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落的胜迹——悟境轩

大红袍茶馆(513户外)

<h3>  昨日爬山,计划线路:小竹林——石莲洞——石台寺——砻心庵——太庙。由于大家的齐心协力,都顺利的爬上了向往已久的"石莲洞",在石台寺吃完午餐稍加休息,继续前往砻心庵,从石台寺到砻心庵、太庙这路我是不熟的,由于突发情况,原定的二个向导都不能来,还好有利忠"救场",利忠虽去过砻心庵,但还是不熟,走了好一会儿都未能寻见"砻心庵",此时也有些纳闷、着急,似乎感觉已过了砻心庵,即叫大家原地休息,我、利忠、老沈、方校长、张根生回头寻找,到达来时走过的芭蕉地茶山处,利忠向南找,我和老沈再往原路回找,都未能找到砻心庵,我们5人都又回到芭蕉地茶山处,都说未发现。</h3><h3> 都说砻心庵在路边就能看到,为什么找不到呢?我心有不甘,继续边寻找边观察,突然发现远处的崖壁上有一排整齐的厥类植物,引起了我的注意,感觉有人工打凿的排水槽,我立即朝这岩壁爬去,到达崖壁下,见一座纤纤秀美的石拱门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对我说:"你怎么现在才来?我等你很久很久了",我兴奋不已,喊他们上来,老沈离我近,很快就上来了,一起观看,石拱门高约2.5米,宽约1米,门楣上"悟境轩"三字清晰可见,左右两边各有一排小字,左边是"石庵立",我和老沈分头继续寻找,我往西,老沈往东,在离"悟境轩"石拱门西侧30米处,发现有一条巨石夹峙,约1米宽的古道,在古道中可见地上倒塌的另一石拱门圆门顶,圆门顶上刻着"石三间"三个大字,目前考虑"石三间"拱门是扼守这古道的一座石门;石门边一"窝窝头"形巨石,高约5米,被开凿出了一条80厘米宽的石阶,直达顶部,"窝窝头"顶被人为凿平,约有7、8个平米,古时候应该还有个亭子,在这个台子上品茶、赏月、读书、抚琴真是一绝佳之地。</h3><h3> 目前观察,整个建筑应该是个"山庄"规模,我暂且称"悟境山庄",整个山庄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悟境轩"石门部分应该是山庄的后花园,山庄的正门应该是朝向芭蕉处(北)。</h3><h3> 回来后想从书中查到有关此"山庄"的记载,但未看到,此山庄何人出资修建、何时建造、山庄真正的名称、做何用途,有待进一步考证,对此有兴趣的驴友,可以约约,前往一探究竟。</h3><h3> 回到大家休息地点,告诉了我们的新发现,感兴趣的还不少;招呼大家向太庙前进,没想到没走多远,利忠就看到了"砻心庵",这也许是老天的安排,有意让我们来发现她——悟境轩,让这隐藏在山中的明珠重现辉煌,让这纤纤秀美的少女重放光彩!</h3><h3> </h3><h3> 纤纤秀美的石拱门</h3> <h3>  悟境轩</h3><h3><br /></h3><h3> 513户外秉承&quot;独乐乐不如众乐乐&quot;的思想,本着有美景共欣赏,有快乐共分享的原则,公布了"悟境轩",悟境轩定会吸引武夷山驴友前来,请各户外群及驴友多多爱惜,轻柔一点,她的纤纤身材受不得重力,几百年来都未倒下,不要因为我们的"爱❤️"受到伤害,拜托了各位!🙏🙏🙏</h3><h3><br /></h3> <h3>  姐夫站在这里好帅,要是换成小姨子打着扇子就更美了!</h3> <h3>&quot;石庵立&quot;,不知道中间这个字是不是&quot;庵&quot;。</h3> <h3>我还没想出来干什么用的,你知道吗?</h3> <h3>石三间</h3> <h3>感觉是拱门上的一部分,或者是另一个石拱门。</h3> <h3>通往&quot;窝窝头&quot;顶端的石阶。</h3> <h3>  方校长一位充满活力的户外人,很值得我学习。</h3> <h3>在两巨石夹峙的古道中合影留念。</h3> <h3>好像是山门的石柱,长约3米。</h3><h3><br /></h3> <h3>山门前的芭蕉</h3> <h3>大家在石莲洞前合影</h3> <h3>途中</h3> <h3><br /></h3><h3> 石莲洞大约在唐文德元年(888)后建,建造者是石台寺的僧人;曾有多位石台寺的禅师在此洞中闭关修炼。《武夷山遗产名录》记载:石莲洞又名小金鸡洞、小天车架,位于莲台北,清风涧东岸石台半崖。石台南北横亘约200余米,高70余米。岩壁西向,布满沿横向节理侵蚀而成的大小水平岩洞,石莲洞为其中最大的一条岩洞,长约30余米,洞内有古崖居建筑。与丹霞嶂崖居遗构不同的是,丹霞嶂的建筑为木质,洞外不设墙,在山下用望远镜可观察洞内的建筑结构,而这里的崖居则用墙封住洞口。墙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石砌墙,南部夯土墙,封住洞口,南北墙上各留一窗。两部之间留有石门相通。岩下无路可上,岩上也无路可下,不知洞内情况。一股山泉从岩顶飞泻而下,在洞前形成一条水帘。</h3><h3> 此次登山一行41人,从小竹林进入。</h3> <h3>  以往许多驴友来到石莲洞,只能望洞兴叹!自从513户外在门口挂上铁钩,许多驴友已实现了进洞的愿望。</h3><h3> 此时 两位高工正在固定绳梯,为队友进洞做准备。</h3> <h3>经观察感觉其它洞里还存留人工遗迹。</h3> <h3>坤建你最幸福了,这么多美女为你保驾护航。</h3> <h3>  砻心岩位于山北清源岩北侧,太庙村南面。海拔351米,有东西两岩相峙,圆顶、圆身,极似古时用于稻谷脱壳的谷砻之心,直立浑圆,故名。西侧一岩半腰有砻心洞,砻心洞为天然风化岩洞,洞宽28米,深13米,高4米;洞内有砻心庵遗址,现已无香火,建筑嵌洞中,留有石基、夯土墙,横排4间建筑,大门东侧有就石打凿的平台、石臼,等等,庵废后,曾辟为乡民居屋,现居民已迁出。</h3> <h3>  此次砻心庵的无心之错,才有了&quot;悟境轩的发现,正所谓:&quot;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quot;。</h3> <h3>  附: </h3><h3> 513户外书站</h3><h3> 近些年,户外运动爱好者呈爆发式的增长,许多驴友已不满足对武夷山已有的认知,想通过实地和书本对武夷山更深入的了解,但苦于没有理想的向导和更专业更广泛的书籍,由于手头藏书有限,所能了解的武夷山也就不够全面,武夷山户外运动俱乐部(简称:513户外)以此为契机,成立"513户外图书站",专门收集有关武夷山的书籍,通过"书站"把大家手中已有的图书串连起来,然后交换阅读,以便驴友们更深入地了解武夷山,目前通过俱乐部成员个人及其他单位募集,书站藏书已有100多册有关武夷山的书籍,希望有富余藏书的个人、社会组织踊跃向"513户外图书站"赠书,任何有关武夷山的书籍我们都要,513户外全体队员将万分感谢!谢谢🙏!</h3><h3> 513户外图书站地址: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81号。联系人:潘维祥。电话:13859392256。 0599—5304468。</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