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早于《世本》。其中《大雅·嵩高》及《小雅·黍苗》都有对古谢国的记载。《嵩高》由8章组成,每章8句,共64句,记述的是周宣王封他的舅父申伯前往古谢国的事。</h3><div>申伯是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姜姓,系申国的国君,因申国为伯爵,故称申伯。周宣王姬静即位后,立志复兴周室,欲大力经营南方的南蛮、百濮、荆楚和淮夷,特意将他的舅父申伯从今陕西、山西间徙封于谢国,让其镇守“南国”,作为那一带的样板。这首诗及其注释,可以说明如下一些问题:</div><div>一、谢国是与夏王朝一样古老的诸侯国</div><div>谢国是与夏王朝一样古老的诸侯国,在周宣王移封申伯之前已在河南唐河南立国。《诗经·大雅·嵩高》中的“于邑于谢,南国是式”,《毛传》注:“谢,周之南国也。”“申伯番番,既入于谢”,《郑笺》:“申伯之貌有威武番番然,其入谢国……”这些资料明确告诉我们,申伯移封于“谢”,原是一个古老的方国。</div><div>《国语·郑语》记有郑桓公姬友问史伯“谢西之九州前何如”之语。姬友是周宣王的弟弟,他所说的“谢”,也当指古谢国。这个谢国就是《世本》所说的黄帝世系任姓谢国</div> <h3>二、谢国见于文献之时亦即亡国之日</h3><div>谢国灭亡于周宣王移封申伯。据《世本》等古籍的记载推测,谢国立国较早,地域比较广阔,但国力较弱,所以经历夏、商两朝及周初而不见史书记载,至西周后期,周宣王徙封其舅以加强对南方的统治时,谢国才首次在《诗经》中出现,而谢国见于文献之时,亦即亡国之日。</div> <h3>三、谢国被西周灭亡后疆土被申国侵占</h3><div>《嵩高》是一首歌颂周宣王和申伯的诗,不可能把西周灭谢国的事写的太露骨,但字里行间却不乏灭谢国的具体事实。“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等语,记述了周宣王命召伯(即召穆公,名虎)等大臣先行在谢国疆土上为申伯建好住宅、宗庙、城邑,整理好土地等,再将申伯的家属一同迁去的情况。试想,如果不先灭掉谢国,怎么能在谢国领土上进行这么多建设呢?尤其是“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是说修筑申国都城谢邑时用的劳工都是当地的谢国人,更能说明问题。郭沫若干脆说“庸”即“佣”,“是对奴仆的称呼,就是把谢人赏赐给申侯,作为奴隶 ”。</div><div>这一切,无不雄辩地说明,谢国被西周灭亡,疆土被申国侵占,国人已成为亡国奴。</div><div>谢国灭亡于周宣王即位初期,周宣王于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在位,因此,谢姓形成约有2800年的历史。谢国亡国后,部分人留在申国作奴隶,多数人外逃,他们为纪念故国,以原国名为姓氏,形成中华第一批谢姓人。</div> <h3>四、申国的都城并非原谢国之都</h3><div>西周王朝灭谢国后,将谢国的旧土地封赐给申伯,申国的都城建在哪里呢?是沿用谢国的旧都,还是在谢国旧土上另选地址新建呢?</div><div>据《嵩高》诗文分析,应属于后一种情况。“于邑于谢”即作邑于谢,也就是在谢国原统治范围内建筑新的京城。“登是南邦,世执其功”,《郑笺》为“成法度于南邦,世世持其政事,传达室子孙也”,“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说明申伯有大的功劳,封谢的许多事情均由召伯替他办理:看定了地势,开始建造城,城造好后,又造了一座寝庙。还有“彻申伯土田”、“彻申伯土疆”,以及强迫谢人充当筑城的劳工等,都说明建筑申国都城时兴师动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是利用原谢国都城。而应是在谢国疆域内另择地址新建的都城。正因为如此,它被有些学者称为谢邑或谢城。实际上,历代文献一般称申国都城为申城。</div> <h3>五、召伯率领3000以上军队武力占领谢国</h3><div>《诗经·小雅·黍苗》共5章,每章4句,共20句,是一首赞美召伯为申伯营造谢邑的诗,对《诗经·大雅·嵩高》有补充说明的作用。诗中的“师”、“旅”,都是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士卒500人为一旅,五旅(2500)为一师。“悠悠南行”,言召伯走远路到南方为申伯营建谢邑:“肃肃谢功”即《嵩高》中“于邑于谢”之功;“我师我旅”、“烈烈征师”等语,说明召伯在去谢国时至少率领有3000人以上的军队;“我任我辇”等语,说明召伯还带领一大批拉车负重前往做工的人。如果不是用武力消灭谢国,要这庞大、威武的军队何用?如果不是在谢国旧土上另筑新的都城,既已有谢人做筑城劳工,又为何远道调集大量做工的人赶往谢国?由此可见,申国所建的新都,比原谢国旧都的地理位置更为优越。</div> <h3><br></h3><h3>文:洛阳谢俊博 </h3><h3>图:唐河谢海志</h3>