1953年来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学习,1956年任电力系总支副书记,以后在土木系,建筑系工作,1984年来天津大学图书馆任支部书记副馆长,1988年离休。</h3><h3> 2012年4月14日于秀兰摄影于天津大学第二届海棠节</h3><h3><br></h3> <h3> 2014年4月7日,崇真尚美 -----郭俊杰艺术珍藏展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举办,天津大学图书馆张琪昌馆长致辞发言。张琪昌: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机械学院力学系教授、博导,工程力学专业学科负责人,民盟天津市委常委、副主任委员。</h3><h3> 2014年4月7日于秀兰拍摄于天津大学图书馆</h3><h3><br></h3> <h3>朱贵玲教授: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同年分配到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1997年任图书馆副馆长,2001年聘为图书馆研究馆员,</h3><h3> 2006年5月至今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工作任馆长</h3><h3> 摄影于秀兰仁爱学院图书馆</h3> <h3> 丛玲教授:研究馆员情报学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分校图书馆学系,同年分配到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文革后首批进入的专业本科大学生。曾服务于图书馆采编部、期刊部、流通部、信息部、文献教研室、社科部、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等部门,历任部门负责人、副主任、主任等职。承担我校研究生、本科生《实用专利技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及《竞争情报》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图书馆工作期间,主编教材三部、参编教材四部,发表论文20余篇。</h3><h3> 2014年于秀兰拍摄于天津大学图书馆</h3><h3><br></h3> <h3>刘志玲老师:1994年调入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默默的工作在读者服务第一线,代表普普通通的流通部老师,兢兢业业,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刘志玲老师在指导读者借书。</h3><h3> 2005年8月19 日于秀兰拍摄于图书馆开架书库</h3><h3><br></h3> <h3> 尹沧海教授、画家: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配到天津大学图书馆,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陈绶祥先生。2003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艺术史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范曾先生。</h3><h3> 2002年于秀兰拍摄于南开大学</h3><h3><br></h3> <h3> 杨祖国教授:从事图书馆及科技情报工作近30年,先后在采访部、系统部、信息咨询部,情报服务与研究中心工作,从事科技查新工作15年,信息咨询工作22年,情报研究工作20年。擅长文献检索,原创了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研究与工作实践。已发表论文29篇,出版专著七部,其中,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国专利被《SCI》来源刊论文引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经文献检索查新及国际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论文证明是国内外最早报道的专利"反向引用"系统实证研究成果。发表的专利引文分析、学科领域词频分析等研究论文也属国内较早取得的成果,获得了较高的引用次数,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研究成果在CNKI数据库中已被引用300多次,H指数已达到10。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SSCI、Ei收录高水平研究论文。</h3><h3> 2014年5月23日于秀兰拍摄于天津大学工会会议室</h3><h3><br></h3> <h3> 魅力何来---羽西</h3><h3> 1993年8月于秀兰摄于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h3><h3><br /></h3> <h3>1993年8月羽西接受天津大学邀请到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做了一场《如何巧妙搭配衣服服饰》的报告,吴咏诗校长出席这次报告会,全校爱美教职员工和天津大学教工模特队数百人聆听了羽西的演讲,这是演讲后为天津大学图书馆题字时拍摄的合影。</h3><h3> 右起尹明丽、于秀兰、靳羽西、张久琳老师合影留念!</h3><h3><br /></h3> <h3> 1993年9月20日晚,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在校党委书记杨渝钦陪同下,来我校图书馆看望正在晚自习的学生们,询问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h3><h3>右起于秀兰、杨渝钦书记、朱开轩主任与天大学生交谈!</h3><h3> 摄影王建泽老师</h3><h3><br></h3> <h3> 2012年10月22日,开通仪式系卓越联盟9所高校图书馆联合发起,于同一时间在各高校分别举行。副校长余建星出席了开通仪式并致辞,仪式由图书馆馆长张琪昌主持,聂玉敏书记与图书馆领导班子与部分馆员,及近百名学生读者参加了开通仪式。</h3><h3> 2012年10月22日摄于天津大学图书馆于秀兰摄影</h3><h3><br /></h3> <h3>2013年4月20日年天津大学举办第二届海棠季,天津大学摄影协会老师参加海棠节的拍摄活动,于秀兰与校长李家俊合影。</h3> <h3>2012年10月15日,在天津大学党外人士五年成果展上,何明霞老师,雷鸣老师等与于秀兰合影留念。</h3> <h3>2013年10月31日,天津大学归侨侨眷第五次代表大会,留学人员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统战部副部长于克建老师,天津大学工会主席汪嚥和张伟力教授与于秀兰合影。</h3> <h3> 张凤宝教授:原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天津市委会副主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贡振宇:原天津大学校长助理贡振宇,原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党委书记!(中间)</h3><h3> 2012年4月14日于秀兰拍摄于天津大学第一届海棠节</h3><h3><br /></h3> <h3>1974年成立的政宣组,负责全校的政治宣传工作,包含油印各种宣传手册,全馆的各个阅览室的宣传布置工作,有东西平房两个期刊,读报阅览室。1979年完成了历史使命。</h3><h3>王蓉娟是组长、副组长是李淑珍老师、于志恒老师</h3><h3>右起第一排边邵敏、王蓉娟、李淑珍、黄淑香老师右起第二排马泽云、于秀兰、周庆璋、王杏琴、袁宗英老师。</h3><h3><br /></h3> <h3> 1985年9月,天津大学图书馆采访部,这是办公室照,右一背影是顾文藻老师,还有郭颖老师,顾老师学识渊博,善于帮助青年人,是我们非常敬重的老师。郭颖老师对于中文采购工作,全面掌握,熟悉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和步骤,让我非常敬佩!</h3> <h3>1988年夏季由香港邵氏影业公司董事长邵逸夫捐资1000万港元,兴建的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的奠基仪式举行,这是奠基仪式后,副馆长窦光璧,金志刚,马志清,汪慰曾老师与大家合影。</h3> <h3>1990年5月15日,由香港邵氏影业公司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的逸夫楼落成典礼举行,热烈庆祝科学图书馆竣工落成,衷心感谢邵逸夫先生兴教义举,这是开幕式的现场照片。</h3> <h3>1990年5月15日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落成典礼,参观图书馆的嘉宾,在现场听于秀兰讲解科学图书馆的使用情况。</h3><h3>右起第一人:杨辉党委书记第二人:天津市副市长钱琪傲第三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马临博士</h3><h3>左起第一人:王光英先生第三人:李曙森老校长。</h3><h3>1990年5月15日刘曙老师拍摄于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逸夫楼</h3><h3><br></h3> <h3>1990年10月2日庆祝天津大学建校九十五周年之际,校长吴咏诗,馆长严宗达,副馆长赵洪禄与大家合影。</h3> <h3> 1990年5月15日,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落成典礼,杨玉璞书记,马志清副馆长,窦光璧副馆长与大家合影。</h3><h3> 杨玉璞党总支书记:1987年—2000年底14年间曾任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兼任图书馆副馆长,曾荣获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教育系统优秀政治工作者称号。</h3><h3><br></h3> <h3> 1990年10月2日天津大学热烈庆祝建校九十五周年上,赵洪禄副馆长,苏建星主任,杨玉璞书记,张九琳主任,刘自卫主任与大家合影。</h3><h3> 刘自卫高级工程师,1978年到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先后担任过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委员,为图书馆的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做过开创性工作,获得过天津市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天津市首届青年科技奖(提名奖)。</h3><h3><br></h3> <h3>1990年秋季,天津大学第三十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提高体育水平,弘扬亚运精神。天津大学图书馆方队健步走过主席台。</h3> <h3> 1991年4月10号国家教委代表王复孫,副校长高文新,刘经逵和赵洪禄馆长与大家一起合影。这是逸夫楼在全国的评比中天津大学逸夫楼获得一等奖。</h3><h3> 赵洪禄馆长,1971年-1975年天津大学电力及自动化系发电专业,1975年---1985年天津大学自动化系发电教研室教师,办公室主任,1986年---1989年工会副主席,1989年---2000年天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h3><h3><br></h3> <h3>邵逸夫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他捐赠的教育资金更是遍布神州大地,我国很多学校中都建有以邵逸夫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1992年8月15日下午,邵逸夫来天津大学参观,时任天津大学校长吴咏诗(左1)党委书记杨渝钦(左2)、陪同他参观刚刚落成两年的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逸夫楼)。</h3><h3>图片是邵逸夫先生,方逸华女士由天津大学校长吴咏诗陪同,步入主席台。</h3><h3><br /></h3> <h3>1992年8月15日邵逸夫先生和方逸华女士一行,在市领导钱其傲和校领导吴咏诗的陪同下,来到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参观,于秀兰老师对科学图书馆做了全面的介绍,圆满的完成了接待讲解工作。</h3><h3> 1992年8月15日王建泽老师摄影</h3><h3><br></h3> <h3> 1992年8月15日,邵逸夫先生和方逸华女士,在副市长钱琪傲,吴咏诗校长的陪同下,于秀兰老师带领讲解参观了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期刊部,看望在这里学习的老师和同学。邵逸夫先生一生热衷教育慈善事业,他的爱国之情,为国之志是人们应该永远铭记的。</h3><h3> 1992年8月25日王建泽老师摄影于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期刊部</h3><h3><br></h3> <h3> 1987年天津大学流通部老师集体合影,主任汪慰曾老师,副主任刘 曙,周乃丽。</h3><h3>周乃丽:流通部副主任,阅览部主任,党总支秘书,党支部书记,曾荣获三八红旗手,学雷锋标兵,优秀青年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等先进称号。</h3><h3>右起第一排:苏令云,王淑芳,朱岫云,汪慰曾,童慧锦,孟祥平,于秀兰老师</h3><h3>右起第二排周乃丽,杜阿娇,段翼鹏,于志恒,刘曙,于瑾老师。</h3><h3><br></h3> <h3>1987年10月,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的全体老师,在于震宇主任,刘曙,周乃丽副主任带领下,骑自行车环绕外环线,一路上欢声笑语,你追我赶,一天的骑行活动,使大家更加团结,工作更加有朝气。这是在天津大学图书馆出发时的合影。</h3><h3> 右起于震宇,吕福谦,胡振杰,于秀兰,刘曙,蔡清,张红雁,杜阿娇,周乃丽,俞辉,马俊,于瑾老师。</h3><h3><br></h3> <h3> 1989年汪慰曾老师退休时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全体老师与馆领导合影留念。</h3><h3>汪慰曾副教授:任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从事高校工作40余年,其中从事高校图书典藏流通及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工作30余年。1988年主笔起草《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设计方案与要求》,并参与该馆全部筹建工作,于1990年竣工,1991年被国家教委评为"邵逸夫先生第二批赠款工程项目"一等奖,总分第一名。著有《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探讨》一文,编制了《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等。天津大学图书馆的牌楼的三个大字是汪慰曾老师书写!</h3><h3><br></h3> <h3>2002年春季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全体老师合影于天津水上公园。汪宗怡主任,于震宇副主任。</h3><h3> 汪宗怡副研究馆员:1992年调入天津大学图书馆,曾任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主任和期刊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从事高校图书馆图书典藏流通工作11年,2000年参与图书馆SIRSI自动化管理系统引进工作,并结合系统引进主持了图书流通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改造工作,带领流通部全体工作人员创建了天津大学图书馆全开放的服务模式。从事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11年,研究了期刊阅览、文献传递与学位论文的论文认证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与高校学科建设紧密配合,极大地拓展了期刊文献的服务领域。现从事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h3><h3><br></h3> <h3> 2003年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全体老师合影。杨晓华主任,于震宇副主任。</h3><h3>杨晓华主任:</h3><h3> 2003年图书馆流通部评为华北地区先进集体、2005评为学校优秀服务标兵团队、连续三年的馆内优质服务窗口,利用近五年的时间进行后库库位调整,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捋顺工作流程、建立了用户管理规范,清理了有户头卡片以来的各种帐户、组织二届天津流通工作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h3> <h3>2011年1月天津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全体同志合影留念。王玲主任,陈巍副主任!</h3><h3>王玲主任:</h3><h3> 2010年起,为深化读者服务以及配合新馆搬迁、适应服务模式转变,流通部在馆领导的指导和其他业务部门的配合协作下,先后完成了用户文档规范、更换图书磁条、延长开放时间、馆藏清点等一系列任务。流通部全体同志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在图书馆服务的一线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流通部还有很多临时在部里工作的老师,她们也为天津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非常感谢她们的工作。</h3><h3><br></h3><h3><br></h3> <h3> 天津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全体老师合影</h3><h3> 于晓燕主任,陈霞副主任,陈巍副主任。</h3><h3>于晓燕主任:</h3><h3> 2013年12月图书馆做出了重大机构调整,将过去的流通部与阅览部合并成立了"读者服务部"。这个名字对于我是多么的熟悉,我想对于于秀兰老师来说更加感慨万千,想当初,就是在"一得轩"这个展室的位置,于老师苦心经营了多年"读者服务部"啊!而今,这个名称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新的含义。我们作为新一代"读者服务部"大家庭的一员,是何其有幸!这张珍贵的合影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于秀兰老师饱满的工作热情会一直激励我们,于老师出众的工作能力会一直鞭策我们,于老师高尚的人生品格也必将会感染着我们,开创图书馆工作的崭新局面。</h3><h3> 2014年11月24日徐越平老师摄影</h3><h3><br></h3> <h3>1988年春季,天津大学图书馆组织大家到北京潭柘寺一日游,流通部主任李秀珍老师,期刊部任锡庚老师与大家合影留念。</h3> <h3>1997年邢宝凤党总支书记兼第一副馆长,杨玉璞党总支书记副馆长,王莉副主任,杨晓华主任,焦素琴主任,参观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留影。</h3> <h3> 青春岁月,我们憧憬未来。</h3><h3>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抹;如果说人生是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右起:杨小平、于秀兰、周乃丽、康津、王琳老师</h3><h3> 1990年5月南开大学赵洪禄老师摄影</h3><h3><br></h3> <h3> 1990年参加天津大学工会组织的北戴河旅游,右起第一排刘华、邢敏、于秀兰、刘老师、第二排右起徐友浩、田海亭副校长、李瑞峰老师合影!</h3><h3> 李瑞峰老师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在我家装修过程中,给予我们非常大的支持,李老师的设计风格新颖独特别致,非常感谢李老师的帮助!</h3><h3><br></h3> <h3> 1990年秋季,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建成后,大量的搬家工作,在馆长的带领下,图书馆老师都是自己完成搬家任务的,这是当时搬家时的场景,难忘的经历!</h3><h3><br></h3> <h3>1991年9月天津大学第二届教工歌咏大赛图书馆与档案馆全体老师合影留念。</h3> <h3>2004年9月24日在天津大学教职工"大众健身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图书馆总支书记兼第一副馆长李秀民、工会主席与大家合影留念。</h3><h3><br /></h3> <h3>2005年9月25日,天津大学图书馆老师组织旅游承德金牛洞旅游,特邀李秋实副馆长,李秋实副馆长已经调到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任主任。目前已经调回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h3><h3>右起于秀兰、刘志玲、李秋实、王俊英、王其敏、郭光莹老师。</h3><h3> 郭光莹老师;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的在图书馆流通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帮助老师,关心同事,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br></h3><h3><br></h3> <h3>2008年天津大学教职工排球联赛天津大学图书馆代表队与校领导邢敏、赵翠云、冯亚青、杨贤金老师合影留念</h3> <h3>2008年10月22日,天津大学秋季运动会太极拳表演赛的天津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的参赛老师与聂玉敏书记、副馆长刘亚茹,工会主席周乃丽在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h3><h3><br></h3> <h3>2008年12月6日天津大学教职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歌咏比赛,图书馆与档案馆在大合唱比赛。老师们的精彩演出,博得了一阵一阵的掌声,大家用歌声,歌颂改革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h3> <h3>2008年10月25日,天津大学秋季运动会中,天津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的方队走来,老师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响亮的口号,在聂玉敏书记,刘家新副馆长和工会主席周乃丽的带领下走过主席台。</h3> <h3>2008年10月25日,天津大学图书馆老师在运动会上合影留念,右起郝瑛瑛、刘家新副馆长,聂玉敏书记,温莉慈老师,牛书东,周乃丽,张红雁,于秀兰,王永红,王晓娜老师。</h3><h3><br /></h3> <h3>2008年天津大学图书馆退休老师参加图书馆春节联会大合影。</h3><h3>第一排右:王杏琴、袁宗英、常宗珊、马志清、陈慧敏、刘淑敏老师</h3><h3>第二排右:王慧琴、徐克茹、郎蔼珊、陈秀娥、周玉华、王建华、贾淑珍、李秀珍老师</h3><h3> 2008年于秀兰摄影于联欢会现场</h3><h3><br></h3> <h3>2008年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举办的联会会上吕超英、于秀兰、于震宇老师合影</h3><h3> 于震宇副教授:1975年分配到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198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曾服务于期刊部、参考咨询部、办公室、流通部。历任部门副主任、主任等职务。2009年至2017年任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图书馆馆长。</h3><h3>于震宇老师工作能力强,善于组织开展各项图书馆工作,对于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业务善于管理,聪明睿智,为天津大学图书馆工作作出重要贡献!</h3> <h3>2010年10月19日,天津大学教职工广播体操展示大赛,在北洋广场举行,这是赛前参赛老师与邢敏老师、工会王刚老师合影留念。</h3> <h3>2011年6月,天津大学庆祝建党90周年----颂歌献给党全校歌咏活动,天津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老师演出后全体演员合影留念。</h3><h3><br></h3> <h3>2012年4月,海棠季天津大学图书馆退休党支部在馆党总支的领导和支持下,每年都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他们时刻关心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图为老党员们活动之余在盛开的海棠树下留影。</h3><h3> 2012年4月18日于秀兰拍摄于天津大学图书馆海棠树盛开时</h3><h3><br></h3> <h3>2012年10月20日,天津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的运动方队,健步向主席台走来,他们手举“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宣传牌子,精神抖擞的走过主席台。</h3> <h3>2012年10月22日,天津大学五十二届田径运动会,聂玉敏书记与图书馆全体参赛人员合影留念。</h3> <h3>2013年4月25日,天津大学摄影协会成立后,摄影协会老师积极参加天津大学海棠节的拍摄活动,举办天津大学教职工影展,照片是摄影协会老师在天津大学海棠节的合影。</h3> <h3> 2013年5月18日,天津大学校领导和有关同志在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项目开工典礼的合影。我有幸见证了这隆重庄严的时刻!新校区图书馆由我校知名校友、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方主设计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周凯领衔设计。</h3><h3> 2013年5月18日韩宝志老师摄于典礼现场</h3><h3><br /></h3> <h3>2013年8月22日,天津大学图书馆领导与老师到新校区参观合影。</h3><h3> 右起李增志,于秀兰,解钧老师,李文兰副馆长,聂玉敏书记,张琪昌馆长,马小宝书记,杨晓华老师,刘亚茹副馆长,张杰主任。</h3> <h3>2014年9月16日,天津大学图书馆部分老师参观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留影。</h3><h3> 2014年9月16日裴佳良拍摄于新校区工地上</h3><h3><br></h3> <h3>2013年10月29日,天津大学"最美中国、最美天津、最美天大"作品展在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拉开帷幕,11月1日校党委书记刘建平,副书记李一丹,工会主席马桂秋,摄影协会会长韩宝志参观了摄影展览,参观后与摄影协会老师一起合影留念。</h3><h3><br></h3> <h3>2013年11月1日,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党委副书记李一丹参观了天津大学摄影协会举办的《最美中国,最美天津,最美天大》摄影展览,观看《疑惑》摄影作品。《疑惑》是于秀兰在教师节工会联欢会上抓拍,她的外孙王胤诚见到外国留学生疑惑的表情,孩子的天真,有思考的表情,内心的疑惑全部反映在此时的一个瞬间。</h3><h3> 2012年11月1日摄影于秀兰</h3> <h3> 2014年1月20日,天津大学图书馆在2014年举办的新年联欢会上表彰了《天津大学首届图书馆岗位知识竟能竞赛》得奖的全体同志,工会主席马桂秋到会祝贺。</h3><h3> 2014年1月20日于秀兰摄影于工会</h3><h3><br></h3> <h3> 2014年3月8日,天津大学图书馆全体女教职工,参加了天津大学女教工庆祝"三八"妇女节"娱乐健身"活动,刘亚茹副馆长带队,工会主席于晓燕指挥大家比赛,这是比赛后全体女职工合影留念。</h3><h3> 2014年3月8日董奕杉摄于天津大学体育馆</h3><h3><br></h3> <h3>2014年5月12日"风采韶华——天津华夏青年书画艺术研究院天津大学实践基地作品展"暨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举行 ,旨在为我校学子与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交流提供平台,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提高艺术创作能力,为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这也是我校图书馆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又一新尝试。</h3><h3>张琪昌馆长,马小宝书记,李文兰,刘亚茹副馆长与大家合影。</h3><h3><br></h3> <h3>2014年5月23日,天津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校工会,科研院和学生创新实践协会共同举办的我校第九期青椒学术沙龙,图书馆情报服务中心与研究中心主任杨祖国老师作了题为《科技情报与科学计量助力科研》的学术报告,</h3><h3>报告后全体天津大学图书馆参加人员合影留念。</h3> <h3> 我的中学班主任于晓峰老师夫妇</h3><h3>于晓峰老师是非常让学生敬重的老师,于老师对教育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于老师用博大的爱爱她的学生,我们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的于老师,于老师对生活态度,对人生充满乐观豁达的心态,自强、独立、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感染我们同学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于老师是深受我们同学爱戴的好老师,于老师是我的恩师。 </h3><h3> 2009年于秀兰摄于老师家中</h3> <h3>感谢我的先生董恩来和女儿董奕杉的大力支持,没有家人的大力协作,就不会有今天的影展的成功举办!谢谢家人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更要感谢馆领导,感谢全体图书馆老师的大力协作参与!感谢天津大学工会,感谢天津大学退休协会,感谢天津大学摄影协会,感谢天津大学档案馆!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谢谢大家!感谢、感恩、感动!</h3> <h3>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亲于清秀,我的母亲田桂珍,对孩子们的言传身教,父母的善良仁厚,父母的诚实守信,父母朴实无华的优秀品德,留给我无价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母的教诲,我铭记在心!父母的爱温暖如春!谢谢我的爸爸、妈妈那么爱我!还要感谢我的姐姐、哥哥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和照顾!谢谢亲朋好友的祝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