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韵十二月之 八月南宫

舒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万顷寒光一夕铺,冰轮行处片云无。</font></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br>——宋•王洧《平湖秋月》</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808080">篇首字画 莫子易</font></h5> <h3>  南宫,农历八月的别称。农历丁酉年八月,自2017年9月20日至10月19日,经秋分、寒露二节气。</h3><h3>  农历八月的别称很丰富,有南宫、仲秋、桂月、酉月、壮月、仲商、南吕之称。</h3><h3> 公元前4000-1000年前,北斗星比现在更接近北天极,接近恒星圈,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斗柄。《史记•历书》有记载古人“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先秦道家典籍《鹖冠子》有载:“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观察每天黄昏斗柄的位置,将地面划为十二辰位,以十二地支标记。由于夏历以寅标记正月,八月对应的是地支第十位的酉。因此,八月又称酉月。酉是“鲍”,纪日表示日落、日沉,纪月则是万物十分成熟之意。</h3><h3> 《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故称八月为壮月,如唐代的《阿思那忠碑》云:“乘壮月以控弦,候朔风以鸣镝。”</h3><h3> 农历八月还称仲商、南吕,这两个别称都与音律有关。商,古五音之一。《史记•历书》有记载“商为金声,居西方,时序为秋”。“仲商”意即“仲秋”。南吕,古十二律之第十律,与十二月相应为农历八月。《吕氏春秋•音律》云:“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h3><h3> 《诗经 豳风》道:“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七月的天气开始转凉,大火星西沉,这个过程到了八月仍未停止。七月白露、八月寒露、到九月霜降,这一串节气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随着气温下降,地面水汽凝结的情形。</h3> <h5>落日渔影|舒 摄于霞浦滩涂</h5> <h3>  八月之秋,万物收藏,鸿雁已远飞,芦荻微茫,秋虫声噤,天地变得空阔辽远,而叶落草黄,平添一份萧索之意。不过,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南北气候物象悬殊,绝非秋黄一词可以概括。此月,北方原野层林尽染,枫林、黄栌、槭树、乌桕等红叶盛装登场,西北大漠的胡杨也正是最壮丽的时候。而今年的一场秋雪加快了西北和东北入冬的步伐。</h3><h3>  南之南的闽地,35º以上的高温到这个月尾才有所收势,终于可以穿上衬衣不必汗流浃背。窗外满目滴翠,那些连续在高温中站立了五个多月的树木,吸足阳气,在凉风中一抖擞,绿得更葱茏了。芒果树在摘果一个月后,又长出了新叶,先粉红后翠绿,竟是春天的模样。</h3> <h5><font color="#808080">枫叶红于二月花|图片来自冬雪无痕的美篇</font></h5> <h3>  我偏爱南宫这一称谓。传说嫦娥住的广寒宫又称南宫。八月南宫的称谓,能引起关于天宇辽阔、空明如水、玉轮冰洁的直观想象。八月最热闹的,也正是中秋时节的赏月,这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人们欢庆团圆,遥寄思念,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下共婵娟。人间一片“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的景象只是,人间悲欢离合,如月圆月缺,诗人们远眺皓月冰洁,感应秋之肃杀景象,多有悲愁感慨。孟浩然的“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苏轼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读来总使人怅惘。李白不愧为诗仙,一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远远超越了中国古代哲学人生层面的思考局限,一下进入了本体论的哲学境界。我不喜欢悲戚之情,不如贾雨村这般俗人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来得爽快。某个红学者说,此句揭示了贾雨村利欲熏心的本性?</h3> <h5><font color="#808080">桂|图片来自七彩儿的美篇</font></h5> <h3>  八月南宫,花神当属桂花。桂花香与其他花香不同,它像风一样一阵阵地,先轻爽爽地从枝间逸出,俜俜然倘佯一下,然后绝尘而走,随风远去。古人以桂花比喻出类拔萃又纯朴美好的事物,再合适不过。“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h3><h3>  秋分,是个阴阳平分的节气。秋分过后,虽然会秋雨绵绵,然秋燥日盛。燥易伤律,因此中医养生建议要睡好子午觉。子觉就是子时(23点)前入睡。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体育锻炼应当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舒缓的心情可以减缓秋天的肃杀之气。进入寒露节气,是天气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白露之露珠晶莹闪亮,而寒露之露珠则寒光闪烁,即将成霜。友志溪兄认为,诗经《秦风•蒹葭》首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联系下文的意境,应是“白露未霜”。描述在天地迷濛、芦荻飞荡的水湄,主人翁在那个秋天辗转寤寐、思之不得的企恋心情。吾深以为然。</h3> <h5><font color="#808080">蒹葭|舒 摄于龙祥岛</font></h5><h3></h3> <h3>  前些天偶然翻到星云大师说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对于个人而言,世间诸恶,客观存在,它不因你的惩恶而消失,你能做的只有扬善。接受这个观点后,心气真的平和下来。我当然不必取悦于人,但心中若有若无的怨恨、委屈、不屑、傲慢,渐渐消融。我可以笑得更好。</h3><h3>  农历八月南宫的最后两天,举世瞩目的政党大典召开。它经受了世人对其民主、专政与否的种种抨击,正徐徐展开太平盛世的模样。民主不过是一种治国方式。其实,不管以哪种方式,只要能使百姓安居乐业,或走向安居乐业之道,就是良政。所以,欣赏张维为教授的一句话:“民主和专制这对话语已经过时了,现在,我们来谈良政或者劣政。”丰衣足食、太平安康,这是上古以来人们的美好愿景,虽然迄今无法完全实现,但是人们可以在无尽的岁月中无限地趋近它,而且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过它。</h3> <h5><font color="#808080">秋之田野|图片来自程似锦的美篇</font></h5> <h3>  小说家毛姆曾这样说:法国人死后灵魂去天堂,美国人死后灵魂去巴黎。望着窗外的秋色,忽然觉得,中国人死后灵魂去田野。这个田野估计不是春天的,而是有稻穗、红枣、石榴、桂花和月亮的秋天的田野。</h3><h3>  窗外,一张半黄的梧桐叶,走了很长的弧线,终于静止下来。</h3><h3> </h3><h3> &nbsp;</h3><h3> 舒展 2017年10月17日</h3><h3> 丁酉年八月廿七 于百合苑</h3> <h5><font color="#808080">渔望|舒 摄于平潭岛</font></h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