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十年“跟踪”拍摄,80后看了扎心,90后看了泪

朱老师

<h3></h3> <h3>央视最近新出了部纪录片,讲述00后的成长故事。<h3>结果却引得无数80、90后直呼扎心,表示看完之后泪流满面。</h3><h3>《零零后》</h3></h3> <h3>这是一部跟拍了十年的纪录片。<h3>记录了同一家幼儿园的孩子,在十年间的成长轨迹和长大历程。</h3><h3>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不同孩子的个性和发展,也能看到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h3><h3>更重要的是,在这群00后孩子身上,我们还能感受到一些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共鸣。</h3></h3> <h3>小姑娘一一,是最让我有感触的一个人。<h3>两三岁的时候,她就不喜欢跟任何人玩儿。</h3><h3>别的小朋友成群结队,只有她,一个人吃饭睡觉玩耍。</h3><h3><br></h3></h3> <h3>幼儿园老师对此很担心,有意引导她找个朋友。<h3>但一一很坚定,“我就喜欢自己玩儿,我觉得一个人玩儿挺好的。”</h3></h3> <h3>小小年纪,还煞有介事的表示,“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我有这个权利。”<h3>的确,一个人玩儿的时候,她也没有显得落寞。</h3><h3>反而自带气场,常常独自玩儿的怡然自得。</h3></h3> <h3>老师有意带几个小朋友跟她玩儿,问:“你希望我们几个谁跟你玩儿?”<h3>一一笑嘻嘻的,“什么人也不想挑”“随便”。</h3></h3> <h3>她没有交友的概念,从来就不想跟别人玩儿。<h3>虽然这会让人担心她长大之后难以融入集体,但却不得不让人羡慕她这种享受独处的能力。</h3></h3> <h3>作为成年人,我们逐渐习惯了随大流的热闹,害怕独处、害怕落单、害怕孤独。<h3>这种害怕独处的心态,让我们失去独处趣味的同时,也导致我们在人际相处中常常患得患失。</h3></h3> <h3>长大后的一一,安静内敛,有着超乎同年龄小孩的智慧和见解。<h3>现在的她,已经有了一些朋友,回忆起小时候,她也会羡慕自己的勇气。</h3></h3> <h3>她说:“但是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讲,其实社会对内向的人是有点不公平的。<h3>它在要求每一个内向的人都变得外向,其实内向的人也有很多自己的优点。”</h3><h3>同时,她也坦诚,自己在小群体里边,其实是弱势的一方。</h3><h3><br></h3></h3> <h3>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能说出这样的见解实在不一般。<h3>因此,不少人将一一冠以“天才少女”的称号。</h3></h3> <h3>很小的时候,一一和小伙伴在石凳上画画,风儿把纸张吹的到处都是。<h3>一一糯糯的小奶音道:“清风不会画画,何必乱翻画儿;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h3><h3>如诗般的惬意,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h3></h3> <h3>此外,锡坤和妈妈也是这部片子的重点讨论对象。<h3>锡坤两岁进入幼儿园,还未断奶,妈妈就跟到幼儿园去喂奶。</h3><h3>为了让锡坤从小接受好的教育,妈妈带着锡坤搬家,和爸爸分居两地。</h3><h3>后来为了更好的照顾锡坤,妈妈干脆辞去了工作。</h3></h3> <h3>小时候的锡坤,活泼好动,热衷“搞破坏”,探索世界。<h3>比如,将同学们的鞋,足球扔进垃圾桶。</h3><h3>把面条烧着了,“煮面条”吃,最后火大了,再给泼一把水浇灭。</h3><h3>对于锡坤的这种天性,妈妈从未指责制止,而是加以引导。</h3><h3>果不其然,长大了的锡坤成了妈妈口中的探索能手,爱上了各种科技,立志成个科学家。</h3></h3> <h3>但是妈妈又变得担心了,怕孩子闷头做实验,错过了人际交往的乐趣。<h3>在妈妈的引导下,锡坤爱上了魔术。</h3><h3>但妈妈又担心长大之后,魔术没办法养家。</h3></h3> <h3>现在的锡坤,不再像儿时那般活泼,性格更加内敛。<h3>妈妈为了培养他活泼外向的性格,给他报了个夏令营。</h3><h3>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操心无比。</h3></h3> <h3>毫无疑问,这是个过于操心的妈妈。<h3>她始终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自己也因此而筋疲力尽。</h3></h3> <h3>对此,锡坤妈妈是这样说的——<h3>“我们有一句话叫60分妈妈,就是你不能做到70分、80分。</h3><h3>你有时候不要做得太完美,可是我一开始就是要做完美妈妈的。</h3><h3>然后这就出了事儿了,就是我操心太多了。</h3><h3>但我即便是这样,知道这些,我还是怀着一种爱心来做妈妈。”</h3></h3> <h3>这样的慈母心肠,倒也让人不忍心去过多苛责。<h3>而从镜头的十年记录,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锡坤妈妈的衰老。</h3></h3> <h3>有像锡坤这样和妈妈亲密相处的,自然也就有和父母关系不太好的孩子。<h3>小时候的萌萌长着两颗兔子牙,十分可爱。</h3></h3> <h3></h3> <h3>爸爸把她送去幼儿园,她哭闹着不舍得爸爸离开。</h3> <h3>现在的她,常常回到家就进了自己房间,和父母交流越来越少。<h3>回忆起曾经和女儿亲密相处的时光,感性的妈妈眼含热泪。</h3></h3> <h3>但是这一切也不是毫无根源,而在于几年前妹妹柚子的出生。<h3>萌萌说,她根本就不想要这个妹妹。</h3></h3> <h3>所以,她对妹妹几乎是无视的,从不跟她玩儿。<h3>爸妈将此归结为萌萌正处于青春期,天生叛逆。</h3><h3>但是旁边的阿姨却道破端倪:每次外出都是爸爸抱着妹妹,妈妈跟着。</h3><h3>萌萌走在一旁,跟个陌生人一样。</h3></h3> <h3>其实,这是很多家庭都难以解开的二胎难题。<h3>父母的爱是一样的,但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可能是真的存在差异。</h3></h3> <h3>妹妹小,得到的关注多在所难免。<h3>但是父母,是不是也应该适时的让萌萌感受到自己在被关注。</h3></h3> <h3>透过《零零后》,成长过程中的迷茫被悉数展现。<h3>但却不是通过上帝视角对这些问题加以评判。</h3><h3>反而更像是一种对自我的窥探,对过去的反思。</h3></h3> <h3>以往印象里的00后,都是看着动画、抱着手机不松手。<h3>但其实,不管是80、90还是00后,成长过程中的悲喜都是共通的。</h3><h3>融入新集体的困难,与父母的隔阂,对梦想的困惑……都是一样的。</h3></h3> <h3>这部纪录片因为名叫《零零后》,饱受诟病。<h3>许多人提议不如叫做“大城市中产阶级的零零后”。</h3><h3>因为里边的孩子们所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都不是普通的家庭所能承担的。</h3></h3> <h3>的确,仅以大城市几个孩子的成长来概括“零零后”确实不妥。<h3>但哪怕仅仅几个特例,所展现的问题就已经足够让我们深思。</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