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校,在每一个莘莘学子的心中都是亲切和难忘的。不论你离开了多久、去到了何方,每当想起它,心里总是暖暖的。</p><p class="ql-block">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医大(CMU)…40年前我们就读的母校。它坐落在沈阳市中心的中山广场旁边北二马路92号。</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母校有着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创办于1931年11月,原校址在江西于都,1932年10月增设了调剂班等,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3年4月迁至兴国,1933年8月 又迁往瑞金。1934年跟随中央红军长征。是唯一走完长征路的学校。1940年在延安,由毛泽东同志提议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建国前一年进驻沈阳,接收合并了原南满医科大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此坐落于此已69年。</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学校是原国家卫生部部属高校,195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医学院校调整的规定,更名为沈阳医学院,我们高考报名时,学校名还叫沈阳医学院,入校后,经国家卫生部批准<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8年3月1日</span>正式恢复原来的校名—中国医科大学。</p> <p class="ql-block"> 母校校园内有许多高大的老树,一条条蜿蜒小路,可以带你去到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和礼堂,也可以带你去到华佗、李时珍、白求恩等医学老前辈的雕像前。</p><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中国医大63期组织了入学40年、毕业35年同学联谊会,我们这些花甲之年的老学生又回到了沈阳、回到了母校。如今的学校两年前已经迁至新校区,老校区内只留下了无尽的落寞……………</p><p class="ql-block"> 为了那难忘的情怀,我预定酒店时特意选了学校对面的一间,望着窗外,眼前呈现的老校区让我感慨万千!</p> <h3>毕业后曾经两次回到过校园,那时校园里依然生机勃勃,如今重走校园已是另一番景象……</h3> <h3>南门</h3> <h3>礼堂</h3> <p class="ql-block">礼堂前的墙上镌刻的校歌</p> <h3>从这里开始和结束了我们的大学时光</h3> <h3>礼堂前的李时珍老先生,静静地陪伴了多少代学子</h3> <h3>基础楼前的白求恩老前辈,还记得多少人坐在你身旁晨读,伴你入夜?</h3> <h3>63期毕业后捐建的春晖亭如今已旧迹斑斑</h3> <h3>基础一楼,一年级上课的地方</h3> <h3>这里曾有我们来来回回的脚印👣</h3> <h3>如今门前已荒芜</h3> <h3>这条路通向基础二楼</h3> <h3>基础二楼(校园内侧)</h3> <h3>基础二楼(西门侧)</h3> <h3>阶梯教室凳子上占座位的椅垫犹如在眼前😏</h3> <h3>有多少知识在这里流淌过~</h3> <h3>华佗老先生你好!</h3> <h3>基础二楼前毛主席给红军卫校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记得在校时没有此碑)</h3> <h3>西门,目前已经关闭,校牌也进了校史馆,只好借同学旧照!</h3> <h3>基础三楼</h3> <h3>校部小楼</h3> <h3>据说已作历史建筑保留</h3> <h3>校管理机构</h3> <h3>图书馆远观</h3> <h3>图书馆另一侧</h3> <h3>图书馆对面曾经的留学生楼</h3> <h3>体育馆</h3> <h3>如今又建了一座新馆</h3> <h3>还记得这大烟囱和冬天的煤堆</h3> <h3>操场(冬天的冰场)</h3> <h3>如今已成停车场</h3> <h3>学生宿舍 一舍</h3> <h3>一舍已经作历史建筑保留</h3> <h3>难忘的二舍!陪伴了我们的大学生涯!</h3> <h3>还记得自己宿舍的那扇窗户</h3> <h3>也记得自己曾经住过的上铺和下铺</h3> <h3>二舍楼下,路边的小房子是便民服务😏(当然不是我们那时候的)</h3> <h3>半地下食堂的窗户</h3> <h3>开水房,我们在校那时还没有它</h3> <h3>每周对男女生各开放三天的浴室,虽然残破不堪却也还在</h3> <h3>校园中,那一条条蜿蜒的小路,留下了多少我们的足迹……,那丁香花、迎春花,伴着我们学习、成长……,那沧桑老树也默默记着我们青春的故事……</h3> <h3>"那时的你我,青春的花季正开放。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可是我们,没有风花雪夜,何谈儿女情长。春风化雨润桃李,心无旁骛读寒窗。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每天起床、晨练、食堂,埋头在教室、图书馆、直到息灯铃响。荒废了校园小径,辜负了芬芳丁香。"……(摘自于明同学的诗句🙏)</h3> <h3> 看看这些后辈们毕业时留下的倩影,真后悔我们当初为什么没有……?! </h3><h3> 同时也欣慰正是有了他们,我们中国医大人的生命得以延续!</h3> <h3>校园隔壁的医大附属一院,当年也是我们实习的课堂,第一次穿上白大衣在诊室里接触病人就在这里。</h3> <h3>如今附属一院变化很大,进到里面已经完全找不到记忆中的痕迹了!</h3> <h3>学校外的中山广场(那时叫红旗广场),也是我们难忘的地方!</h3> <h3>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最能代表那个时代印迹如今依然伫立。</h3> <h3>真该给沈阳点个赞👍</h3> <h3>站在广场向前看,夕阳中的沈阳南站在路的尽头,那是我们五年寒暑假来回往返的火车站。</h3> <h3>这次联谊会的另一项活动是参观新校区,展望中国医大的未来!</h3> <h3>俯瞰新校区</h3> <h3>今非昔比!</h3> <h3>新校区大门</h3> <h3>校区马路</h3> <h3>校区宽阔大气,环境优美!</h3> <h3>63期同学捐建的第二座春晖亭</h3> <h3>63期同学捐建的丁香园</h3> <h3> 63期同学名录碑。</h3><h3> 每一位同学的名字都镌刻在这里,伴随着母校的百年芳华!</h3><h3> 正如喜欢的一首歌《远情》里的一句词: "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h3> <h3>新校区里建了校史馆,完整地记录了我们这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印迹学校的今昔!</h3> <h3>为母校骄傲和自豪!</h3> <h3> 愿记忆定格在这些照片中!</h3><h3><br /></h3><h3> 说再见难,难说再见……</h3><h3> </h3><h3> 电影《致青春》里有句台词:"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 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见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 </h3><h3> 这句话诠释了我做此篇的心意!</h3> <h3> 此次回学校前就有个心愿,拍一些学校的照片留作纪念!更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无奈时间短暂且匆忙,没能慢慢走细细看,照片也有很多遗漏之处。回来后幸得以借助同学和校友们的一些照片作补充才完成此篇。</h3><h3> 谨以此篇献给母校!并永存心中!</h3><h3><br /></h3><h3>中国医大63期三班 邱莎(红冰)编辑于2017092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